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猪球虫病的发生、诊断与防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4
3、流行特点
病猪和隐性感染猪是该病的主要传染源,直接或间接传播导致健康猪感染发病。

春季或秋季球虫较易存活和繁殖,会引起大规模传播。

4、发病原因
环境中存在大量粪便等有机物,球虫易繁殖并保持活性,从而增加仔猪感染风险。

管理不当,被污染的饮水和饲料未及时消毒或更换,以及过度密集、清洁不到位,也会造成球虫感染传播。

二、临床症状
仔猪发病初期常常表现出消瘦、精神萎靡、食欲不振等症状。

艾美耳属球虫感染肠道,会导致仔猪腹泻、便秘、排便不畅;体温升高,出现发热症状,有时能达到40℃以上[1]。

严重感染时,仔猪可能出现呼吸困难、咳嗽、喘息等症状。

同时,由于球虫寄生在仔猪肠道中,会吸取宿主的营养物质和血液,长期感染艾美耳属球虫会导致仔猪体内铁元素和蛋白质等营养流失,仔猪可能出现贫血症状,口唇、鼻尖等部位呈苍白色。

年龄较大染病仔猪还可能出现体重下降、毛发干燥、皮肤瘙痒等症状。

三、病理学变化
球虫感染引起的疾病主要为肠道炎和贫血。

感染后,肠黏膜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炎症反应,包括肠黏膜水肿、糜烂、溃疡、出血等[2]。

严重时,肠道壁可能变薄,严重时甚至出现穿孔。

此外,还可能出现其他组织变化,如肝脏和脾脏肿大、淋巴结增生等。

四、实验室诊断
球虫病诊断通常采用肠黏膜镜检方法,用短刀或组织钳取小肠和大肠组织标本,然后用生理盐水或甲醇清洗,在荧光显微镜下涂抹一定量荧光染料,如Auramine-O。

标本放置在显微镜盘或载玻片上,肠道上下段小肠与结肠中同时查到虫卵囊时,判定为阳性,标本中未发现卵或幼虫则判定为阴性。

五、防治措施
1、治疗方案
确诊后应将仔猪单独隔离,并进行针对性治疗,保证交替使用驱虫药,避免长时间单一用药[3]。

可将5%葡萄糖生理盐水与2.5%百球清溶液混合后让病猪口服,每头仔猪每天服用1 mL,连续使用3~4天。

然后更换为黄芪多糖注射液100 mL 与30%磺胺氯嗪钠10 g 的混合液,每头仔猪灌服1 mL,每天1次,连续使用3~4天。

腹泻较严重、脱水较明显的病猪可口服补液盐,每头猪每次使用10~20 mL,以确保电解质平衡,避免生长发育不良或停止生长。

一般按上述治疗方案治疗2~3个疗程,
仔猪球虫病的发生、诊断与防治
殷晓睿
(鞍山市农业农村发展中心动物防疫与疫病应急中心,辽宁 鞍山 114014)
摘要:球虫主要寄生在仔猪小肠黏膜上引发腹泻,且易与其他病毒、细菌、寄生虫病并发,造成严重损失。

该文结合实际工作经验,阐述了仔猪球虫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与实验室诊断方法,并介绍了针对性的治疗与预防方法,以期提高球虫病防治成效,降低发病率。

关键词:仔猪;球虫病;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学;实验室诊断;治疗;预防
殷晓睿. 仔猪球虫病的发生、诊断与防治[J]. 农业工程技术,2023,43(19):94+96.
仔猪球虫病是常见的传染性寄生虫病,主要影响哺乳期和刚断奶仔猪,对仔猪肠道黏膜造成重大损伤,引发腹泻;同时易与其他病毒、细菌、寄生虫病并发,严重影响仔猪的生长发育和饲料利用率,造成严重经济损失。

目前,鞍山市生猪养殖主要集中在城乡结合部和农村地区,规模较小,养殖不规范,球虫病等多种传染性疾病发生流行率逐年升高,加上不规范用药造成耐药性增强,药物防控效果变差。

需加强传染性疾病调查和针对性防控,减少病害损失,推动生猪养殖业高质量发展。

一、流行病学
1、病原特征
仔猪球虫病病原是艾美耳属球虫,广泛寄生在家畜、野生动物以及鸟类等的肠道内,为不具鞭毛的原生质虫,椭圆形或卵圆形,体表有许多突起,成群分布在皮层上。

