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护理及康复指导 贾淑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护理及康复指导贾淑光
摘要] 目的分析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护理及康复指导作用。
方法选择2014年
9月至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髋关节置换术患者80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围手术期
护理及康复指导。
对比两组干预后的康复效果和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干预后,观
察组术后康复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术后并
发症发生率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围手术期护理及
康复指导用于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可以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提高患
者康复效果,改善生活质量。
[关键词] 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护理;康复指导
髋关节置换术是一种用类似人体骨关节的假体置换患者出现严重损伤的关节,以达到有效减缓患者因受损的髋关节带来的疼痛,并改善髋关节功能的治疗目的。
而如何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以术后减少并发症发成率和提高术后康复效率,成
为髋关节置换术是否成功的关键所在[1]。
据研究表明,围手术期护理可以有效改
善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预后效果[2]。
因此,本研究具体分析了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
期护理及康复指导的作用。
具体信息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4年9月至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髋关节置换术患者80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
观察组中男29例,女11例;年龄7—87岁,平均年龄(53.29±4.71)岁。
对照组中男27例,女13例;年龄9—88岁,平均年龄(56.32±5.11)岁。
病例纳入标准:①确诊病情为
原发性骨关节炎或股骨头坏死继发骨关节炎;②临床症状为单侧髋关节慢性疼痛伴功能障碍;③自愿签署参与研究同意书。
统计学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对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给予临床常规护理干预,包括监测患者生命体征、术后日常
护理、康复训练等。
观察组实施围手术期护理及康复指导,具体措施如下:(1)术前护理。
①病情说明。
医护人员合理评估患者的病情,并讲解手术流程及注意事项,指导患者正确使用双拐。
②饮食护理。
食物以高维生素、蛋白、钙含量的易消化食物为主,并告知患者术前12h禁食及术前4h禁水。
③术前运动。
医患
人员指导患者坐于床边,将足部呈背伸状态,练习伸屈膝,30min/次,4次/d。
(2)术后护理。
①预防并发症。
术后移动患者时,将患者双腿用T型枕分开,
患肢呈外展水平状态,患脚穿着防旋鞋;术后2周内,髋关节屈曲角度不超过45°;指导患者每1-2h进行三点支撑引体抬臀和扩胸运动;②卫生清洁。
患者卧
床期间,要及时对患者股突出皮肤进行按摩,并做好患者会阴部清洁工作及病房
消毒工作。
(3)康复训练。
②肌力锻炼。
患者麻醉消失后,指导患者于平卧位,将患肢足部呈背伸和趾屈状态,收缩持续5-10s,然后放松,15-20min/次,3次/d。
③髋关节锻炼。
患者在引流管拔出后,医护人员将床头摇高10°-30°,指导患者
于两腿中间放置T型枕,足尖向上,进行性股四头肌的长收舒缩运动。
④床边运动。
术后4-5d,协助患者沿床边将健侧腿着地,患腿外展,屈髋角度小于45°后
逐渐使用双拐站立,时间视患者具体病情而定,随病情好转后,可由医护人员协
助在床边逐步进行由坐到站、由站到走的训练。
(4)出院康复护理。
告知患者
每日运动量及运动方式,采取循序渐进的运动方法,叮嘱患者按时复查。
1.3 观察指标采取Harris评分表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康复效果,共包括疼痛程
度、关节功能、关节活动度、关节畸形4个维度,总分100分,90分以上为优秀,80-89分为良好,70-79分为中等,70分以下为较差,优良率=(优秀例数+良好
例数)/总例数×100%[3]。
并比较两组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的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
采用χ2 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术后康复效果观察组康复效果优秀31例(77.50%),良好8例
(20.00%),中等1例(2.50%),较差0例(0.00%);对照组康复效果优秀18
例(45.00%),良好14例(35.00%),中等6例(15.00%),较差2例
(5.00%)。
其中观察组的优良率97.50%(39/40),高于对照组80.00%
(32/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07,P<0.05)。
2.2 术后并发症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0.00%(0/40)低于对照组7.50%(3/40)(1例术后出血,2例褥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5,P<0.05)。
3 讨论
骨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关节疾病,多发于老年人,临床一般采取髋关节置换
术进行治疗。
髋关节置换术可以有效的缓解患者髋关节的疼痛和治疗患者髋部损
伤和髋关节病变等疾病。
但是由于术后创伤面积大,引发术后并发症,导致术后
护理效果不理想,从而影响患者的康复治疗效果。
故如何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发
生率,改善预后效果对于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尤为重要。
围手术期护理将患者的护理具体分为术前、术中、术后三个部分,是一种全
面化的护理模式。
通过术前的护理干预,使患者清楚认知手术流程,并进行有效
的术前运动,为术后的康复训练打好基础。
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对照组的术
后并发症发生率高于观察组。
说明围手术期在术后的护理干预中可以有效的减少
并发症发生,利于后期的康复训练。
而观察组术后康复效果高于对照组,说明围
手术期通过肌力训练、髋关节锻炼等训练方法,改善患者髋关节功能,提高假体
的使用效果,从而提高患者的术后的康复效果,缩短治疗时间。
综上所述,围手术期护理及康复指导用于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可以有效降低
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提高患者康复效果,改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李迎霞.38例高龄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J].皖南医学院学报,2017,36(04):404-406.
[2]黄晓娟,何建书.中老年股骨颈骨折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围手术期康复指导及护理对策[J].中国医药导刊,2016,18(01):105-106.
[3]杨玉霞,杨桦,范茹,等.文献名[J].直接前入路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围
手术期护理[J]中医正骨,2016,28(03): 77-7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