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眼剂配制系统确认方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技术标准
验证方案制订
验证方案审核
验证方案批准
目录
概述
1.验证目的2.验证范围
3、人员和职责
4. 验证内容
5. 偏差和漏项
6. 验证周期
7. 结果与评价
概述
滴眼液车间配制系统是按照GMP要求设计安装的配制系统。

由配液罐,搅拌器,过滤器及相关链接管道,阀门组成。

系统设备组成:
配液罐
搅拌器
过滤器
相关链接管道及阀门
1.验证目的
为确认该配制系统能够正常运行,设备各项性能指标符合生产工艺要求,确保生产出质量合格,稳定的滴眼液,特制订本验证方案,对配制系统进行验证。

2.验证范围
本验证方案适用于滴眼液配制系统的验证
3.人员与职责
验证小组人员:
3.1验证小组组长:负责验证方案起草,组织实施验证的全过程,验证结束写出验证报告。

3.2验证小组组员:分别负责本方案中具体工作。

3.3实验室、实验员:QC理化室及必须的检测仪器为本项目验证实验室
4.验证内容
4.1设计确认
该系统由配液罐,搅拌器,过滤器,加热冷却系统,及相关管道阀门组成。

物料在配液罐中经搅拌溶解混合均匀后,加热或冷却至一定温度后经过滤器过滤通过管道输送至灌装系统。

4.2安装确认
4.2.2电气部分是否符合要求。

4.2.3管路连接是否符合要求。

评价标准:药液管道采取单向布置、并防止倒流
4.2.4仪表连接是否符合要求(见各设备确认文件)
4.2.5辅助设备确认:缓冲罐安装到位。

4.2.6管道分配系统的安装确认:
管道分配系统的安装确认应包括以下工作:
(1)管道、阀门材质及加工质量确认:
评价标准:管道采用304不锈钢管材、内壁电抛光并作钝化处理。

阀门采用不锈钢聚四氟乙烯隔膜阀,卫生夹头连接。

(2)管道连接确认:
评价标准:管道采用热熔式氩弧焊接连接或者采用卫生夹头连接。

(3)管路试压确认:
评价标准:用去离子水试压,实验压力为工作压力的1.5倍,各接头在实验压力下应无渗漏。

(4)泵的安装确认
检查泵的规格型号
(5)过滤器的安装确认
检查过滤器的规格型号
配制系统管路、阀门材质与加工质量检查记录
配制系统管道焊接外观质量检查确认记录
配制系统管道试压记录
泵及过滤器安装确认
4.2.7配制罐及管道的清洗确认。

管路与配制罐和泵组成闭合回路,进行清洗。

4.2.7.1 清洗方法
4.2.7.1.1 预清洗:用注射用水400L,循环清洗管道30分钟,从各使用点排除
注射用水。

4.2.7..1.2 碱洗:在配制罐内配制1%氢氧化钠溶液共400L,启动注射用水循环
泵,循环清洗管道30分钟,从各使用点排除碱液。

4.2.7.1.3 清洗:配制罐内加入注射用水,循环清洗管道,从各使用点排除注射
用水。

用广泛pH试纸测试使用点洗涤水PH值,应与注射用水的pH值与一致。

如不一致,应重复清洗,直至出水口洗涤水pH值与注射用水的pH 相一致。

4.2.7.2 清洗液(1%碱液)配制
4.2.7.3清洗记录
4.2.7.4清洗效果检查( pH检测)结果:
4.2.8.配制罐及管道的钝化确认。

4.2.8..1钝化方法
4.2.8..1.1 酸液钝化:在配制罐内配制钝化液400L,(注射用水77%,硝酸20%,
氢氟酸3%)启动配制罐循环泵,循环清洗管道30分钟,同时打开各使用点阀门排放钝化液。

