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2017届高三高考考前热身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合集下载

福建省厦门市双十中学高考语文模拟考试卷

福建省厦门市双十中学高考语文模拟考试卷

福建省厦门市双十中学高考语文模拟考试卷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共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 (选择题共24分)一.(1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贵州“密码”有望揭开地球生命衰荣之谜地球生命演化史上曾发生六次重大的生物灭绝事件,其中2.5亿年前二叠纪末期的那一次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其结果导致超过90%的海底生物在瞬间灭绝,只剩下少量低级的生物。

此后在三叠纪,这些生物通过至少400万年的时间才逐渐进化为高级生物,并使整个世界逐渐繁荣。

长期以来,地质学家们都在寻找导致这次生物灭绝事件的原因和努力解答此后生命的复苏过程为何如此漫长,而隐藏在地球某些角落的地质标本就成为他们索求“密码”的“藏宝图”。

这批国际地质学家正在考察的罗甸县区块,属于地质学界著名的“大贵州滩”区域,被地质学界誉为“研究三叠纪的宝地”。

国际三叠纪地层分会主席迈克·奥切尔德说:“我在这里看到了中三叠纪和下三叠纪清晰的界限,在一个剖面上,有如此完整的记录,只有在这里才能看到,它应该作为全球的样本。

”“大贵州滩”的命名者中国地质学家魏家庸说:“我们所考察的这个地方的地层剖面,集中展示了二叠纪到三叠纪地质变化的过程。

就像上帝之手在地质运动的过程中没有间断地按下的快门,这段历史在此被完整的保存了下来。

”在这次考察中,地质学家们发现了菊石化石和大量生物礁化石。

作为海底生物种群生活的场所,有地质学家认为,生物礁有可能加快了生命复苏的过程。

迈克·奥切尔德说:“地球历史上最大一次生物灭绝事件是诸多因素共同导致的结果。

研究它对人们现在的生活有着重要的价值--如何认识地球环境和应对环境的变化。

”1.文章标题中的“密码”在文中具体指的是:A.生物化石和生物礁化石B.生物化石和生物礁化石包含的信息C.地质标本D.地质标本包含的信息2.下列表达和原文的意思相同的是:A.地质学家们都在寻找二叠纪末期导致这次生物灭绝事件的原因和过程。

福建省厦门市高三热身训练语文试题(原卷版)

福建省厦门市高三热身训练语文试题(原卷版)
(摘选自田圣楠《新媒体时代圈层文化现象研究》,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圈层”是指人们在相对固定的群体范围内进行信息的接受、文娱产品的选择以及社交。这也促使数字化时代大众文化圈层化的形成。
B.打破圈层之间的障碍,促进不同圈层的传播交流,对维护社会稳定发展,提高文化软实力,建设文化强国等具有重要意义。
要灵活转换传播形式。在把握圈层文化内核、避免踩雷的基础上,要结合所在圈层群体的不同特点,注意传播形式的包装变换。不同圈层之间的文化虽然有不同的外在表现形式,但并不意味着没有相通之处。只要把握相通点,在一个圈层的用语习惯流通到另一个圈层中可以被消化、重塑,以全新的便于被接受的形象展现在新圈层中,有效减少隔阂感,同样能够达到传播效果。比如“点赞”一词,本是各网络平台中的一个功能设置,用来表达人们的欣赏、认可、支持等正面态度,这样的网络语言被用在传统媒体的表达中,能够增加亲切感,更好地达到传播效果。
他沿马路走下去。战士就一个挨一个蜷曲在人行道上睡觉。他一阵心疼,一阵喜悦。他们没一个人去敲人家的门窗,他们没一个人躲在人家的门洞里——这就是我们的队伍呀!他们保护了广厦千万间,却露宿街头。
他仔细察看:战士们连背包也没打开,就枕在头下,合衣抱枪而睡。他们睡得那样香甜舒适,有的打鼾,有的嚅动嘴巴,有的脸上牵出一丝笑意;可是,他们头发都太长了,身上穿的还是东北战场上发的老棉衣,经过烟熏火燎、风吹日晒,没有一个人的衣服再是完整的了;他再看他们的脚,有的胶皮鞋底都磨光了,露出血淋淋的脚底……他不觉之间一阵心酸,兀自站了下来。
而后他低着头慢慢走。他们,都有父母,都有兄弟姊妹,家里不管是富裕还是贫寒,总有块暖乎炕头呀!可是他们走,走,走到这里来,睡到冰凉的地上。
他盘算着补给的数字,运输的时间,……他下定决心:“无论怎样艰难也要给战士换装,这是第一件大事,否则就对不起大家!”

福建省厦门市2017届高三语文考前热身考试试题

福建省厦门市2017届高三语文考前热身考试试题

福建省厦门市2017届高三语文考前热身考试试题(本试卷分四大题。

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座号、考场、考场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乐府诗在入唐以前已存在两个传统,一是上承“诗教”风刺一面的汉魏传统,二是以艳歌艳词为主的六朝传统。

初唐乐府沿袭齐梁绮靡的路子,内容不出白氏所批评的“赞君美”或“悦君意”。

“初唐四杰”的乐府虽体现闻一多先生所谓“由宫廷走到市井”“由台阁移到江山和塞漠”的倾向,但现实的针对性不强。

盛唐以边塞为题材的乐府诗,更多地歌颂盛唐的武功气象。

中唐以后,张籍、王建、元稹、白居易和刘禹锡集中创作乐府,试图在理念的层次上直接继承《诗经》的“风刺”传统,甚至否定汉乐府的价值,但选择以“乐府”而非其他诗体干预政治,还是反映出他们对于汉乐府观风知俗观念的继承。

不仅如此,中唐乐府诗人吸收了六朝的部分传统,展现出对于地方风土风俗的书写兴趣。

中唐大量出现表现地方风土或风俗的乐府,与中唐观风观念的转变关系密切。

初唐、盛唐之观风俗以政治治理为中心;另一方面,更是要通过礼乐教化来“移风易俗”。

但安史之乱后,中唐人不再视地方风俗为负面的无条件改造对象。

高郢《礼部试策五道》指出“然为政之道,当因人所利而利之,故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

欧阳詹《鲁山令李胄三月三日宴僚吏序》说得更加清楚:“一方不同教化,恐他邑之欢乐此辰,不得似公之邑也。

”同时,“采风”或“采诗”的理想被中唐诗人不断提出。

但其“采诗”与汉人有异,所采并不是真正来自民间,而是从士大夫的创作中收集而得,与其说是“采诗”,不如说是“献诗”。

白居易和刘禹锡是中唐乐府大家,白氏真正主张的是“采诗以补察时政”,新乐府如《上阳白发人》《卖炭翁》《道州民》都已涉及唐世风俗的叙写。

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2017届高三高考考前热身考数学(文)试卷(含答案)