球虫需要寄生在宿主肠道中特定细胞内完成其生命周期,包括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2种。

无性繁殖主要指在宿主肠道细胞内进行裂殖,经过数轮分裂后会产生大量子孢子,随后排出体外。

有性繁殖则指在宿主体外汇聚2种不同孢子,形成新的虫体进行繁殖。

感染期间,艾美耳属球虫的子孢子迅速繁殖,形成大量游离孢子,包裹在脱落粪便中,适宜温湿度条件下,能够存活较长时间,并具有一定抵抗力。

球虫数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会刺激宿主肠壁分泌液体,导致腹泻、呕吐等症状,甚至造成死亡。

2、致病机理
球虫进入小肠黏膜细胞内繁殖增生、损害组织、干扰肠道功能,导致仔猪发病。

一般感染后形成大量裂殖体,破坏小肠黏膜上皮细胞,影响其吸收功能。

同时,艾美耳属球虫分泌一些毒素,会刺激小肠黏膜、其他消化道部位及宿主免疫系统,引起炎症反应和肠道功能障碍,抑制仔猪免疫系统,加重疾病。

此外,艾美耳属球虫感染还会促使部分病原菌增殖,诱发其他传染病。

(下转第96页)
DOI:10.16815/ki.11-5436/s.2023.19.057
96有效防治措施,才能有效降低仔猪球虫病的发生率,确保猪只良好生长,保障养殖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张 爽. 仔猪球虫病的发生原因与防治[J]. 中国动物保健,2021,23(4):10.
[2] 聂晓龙. 仔猪腹泻发病原因及综合防控[J]. 新疆畜牧业,2023,39(1):42~44.
[3] 郝兴民. 断奶仔猪饲养过程中常见传染病的防控措施[J]. 中国动物保健,2023,25(1):62~63.
病情能够得到很好控制。

2、预防措施
球虫病是生猪养殖期间经常发生流行的消化道疾病,危害较严重,应加强卫生管理,及时清除猪舍内的粪污,保持饮用水清洁,定期消毒猪舍。

同时,坚持封闭化养殖管理,加强对外来动物、人员、车辆等的管控,避免外界干扰和污染。

定期检测幼猪及其生长环境,发现病猪及时隔离治疗,对环境彻底消毒。

同时,加强其他健康仔猪监控,并增强其体质和免疫力,从而降低感染风险。

六、结语
预防和控制仔猪球虫病是种猪养殖中的重要任务,只有采取
此外,猪舍要注意防暑降温,温度控制在18~20℃,可采取水帘、雾化、风扇降温等方式,也可通过改变通风方式或优化猪舍环境进行降温,鼻毛发生热应激[3]。

六、结语
母猪各阶段生理特性不同,饲喂方式和营养需求都不同,饲养人员应熟悉和掌握各阶段的饲养管理要点,满足母猪需求,确保母猪正常生长发育,体况良好,进而降低饲养成本,提高养殖效益。

参考文献
[1] 潘 琦,周建强. 规模化猪场提高母猪年生产力的关键技术[J]. 黑龙江畜牧兽医,2011(8):73~74.
[2] 熊正儒. 高产母猪的营养设计[J]. 饲料博览,2013(4):30~31.
[3] 雷 江. 母猪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J]. 养殖与饲料,2021(10):39~40.
饲料,逐步达到标准喂量或不限量采食。

五、哺乳母猪
根据哺乳母猪特点应饲喂蛋白质含量丰富的饲料,以满足哺乳母猪的需要,注意各种氨基酸平衡,并满足矿物质和维生素需要。

哺乳初期每天蛋白质需求量为170~200 g,哺乳后期需求量略微降低。

可在饲料中添加优质蛋白质饲料,如黄豆饼、菜籽饼、玉米等。

此外,每天钙含量应为0.85%~0.90%,磷需求量为0.6%以上。

哺乳母猪也需要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维生素B群等。

其中,维生素A需求量最大,哺乳初期每日需求量为10000~12000 IU。

维生素D需求量会随着哺乳期逐渐增加,每天为100~300 IU。

一般母猪自由采食,不限量。

高温季节需注意提高能量浓度,可在饲料中添加油脂,如添加6%的豆油,可明显减轻热应激导致的采食量下降,还可缩短断奶后的休情期。

(上接第94
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