单倍体、多倍体、杂交、诱变、基因工程育种练习题-出题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倍体、多倍体、杂交、诱变、基因工程育种练习题-出题用
一、选择题
1. 下图为DNA分子在不同酶的作用下所发生的变化,图中依次表示限制性核酸内切酶、DNA聚合酶、DNA连接酶、解旋酶作用的正确顺序是()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①④②③
D.①④③②
2. 下列有关基因工程中运载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进行基因工程的操作中,作为运载体的质粒都是天然质粒
B.所有的质粒都可以作为基因工程中的运载体
C.质粒是一种独立于细菌染色体外的链状DNA分子
D.作为运载体的质粒DNA分子上应有对重组DNA分子进行鉴定和选择的标记基因
3. 对于杂交育种来说,有性生殖的主要优点是()
A.能产生健康的后代
B.能产生更多的后代
C.能产生更多样的变异
D.能产生发育更快的后代
4. 利用基因工程,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并成功表达的过程中与“基因”的生理活动无关的酶是()
A.RNA聚合酶
B.DNA聚合酶
C.DNA连接酶
D.逆转录酶
5. 下列几种育种方法中,可以产生出与亲代不同基因型品种的育种方式有()
①杂交育种②单倍体育种③多倍体育种④人工诱变育种
A.①②③④
B.②③
C.①④
D.①②④
6. 下列的科学技术成果与所运用的科学原理搭配有误的是()
A.抗虫棉——基因工程
B.无子西瓜——单倍体育种
C.“黑农五号”大豆品种——基因突变
D.生产啤酒——无氧呼吸
7. 生物世界广泛存在着变异,人们研究并利用变异可以培育高产、优质的作物新品种。
下列能产生新基因的育种方式是()
A.“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通过杂交技术培育出高产的超级稻
B.用X射线进行大豆人工诱变育种,从诱变后代中选出抗病性强的优良品种
C.通过杂交和人工染色体加倍技术,成功培育出抗逆能力强的八倍体小黑麦
D.把合成β胡萝卜素的有关基因转进水稻,育成可防止人类V
A缺乏症的转基因水稻
8. 用纯合的二倍体水稻品种高秆抗锈病(DDTT)和矮秆不抗锈病(ddtt)进行育种时,一种方法是杂交得到F1,F1再自交得到F2;另一种方法是用F1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再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得到相应植株。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前一种方法所得的F2中重组类型和纯合子各占5/8、1/4
B.后一种方法所得的植株中可用于生产的类型比例为2/3
C.前一种方法的原理是基因重组,原因是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D.后一种方法的原理是染色体变异,是由于染色体结构发生改变引起的
9. 为获得纯合高蔓抗病番茄植株,采用了下图所示的方法:
上图中两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据图分析,不正确的是()
A.过程①的自交代数越多,纯合高蔓抗病植株的比例越高
B.过程②可以取任一植株的适宜花药培养材料
C.过程③包括脱分化和再分化两个过程
D.图中筛选过程不改变抗病基因所占比例
10. 以下有关基因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工程是细胞水平上的生物工程
B、基因工程的产物对人类都是有益的
C、基因工程产生的变异属于人工诱变
D、基因工程育种的优点之一是目的性强
11. 对基因工程中两种酶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限制性内切酶主要存在于微生物体内,识别位点具有特异性
B.限制性内切酶因其本身带有特定的碱基序列,所以能识别特定的位点
C.限制性内切酶识别位点的碱基序列越短,DNA分子被切割的可能性就越大
D.限制性内切酶的作用效果与DNA连接酶相反
12. 诱变育种有很多突出优点,也存在一些缺点,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①结实率低,发育迟缓②提高变异频率,使后代变异性状较快稳定,因而加快育种进程