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2017届高三高考考前热身考数学(文)试卷(含答案)

双十中学2017届高三数学(文科)热身考试卷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在答题卷上的相应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1.已知集合{}2,1,0,1,2,3A =--,{}|||3,B y y x x A ==-∈,则A B =I ( ) A .{}2,0,1,2-- B .{}1,0,1,2- C .{}2,1,0-- D .{}1,0,1- 2.若复数1z ,2z 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关于y 轴对称,且12z i =-,则复数12z z 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在( )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3.已知数列{a n }的前n 项和S n 满足:S n =An 2+Bn ,且a 1=1,a 2=3,则a 2017=( )A. 4031B. 4032C. 4033D. 40344.图像上相邻的最高点和最低点之间的距离是( ) A .B .C .2D .5.已知函数(5),2,(),22,(),2,xf x x f x e x f x x +>⎧⎪=-≤≤⎨⎪-<-⎩则(2016)f -=( )A .2eB .eC .1D .1e6.公元263年左右,我国数学家刘徽发现,当圆内接多边形的边数无限增加时,多边形面积可无限逼近圆的面积,由此创立了割圆术,利用割圆术刘徽得到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面两位的近似值3.14,这就是著名的徽率.如图是利用刘徽的割圆术设计的程序框图,则输出的n 值为( )参3 1.732=,sin150.2588︒≈,sin 7.50.1305︒≈. A . 12 B . 24 C . 48 D . 967.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 )A .B .C .D .8.某棉纺厂为了了解一批棉花的质量,从中随机抽取了100根棉花纤维的长度(棉花纤维的长度是棉花质量的重要指标),所得数据都在区间[5,40]中,其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从抽样的100根棉花纤维中任意抽取一根,则其棉花纤维的长度小于20 mm 的概率是( )A.310B.25C.38D.359.过双曲线22221(0,0)x y a b a b-=>>的焦点F 且与一条渐近线垂直的直线与两条渐近线相交于,A B 两点,若2BF FA =u u u r u u u r,则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A .32 B .4 C. 23D 2310.设a ,b ,c 均为正数,且122log a a =,121()log 2b b =,21()log 2c c =,则a ,b , c 的大小关系为( )A .c a b <<B .c b a <<C .a b c <<D .b a c <<11.已知抛物线C :)40(22<<=p px y 的焦点为F ,点P 为C 上一动点,)0,4(A ,)2,(p p B ,且||PA 的最小值为15,则||BF 等于( )A .4B .29 C .5 D .211 12.如图,角α的始边与x 轴的非负半轴重合,终边与单位圆交于点()11,A x y ,角23πβα=+的终边与单位圆交于点()22,B x y ,记()12f y y α=-.若角α为锐角,则()f α的取值范围是( )A .3[0,]6B .[0,2]C .33[,]102D .33,22⎛⎫- ⎪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90分)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在答题卷上的相应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 13.在四面体中,平面,,,,则该四面体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__________.14.已知实数x ,y 满足2,330,220,y x y x y ≤⎧⎪--≤⎨⎪+-≥⎩目标函数3z x y a =++的最大值为4,则a = .15.若实数a,b,c 成等差数列,过点P(−1,0)作动直线ax+by+c=0的垂线,垂足为M , 点N(3,3),则线段MN 长度的取值范围是 .16.我国南宋时期著名的数学家秦九韶在其著作《数书九章》中独立提出了一种求三角形面积的方法---“三斜求积术”,即ABC △的面积222222142a c b S a c ⎡⎤⎛⎫+-⎢⎥=- ⎪⎢⎥⎝⎭⎣⎦2b =,且3sin tan 13cos BC B=-,则ABC △的面积S 的最大值为__________.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本小题满分12分)设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5624,a a +=11143,S =数列{}n b 的前n 项和为n T ,满足112()n a n T a n N -*=-∈.(I)求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及数列11n n a a +⎧⎫⎨⎬⎩⎭的前n 项和;(II)判断数列{}n b 是否为等比数列?并说明理由.18.(本小题满分12分)在某城市气象部门的数据中,随机抽取100天的空气质量指数的监测数据如下表: 空气质量指数t(0,50] (50,100] (100,150] (150,200) (200,300] (300,+∞)质量等级 优 良 轻微污染 轻度污染 中度污染 严重污染 天数52322251510(Ⅰ)若该城市各医院每天收治上呼吸道病症总人数y 与当天的空气质量t (t 取整数)存在如下关系,1002100,100300t t y t t ≤⎧=⎨-<≤⎩且当t >300时,y >500,估计在某一医院收治此类病症人数超过200人的概率;(Ⅱ)若在(Ⅰ)中,当t >300时,y 与t 的关系拟合与曲线t b a yln ˆ+=,现已取出了10对样本数据(t i ,y i )(i =1,2,3,…,10)且知101ln 70ii t==∑,1016000i i y ==∑,101ln 42500i i i y t ==∑,1021(ln )500ii t ==∑,试用可线性化的回归方法,求拟合曲线的表达式.(附:线性回归方程bx a y+=ˆ中,1221ni ii nii x y nx yb xnx ==-⋅=-∑∑,x b y a -=.)19.(本小题满分12分)如图,在四棱锥ABCD P -中,底面ABCD 为直角梯形,且BC AD ∥,ο90=∠C AD ,平面⊥PAD 底面ABCD ,E 为AD 的中点,M 是棱PC 的中点,3,22=====CD BC AD PD PA . (1)求证:∥PE 平面BDM ; (2)求三棱锥MBD P -的体积.20.