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八下语文期末试题 15.6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泰兴市西城中学初二语文期末试题15.6
(考试时间:135分钟满分:100分)
一、积累与运用(24分)
1.根据注音将汉字依次写在下面田字格内,要求书写工整、规范、美观。

(4分)
zhù()立在初夏的校园,放眼望去,枯jí()的小草早已青葱一片。

恍惚间看见草坪的石凳上一个留着平头的男孩正心无旁wù()地读书,树林里几个女生正热烈地谈论着什么……猛醒,惊chà()于初二的时光不经意间已从我们身边流过。

2.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A.错过,即“有所失”,我们要习惯它。

B.不靠窗口的病人,突然产生了一个想法:为什么偏偏是挨着窗户的那个人?能有幸观赏到窗外的一切?
C.“不对,这不是将军家里的狗……”巡警深思地说,“将军家里没有这样的狗。


D.花朵的红色是热情的色彩,它强烈,奔放,令人精神振奋。

3.下列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2分)()A.课间要避免追逐嬉闹,防止不出现意外伤害事故。

B.高尚的情趣会支撑你的一生,使你在最严酷的冬天也不会忘记玫瑰的芳香。

C.复旦大学校庆宣传片抄袭事件,不仅吸引众多外媒目光,也引起内地舆论的持续关注。

D.仅一上午在虹桥机场候机楼外出租车候车点就铲掉了2000块口香糖,令人叹为观止。

4.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

(6分,每空1分)
①为山九仞,___________________ 。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智者见于未萌。

③以中有足乐者,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却话巴山夜雨时。

⑤时间更迭,新老交替,推陈出新,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

请写出《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反映这种规律的两句古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名著阅读。

(4分)
(1)下列有关《水浒传》内容的理解及常识的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1分)A.《水浒传》以描写农民起义为主要题材,以官逼民反为主题,揭示了当时的社会矛盾,暴露了统治者的残暴和腐朽,歌颂了受压迫人民的反抗精神。

B.《水浒传》在刻画人物时,非常注意他们之间的共性和个性,如同是疾恶如仇、侠肝义胆、脾气火爆的人物形象,鲁达粗中有细,豁达明理;李逵头脑简单,直爽率真。

C.《水浒传》采取先分后合的链式结构,先讲单个英雄人物的故事,然后百川汇海,逐步发展到水泊梁山大聚义,最后写他们归顺朝廷,走向失败。

D.豹子头林冲,原为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后被高俅设计误入白虎节堂,刺配沧州。

经过野猪林的风波后,他终于由逆来顺受、委曲求全转而奋起反抗,杀人报仇后雪夜上了梁山。

(2)请将下面与武松有关的几个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

(只写序号)(1分)
①打虎景阳冈;②大闹飞云浦;③血溅鸳鸯楼;④醉打蒋门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要你以“合作”为话题发表议论,请从下列《水浒传》故事中选择你认为合适的一个故事作为你表达观点的依据,并简述理由。

(2分)
A.大闹桃花村 B.汴京城卖刀 C.智取生辰纲 D.三打祝家庄我选择(),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专题和综合实践活动。

(6分)
班级开展了“叶”专题学习活动,请你运用“叶”专题所学知识积极参与相关活动:【叶之妙语】某同学邀你参加他们小组的“落叶吟诵”活动,你准备了有关落叶
..的成语和诗句各一个,请把它写在下面横线上。

(2分)
成语:__________________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叶之妙想】不同季节不同种类的叶子各有其特点,都能引发人们丰富的联想。

请你选择
一种叶子,仿照示例写一句话。

(2分)
示例:秋风中的银杏树叶,像一张张金黄的名片,向人们传递着丰收的信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叶之妙用】由于乱砍乱伐森林,人类的生存环境正日益恶化。

请你运用相关知识,说说叶对生态环境的作用(不少于两个),写下来投到校刊“献言献策”栏目,以唤起更多人保护地球植被的意识。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共36分)
(一)阅读陆游的《夜泊水村》,完成第7题(4分)
腰间羽箭久凋零,太息燕然未勒铭。

