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青岛市历史初一上学期期中试卷及答案指导(2024-2025学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4-2025学年山东省青岛市历史初一上学期期中自
测试卷(答案在后面)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下列哪位人物被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A、司马迁
B、诸葛亮
C、杜甫
D、苏轼
2、下列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的开始?
A、夏朝的建立
B、商朝的灭亡
C、周朝的建立
D、秦朝的统一
3、下列哪项事件标志着我国从封建社会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A、鸦片战争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五四运动
4、下列关于秦始皇统一六国的说法,正确的是:
A、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废除了分封制,实行郡县制
B、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将货币、度量衡统一,加强了中央集权
C、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修建了长城,巩固了北方边疆
D、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推行焚书坑儒政策,加强思想控制
5、下列哪一项不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
A、指南针
B、造纸术
C、火药
D、电脑
6、以下哪位学者被称为“史圣”?
A、司马迁
B、孔子
C、老子
D、韩非子
7、下列哪个朝代的都城位于今天的河南省开封市?
A. 秦朝
B. 汉朝
C. 隋朝
D. 唐朝
8、以下哪一项不属于我国古代四大发明?
A. 指南针
B. 火药
C. 造纸术
D. 针灸
9、以下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A. 鸦片战争
B. 辛亥革命
C. 戊戌变法
D. 五四运动 10、以下哪位思想家被誉为“中国近代思想启蒙之父”?
A. 梁启超
B. 康有为
C. 林则徐
D. 魏源
11、以下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确立?
A. 春秋战国时期
B. 秦始皇统一六国
C. 汉武帝推行“推恩令”
D. 隋唐时期的科举制度
12、以下哪部著作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A. 《史记》
B. 《汉书》
C. 《资治通鉴》
D. 《三国志》
二、非选择题(本部分有4大题,每大题13分,共52分)
第一题
阅读材料:
在我国历史上,有许多重要的改革和发展事件。
以下是一段关于我国古代改革的描述:
“某朝末年,国家政治腐败,百姓生活困苦。
一位有远见的皇帝决定进行一系列改革,以期重振国家。
他首先整顿了官僚机构,精简了官员,减少了冗员。
接着,他推行了农田水利政策,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
此外,他还鼓励民间发明创造,支持科学技术的发展。
经过一系列改革,国家逐渐恢复了繁荣,百姓生活得到了改善。
”
请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1、这段描述中提到的“某朝末年”,是指哪个朝代?
2、皇帝进行的改革中,哪项措施有助于减少冗员,提高政府效率?
3、改革中推行的农田水利政策对农业生产产生了哪些积极影响?
第二题
材料一: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了巩固统一,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他统一了度量衡、货币、文字,修建了长城和灵渠等工程,还实行了焚书坑儒的政策。
材料二:
汉武帝时期,为了加强中央集权,他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材料三:
唐朝时期,武则天为了选拔人才,创立了殿试制度,使得科举制度更加完善。
1、根据材料一,秦始皇采取了哪些措施巩固统一?
2、根据材料二,汉武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了什么措施?这一措施对当时的社会有何影响?
3、根据材料三,武则天在科举制度方面有哪些贡献?
第三题
材料一: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他废除了分封制,实行郡县制;统一了度量衡、货币和文字;修建了长城和直道,加强了边疆防御和交通联系。
材料二:东汉时期,宦官专权现象严重,导致朝政腐败。
东汉末年,黄巾起义爆发,沉重打击了东汉王朝的统治。
材料三:唐朝时期,科举制度逐渐完善,成为选拔官员的重要途径。
唐太宗、武则天和唐玄宗等皇帝对科举制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材料四:宋朝时期,为了抵御辽、西夏和金等少数民族政权的侵扰,采取了“重文轻武”的政策。
请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1、秦始皇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了哪些措施?
2、东汉末年,黄巾起义爆发的原因是什么?
3、唐朝时期,科举制度的发展经历了哪些重要阶段?
第四题
材料一:秦朝建立后,秦始皇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巩固统一,如推行郡县制、统一度量衡、书写等。
材料二:汉朝时期,汉武帝采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使儒家思想成为
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材料三:隋朝时期,隋炀帝开凿了大运河,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
材料四:唐朝时期,唐朝实行科举制度,选拔人才,促进了社会稳定和发展。
材料五:元朝时期,蒙古族建立了元朝,实行行省制,加强了对全国的管理。
材料六:明朝时期,明朝前期经济繁荣,出现了郑和下西洋的壮举。
材料七:清朝时期,清朝前期疆域辽阔,康熙帝、乾隆帝在位时期,国家进入鼎盛时期。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1、秦始皇采取的措施中,哪项措施有利于统一度量衡?