(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圆C 的方程为221(1)4x y -+=,定直线l 的方程为12x =-.动圆1C 与圆C 外切,且与直线l 相切.椭圆C 2的中心在原点,(1,0)F 为其右焦点,点M 为曲线Γ和C 2在第一象限的交点,且|MF |=52.(1)求轨迹Γ的方程及椭圆C 2的标准方程;(2)设A ,B 为抛物线C 1上的两个动点,且使得线段AB 的中点D 在直线y =x 上,P (3,2)为定点,求△PAB 面积的最大值.21.(本小题满分12分)设函数22()(24)ln f x x ax x x =-+. (1)求函数()f x 的单调区间;(2)若任意[)1,x ∈+∞,()0f x >恒成立,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请考生在第(23)(24)三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做答时请写清题号.22.已知曲线()22281:211k x k C k y k ⎧=⎪+⎪⎨-⎪=⎪+⎩(k 为参数),直线2cos :1sin x t l y t θθ=+⎧⎨=+⎩(t 为参数). (1)将曲线C 的方程化为普通方程;(2)设直线l 与曲线C 交于B A ,两点,且()2,1P 为弦AB 的中点,求弦AB 所在的直线方程.23.设函数()21)(,22+=--+=x x g x x x f (1)求不等式())(x g x f ≥的解集;(2)若()t t x f R x 5,2-≥∈∀恒成立,求实数t 的取值范围.双十中学2017届高三数学(文科)单元考试(16-热身考)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CBCABBCADCBD9.10. 画图可得01a b c <<<<, 11.12.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3.四面体可看成长方体的一部分,则四面体的外接球的球心 为的中点,; 14.-3 ; 15.动直线l :a x+b y+c =0恒过点A(1,−2).∠PMA 恒为直角, M 是以PA 为直径的圆x 2+(y+1)2=2.因此线段MN 长度的取值范围是5252⎡⎤-+⎣⎦,;16.()sin 3sin sin 3sin cos cos sin cos 13cos C BC B C B C C B=⇒=+-,即sin 3sin C A =,由正弦定理可得3c a =,所以224421441384222a S a a a ⎛⎫-=-=-+- ⎪⎝⎭,当242a a =⇒=时, max 3S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或演算步骤). 17.【解析】(1)设数列{}n a 的公差为d ,由11611143,S a ==613a ∴=.又5624,a a +=解得511a =,2d =,因此{}n a 的通项公式是21n a n =+()n N *∈,所以111111()(21)(23)22123n n a a n n n n +==-++++, 从而前n 项的和为1113557(21)(23)n n +++⨯⨯++L 1111111()235572123n n =-+-++-++L 111()2323n =-+69nn =+. (2)因为13a =,124n a n-=,43n n T =+.当1n =时,17b =; 当2n ≥时,1114434n n n n n n b T T ---=-=-=⨯;所以14n n b b +=(2n ≥.若{}n b 是等比数列,则有214b b =,而127,12b b ==,所以与214b b =矛盾,故数列{}n b 不是等比数列.18.【解析】(1)令y >200得2t -100>200,解得t >150,∴当t >150时,病人数超过200人.由频数分布表可知100天内空气指数t >150的天数为25+15+10=50. ∴病人数超过200人的概率5011002P == . (2)令x =ln t ,则y 与x 线性相关,101ln 710ii tx ===∑,10160010ii yy ===∑,∴10110221ln 1042500107600505001049(ln )10i ii i i y tx yb t x==-⋅-⨯⨯===-⨯-∑∑, a =600-50×7=250.∴拟合曲线方程为y =50x +250=50ln t +250.19.【解析】(1)连接,因为,,所以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连接交于,连接,则,又平面,平面,所以平面.(2),由于平面底面,底面,所以是三棱锥的高,且,由(1)知是三棱锥的高,,所以,则.20.【解析】(1)由题意得,圆心1C 到定点(1,0)F 的距离和到直线1x =-的距离相等,由抛物线的定义可知动圆圆心C1轨迹Γ的方程是24y x =.设椭圆C 2的方程为x 2a 2+y 2b 2=1(a >b >0),半焦距为c .由已知得,点F (1,0),则c =1.设点M (x 0,y 0)(x 0>0,y 0>0),由抛物线的定义,得:|MF |=x 0+1=52,则x 0=32.从而y 0=4x 0=6,所以点M ⎝⎛⎭⎫32,6.设点E 为椭圆的左焦点,则E (-1,0),|ME |=⎝⎛⎭⎫32+12+6=72.根据椭圆定义,得2a =|ME |+|MF |=72+52=6,则a =3.从而b 2=a 2-c 2=8,所以椭圆C 2的标准方程是x 29+y 28=1.(2)设点D (m ,m ),A (x 1,y 1),B (x 2,y 2),则y 21=4x 1,y 22=4x 2.两式相减,得y 21-y 22=4(x 1-x 2),即y 1-y 2x 1-x 2=4y 1+y 2.因为D 为线段AB 的中点,则y 1+y 2=2m .所以直线AB 的斜率k =4y 1+y 2=42m =2m.从而直线AB 的方程为y -m =2m (x -m ),即2x -my +m 2-2m =0.联立⎩⎨⎧2x -my +m 2-2m =0,y 2=4x ,得y 2-2my +2m 2-4m =0,则y 1+y 2=2m ,y 1y 2=2m 2-4m . 所以|AB |=|y 1-y 2|1+1k 2=(y 1+y 2)2-4y 1y 2·1+m 24=4m -m 2·m 2+4.设点P 到直线AB 的距离为d ,则d =|6-4m +m 2|m 2+4.所以S △P AB =12|AB |d =124m -m 2·|6-4m +m 2|.由4m -m 2>0,得0<m <4,令4m -m 2=t ,则S △P AB =t |6-t 2|2=6t -t 32(0<t ≤2).设f (t )=6t -t 32(0<t ≤2),则f ′(t )=6-3t 22.由f ′(t )>0,得0<t <2,从而f (t )在(0,2)上是增函数,在(2,2]上是减函数,所以f (t )max =f (2)=22,故△P AB 面积的最大值为22.21.【解析】(Ⅰ)'()(44)ln (24)24()(ln 1)f x x a x x a x x a x =-+-+=-+,①当0a ≤时,()f x在1(0,)e上单调递减,1,e⎡⎫+∞⎪⎢⎣⎭上单调递增;②当1ea<<时,()f x在(0,)a、1,e⎡⎫+∞⎪⎢⎣⎭上单调递增,在1(,)ea上单调递减;③当1ea=时,()f x在(0,)+∞单调递增;④当1ea>时,()f x在1(0,)e,(,)a+∞上单调递增,在1(,)ea上单调递减。

