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班区域活动的有效性开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中班区域活动的有效性开展
摘要:有效的区域活动能使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及能力,在没
有心理压力的前提下自主地开展活动,让幼儿不仅能对已学过的知识加以复习、
巩固、消化、升华,还能对未知理论作新的探究、发现和创新,让幼儿在体验成
功快乐的同时有效的发挥其动手能力、想象力,培养其参与意识、创新意识,促
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的发展。
关键词:区域活动;有效性;开展;规则;材料;目的;评价
一、引言:
自主探究学习成为幼儿获得经验、发展思维、提高能力的主要方式,而激发
幼儿探究兴趣是培养幼儿自主探究学习的前提。
探究兴趣是引起和维持注意的一
个重要因素,是推动人探究活动的一种精神力量,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最具有强烈情绪色彩的因素。
可见幼儿探究兴趣的培养比幼儿获得知识的多少更
为重要。
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创设一种丰富的、适宜的物质、心理和有情感的环境,让幼儿获得充分的大量的自主活动与探索的机会,区角活动可以为幼儿提供更加
宽松、自由的活动空间,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和自信,产生对科学探究的无比兴趣。
二、对区角活动和科学兴趣概念的认识
区角科学教育活动是幼儿园不可或缺的一种教育形式。
它是一种幼儿自由探
索的活动;是一种幼儿自由操作的活动;是一种教师成为隐性要素的活动。
若没
有区角活动,所谓的幼儿自由探索、自由操作也就不复存在。
因此,区角活动对
培养幼儿科学兴趣起着重要的作用;由于幼儿自身并不能完成由自由探究到问题
探究的提升,这就决定了教师对幼儿科学探究活动知道的必要性。
三、在区角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兴趣
本班在开学初开设区域活动时,由于各方面准备做得不够充分,所以开设的
效果不是很好,主要出现的问题有:操作活动中幼儿操作规则比较弱,遵守规则
的情况将直接影响幼儿活动的质量。
操作材料投放的太少,幼儿不够玩;在玩的过程中发现兴趣没有我所预料的浓厚;活动结束时我没有好好的进行评价,导致让幼儿没有再想玩的兴致;面对这些问题,本人在开展有效性区域活动方面做了以下尝试:
1.有目的性投放活动材料本班共设了七个区域角,包括计算角、语言角、建构区、泥工特色区、美工区、竹满天下、益智区。
我对区域角材料的投放制定了以下三点要求:
(1)根据幼儿发展和需要投放材料皮亚杰提出:“儿童的智慧源于材料。
”区域活动的教育功能主要通过材料来表现。
区域活动材料越丰富,形式更多样,幼儿在操作过程中就会变得更聪明、自信、大胆。
如:语言角,我投放的有“儿童故事书”,能够提高幼儿的阅读水平。
提供“找名字”,让幼儿找找自己的名字,还可以找找其他小朋友的名字。
这样不仅认识了自己的名字,还认识了别的小朋友的名字。
计算角,中班是培养幼儿乐于动脑,安静操作,发展幼儿对数的认识和对图形的认识以及对颜色的认识。
我投放的有“数量对应”、“我来拼一拼”、“拼蝴蝶”等,让小朋友来认识数字。
“拼图形”、“一一对应”等,让幼儿来认识图形。
“按要求涂色”、“找规律”,让幼儿认识图形。
益智区,培养幼儿积极操作、敢于动脑、相互合作,能认真做完一件事。