③大幅度改良某些性状④茎杆粗壮,果实种子大,营养物质含量高⑤有利个体不多,需要大量的材料A、①④B、②③⑤C、①④⑤D、①②④
13. 下列有关水稻的叙述,错误的是()
A.二倍体水稻含有二个染色体组
B.二倍体水稻经秋水仙素处理,可得到四倍体水稻,稻穗、米粒变大
C.二倍体水稻与四倍体水稻杂交,可得到三倍体水稻,含三个染色体组
D.二倍体水稻的花粉离体培养,可得到单倍体水稻,稻穗、米粒变小
14. 诱变育种是创造新品种的重要方法,这是因为诱变育种()
A.使生物进行对人有利的突变 B.按计划定向改良,有利变异稳定
C.短时间内可以获得更多的变异类型 D.含A、B、C三项
15. 不属于基因工程方法生产的药物是()
A.干扰素B.白细胞介素C.青霉素D.乙肝疫苗
16. 质粒是基因工程中最常用的运载体,它的主要特点是()
①能自主复制②不能自主复制③结构很小④成分为蛋白质
⑤环状RNA ⑥环状DNA ⑦能“友好”地“借居”
A.①③⑤⑦B.②④⑥C.①③⑥⑦D.②③⑥⑦
17. 下列关于诱变育种的叙述中,哪一项是错误的()
A.可能使一部分个体产生突变 B.大大加速育种进程,提高变异效率
C.诱变产生的突变,对人都有利 D.可大幅度地改良生物性状
18. 下列有关基因工程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
A.重组DNA技术所用的工具酶是限制酶、连接酶和运载体
B.所有的限制酶都只能识别同一种特定的核苷酸序列
C.选用细菌为重组质粒受体细胞是因为质粒易进入细菌细胞且繁殖快
D.只要目的基因进入受体细胞就能成功实现表达
19. 利用生物工程改造生物特性,从而生产人类所需要的产品。
下列有关措施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利用基因突变原理培育成青霉素高产菌株
B.利用基因突变原理培育成生产人干扰素的酵母菌
C.利用基因工程手段培育成生产人胰岛素的大肠杆菌
D.利用基因工程培育出能抗除草剂的转基因玉米
20. 基因工程是在DNA分子水平上进行设计施工的,在基因操作的基本步骤中,不进行碱基互补配对的步骤是()A.人工合成基因 B.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
C.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 D.目的基因的检测和表达
21. 下列不属于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制取的药物是()
A、从大肠杆菌体内制取白细胞介素
B、在酵母菌体内获得的干扰素
C、在青霉菌体内提取青霉素
D、在肠杆菌体内获得胰岛素
22. 杂交育种中,下列杂交后代的性状一出现就能稳定遗传的是()
A. 优良性状
B. 隐性性状
C. 显性性状
D. 相对性状
23. 基因突变发生在()
A. DNA→RNA的过程中
B. DNA→DNA的过程中
C. RNA→蛋白质的过程中
D. RNA→携带氨基酸的过程中
24. “神舟三号”上搭载了一些生物,利用太空特定的物理环境进行一系列的科学试验。
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高等植物的幼苗在太空失去了所有的应激性B.育成生物新品种的理论依据是基因突变C.获得的新性状都对人类有益 D.此育种方法不可能产生新的基因
25. 把普通小麦(体细胞有6个染色体组)的花粉和一部分体细胞,通过组织培养,分别培育为两种小麦植株,它们分别是()
A.单倍体、二倍体B.三倍体、六倍体C.单倍体、六倍体D.二倍体、单倍体
二、非选择题
1. 敲除是应用DNA重组原理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技术。
通常意义上的基因敲除主要是应用DNA重组原理,用设计好的DNA片段替代动物细胞内的基因片段,从而达到基因敲除的目的。
运用基因重组进行基因敲除是构建基因敲除动物模型中最普遍的使用方法,其基本原理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把与靶基因序列同源的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前,应选择一个合适的运载体与之结合,形成的DNA分子称为,在这个过程中所需的工具酶有和。
(2)如果要获得一只含目的基因的小鼠,则选择的受体细胞应该是。
(3)上述途径获得的动物,其后代是否都含目的基因。