老子犹堪绝大漠,诸君何至泣新亭?
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

记取江湖泊船处,卧闻新雁落寒汀。

7.(1)首联中“燕然未勒”意思是_____________,运用的艺术手法是____________(2分)(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孟浩然传》(节选)一文,完成8-11题。

(13分)
孟浩然,少好节义,喜振人患难,隐鹿门山。

年四十,乃游京师。

尝于太学赋诗,一座嗟伏,无敢抗。

张九龄、王维雅称道之。

维私邀入内署,俄而玄宗至,浩然匿床下,维以实对,帝喜曰:“朕闻其人而未见也,何惧而匿?”诏浩然出。

帝问其诗,浩然再拜,自诵所为,至“不才明主弃”之句,帝曰:“卿不求仕,而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

采访使韩朝宗约浩然偕至京师,欲荐诸朝。

会故人至,剧饮欢甚,或曰:“君与韩公有期。

”浩然叱曰:“业已饮,遑恤他!”卒不赴。

朝宗怒辞行浩然不悔也。

8.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

(5分)
⑴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4分)
①浩然再.拜()②因.放还()
③欲荐诸.朝()④会.故人至()
⑵下列句子中的“而”与“朕闻其人而.未见也”中“而”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1分)
A.言和而.色夷
B.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
C.久而.乃和
D.鸣之而.不能通其意9.用“/”标出下面句子间的停顿。

(两处)(2分)
朝宗怒辞行浩然不悔也。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分)
(1)卿不求仕,而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孟浩然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但一生仕途坎坷。

从全文看,他仕途坎坷的原因有哪些?(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阅读陈鲁民的《争吵的雅俗》,完成12-14题(9分)
①人是群体动物,有事没事老爱往一起凑,臧否人事也喜欢见仁见智,议论纷纷,一旦意见不合,免不了争争吵吵。

争吵有雅俗之分,可见水准风骨;有文野之别,可见时势风气。

②在俄罗斯某咖啡馆里,两个老友发生激烈争吵。

一个教师,是诗歌的忠实拥趸;一个商人,坚决捍卫散文的重要地位。

两个人为诗歌还是散文重要吵得不亦乐乎,后来大打出手。

无独有偶,去年9月,两个俄罗斯工人在一起讨论哲学,当谈到他们共同的偶像——德国哲学家康德时,因意见不同而翻脸。

③这年头常见的是,球迷为球队输赢而争论甚至打斗,粉丝为哪个明星更漂亮而争执动武,酒徒为谁喝得多喝得少而吵闹,恋人为争风吃醋而大动干戈,可没想到,居然还会有人为那些虚头巴脑的诗歌、散文而玩命,为哲学、康德而较真,听起来真如同天方夜谭。