我投放的材料有“扑克牌”、“大小物体”等,让幼儿比较大小。
“拼模型”、“编花”、“编绳”、“穿绳”、“夹弹珠”“等材料,发展幼儿双手协调能力。
(2)根据主题投放材料主题区域即是主题目标、主题活动内容在区域材料当中,引导幼儿在区域活动的自主活动中实现主题目标。
如中班主题活动《香香的蔬菜》,我在区域角投放了有关主题的材料。
语言角,我投放了各种各样的蔬菜图片,供幼儿认识各种蔬菜。
计算角,我投放了各种蔬菜卡片和数字宝宝,数数蔬菜个数,并送蔬菜宝宝回家。
美工区,投放各种切割好的蔬菜和完整的蔬菜,一种是让幼儿进行蔬菜拓印,还有一种是让幼儿用蔬菜拼图,层次高一点的可以借助牙签来给蔬菜“做造型”。
益智区,投放分割开的蔬菜图片,供幼儿平凑蔬菜。
(3)根据本班特色投放材料我觉得每个班应该有属于自己的区域角特色,我们班的特色区域是“竹满天下”,我们这里大部分是农村幼儿,对竹子非常熟悉,所以我特意创设了“竹子”这一题材的特色区域,内容也比较新颖。
我投放了大小不同,长短不一的竹罐,让幼儿可以自由想象拼搭高楼、轮船等;用竹罐排成一排做梅花桩,让小朋友玩“过小河”;可以用竹罐做打击乐。
投放一节节小的竹子(大概五厘米),让幼儿自己动手串风铃。
投放大小竹节,大的放中间做花盘,小的当花瓣,让幼儿用竹节做花。
投放大小不一的竹片,供小朋友拼各种小动物。
2.展示活动操作材料教师在开展区域活动前应该先介绍要玩的材料,特别是新投放的。
教师可以走到区角把投放的材料展示一下,并可以适当说一下怎么玩,幼儿跟着教师的思路观察。
如:“下棋”,教师可以和小朋友介绍棋类,说说下棋的一些规则,再说说可以和几个好朋友一起下等等。
通过这样的介绍,不仅可以让小朋友知道今天要玩的内容,而且在这一过程中幼儿可以想一想,到哪个区域角玩?玩什么?
3.制定活动规则幼儿遵守规则的情况将直接影响活动的质量,让幼儿自主的选择进行区域活动。
我们采用“进区卡”这一形式,每个幼儿活动前带着写有自己名字的爱心形状进出卡,自己想玩什么区域活动时就把卡插到相应区域角的袋子里。
活动时还需要幼儿遵守一些原则,因此我们先制定了一些必要的原则,让幼儿心中有数。
如:每个区角牌上我们会规定只限几个小朋友玩,如果你看到区角牌满了,就应该找另外的区域角去玩,这样就没有小朋友挤来挤去的现象。
在活动的过程中应该做到三轻:说话轻、走路轻、东西拿放轻。
活动结束后应该把玩过的东西整理好。
教师要再次强调规则,幼儿明确了活动的要求,就会遵守这些规则。
四、结论
正规性科学活动是幼儿科学教育活动形式之一,是在集体活动状态下以分组形式进行的,重视幼儿通过自身的活动主动获取经验的过程,尤其要注重激发和
维持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这是幼儿园科学活动的重要目标,也是引导幼儿主动参与科学活动的前提。
围绕主题内容、目标,提供每个幼儿或每一组幼儿足够的物质材料,充分发挥材料的作用,适宜投放和科学、合理使用材料,能满足幼儿的好奇心,使幼儿充分地感知、操作、探索、发现、归纳、概括。
能有效维持幼儿的科学兴趣,能有效促进每个幼儿科学素养的早期养成。
因区角活动有利于幼儿自主性的发展,有利于幼儿提高幼儿的学习能力,有利于有二个性的发展。
我们应为幼儿提供一个良好的区角活动环境,培养幼儿科学兴趣。
幼儿的科学兴趣跟区角环境息息相关,良好的区角环境才能促进和有利于幼儿科学兴趣的良好发展,也只有良好的区角教育环境才能给孩子一个自由、健康成长的空间,更早地适应社会。
参考文献:
[1]刘占兰《幼儿科学教育的特性》
[2]白丽萍。
刍议培养幼儿学科学兴趣的途径和方法[I]。
http;//.
[3]幼儿科学教育,王志明,江苏教育出版社
[4]幼儿园科学教育文集,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