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高三高考考前热身考语文试卷(Word版,含答案)

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高三高考考前热身考语文试卷(Word版,含答案)

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高三热身考试题语文(本试卷分四大题。

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座号、考场、考场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乐府诗在入唐以前已存在两个传统,一是上承“诗教”风刺一面的汉魏传统,二是以艳歌艳词为主的六朝传统。

初唐乐府沿袭齐梁绮靡的路子,内容不出白氏所批评的“赞君美”或“悦君意”。

“初唐四杰”的乐府虽体现闻一多先生所谓“由宫廷走到市井”“由台阁移到江山和塞漠”的倾向,但现实的针对性不强。

盛唐以边塞为题材的乐府诗,更多地歌颂盛唐的武功气象。

中唐以后,张籍、王建、元稹、白居易和刘禹锡集中创作乐府,试图在理念的层次上直接继承《诗经》的“风刺”传统,甚至否定汉乐府的价值,但选择以“乐府”而非其他诗体干预政治,还是反映出他们对于汉乐府观风知俗观念的继承。

不仅如此,中唐乐府诗人吸收了六朝的部分传统,展现出对于地方风土风俗的书写兴趣。

中唐大量出现表现地方风土或风俗的乐府,与中唐观风观念的转变关系密切。

初唐、盛唐之观风俗以政治治理为中心;另一方面,更是要通过礼乐教化来“移风易俗”。

但安史之乱后,中唐人不再视地方风俗为负面的无条件改造对象。

高郢《礼部试策五道》指出“然为政之道,当因人所利而利之,故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

欧阳詹《鲁山令李胄三月三日宴僚吏序》说得更加清楚:“一方不同教化,恐他邑之欢乐此辰,不得似公之邑也。

”同时,“采风”或“采诗”的理想被中唐诗人不断提出。

但其“采诗”与汉人有异,所采并不是真正来自民间,而是从士大夫的创作中收集而得,与其说是“采诗”,不如说是“献诗”。

白居易和刘禹锡是中唐乐府大家,白氏真正主张的是“采诗以补察时政”,新乐府如《上阳白发人》《卖炭翁》《道州民》都已涉及唐世风俗的叙写。

福建2017高考试卷语文(2)

福建2017高考试卷语文(2)

福建2017高考试卷语文(2)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17题。

(20分)向日葵刘梅花那个村庄,在沙漠里。

向日葵呢,都种在沙滩上。

我们村的人,都叫它葵花,还不知道它有个名字叫向日葵。

葵花长到和我一样高的时候,就快要开花了。

爹说,浇一遍水吧,不然花开不肥。

这么一说,我和弟弟就低下头不言传了,我俩都很懒的。

爹谄媚地笑着,黄黑枯瘦的笑脸也像葵花一样,跟着我们转,那么饱满。

浇水就要追肥,这简直是一定的。

爹拎着铁锹,在每株葵花根底下剜一个小坑,我跟在后头,往小坑里填一把化肥。

弟弟扫尾,一脚踢进去土,把土踩实,埋好化肥。

弟弟踩得很快,在后面喊着:“梅娃子,你快些行不行?”我也催着让爹快些剜坑。

货郎跑得那么快,不是腿脚好,是因为后面被狗撵着。

我跟得紧,葵花硕大的花盘和爹擦肩而过,反弹过来,梆的一下打在我的脑门上,打得我晕头转向。

爹一转身,讨好地笑,他知道我动不动就尥蹶子不干活了。

明亮的,青灰的,散发着刺鼻气味的化肥,在地里撒了一层,像落了霜。

让水随便冲好啦,怎么冲,肥水还都在自家的田里。

水渠里的大水已经哗哗地奔涌来了,像没套上笼头的野马,横冲直撞。

水冲进葵花田里,我听见十万葵花咕咚咕咚喝水,直喝得打嗝儿。

浇过水之后,那些化肥,就暗暗催着葵花生长,狗撵着一样。

才两三天,葵花就全部开了。

十万葵花开,那花儿像火苗一样扑跃,灼灼地燃烧起来。

村庄被花攻陷了,沙漠也被花占领了。

上学的路上,路两旁都是葵花拥挤的笑脸。

葵花开呀开呀,浑身的劲儿都拿来开花。

它们这么高兴干吗呢,龇牙咧嘴的,开得一塌糊涂。

太阳在哪,花朵就朝着哪。

多么神奇的花呀!我爹坐在田埂上吸烟。

他把烟渣子揉碎了,卷在报纸裁成的纸条里,卷好了,慢慢吸着,好像很香甜。

一口一口,吐出淡蓝色的烟雾。

他看着一地碎金子一样的花,满眼的舒畅,回头说:“丫头,这葵花开美咧!”我汗流满面地打杈枝。

叶腋下偷偷伸出来好多枝,顶着拳头大的花盘,也企图开个花。

这些都要摘掉,不能要。

顺便看脚下杂草,不顺眼的,一脚踢飞。

【全国百强校】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2017届高三考前热身考试语文试题

【全国百强校】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2017届高三考前热身考试语文试题

绝密★启用前【全国百强校】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2017届高三考前热身考试语文试题试卷副标题考试范围:xxx ;考试时间:36分钟;命题人:xxx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 卷(选择题)一、选择题(题型注释)1、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千百年后凝视王羲之的《兰亭序》, ,光是那么一点,可以领略的内涵,用十年时间去理解都不嫌多。

①碰到纸上的纤维,顺势微微回转 ②单鞭蓄势,继续向左缓缓推出 ③太极云手般向右下沉去,力道隐含未尽 ④仍然可以感受王羲之笔尖每一个纤细的动作⑤永和九年岁在癸丑,那永字的一点如凌空而来的风声A .④②①⑤③B .⑤②①③④C .④⑤①③②D .⑤④②③①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通过对十万个家庭的入户调查及互联网大数据分析,排在“2016年度最具幸福感的城市”之首的拉萨市民对家庭关系、婚姻或情感生活和健康状况都感到十分幸福。

试卷第2页,共13页B .明代航海指南《顺风相送》中的一段关于钓鱼岛的文字是目前能证明中国人最早发现、命名和利用该岛屿的文献资料,是有力的历史证据。

C .该省承诺,宁可不要旅游人数的大幅增长,也要提高旅游的品质,为此,将在本月出台史上最严的治理措施,力争从根本上用一年时间改变旅游乱象。

D .对作家和文章,我一向是怀着类似的景仰和认同,但近年来,所见最多的却是一些打着作家名头做幌子的势利主义者,把写作当作获取名利的工具。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三年前,该廉租房工程进行到一半时,就遭遇了资金短缺的困境,整个工程被搁置至今,功亏一篑,令人惋惜。

②局领导在动员大会上谈到,有的人年纪轻轻就在单位里无所用心,看似自在悠闲,实则虚掷时光,浪费生命,辜负了大家对他的期望。

福建省厦门市2017届高三语文第二次(5月)质检试题

福建省厦门市2017届高三语文第二次(5月)质检试题

福建省厦门市2017届高三语文第二次(5月)质检试题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第I卷1至8页,第Ⅱ卷9 至10 页,共150 分。

考生注意: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填写在答题卡上。

考生要认真核对答题卡上粘贴的条形码的“准考证号、姓名、考试科目”与考生本人准考证号、姓名是否一致。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在试题卷上作答,答案无效。

3.考试结束,监考员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第I 卷(阅读题共70分)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3 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 分,每小题3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 题。

