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 第三章 第1-5节测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第1—5节测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在2008北京奥运圣火传递活动中,现场某记者同时拍下了固定在地面上随风飘动的旗帜和附近的甲、乙两火炬照片,如图所示。
根据它们的飘动方向,可以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火炬一定静止
B.甲火炬可能向左运动;
C.乙火炬一定静止
D.乙火炬一定向右运动.
2、某同学在用状况良好的弹簧测力计测量一物体的重力时,错将物体挂在了拉环上,如图所示。
当物体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8N,则物体的重力为()
A.一定等于8N
B.一定小于8N
C.一定大于8N
D.以上情况部有可能
3、用撬棒撬石头,手握撬棒的末端比握撬棒的中间要更容易些.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下列有关的一项是( ) A.力的大小 B.力的方向 C.力的作用点 D.施力物体
4、大刚和小刚多次进行百米赛跑(起跑后速度保持不变),每次都是大刚提前10米到达终点。
如果让大刚在起点后10米处,小刚仍在起点起跑,则比赛的结果是()
A.大刚先到达终点
B.小刚先到达终点
C.两人同时到达终点
D.无法确定
5、运输机参加抗震救灾,在沿水平向右作匀速直线运动过程中,间隔相同时间从飞机上静止释放四个相同的物资.如图能正确表示物资着地位置的是(地面水平,空气阻力不计)( )
6、体育运动场上有许多地方用到了物理知识,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跳板跳水运动员起跳后,在上升过程中运动速度变大
B.跳远运动员助跑是为了利用身体的惯性
C.掷出去的铅球总是沿曲线落到地面上,是由于受到重力的作用
D.在4×100m接力赛中,为保证交接棒顺利进行,交接棒时两运动员应尽可能做到相对静止
7、一块三角形木块B静止在水平桌面上,而小木块A静止在B的斜面上,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平桌面对B的支持力大于A与B的重力之和
B、B对A的支持力与A的重力不是一对平衡力
C、水平桌面受到B的压力并受到A的压力
D、就水平桌面对B的支持力而言,B是受力物体,A也是受力物体
8、下列有关运动和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静止的物体一旦受力,就一定会运动
B.物体运动方向发生改变,则一定受到力的作用,因为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C.有施力物体,就必然存在受力物体,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D.物体受到力的作用,速度大小一定改变,因为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9、一颗弹珠在水平桌面上滚动,当它刚刚离开桌面时,假如所受的一切外力都同时消失,那么它将 ( ) A.立即停止运动 B.沿竖直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C.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D.做曲线运动
10、当汽车刹车时,乘客向前倾倒,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时,乘客不发生倾倒,则下列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前者有惯性,后者没有惯性 B.后者有惯性,前者没有惯性
C.两种情况都没有惯性 D.两种情况都有惯性
11、对于公式G=mg,正确的理解是()
A.质量是1kg的物体重9.8N B.物体重力是物体质量的9.8倍
C.物体重力G跟g成正比
D.物体重力G跟m成正比
12、如图所示,物体在平衡力F1和F2的共同作用下,以速度v沿F1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将这对平衡力等量缓慢地减少,最后减少到零,则该物体将()
A.一直继续以速度V沿F1方向运动
B.物体的运动速度将越来越小,最后变为零
C.物体的运动速度将缓慢地减小,最后以小于V的速度做匀速运动
D.物体有可能沿反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13、甲、乙、丙、丁四根弹簧完全相同,甲、乙左端固定在墙上,图中所示的力F均为水平方向,大小相等,丙、丁所受的力均为一条直线上,四根弹簧在力的作用下均处于静止状态,其长度分别是L甲、L乙、L丙、L丁,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L甲<L丙,L乙>L丁 B.L甲=L丙,L乙=L丁
C.L甲<L丙,L乙=L丁 D.L甲=L丙, L乙>L丁
14、下列现象中,物体运动状态不改变的是()
A.钟摆来回摆动 B.汽车匀速转弯等
C.月亮绕地球运动 D.列车在平直的轨道上匀速行驶
15、一个物体受到大小均为15N的两个力的作用,,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物体可能静止;②物体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③物体可能作加速运动;④物体可能做减速运动;⑤物体可能做曲线运动;
A.①②
B.②③④
C. ③④⑤
D. ①②③④⑤
16、某同学在运动场上看到的一些场景,他运用学过的科学知识进行分析,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甲图中踢出去的足球在草地上滚动时慢慢停下来,是因为足球没有受到力的作用
B.乙图中百米冲线后运动员没行立即停下来,是因为受到惯性的作用
C.丙图中运动员在做引体向上,当他在单杠上静止不动时,他对单杠竖直向上的拉力和他所受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D.丁图中运动员正在跳高,当他腾跃到最高点时,重力方向仍竖直向下
17、甲、乙两车分别从P、Q两地同时同向运动,它们的s-t图象分别如图(a)、(b)所示,两者经过6s相遇。
甲、乙的速度分别为v甲、v乙,P、Q间的距离为s,则()
A.v甲>v乙,s=16米 B.v甲>v乙,s=8米
C.v甲<v乙,s=16米 D.v甲<v乙,s=8米
18、沾上灰尘的衣服,用手轻轻拍打几下,小刚用下面的四句话解释了这一过程:
①灰尘与衣服分离落向地面,衣服便干净了
②一手拿着沾有灰尘的衣服,用另一只手轻轻拍打