但不可否认,恰恰是这样的争吵能使人感到一些欣慰。

毕竟,在物欲横流、发财高于一切的当下,
还有人在仰望天空,捍卫精神财富,关注那些不挣钱的东西。

④其实,我们也曾有过这样的时期,或者说有过这样的小气候。

抗战时期,西南联大虽然条件异常艰苦,但师生们学习钻研的劲头一点也不差,学术氛围也十分浓郁。

据作家汪曾祺回忆,在昆明的小茶馆里,饿着肚子的大学生在争论李白、杜甫谁更伟大,豪放派与婉约派谁的艺术价值更高,四大名著的优劣得失,每每争得热火朝天,脸红脖子粗。

老板娘很困惑:这帮面有菜色的学生娃咋就争得那么大劲,是管吃还是管喝?
⑤不光是学生争,老师也不消停。

废名与熊十力皆为北大知名教授,两人常在一起讨论学问,争吵也是常事。

一日废名到熊十力处与其探讨佛学,生发异见,争论不休,忽而静止,原来二人已扭打在一处。

不一会儿,废名气哄哄地走出,但至次日,乃见废名又来,与熊十力在讨论别的问题。

⑥近几十年,改革开放,人们似乎早已放弃那些“荒唐无聊....”的争论,集中精力搞经济建设,国家社会发生巨大变化,百姓日子一天比一天好。

不过,精神文明建设的相对滞后也慢慢显现出来,金钱至上的影响日渐蔓延。

过于..“务实”的风气,使我们被世人视为“物质主义”至上的国度。

2013年末,法国市场调查公司发布了一项名为“全球物质主义、理财和家庭态度”的调查,在20个受调查国家中,中国人对于物质的热衷程度远高于其他国家,位居榜首。

⑦当年,丘吉尔曾说过:“我宁愿失去印度,也不愿失去莎士比亚。

”60多年后,撒切尔在谈到中国时则很自负地说过:“一个只会输出电视机的国度算不上伟大,一个能输出文化的国家才是真正的强国。

”如果把这当成对我们的提醒,认真盘查一下文化短板,在重视物质建设的同时,对文化建设投入更多的关心,将会是十分有益的。

⑧倘若有一天,我们在高铁上听到有人在争论诗歌与散文的重要性,在酒吧里听到有人在探讨哲学与康德的意义,那就是文化复兴的令人鼓舞的信号。

12.联系上下文,谈谈第③段中画线的文字有什么作用。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联系上下文,品味下列句子,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4分)
(1)人们似乎早已放弃那些“荒唐无聊”的争论。

(2分)
(对句中加引号的“荒唐无聊”,你怎么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过于“务实”的风气,使我们被世人视为“物质主义”至上的国度。

(“过于”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当前形势下该怎样营造有利于文化复兴的时势风气?请细读上文并结合“链接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写出三点)(3分)
【链接材料】
①2013年,央视节目“汉字听写大会”在全社会掀起了一场关于汉字文化传承的讨论。

节目开播以后迅速引发数百家媒体高度关注、数千万网民热议。

②台北市花巨资塑孔子像,著名作家龙应台在《不要遮住我的阳光》一文中表示反对。

她认为仅仅一个铜像是不能宣传孔子思想,复兴中华文化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龙应台的《放学》,完成15—18题。

(10分)
①安安上小学了。

半年之后,妈妈觉得他可以自己走回家,不必再接了,毕竟只是十五分钟、拐三个弯的路程。

②十五分钟过去了,又过了一个十五分钟。

妈妈开始不安。

③一个小时零十分之后,妈妈拎起汽车钥匙,准备出门找安安。

门铃响了,安安进门,看见妈妈生气的面孔,惊讶地问:“怎么啦?”妈妈生气地说:“怎么啦?还问怎么啦!你过来给我坐下!”安安卸下背上的书包,嘟着嘴在妈妈指定的沙发角坐下。

他的球鞋一层泥,
裤膝上一团灰,指甲里全是黑的。

“你到哪里去了?”审问开始。

“没有呀。

”安安睁大眼睛。

“只要十五分钟的路,你走了一小时零十分,你做什么了?”“真的没有呀!”安安渐渐生气起来,声音开始急促,“我跟米夏儿、克利斯、史提方一起走,就这样一路走回家,哪里都没去,什么都没做呀!”他气愤地站了起来。