为什么宋朝总打败仗,军费开支却多得惊人?宋朝的军费多,是因为实行幕兵制。

宋朝的幕兵制有两点特别突出,那就是军人的职业性和终身制。

所谓职业性,是指军人以当兵为谋生手段,靠当兵维持自己和家人的生计。

所谓终身制,是指军人自入伍后,直到死,都是军人。

由于军人的职业化,造成国家不但要养活军人本身,还要养活军人的家属。

为了改变军人终身制的不合理,官方一度想淘汰年老体弱的军人,后来发现行不通。

因为军人脱离农业时间长了以后,很难再让他重新务农;且淘汰老弱者,还会让正在服役者产生心理波动,加深军人对朝廷的不满。

官方也曾让戍边军人屯垦,以求既减少官方供给,又可以改善军兵的生活状况。

但同样因为军人不愿务农,遭到抵制,收效不佳。

在募兵制下,不可避免地要实行定期晋级的制度,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军队中有官者人数的增加,甚至出现某些部队官多兵少的现象。

募兵制下,军人当兵是为了谋生,他们缺乏保家卫国的信念,而军人普遍贫困,使他们产生拼命打仗究竟值不值得的疑问,导致战斗力下降。

对此,官方只好用增加人数的方法弥补战斗力不足的缺欠。

而在军费不变的情况下,军队人数增加又造成军人待遇更差,最终导致恶性循环。

宋朝军费多,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军队人数多。

因为军人除了参与军事活动外,还有相当一部分是不直接参与军事活动的,这是由宋朝军队多方面的社会职能造成的。

2017厦门高考语文真题及答案解析(图片版),厦门高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2017厦门高考语文真题及答案解析(图片版),厦门高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2017厦门高考语文真题及答案解析(图片版),厦门高考语文
真题及答案
给你一份信心,送你一份决心。

店铺高考栏目精心为您准备的“2017厦门高考语文真题及答案解析(图片版)”,希望能帮到您,也祝您高考成功!
2017厦门高考语文真题及答案解析(图片版)
2017年高考全国卷1语文适用地区:河南、河北、山西、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安徽、福建
点击下载2017年高考全国卷1语文真题及答案解析(完整版)十年寒窗苦读,只看今朝旗开得胜!高考栏目小编为你提供2017厦门高考语文真题及答案解析(图片版),详细内容如下,更多高考资讯敬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

2017福建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分析

2017福建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分析

2017福建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分析高考来临,要勇敢直面它,充满信心地面对它。

祝高考成功!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推荐的2017福建高考语文试卷,仅供大家参考!2017福建高考语文试卷第一部分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中国艺术也是一种▲ 心灵的艺术。

艺术家抚弄艺术,▲ 在乎其“市场价值”,▲ 用它来搭建心灵之“庐”。

明代末年的戏剧家祁彪佳说其寓园为▲ 之所,可寄寓心灵。

A.放任不是而是安贫乐道B.放置不仅是而且是安身立命C.放任不仅是而且是安贫乐道D.放置不是而是安身立命2.下列诗句与“雨昏青草湖边过”对仗工整的一项是(3分)A.薄罗轻剪越溪纹B.山家烟火春日晴C.花落黄陵庙里啼D.饮马长城窟更寒3.下列交际用语使用得体的一项是(3分)A.打扰您了!我想垂询一下如何解压并尽快消除心理阴影的问题!B.明日搬新家,为答谢您的祝贺,特于家中备下薄酒,恭请光临!C.贵书店即将开张大吉,无论是多忙,到时我都一定会拨冗出席!D.天气日渐寒冷,侄儿在校是否需要叔父寄送御寒物品?望钧裁!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诗籍店铺真是只有米粒大小,在一道小街上。

▲ 有时也遇见克莱曼答斯基女士,匆匆地来匆匆地去。

①犄角儿上还有一张桌子,坐着一个戴近视眼镜的,和蔼可亲的,圆脸的中年妇人。

②屋子有点黑,四壁是书架,中间桌上放着些诗歌篇子,木刻画。

③桌前装着火炉,炉旁蹲着一只大白狮子猫,和女人一样安静无言。

④铺子在一楼,只一间,可是和读诗那座楼远隔着一条甬道。

⑤篇子有宽长两种,印着诗歌,加上些零星的彩画,是给大人和孩子玩儿的。

A.①②④⑤③B.④②⑤①③C.④①③②⑤D.①④⑤③②5.阅读右边这幅漫画,对它的寓意理解最贴切的一项是(3分)A.传统如陷阱,陷入便不能自拔。

B.只有走出传统,才能推陈出新。

C.面对传统,应当学会自我救赎。

D.泥古不化,易被传统捆住手脚。

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高考语文热身考试卷

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高考语文热身考试卷

中国最专业的高考信息题网-翱翔高考!! 翱翔高考网 1 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高考语文热身考试卷翱翔高考网 第Ⅰ卷(共21分)一、(6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文,完成1-2题。

“理财意识觉醒是件好事,但如果不能理智对待则不能实现理财的目的。

”记者采访的业界人士均表述了这样的观点。

浦发银行财富管理部副总闫勇昨天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目前所说的老百姓理财意识的觉醒或者复苏,其实更多是从众心理和赚钱效应在起作用。

这本身就反映了老百姓理财意识的不成熟。

此外,“看大收益,看小风险”、“赔不起也赚不起”、“重视短期获利,忽视长期获利”等问题也普遍存在。

“现在很多客户挣了钱不知是怎么挣的,赔了也不知是怎么赔的,大多数情况下是随大流,这种‘羊群效应’在理财上是非常幼稚的。

”中信银行郑州分行一名理财经理也表示了同样的担忧。

他认为,居民要进行家庭理财,应该对每种理财产品的投资预先了解清楚,比如买基金,先要问自己买基金的目的是什么、风险属性是什么、自己能承担多少风险、预期的回报率怎样等。

“很多人甚至搞不清楚基金是什么,看到别人挣钱了,就拿出全部积蓄跟随投资,这中间存在很大风险。

”他表示。

“理财意识的觉醒只是开始,我们所讲的理财概念是客户能够对自己一生的财务进行规划,而不仅仅是购买一些理财产品。

”闫勇认为,理财的最终目的并不是收益率上的几个百分点,而是赢得一种宽松的生活状态。

理财专家表示,投资理财是一个保障客户生活无忧,实现人生理想规划的过程,投资者应该逐渐具备金融、投资、法律、保险和税务等一系列专业知识,才能使理财改变生活。

此外,专业的理财规划人才匮乏也是制约目前理财市场发展的一个瓶颈。

(节选自王鲁峰《基金狂热背后的理财觉醒》)1、 下列选项中对文中“理财”一词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A .理财是投资,比如买保险、买股票、买基金和房地产投资等。