为什么? 。
(4)以质粒为运载体,用同一种限制酶切割质粒和目的基因,在切割后的运载体与目的基因连接时,连接方式有____种。
(5)上述过程实现的重组类似于减数分裂中时期的现象。
2. 酵母菌的维生素、蛋白质含量高,可作食用、药用等,是提取核苷酸、三磷酸腺苷等多种生化产品的原料,还可用于生产维生素、氨基酸等。
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酵母菌新陈代谢的同化类型属于型。
(2)科学家将使啤酒产生丰富泡沫的LTP1基因植入啤酒酵母菌中,使其产生LTP1蛋白,酿出泡沫丰富的啤酒,具体的操作过程如下图:
图中LTP1基因与B结合产生的C是,通常在体外完成,此过程必需的工具酶有。
检测LTP1基因在啤酒酵母菌中是否表达可通过。
3. 下图为小麦的五种不同育种方法示意图。
(1)图中A、D方向所示的途径表示育种方式,A→B→C的途径表示育种方式。
这两种育种方式的原理分别是、。
如果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矮秆粒少)和aaBB(高秆粒多),请分别写出这两种育种方法培育出矮秆粒多优良品种的程序。
A、D方向:
A→B→C的途径:
(2)E方法所用的原理是,而通过该过程出现优良性状也是不容易的,其原因是。
(3)C、F方法用的是同一种药剂其作用原理是。
(4)由G→J过程中涉及的生物工程技术有、。
4. 假如水稻的高杆(D)对矮杆(d)为显性,抗稻瘟病(R)对易感稻瘟病
(r)为显性。
现有一高杆抗稻瘟病的亲本水稻和矮杆易感稻瘟病的亲本水稻
杂交,产生的F1再和隐性类型进行测交,结果如下图所示:
(1)由题干可知,控制水稻的高杆与矮杆、抗稻瘟病与易感染稻瘟病两对相
对性状的遗传遵循_________________规律。
(2)由上图可知F1的基因型可能为____________________,亲本中高杆抗稻瘟病水稻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现在高杆、抗稻瘟病的纯种水稻与矮杆、易感染稻瘟病,运用杂交育种的方法进行育种,如果从播种到获得种子需要一年,获得基因型为ddRR的植株,最少需要几年?
(4)如果要缩短获得ddRR植株的时间,可采用什么方法?该方法可能应用哪些激素?该方法的细胞学原理是什么?
5. 图甲、乙是两个家族系谱图,乙家族患色盲(B-b)。
请据图回答。
(1)图甲中的遗传病,其致病基因位于________染色体上,是________性遗传。
(2)图甲中Ⅲ-8与Ⅲ-7为异卵双生(由不同的受精卵发育而来),则Ⅲ-8表现型是否一定正常?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乙中Ⅰ-1的基因型是________,Ⅰ-2的基因型是________。
(4)若图甲中的Ⅲ-8与图乙中的Ⅲ-5结婚,则他们生下两病兼患男孩的概率是______。
(5)若图甲中Ⅲ-9是先天愚型,则其可能是由染色体组成为________的卵细胞和________的精于受精发育而来,这种可遗传的变异称为________。
6. 已知番茄的红果(R)对黄果(r)为显性,高茎(H)矮茎(h)为显性,。
甲图为红果高茎番茄植株连续测交两代
的结果。
据图分析回答:
(1)该红果高茎番茄植株的基因型是,它的遗传遵循定律
(2)乙图为用该红果高茎番茄植株的花粉进行有关操作的示意图,试分析回答:
①图中植株A称为,该植株基因型及比例是。
②植株C可能有种基因型,种表现型。
③植株B、C相同的基因型有种。
(3)植株B与植株C相比,特点是。
(4)如果该红果高茎番茄植株自交,所结果实的颜色为。
7. 以下是五种不同育种方法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A→D表示的育种方法的原理是,A→B→C表示的育种方法与A→D的相比较,其优越性在于。
(2)图中E过程对种子或幼苗进行相关处理的最佳作用时期是,请列举一种能引起E过程变化的化学物质;F过程最常用的一种化学试剂的作用原理是。
(3)图中G→J过程中涉及到的生物技术有,该育种方法与前面几种育种方法相比较,具有的优点是。
8. 假设A、b是玉米的优良基因,这两种基因是自由组合的。
现有AABB、aabb两个品种,为培育出优良新品种AAbb,可以采用的方法如右图所示。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由品种AABB、aabb经过①②③过程培育出新品种的育种方法称为________。
经过②过程产生的表现型符合育种要求的植株中,不能稳定遗传的占_____。