看样子孩子没说谎。

“安安,妈妈只是担心,怕你被车子撞了,被坏人拐了,懂吗?”安安点点头:“我知道,可是我真的哪里都没有去。


④以后的日子里,妈妈又紧张过好几次,用电话追踪来追踪去,然后安安又一脸无辜地出现在门口。

⑤妈妈决定亲眼看看孩子怎么走那十五分钟、三个拐弯的路程。

⑥11点半,放学了。

孩子们像满天麻雀似的冲出来,叽叽喳喳吵得像一锅滚水。

孩子往千百个不同的方向奔跑跳跃,坐在长凳上的妈妈好不容易才盯住了安安,还有安安的“死党”。

四个小男生在前头走,妈妈在后头跟着,隔着一段距离。

⑦经过一截短墙,小男生一个接一个爬上去,惊险地走几步,跳下来;再爬上去,惊险地走几步,跳下来……11点45分。

⑧经过一个大铁门,里头传出威武的狼狗叫声。

米夏儿已经转弯,现在只有三个男生了。

三个男生蹑手蹑脚地走向大铁门,一接近铁门,狼狗扑过来,小男生尖叫着撤退,尖叫声中混着刺激的狂喜。

狼狗安静下来,小男生又开始蹑手蹑脚地摸向大铁门……狂喜尖叫着撤退。

妈妈看看手腕,12点整。

⑨克利斯转弯,这已到了板栗街。

安安和史提方突然四肢着地,肩并肩,头颅依着头颅在研究地面上的什么东西。

他们跪趴在地上,背上突出着正方形的书包,像乌龟背着硬壳。

地面上有一只黑色的蚂蚁,蚂蚁正用它的细手细脚,试图将一只死掉的金头绿眼苍蝇拖走。

死苍蝇的体积比蚂蚁起码大上20倍。

蚂蚁工作得非常辛苦。

妈妈很辛苦地等着。

12点15分。

⑩史提方转弯。

安安踽踽独行,背着他花花绿绿的书包,两只手插在裤袋里,嘴里吹着不成调子的口哨。

差不多了吧!妈妈想,再转弯就是咱们的麦河街。

安安停下来。

他看见了一片美好的远景:一块工地。

他奔跑过去。

妈妈心一沉。

工地上乱七八糟,木板、油漆桶、铁钉、扫把、刷子……安安用脚踢来翻去,聚精会神地搜索宝藏。

他终于看中了什么——一根约两米长的木条。

他握住木条中段,继续往前走。

12点25分。

⑾在离家还有三个门的地方,安安停在一株大松树下,仰头往上张望。

这一回,妈妈知道他在等什么。

松树上住着两只红毛松鼠,它们经常在树干上来来去去地追逐。

有时候,它们一动也不动的,就贴在那树干上,瞪着晶亮的圆眼看来来往往的路人。

现在,两只松鼠就这么定在树干上,安安仰首立在树下,他们彼此用晶亮滚圆的眼睛瞅着对方,安静得好像可以听到彼此的心跳。

⑿在距离放学时间一个小时零五分之后,七岁半的安安抵达了家门口。

他把一根两米来长的木条搁在地上,腾出手来按了门铃。

15.放学回家的路程,妈妈认为只需十五分钟,安安却走了一小时零十分。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矛盾?(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品读第⑦段划线的句子并从修辞的角度进行赏析。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全文十多次写表示时间的词句,有什么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本文的主旨,有人认为是表现母爱,有人认为是表现童真童趣,有人认为是关注儿童成长。

你赞同哪种看法?请结合文章内容加以探究。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作文(40分)
请以“记忆深处的那堂课”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座位号
泰兴市西城中学初二语文期末试题参考答案
1.伫、瘠、骛、诧
2. B
3.B
4.略
5.(1)D (2)①④②③(3)选择C理由;杨志一行入因为内部不团结,缺少合作,失了生辰纲。

(吴用一行七人精心策划,相互合作,劫取了生辰纲)选择D理由:三打祝家庄中,孙立等人和宋江里应外合,顺利打下祝家庄。

(2分,选择1分,理由1分,意思对即可)
6.(1)落叶归根秋风扫落叶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2)示例:夏日的荷叶,像一柄翠绿的大伞,为小鱼儿撑起一片绿荫。

春风中的柳叶像一支支碧绿的短笛,为人们奏响新生的乐章。

(像一张张小小的请柬,向万物发出春的邀请)(2分,写出比喻句给1分,写出有关联想给1分)。

(3)可从增加氧气含量、调节气候、净化环境等方面回答,须运用相关知识具体说明,如:绿叶在阳光下,将无机物质合成有机物质的过程中,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呼出大量的氧气;叶子的蒸腾作用,增加了空气中的湿度,造成多云、多雾,增加了降雨量,改变了环境小气候;叶子能吸收工农业生产中排出的大量有害气体,还有的叶子能分泌杀菌素,可以杀死多种病菌;叶子还可以防治噪音;等等。

(一点1分)
7.(1)还没有建功立业(1分)运用典故(1分)
(2)表达了诗人奋勇抗金、以死报国的爱国热情(至老不衰的雄心壮志)和感叹时光易逝、功业未就、壮志难酬的愤懑,对那些空谈报国而无所作为的达官贵人的谴责。