B .理财是指追求财富的增长,体现在收益率上的几个百分点。

C .理财是指客户能对自己一生的财务进行规划,最终赢得一种宽松的生活状态。

17福建高考语文试卷

17福建高考语文试卷

2017福建高考语文试卷高三了,也离高考近了。

那么,语文这科要怎么做练习呢?接下来,小编就和大家一起来做份2017年福建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希望对大家有帮助!2017年福建高考语文模拟试题一、古代诗文阅读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⑴锲而不舍,__________ 。

⑵__________,闻道龙标过五溪。

⑶__________,抱明月而长终。

⑷潦水尽而寒潭清,__________ 。

⑸外无期功强近之亲,__________。

⑹箫鼓追随春社近,__________ 。

㈡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

养狸述舒元舆野禽兽可驯养而有裨于人者,吾得之于狸。

狸之性,憎鼠而喜爱①。

其体趫②、其文班。

予爱其能息鼠窃,近乎正且勇。

尝观虞人生致者,因得请归,致新昌里客舍。

舍之初未为某居时,曾为富商家廪,墉堵地面,甚足鼠窍,日有鼠络绎然。

某既居,果遭其暴耗。

常白日为群,虽敲拍叱吓,略不畏忌。

或暂黾侻跧③缩,须臾复来,日数十度。

其穿巾孔箱之患,继晷而有。

昼或出游,及归,其什器服物,悉已破碎。

若夜时长留④续晨,与役夫更吻驱呵,甚累神抱。

或知之,借椟以收拾衣服,未顷,则椟又孔矣。

予心深闷,当其意欲掘地诛剪,始二三十日间,未果。

颇患之,若抱痒疾。

自获此狸,尝阖关实窦,纵于室中,潜伺之。

见轩首引鼻,似有鼠气,则凝蹲不动。

斯须,果有鼠数十辈接尾而出,狸忽跃起,张爪呀牙,划泄怒声,鼠党帖伏不敢窜。

狸遂搏击,瞬视间,群鼠肝脑涂地。

迨夜始背潜窥,室内洒然,予以是益宝狸矣。

常自驯饲之,到今仅半年矣,狸不复杀鼠,鼠不复出穴。

穴口有土虫丝,封闭欲合。

向之韫椟服物,皆纵横抛掷,无所损坏。

噫!微狸,鼠不独耗吾物,亦将咬啮吾身矣。

是以知吾得高枕坦卧,绝疮痛之忧,皆斯狸之功。

异乎!鼠本统乎阴虫,其用合昼伏夕动,常怯怕人者也。

向之暴耗,非有大胆壮力,能凌侮于人,以其人无御之之术,故得恣横若此。

今人之家苟无狸之用,则红墉皓壁,固为鼠室宅矣。

福建省双十中学高三高考热身语文试卷

福建省双十中学高三高考热身语文试卷

【精品】福建省双十中学高三高考热身语文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句子默写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空缺的部分。

1.总角之宴,________________。

(《诗经》)2.此中有真意,_____________。

(陶渊明《饮酒(其五)》)3.是日也,天朗气清,________。

(王羲之《兰亭集序》)4._______________,郁郁青青。

(范仲淹《岳阳楼记》)5.浩荡离愁白日斜,__________。

(龚自珍《已亥杂诗》)6.自李唐来,________________。

(周敦颐《爱莲说》)二、名著阅读文学名著阅读(10分)2.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表述,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E.神父说:“这才是牌局里最妙的一着呢。

”公证人说:“赢了个大满贯。

”两人妙语双关,说法不一,但说的都是欧也妮嫁给德·篷风这件事。

(《欧也妮·葛朗台》)A.天下大雪,众姐妹在芦雪庵再起诗社。

宝玉和湘云在那儿割腥啖膻,大吃鹿肉。

在联句中,宝玉的联句最多,大家都笑说是那块鹿肉的功劳。

(《红楼梦》)B.觉民躲在黄存仁家,在觉慧的安排下,趁张太太不在家,觉民与琴终于见面了。

两个饱受相思之苦的情人见面后,互相诉说着别后的思念。

(《家》)C.杜竹斋虽是吴荪甫的姐夫,但他谨小慎微好贪小利,对吴荪甫的事业不但不支持,反而在关键时刻拆吴荪甫的台,直接造成吴荪甫的破产。

(《子夜》)D.聂赫留朵夫第二次探监,提出要与马斯洛娃一起流放来赎罪。

受到她的怒斥和谴责后,他展开了“沉重而痛苦”的内心斗争,这是他思想转变的关键。

(《复活》)3.简答题。

(任选一题)(5分)(1)阅读下面《三国演义》选段,根据原著故事情节,回答问题。

单福曰:“此非的卢马乎?虽是千里马,却只妨主,不可乘也。

”玄德曰:“已应之矣。

”遂具言跃檀溪之事。

福曰:“此乃救主,非妨主也;终必妨一主。

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语文高考模拟试卷

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语文高考模拟试卷

厦门双十中学语文高考模拟试卷第一卷(选择题共21分)一、社会科学类文章阅读(6分)中国的陶俑起始何时,说法不一。

花了38年时间,72万劳力建筑的秦皇墓中,已有显示强大秦军实力的兵马俑。

西汉后出现了杂技俑、歌舞俑,到唐三彩胡人俑、女伎俑。

中国的陶俑发展走到了顶峰。

宋代是中国古代瓷器的辉煌时期,与五大窑相伴随的,瓷俑取代了陶俑。

目前出土的瓷俑中,除菩萨造像,一般人物俑都用写意手法塑造,精细生动的不多。

这套问世于南宋的吉州窑戏剧俑,全套由12个人物组成,人物姿态各异,神情不一,有的戴着怪异的头饰,双手高举;有的双腿下跪呈作揖状,有的一腿下跪,一腿弯曲,右手支着头,很似罗丹雕塑的思想者;有的左手贴腰,右手行军礼……这些神态各异的人物,个个张着口,似乎在合唱着,他们具体在演什么曲目,此曲目是否在周密的《武林旧事》一书中能找到,有待考证。

