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会让孩子阅读四大名著吗?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你会让孩子阅读四大名著吗?
作者:暂无
来源:《教育家》 2016年第39期
你会让孩子阅读四大名著吗?
文/杨红星
近日,有学者撰文指出,四大名著或许并不适合孩子阅读,《水浒传》里满是打家劫舍,
落草为寇,占山为王;《三国演义》中充斥了阴谋诡计,权术心机,尔虞我诈;《西游记》书
中随处可见“修持”“菩提”“元神”“禅心”等字样,蕴涵着浓重的佛教色彩;《红楼梦》
描述了社会和家族一步步从繁华走向崩溃,最终是“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如此悲情,
悲到了极致,冷到了骨髓,固然深刻揭示了世情人生,却不一定有利于培养孩子乐观向上的人
生观。

诚然,四大名著的确存在一些不符合民主、法治、自由、平等精神的封建糟粕,但这些作
品中值得现代人传承弘扬的精神及艺术技巧显然更多。

我们可以理性批判四大名著本身存在的
不足和缺点,但不能“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不能因为作品本身的时代局限而因噎废食,一
刀切地得出四大名著不适合孩子阅读的结论。

从唯物辩证法的立场来看,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四大名著当然也不例外。

问题的关键在于,是精华多一些还是糟粕多一些。

在我看来,四大名著中所蕴含的优秀传统文化不容抹杀,
精华成分要远多于糟粕。

即便对于涉世未深的青少年来说,这些作品也并非完全不适合他们阅读。

《水浒传》里不仅有打家劫舍,落草为寇,更有肝胆相照,忠义相守;《三国演义》里不
仅有权术心机,尔虞我诈,更有大江东去,光风霁月;《西游记》不只是有“修持”“菩
提”“元神”“禅心”,不只是蕴含着浓重的佛教色彩,更有团结协作、不惧艰险、共克时艰
的乐观主义精神;《红楼梦》不仅有悲情乃至关于性描写的段落,更有深刻的思想、精美的文字,正如这位学者所说,“艺术价值之高,几乎无出其右者”。

因此,这些穿越时空、富含优秀传统文化营养的精品力作虽然存在一些弊病,但究竟适不
适合孩子阅读,还要看孩子是否有条件、有能力、有意愿用正确的方式打开这些名著。

能否正
确打开,老师和家长的引导不可缺少,也与孩子的年龄和人生阅历有关联。

假如是在幼儿园或者上小学的孩子,可能很难从整体把握作品的主题、艺术表达,但这并
不意味着我们就可以据此草率地断定,处在这个学龄的孩子们应该与四大名著绝缘。

他们是否
可以先感受其中通俗易懂而又启迪心灵的内容或者艺术形式上佳的段落篇章?能否在语言习得
的初期摘要性地感知其中最精粹的文字表达技巧?在某种程度上讲,古代文言文中仍有许多富
有生命力的词语表达值得学习和应用,上了中学的孩子日渐拥有正确打开这些名著的心智,家
长和老师们需要做的,就是对孩子们阅读名著进行更加合理的引导。

在四大名著适不适合孩子阅读这个问题上,我们不能单方面地把自己的喜好强加到孩子身上,以成人的思考方式武断地剥夺孩子们阅读名著的权利。

强迫孩子不去阅读,或者强迫孩子
去阅读,都不是最理想的方式。

家长和老师能够做也应该做的是,从孩子的实际出发因势利导,而不是以偏概全不让孩子阅读四大名著。

(作者系蒲公英评论特约评论员)
我为什么不让孩子读四大名著
文/朱学东
经常看到许多朋友给孩子推荐书单,这很不错。

但基本没有人谈不希望孩子阅读的书单。

我觉得家长不希望孩子阅读的书单,同样具有价值。

这样的书单,并非是成人社会的禁书做法,而是一个家长在孩子未成年时应该有的责任。

很多朋友奇怪,我几乎从来不跟孩子推荐阅读中国经典四大名著。

即便有机会谈起这个问题,无论是私下的交流,还是公开场合,论坛、文字、视频,我都是对四大名著进入我孩子的
生活,持一种警惕和反对的态度。

我一直反对在孩子未懂事之前过早让孩子读这几本中国的经
典名著。

我知道很多人不同意我的观点,但这是一个父亲的心声。

中国所谓四大经典名著,我也喜欢看,也看过不止一遍。

1949年后作为特许出版物,流播
之广,在形塑中国人的性格方面,算是居功至伟。

但是,并不是凡是传统的经典的都是好的,更何况,就是十全大补丸,也有不该吃的人。

甚至,连那么推崇《水浒传》的金圣叹,都说少不读水浒,老不看三国。

我个人认为中国的所谓的四大名著里,尽管对人性世事刻画得非常深刻,但是,反映的大
多是人性不好甚至残暴的一面,并不适合未成年人阅读。

比如《水浒传》,我上初中时听语文老师给我们课后讲武松杀嫂、血溅鸯鸯楼,听得是血
脉贲张,恨不得自己幻化为武松。

金圣叹视武松为第一好汉,说武松是天人,我那时也觉得他
是天人啊。

后来自己见多识广了,才知道武松虽然勇猛刚直,却也是滥杀无辜之人啊,他哪配
得上“天人”!
至于李逵,小时候看连环画,也觉得他憨厚粗中带细,两把板斧,很不错,长大了才知道,这家伙是最坏的人之一啊,简直是坏到了脚底流脓的地步。

至于什么计赚玉麒麟、杀了扈三娘全庄强把她嫁给矮脚虎之类,真是只有天大的坏人才干
得出的事啊。

但是,这些人,小时候都是我心目中的“英雄”,但他们算哪路子英雄好汉呢?若不是我
后来见多识广了,对世界和英雄的理解发生了变化,这些人恐怕还是我心中的英雄。

我之理解那么推崇它的金圣叹都说“少不读”,不外乎是这书若是不懂事的时候看了,容
易学坏,打家劫舍,杀人放火,干的都是血淋淋的事,小孩不懂,见样学样,容易走上邪路。

至于《三国演义》,金圣叹说老不看三国,这三国里全是尔虞我诈的,年纪大了还天天琢
磨尔虞我诈,想着当皇帝,结果沃野千里,却是白骨累累。

这样学的人,就是老而不死是谓贼。

所以,水浒多流t民,三国老贼多。

这样的东西,又能塑造未成年人什么呢?
而《红楼梦>,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虽然曹雪芹提醒了,但是,一般小孩能读出这个况味么?也就是荣华时飞扬跋扈,困窘时悲悲戚戚,到处藏着钩心斗角的小心眼。

所以无论是《水浒传》《三国演义》还是《红楼梦》,尽管这些经典著作对刻画人性世事
非常精当,但到处充满着机心,缺少人性向善的东西,恶的东西太多,又没有与之抗衡的力量,小孩子不懂辨识,但记性却好,容易入歧途。

我不喜欢这种“英雄之恶”“有才之恶”,我希望我的孩子在她未能理解的时候,能够接受的是爱的教育,人性良善的教育。

这是我给孩子的书单里,排斥这些经典名著的原因所在。

(来源:腾讯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