(2分)
8.(1)①两次②于是,就③之于④适逢,正赶上(2)D(1分)
9. 朝宗怒/辞行/浩然不悔也。

(2分)
10.(1)你不要求做官,但我并不曾抛弃你,为什么要诬蔑我呢?(注意“仕”和“奈何”的翻译,仕是做官的意思;奈何是为什么的意思。

(2)略(4分)
11.隐居山林,40岁才到京城;诗中语句不为帝王所喜;率性而为,不喜约束。

(两点即可)12.列举争吵的多种具体表现,证明当今人们争吵的内容大多比较庸俗,同时与关注精神、文化的争吵形成对比,突出在物欲横流的背景下仰望天空,捍卫精神财富的可贵。

或:画线文字列举当下“俗”的争吵事例,与“雅”的争吵形成鲜明对比,有力论证了“争吵有雅俗之分,可见水准风骨,有文野之别,可见时势风气”,字里行间表现出作者对当下时势风气的不满。

评分标准:共2分。

答出“当今人们争吵的内容庸俗”“与关注精神、文化的争吵形成对比”1分;“对比论证的作用”1分;意思对即可。

13.(1)此处引号有讽刺否定的作用。

这样写,突出了近几十年国人一味注意物质追求,轻
视文化、精神追求,不能正确认识精神、文化层面争吵的积极意义。

作者对此表示否定和批判。

(2)不能删去。

“过于”表示程度过分,文中使用该词指出处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关系时有失偏颇,表明了对物质主义、功利主义的否定态度。

“过于”一词体现了议论文语言的严谨(严密)性。

评分标准:共4分,每小题2分,意思对即可。

14.示例:个人,在物欲横流的当下,应关注那些不挣钱的东西,捍卫文化、精神财富。

国家,在重视物质建设的同时,应对文化建设投入更多的关心。

盘查短板,承认弱点,少做表面文章,实实在在地去提升全民文化素养。

媒体等在引导舆论、大众关注点方面责无旁贷,应多做努力,央视节目“汉字听写大会”在全社会掀起关于汉字文化传承的讨论,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评分标准:共3分,每点1分,能结合文本和“链接材料”即可。

15.放学回家的路程只需十五分钟,是妈妈以成人的思维,按直奔目的地的时间来计算的。

(1分)事实上,孩子天性好奇爱玩,容易被路上的事物吸引,所以安安一路玩耍却没有意识到耽误了回家的时问。

(1分)(意思对即可。

共2分)
16.运用反复的修辞方法,突出了孩子们对跳墙的乐此不疲,表现了“小男生”喜欢冒险的天性。

(修辞方法,1分;分析,1分)
17.①表现妈妈等待的焦急。

②记录事件的进程,推动情节发展。

③时间精确到分,突出孩子活动的专注投入。

④是故事矛盾的焦点,引发人们对文章主旨的思考。

(意思对即可。

每点1分,答对三点得全分)提示:这道题的答题思路从情节、人物、主题这几个方面作答会好一些。

18.示例一:我赞同主旨是表现母爱。

安安放学回家晚了,妈妈很焦急,为他的安全担心。

妈妈对安安回家晚有疑问,却没有轻易下结论,而是亲眼去看他到底做了什么。

这些都表现了妈妈对孩子的爱。

示例二:我赞同主旨是表现童真童趣。

文章用较多的笔墨细致地描写了孩子们爬短墙、逗狼狗等活动,表现了儿童好奇、爱冒险、爱探索的天性,充满童真童趣。

示例三:我赞同主旨是关注儿童成长。

文章把安安与妈妈在放学回家所用时间产生的矛盾摆在人们面前,意在引起人们反思:不应完全用成人的标准苛求孩子,应多从儿童的视角来看待他们的行为,精心呵护他们成长。

(结合内容,1分;分析,2分。

共3分。

只答观点不得分。

选择“表现母爱”“表现童真童趣”且分析合理的2分。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