12个戏剧人物俑,组合在一起很有趣,他们每个高10多厘米,全由当年制瓷艺人手工捏制而成,其瓷釉黑中带褐,底露灰白胎,瓷质坚硬。

这套戏剧俑出自福建泉州,它可能是当年一个戏剧爱好者、也可能是一位戏剧班主的陪葬物。

南宋迁都杭州,社会逸乐与奢靡之风南下。

南宋诗人刘克庄在《闻祥应庙优戏甚盛》一书中有这样的描写:“空巷无人尽出嬉,烛光过似放灯时。

山中一老眠初觉,棚上诸君帘未知”。

从此中可见当年浙闽地区市镇瓦肆的热闹。

中国戏剧,在南宋是一个转折期,王国维认为,此时戏剧“殆多以歌曲演之”,而且“优词乐语,自有其体”,角色也有规定。

八百年前这套南戏人物俑,也许就是当年中国戏剧转折的一份历史物证。

1.对“八百年前这套南戏人物俑,也许就是当年中国戏剧转折的一份历史物证。

”的理解正确的是:A.这套南戏人物俑是我们陶俑走到顶峰的标志。

B.吉州窑戏剧俑12个人物的各个不同服饰也有一些差别,可以说明他们的各自有自己的特色。

C.它可能是当年一个戏剧爱好者、也可能是一位戏剧班主的陪葬物。

D.每个高10多厘米,全由当年制瓷艺人手工捏制而成,组合在一起很有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厦门双十中学2017届高三热身考试题语文(本试卷分四大题。

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座号、考场、考场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乐府诗在入唐以前已存在两个传统,一是上承“诗教”风刺一面的汉魏传统,二是以艳歌艳词为主的六朝传统。

初唐乐府沿袭齐梁绮靡的路子,内容不出白氏所批评的“赞君美”或“悦君意”。

“初唐四杰”的乐府虽体现闻一多先生所谓“由宫廷走到市井”“由台阁移到江山和塞漠”的倾向,但现实的针对性不强。

盛唐以边塞为题材的乐府诗,更多地歌颂盛唐的武功气象。

中唐以后,张籍、王建、元稹、白居易和刘禹锡集中创作乐府,试图在理念的层次上直接继承《诗经》的“风刺”传统,甚至否定汉乐府的价值,但选择以“乐府”而非其他诗体干预政治,还是反映出他们对于汉乐府观风知俗观念的继承。

不仅如此,中唐乐府诗人吸收了六朝的部分传统,展现出对于地方风土风俗的书写兴趣。

中唐大量出现表现地方风土或风俗的乐府,与中唐观风观念的转变关系密切。

初唐、盛唐之观风俗以政治治理为中心;另一方面,更是要通过礼乐教化来“移风易俗”。

但安史之乱后,中唐人不再视地方风俗为负面的无条件改造对象。

高郢《礼部试策五道》指出“然为政之道,当因人所利而利之,故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

欧阳詹《鲁山令李胄三月三日宴僚吏序》说得更加清楚:“一方不同教化,恐他邑之欢乐此辰,不得似公之邑也。

”同时,“采风”或“采诗”的理想被中唐诗人不断提出。

但其“采诗”与汉人有异,所采并不是真正来自民间,而是从士大夫的创作中收集而得,与其说是“采诗”,不如说是“献诗”。

白居易和刘禹锡是中唐乐府大家,白氏真正主张的是“采诗以补察时政”,新乐府如《上阳白发人》《卖炭翁》《道州民》都已涉及唐世风俗的叙写。

刘禹锡《淮阴行》“以裨乐府”其实就是一种采诗的思硌,他在《采菱行》《插田歌》中明确表示要赋之“以俟采诗者”。

这就进一步把与六朝乐府有亲缘关系的中唐乐府赋予汉乐府的政治意义,并在题材上进行了扩充。

这种“采诗”的思路为中唐文人所共有:随着中唐文人纷纷到地方就职,送行者常期待被送者因为在地方施政得当而能让当地民众作歌谣以颂之,这预设的正是“采诗”的可能。

此外,有些作品本身就是在表达某州县长官的“政教得失”,背后还是体现“采诗”的观念。

这一类型的创作未见于初、盛唐,却为中唐文人所发掘,这都说明汉代“观风”或“采风”的传统在中唐复兴。

各类文体中,乐府的起源本与“采诗”或“采风”的理想直接相关,当采风的传统被再次强调,“观风俗得失”不再依附于“察吏人善恶”或王朝礼乐的落实,而是更直接地与百姓生活的具体情况相关,这就让与“观风俗”最直接相关的乐府产生创作上的转变。

中唐之所以出现大批书写风俗的乐府,背后正涉及唐人在观念上的转变。

(摘编自吕家慧《论中唐乐府中风俗题材的兴起》)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初唐乐府华丽浮艳,以歌颂、美化君王的德政为主,其中虽也有涉及市井生活之作,但现实针对性不强。

B.中唐乐府否定汉乐府价值,直接继承先秦诗歌的“风刺”传统,但又对汉乐府观风知俗的传统有所保留。

C.盛唐一些边塞题材的乐府,多反映了盛唐的武功气象;而中唐则以乐府来干预政治,并表现出对地方风土风俗的书写兴趣。

D.乐府“采诗”的传统主要来源于汉乐府,但中唐的“采诗”与汉乐府有别,大多是从士大夫的创作中收集而来。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与初唐、盛唐的“观风”观念不同,中唐人承认不同地域风土风俗的差异性和存在的合理性,尊重各自的风俗习惯。

B.中唐一些士大夫乐于“献诗”,所写乐府大多通过描绘地方风俗来反映社会现实,以达到“补察时政”的政治目的。

C.中唐乐府大家白居易和刘禹锡在“采诗”的创作实践中,不仅赋予了中唐乐府的政治内涵,而且还扩展了乐府诗的题材领域。

D.“观风”传统在中唐的复兴,使得反映地方官员施政得失的乐府诗成为衡量官员政绩高低的标准,因而为文人所重视。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中唐乐府是在六朝乐府传统与汉魏乐府传统的共同影响下,并适应新的社会现实和文化环境而逐步形成的产物。

B.中唐乐府继承六朝乐府反映民情风俗的传统,但更强调诗歌的政治性与实用性,文学性已非首要追求。

C.促使中唐乐府产生质变的直接原因是中唐人在“观风”观念上的转变,而安史之乱正是产生这一变化的重要节点。

D.中唐乐府中有大量的书写风俗的作品,这不仅是社会生活变化的结果,也与士大夫们不再从负面的角度看待地方风俗有关。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爱心如同韭菜余显斌娘打来电话,问他现在在哪儿。