排完后,关闭阀门。

4.2.8.1.2 清洗:配制罐内加入注射用水,循环清洗管道,从各使用点排除注射用
水。

用广泛pH试纸测试使用点洗涤水PH值,应注射用水的pH值与一致。

如不一致,应重复清洗,直至出水口洗涤水pH值与注射用水的pH相一致。

4.2.8..2钝化液的配制
4.2.8.3 操作记录
4.2.8.4效果检查
4.2.8.4.1洗涤水pH值检查
4.2.8.4.2洗涤水澄明度检查
从各用水点取洗涤水200ml,3瓶,按照《澄明度检查法》进行检查。

合格标准:应符合《无菌室内设备和工器具清洗标准》。

4.2.9 药液输送管道的消毒确认
4.2.9.1消毒方法:使用流通纯蒸汽灭菌30分钟。

4.2.9.2消毒操作
4.2.9.3消毒效果检查:用经180℃灭菌的西林瓶取冷凝水3瓶检测微生物限度。

按《微生物限度检查法》进行检验,应为0CFU/10ml。

4.3运行确认
目的:检查配制灌装系统的运行性能能否达到设计要求
方法:本确认是建立在各设备已经经过独立确认的基础上进行的主要确认其管道及系统的整体联动性能
4.3.1电气控制系统,报警及连锁功能确认:逐一点的按钮,确认其性能。

4.3.2仪器仪表校准:
4.3.3搅拌系统运行确认:接通电源,开动搅拌桨检查其转动是否平稳,润滑部分有无漏油现象;搅拌速度能达到设定值,搅拌速度稳定,最大偏差不大于10%。

4.3.4泵及管道的确认:将系统中所有的泵一一做点动试验,检查其运转方向是否正确,接通注射用水,冷却水,药液管道,检查管道系统有无泄漏。

4.3.5加热冷却系统的确认:打开蒸汽阀门接通蒸汽,检查有无泄漏,检查保温效果。

打开冷却水阀门接通冷却水,检查有无泄漏。

4.3.6清洗系统的确认:应清洗方便、装有高压喷淋头
4.3.7纯蒸汽灭菌:耐100℃灭菌60min
4.3.8配制罐确认(见配制罐确认报告)
4.3.9过滤器确认(见过滤器确认报告)
4.3.10装载与卸载操作:配送系统运行物料完全卸载,从配液罐到灌装机的输送过程物料平衡(配液罐内注入???注射用水,全部注入缓冲罐,计算管道遗留量,物料应平衡)及输送时间
4.4性能确认
4.4.1配制效果的确认(见配制罐确认报告)
4.4.2配制罐灭菌效果的确认(见配制系统灭菌效果确认报告)
4.4.3过滤效果的确认(见过滤系统确认报告)
4.4.4泵及管道性能确认
连续运转???小时,每小时记录泵的运转情况,对泵的稳定性进行确认,期间不得出现故障,管道无泄漏。

泵及管道运转情况表
4.4.5加热冷却系统确认
加入???纯化水,开启搅拌与蒸汽,???分钟到达设定温度,并保持温度温度。

关闭蒸汽,打开冷却水,???分钟到达设定温度
5、偏差和漏项
5.1. 配制系统验证过程中,应严格按照系统标准操作程序、维护保养程序、取样程序、检验规程和质量标准进行操作和判定。

如果在验证过程中出现偏差,应做出合理解释或针对相应的偏差项目进行整改,并进行再验证。

当出现个别取样点压缩空气质量不符合标准的结果时,应按下列程序进行处理。

5.1.1 在不合格点重新取样,重检不合格项目。

5.1.2 必要时,在不合格点的前后分段取样,进行对照检测,以确定不合格原因。

5.1.3 若属于系统运行方面的原因,必要时报验证管理委员会,调整系统运行参
数,或对系统进行处理。

5.2. 如果在验证过程中出现漏项,应及时对遗漏项目进行补验证。

6.验证周期
针对该系统的使用情况,为保证工艺质量,需要对系统进行必要的再验证,并及时填写记录。

6.1 系统使用满一年后,必须进行再验证。

6.2 系统进行重大维修后,必须及时进行再验证。

6.3 系统连续使用一年以上,重新投产前必须进行再验证。

7.结果与评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