将A_bb的玉米植株自交,子代中AAbb与Aabb的比是________。
(2)过程⑤常采用_________得到Ab幼苗。
与过程①②③的育种方法相比,过程⑤⑥的育种优势是_________。
(3)过程⑦是用γ射线处理获取新品种的方法,处理对象常选用萌发的种子或幼苗,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
(4)通过过程④培育基因型为AAbbC的植株,采用的生物工程技术有_______、______,与过程⑦的育种方法相比,过程④育种的优势是_________。
9. 有两个品种小麦:一种是高秆抗锈病(DDTT),另一种是矮秆不抗锈病(ddtt),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设计一种快速方法培育出合乎要求的矮秆抗锈病品种,写出主要步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种快速育种方法叫 __________。
(3)若用高秆抗锈病的普通小麦(DdTt)的花粉做离体培养,再用秋水仙素处理,所得的植株有____种表现型,其中基因型为___________的个体表现为矮秆抗锈病。
(4)假如DDTT与ddtt小麦通过杂交方法和单倍体育种培育不出理想的新品种,试写出一种培育出新性状的育种方法____________。
单倍体、多倍体、杂交、诱变、基因工程育种练习题-出题用
一、选择题
1-5 CDCDA 6-10 BBCDD 11-15 ABDCC 16-20 CCCBC 21-25 CBBBC 26-30
二、非选择题
1. (1)重组DNA分子限制酶DNA连接酶 (2)受精卵
(3)不是,因为在形成生殖细胞时等位基因会发生分离 (4)3 (5)四分体交叉互换
2. (1)异养(2)重组质粒限制酶、DNA连接酶检验转基因啤酒酵母能否产生LTP1蛋白
3. (1)杂交单倍体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
杂交育种(A、D方向)培育程序:
①亲本杂交得F1 AaBb(矮秆粒多)
②种植F1,自交得F2
③种植F2,选矮秆粒多(A_B_),继续种植
④在后代中连续选育和种植,直到选出能稳定遗传的矮秆粒多新品种(AABB)。
单倍体育种(A→B→C的途径)培育程序:
①亲本杂交得F1 AaBb(矮秆粒多)
②种植F1,并且取F1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得单倍体。
③用秋水仙素处理各种单倍体的幼苗,得染色体正常的纯合植株。
④对得到的植株进行选育,即可得到稳定遗传的矮秆粒多新品种(AABB)。
(2)基因突变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突变大多是有害的
(3)抑制细胞分裂过程中纺锤体的形成,导致染色体不能移向两极,从而使染色体数目加倍
(4)基因工程植物组织培养
4. (1)基因的分离和基因的自由组合(2)DdRr ddRr ,DdRR (3)3年(4)单倍体育种技术细胞分裂素与生长素细胞的全能性
5. (1)常显(2)不一定基因型有两种可能(3)X B X b X B Y (4)1/8
(5)23A+X 22A+Y(或22A+X 23A+Y) 染色体畸变(数目变异)
6. (1)RrHH 基因的自由组合 (2) ①单倍体 RH :rH=1:1 ②3 2 ③2
(3) 植株B 自交后代一般不出现性状分离(植株B 为纯合子) (4)红色
7. (1)基因重组 明显缩短育种年限,后代不会发生性状分离 (2)细胞分裂间期 亚硝酸(碱基类似物、硫酸二乙脂等) 抑制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体的形成 (3)基因工程和植物组织培养 育种周期短,目的性强,能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
8. (1)杂交育种; 2/3 ; 3:2 (2)花药离体培养 ; 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3)萌发的种子或幼苗细胞分裂旺盛,发生基因突变的几率增大
(4)基因工程、植物组织培养(答“基因工程”即给分)
; 定向改变生物的遗传性状 9. (1) (2)杂交育种 (3)4 ddTT (4)诱变育种
DDTT × ddtt
↓
Dd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