他轻声说:“在医院。

”娘说:“知道,听你爹说的。

”娘接着哽咽着说,“儿啊,你怎么能那样,怎么能捐献骨……髓啊?”显然,娘不理解什么是骨髓,说到这儿,明显地顿了一下。

他忙说:“娘,没啥。

”娘威胁说:“你不听娘的,娘就死去。

”他急了,忙告诉娘,自己不是捐献骨髓,爹听错了,自己是想找人给自己捐献骨髓,自己有病。

娘一听更急了,问清了他所在的医院,和爹当天就打了车,匆匆赶去,在医院看见了他。

他坐在病床上,护士在给他量着血压。

娘一见吓了一跳,问道:“儿呀,你怎么啦?”他说:“白血病。

”娘不懂什么是白血病,望着他。

他告诉娘,患白血病很难治的。

看娘身子一颤,他忙说,不过,有骨髓配型成功的人愿捐骨髓,自己就有救了。

娘忙说;“配啊,砸锅卖铁也配啊。

”他叹口气,说:“哪有那么容易的?两万多人中才有一对配型成功的。

”娘坐在那儿,眼睛直了。

他忙摇着手道,不过,自己很幸运,和一个女孩配型成功。

娘眼睛一亮:“真的?”他再次垂下头,告诉娘,可是对方不愿捐献骨髓。

娘一脸灰白,许久,点点头道:“是啊,身上的东西,哪一件不是跟眼睛鼻子一样,哪有多余的啊?多余的也不会长啊,谁又愿捐啊?”爹在旁边嘀咕一声:“听说,捐骨髓没事的啊!”他沮丧地摇摇头,告诉他们,那个女孩就是不愿捐。

娘试探着问:“真没事吗?”他说:“可能是吧,不过,这得问问医生。

”正说着,一个医生从旁边匆匆经过,娘忙一把拉住,如抓住救命稻草一般,可怜巴巴地问:“医生,捐献骨髓对捐献的人有伤害吗?”医生望望娘摇了摇头。

看娘有些不懂,医生打比方说:“骨髓就像韭菜,捐了又会长出来的。

”农村里,韭菜不少,剪后生得更快更肥更多。

娘懂了,娘脸上的灰白颜色没了,她想了想,仍拉着医生的手不放:娘有一个请求,希望医生能帮自己给那个女孩说说。

医生一笑,点头答应了。

四人去了另一间病房,见到了那个女孩。

娘走过去,一把拉住女孩的手。

娘说:“娃啊,大婶求你了。

”娘指着他说:“我就这一个儿,请你救救他啊。

”见女孩不说话,娘猛地想起什么似的,指着医生说:“医生说了,对你没损害。

如果有损害,这个要求大婶也说不出口啊。

”女孩雪白的脸上流下两行泪,望望她,仍没有说话。

娘急了,说:“娃啊,大婶跪下了。

”娘说着,准备跪下来。

女孩忙一把拉住,流着泪说:“大婶,我才是病人,这位大哥是捐献者啊。

”说着,女孩指指他,对娘说,“求大婶了,救救我。

”娘站在那儿,愣住了。

不过,娘马上就明白了怎么回事。

娘拉住女孩的手,打量着女孩毫无血色的脸,许久许久,眼眶红了,对他说:“去吧,娘不拦你。

”娘说:“出来了,娘煮鸡蛋给你补补身子。

”他“哎”了一声,笑着望了医生和女孩一眼,忙向手术室走去。

他知道,他的方法成功了,善良的娘,一旦知道捐献骨髓是怎么回事,一定不会拦他的。

他猜对了。

六个小时后,他捐献了骨髓,走了出来。

爹娘迎上来,仔细打量着他,见他没事,爹一笑,得意地道:“小子,你答应了爹的,我劝你娘来,你回去可得陪爹喝几盅的。

”他一笑,手指一弹,嗒地一响。

娘这才知道,自己被骗来,是他和老头子商量好的,回头瞪了老伴一眼道:“啥出息?几盅酒,就让儿子收买了。

”说完,拍着他的手笑笑,得意地道,“我儿捐了骨髓,救了一条人命,救了一个家,娘受一回骗,值啊!”他望着爹娘笑了。

他想,有时,爱心也像韭菜,付出越多,播撒越快越广,不但能传及家人,甚至能传及世界,让每一个人心中都一片碧绿、一片阳光。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虽只用较少的笔墨来写爹,但爹对情节的发展有重要的作用,爹支持儿子捐献骨髓,为了和儿子喝几盅,还与儿子一起隐瞒真相,骗了娘一回。

B.小说以医生的话“爱心如同韭菜”为题目,不仅形象贴切,通俗易懂,可以让娘理解“捐献骨髓是怎么回事”,也彰显了本文播撒爱心的主题。

C.开头写他在医院,说明他是用装病来让母亲理解他的做法,也交代了故事发生的地点和事由,表明他已决定为患白血病的女孩捐献骨髓。

D.文章在写娘和女孩时都写到了脸色,写娘脸色由“灰白”到“灰白颜色没了”是为了表现娘由失望到希望的心理变化,写女孩脸色主要是表现白血病病症。

5.小说中的娘有哪些形象特征?请简要分析。

(5分)6.作为儿子的“他”为捐献骨髓对娘采用了欺骗的方式。

对此你有怎样的看法?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

(6分)(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冯其庸的“大国学”1924年,冯其庸出生在江苏无锡一个贫苦农民家庭。

他常说,自己是“稻香世家”。

后来,他家的客厅里高挂着刘海粟先生题写的匾额——瓜饭楼,那是冯先生的书斋名,为的是不忘早年“以瓜当饭”的艰难岁月。

因为家贫,加上时局动荡,读书变得艰难,也变得奢侈。

1937年,日寇占领无锡,学校关闭,冯其庸失学了。

后来他又曾几度失学。

就是上学期间,也是半农半读,无法专力读书。

兵荒马乱中,最初唯一可读的书是一部因学校关闭没来得及还的毛宗岗批评本《三国演义》。

后来,他千方百计地借书看,书给冯其庸打开了另外一扇门,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在他眼前逐渐打开。

他读《论语》《孟子》《史记精华录》《三藏法师传》《古文观止》《聊斋志异》等,都是在小学之后、初中之前。

此时的中国正处在深重的灾难之中,冯其庸经济上虽然贫困,但在无锡这个小小的角落里,得益于地方传统文化的浓郁氛围,他的国学基础逐渐牢固。

1946年初,冯其庸进入无锡国学专修学校,开始接受系统、专业的国学教育。

在当时西风劲吹的大环境下,无锡国专在中国传统学术的教育上,几乎是一枝独秀。

无锡国专的国学教育,最强调经典教育,通识课与经典课并重。

比如《国学概论》《文学史》《中国文化史》等都是通识课,而《论语》《孟子》《史记》《楚辞》等都是选修课,此外还有各类专题学术讲座。

在无锡国专,冯其庸亲承朱东润、龙榆生、钱仲联等名师的教诲,领略了大师们学术的深厚与精良,更重要的是感受到学术研究的意义和无穷乐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