2、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对儒家思想产生了什么影响?
3、唐朝实行科举制度有什么意义?
2024-2025学年山东省青岛市历史初一上学期期中自
测试卷及答案指导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下列哪位人物被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A、司马迁
B、诸葛亮
C、杜甫
D、苏轼
答案:A
解析:司马迁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历史学家,著有《史记》,因其文笔优美,内容丰富,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选项B诸葛亮是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选项C杜甫是唐代著名诗人,选项D苏轼是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均不符合题意。
因此,正确答案是A。
2、下列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的开始?
A、夏朝的建立
B、商朝的灭亡
C、周朝的建立
D、秦朝的统一
答案:C
解析:周朝的建立标志着中国进入了封建社会。
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商朝是夏朝之后的朝代,秦朝虽然统一了中国,但已经是封建社会的后期。
因此,正确答案是C。
3、下列哪项事件标志着我国从封建社会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A、鸦片战争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五四运动
答案:A
解析: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也是中国从封建社会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标志性事件。
在这次战争中,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了《南京条约》,使中国的国
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从而导致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
因此,正确答案为A。
4、下列关于秦始皇统一六国的说法,正确的是:
A、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废除了分封制,实行郡县制
B、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将货币、度量衡统一,加强了中央集权
C、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修建了长城,巩固了北方边疆
D、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推行焚书坑儒政策,加强思想控制
答案:B
解析: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确实实行了货币、度量衡的统一,这一举措有助于加强中央集权。
而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的是汉武帝,修建长城的是明朝,推行焚书坑儒政策的是秦始皇,但这一政策是为了加强思想控制,而非统一六国的结果。
因此,正确答案为B。
5、下列哪一项不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
A、指南针
B、造纸术
C、火药
D、电脑
答案:D
解析:中国古代四大发明指的是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和印刷术。
电脑是20世纪中叶以来人类科技的产物,不属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
6、以下哪位学者被称为“史圣”?
A、司马迁
B、孔子
C、老子
D、韩非子
答案:A
解析:司马迁是西汉时期的著名史学家,他的《史记》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因此被称为“史圣”。
孔子是春秋时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老子是道家学派创始人,韩非子是法家学派代表人物。
7、下列哪个朝代的都城位于今天的河南省开封市?
A. 秦朝
B. 汉朝
C. 隋朝
D. 唐朝
答案:C
解析:隋朝的都城位于今天的河南省开封市,隋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以“隋”为名的统一王朝,隋文帝杨坚在位时,定都长安(今西安),但隋炀帝时期迁都到了洛阳(今开封),因此选C。
8、以下哪一项不属于我国古代四大发明?
A. 指南针
B. 火药
C. 造纸术
D. 针灸
答案:D
解析:我国古代四大发明指的是造纸术、火药、印刷术和指南针。
针灸虽然是中国
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不属于四大发明。
因此选D。
9、以下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A. 鸦片战争
B. 辛亥革命
C. 戊戌变法
D. 五四运动
答案:A
解析:鸦片战争发生在1840年,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这场战争导致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被迫开放通商口岸,签订不平等条约,从而开启了中国近代史的新篇章。
10、以下哪位思想家被誉为“中国近代思想启蒙之父”?
A. 梁启超
B. 康有为
C. 林则徐
D. 魏源
答案:D
解析:魏源是清朝末年的思想家、史学家,他主张变法,提倡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被誉为“中国近代思想启蒙之父”。
他的著作《海国图志》详细介绍了西方各国的地理、历史和科技,对当时的中国起到了重要的启蒙作用。
11、以下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确立?