③灰尘由于具有惯性,继续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
④衣服受力后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由静止运动起来。
这四句话最合理的排列顺序是()
A.②③④①B.②③①④C.②④①③D.②④③①
19、物体沿直线运动,如果每秒钟通过的路程均为1米,则()
A. 物体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
B. 物体一定做变速直线运动
C. 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也可能做变速直线运动
D. 以上说法都不对
20、在工地上,吊车以0.2米/秒的速度匀速提升一块水泥板,水泥板重2X104牛顿,提起3米后又以0.7米/秒的速度匀速水平移动7米,然后又以0.3米/秒的速度将水泥板匀速下降3米。
三种情况下吊车的钢丝绳对水泥板的拉力分别是(不计空气阻力)()
A.大于2X104牛顿,等于2X104牛顿,小于2X104牛顿
B.均等于2X104牛顿
C.均大于2X104牛顿
D.小于2X104牛顿,等于2X104牛顿,大于2X104牛顿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4分)
21、火箭起飞时尾部向下喷气,火箭就腾空而起,这一现象说明了。
22、学校科技活动小组的同学们准备自己动手制作弹簧测力计。
他们选了长度相同,粗细不同的甲、乙两根规格不同的弹簧进行测试,绘出如图所示的图像,图中OA段和OB段是弹性形变。
若他们要制作量程较大的弹簧测力计,应选用________弹簧;若制作精确程度较高的弹簧测力计,应选用_________弹簧。
若将本实验中的甲乙两根弹簧串联起来作为弹簧秤使用,能够测量力的最大值为。
23、甲、乙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之比为3:1,通过它们的路程之比为2:1,则通过这段路甲、乙两车的时间之比是。
24、如图所示,一列匀速直线行驶的火车,人面向车行方向坐在车厢里,看到窗外景物向后飞驰,他选择的参照物是。
当火车紧急刹车时,桌面上静止的小球会向方滚动(选填“前”或“后”)。
25、如图甲所示是同学们在老师指导下探究重力方向的实验装置。
(2)利用该原理制成水平仪可以检验一个平面是否水平,若把它东西方向放置在桌面上,人在水平仪的北边朝
“南”、“西”或“北”)。
26、图甲是商场里常用的垂直电梯和自动扶梯,图乙记录了小强乘坐电梯的s-t图像,则电梯和扶梯的运动状
持力;当随自动扶梯到达扶梯口时,若不小心,则会由于________向前倾倒。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26分)
27、(共10分)小强猜想:水滴开始下落的过程可能是变速直线运动。
为此,他做了这样的实验:将米尺竖直放置,滴管嘴与米尺的0刻度线平齐,如图甲所示,当墨水刚从滴管嘴滴出时,用数码照相机的摄影档(该相机摄出视频影像,每隔0.05s摄下一帧(即一幅)静态画面),摄下该滴墨水自由下落的全过程;接着在媒体播放器上逐帧观看拍下的静态画面,发现第8帧画面上墨水才从滴管滴出,他从第8帧画面开始,每隔2帧选出一张画面,读出有关信息并填入下表中。
(1)图乙是小强选出的第14帧画面,请你根据该帧画面提供的信息完成下表的填写。
(2)根据表中的数据,可以证明小强的猜想是(选填“正确”或“错误”)。
该墨水下落0.2s 的平均速度是 m/s。
(3)小强分析表中的数据,无法确定水滴下落的距离与运动时间之间的定量关系,进而猜想:水滴下落的距离与运动时间的平方之间可能存在定量关系。
请你在图中,根据下表中的数据作出水滴下落的距离h与水滴运动时间的平方t2之间的关系图,由图象得到h与t2的关系是(选填“成正比”、“成反比”或“不确定”)。
28、(共8分)小陈同学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影响”的实验时,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实验中该同学先后三次将同一小车放在同一斜面上的同一高度,然后分别用不同的力推了一下小车,使其沿斜面向下运动,先后在水平桌面上铺上毛巾、棉布、木板,使水平面的粗糙程度越来越小,观察小车移动的距离,从而得出阻力和运动的关系。
(1)在实验操作中有一处明显的错误是(不必解释错误的原因)。
(2)小陈用正确方法做了3次实验,小车分别停在如图乙、丙、丁所示的位置上。
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在初速度相同的条件下,水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车的运动距离越。
(3)实验结束后,小陈和小王进行了交流,为什么在实验中不可能观察到小车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情形呢?原因是。
29、(共8分)某中学七年级科学兴趣小组在探究“弹簧的伸长与外力的关系”的实验中,将弹簧水平放置测出其自然长度,然后竖直悬挂让其自然下垂,在其下端竖直向下施加外力F,实验过程是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进行的,用记录的外力F与弹簧的形变量x作出的F-x图线如图所示。
(1)由图可知,该弹簧受到的拉力每增加1牛顿,弹簧的伸长增加______厘米;
(2)该图线不过原点的原因是______。
接下来,该组同学在探究“弹簧长度与外力的变化关系”时,利用如图乙所示的实验装置来做实验,并记录了相关的数据,如下表:
(3)分析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4)根据实验数据所作的“弹簧长度与外力的变化关系”图像如图A、B、C,应该是图(填序号)所示的图像。
四、作图和计算(共20分)
30、(8分)如图中挂在竖直墙上重为20N的球受到细绳的拉力为15N,请你画出球的受力示意图以及球对墙面的压力。
31、(6分)现代社会汽车大量增加,发生交通事故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遇到意外情况时,车不能立即停止。
司机从看到情况到肌肉动作操纵制动器来刹车需要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叫反应时间;在这段时间内汽车要保持原速前进一段距离,这段距离叫反应距离。
从操纵制动器刹车,到车停下来,汽车又要前进一段距离,这段距离叫制动距离。
下面是一个机警的司机驾驶一辆保养得很好的汽车在干燥的水平公路上以不同的速度行驶时,测得的反应距离和制动距离。
请回答:
32、(6分)质量为0.5吨的木板车,在平直路面上匀速运动时,板车受到的阻力是车重的1
,问运输工人拉
10
板车所用的拉力是多大?(g=10N/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