A. 春秋战国时期
B. 秦始皇统一六国
C. 汉武帝推行“推恩令”
D. 隋唐时期的科举制度
答案:B
解析:秦始皇统一六国,结束了战国时期的纷争,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标志着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确立。
A项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大动荡、大变革的时期,C项汉武帝推行“推恩令”是巩固中央集权的重要措施,D项隋唐时期的科举制度是选拔官员的制度,这些选项虽然与中国封建社会有关,但不是确立的标志。
因此,正确答案是B。
12、以下哪部著作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A. 《史记》
B. 《汉书》
C. 《资治通鉴》
D. 《三国志》
答案:A
解析:《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所著,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自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
《史记》文笔优美,叙事生动,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B项《汉书》是东汉班固所著,是一部纪传体断代史;C项《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所著,是一部编年体通史;D项《三国志》是南朝宋史学家陈寿所著,主要记载了三国时期的历史。
因此,正确答案是A。
二、非选择题(本部分有4大题,每大题13分,共52分)
第一题
阅读材料:
在我国历史上,有许多重要的改革和发展事件。
以下是一段关于我国古代改革的描述:
“某朝末年,国家政治腐败,百姓生活困苦。
一位有远见的皇帝决定进行一系列改革,以期重振国家。
他首先整顿了官僚机构,精简了官员,减少了冗员。
接着,他推行了农田水利政策,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
此外,他还鼓励民间发明创造,支持科学技术的发展。
经过一系列改革,国家逐渐恢复了繁荣,百姓生活得到了改善。
”
请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1、这段描述中提到的“某朝末年”,是指哪个朝代?
答案:隋朝
2、皇帝进行的改革中,哪项措施有助于减少冗员,提高政府效率?
答案:整顿官僚机构,精简官员
3、改革中推行的农田水利政策对农业生产产生了哪些积极影响?
答案: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提高了农业产量。
第二题
材料一: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了巩固统一,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他统一了度量衡、货币、文字,修建了长城和灵渠等工程,还实行了焚书坑儒的政策。
材料二:
汉武帝时期,为了加强中央集权,他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材料三:
唐朝时期,武则天为了选拔人才,创立了殿试制度,使得科举制度更加完善。
1、根据材料一,秦始皇采取了哪些措施巩固统一?
答案:秦始皇统一了度量衡、货币、文字,修建了长城和灵渠等工程,还实行了焚书坑儒的政策。
2、根据材料二,汉武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了什么措施?这一措施对当时的社会有何影响?
答案: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这一措施使得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3、根据材料三,武则天在科举制度方面有哪些贡献?
答案:武则天为了选拔人才,创立了殿试制度,使得科举制度更加完善。
第三题
材料一: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他废除了分封制,实行郡县制;统一了度量衡、货币和文字;修建了长城和直道,加强了边疆防御和交通联系。
材料二:东汉时期,宦官专权现象严重,导致朝政腐败。
东汉末年,黄巾起义爆发,沉重打击了东汉王朝的统治。
材料三:唐朝时期,科举制度逐渐完善,成为选拔官员的重要途径。
唐太宗、武则天和唐玄宗等皇帝对科举制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材料四:宋朝时期,为了抵御辽、西夏和金等少数民族政权的侵扰,采取了“重文轻武”的政策。
请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1、秦始皇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了哪些措施?
答案:秦始皇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了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统一度量衡、货币和文字;修建长城和直道等措施。
2、东汉末年,黄巾起义爆发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东汉末年,黄巾起义爆发的原因是宦官专权导致朝政腐败,加重了农民的负担,激化了阶级矛盾。
3、唐朝时期,科举制度的发展经历了哪些重要阶段?
答案:唐朝时期,科举制度的发展经历了唐太宗时期的科举制度初创;武则天时期的科举制度完善;唐玄宗时期的科举制度定型等重要阶段。
第四题
材料一:秦朝建立后,秦始皇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巩固统一,如推行郡县制、统一度量衡、书写等。
材料二:汉朝时期,汉武帝采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使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材料三:隋朝时期,隋炀帝开凿了大运河,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
材料四:唐朝时期,唐朝实行科举制度,选拔人才,促进了社会稳定和发展。
材料五:元朝时期,蒙古族建立了元朝,实行行省制,加强了对全国的管理。
材料六:明朝时期,明朝前期经济繁荣,出现了郑和下西洋的壮举。
材料七:清朝时期,清朝前期疆域辽阔,康熙帝、乾隆帝在位时期,国家进入鼎盛时期。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1、秦始皇采取的措施中,哪项措施有利于统一度量衡?
答案:统一度量衡。
2、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对儒家思想产生了什么影响?答案:使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3、唐朝实行科举制度有什么意义?
答案:选拔人才,促进了社会稳定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