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上学期语文古诗词阅读理解全能专项练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上学期语文古诗词阅读理解全能专项练习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古诗词阅读理解
1.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所见
清·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1]解释下面词语的意思。

林樾:_______ 意欲:________
[2]本诗中哪一句描写了牧童的静态?哪一句描写了牧童的静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读古诗,完成练习。

春日
[宋]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______________。

等闲识得东风面,______________。

[1]把诗句补充完整。

[2]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1)“胜日”的意思是(_____)A.胜利的日子。

B.天气晴朗的日子。

(2)“等闲”的意思是(_____)A.平常、轻易。

B.等到闲时。

[3]诗句中出现的四字词语是______,与它意思相近的成语我还可以积累
_________________。

3. 诗歌鉴赏。


郑谷
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

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①高。

(注)①瓦松:一种寄生在高大建筑物瓦檐处的植物,能开花吐叶,但“高不及尺,下才如寸”,没有什么用处。

[1]这首诗用“露湿秋香满池岸”来描写菊花在秋天早晨开放的景象,请发挥想象,把该诗句中所呈现的景象描绘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菊花生长在沼泽低洼之地瓦松则长高大建筑之上。

作者却说“由来不羡瓦松高”,是用_____(填手法),其目的是_________。

4. 文言文阅读。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娃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说说上阕词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A.七八个/星天/外
B.两三点雨/山前
C.旧时/茅店/社林边
D.路转溪桥/忽见
[3]下列对这首词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二句写明月惊鹊,半夜蝉鸣,这是对夜晚宁静气氛的渲染衬托。

B.第四句写蛙声,这是从侧面烘托丰年。

C.第五、六句描写的是骤雨即至的景象。

D.第七、八句描写的是词人的迷惑。

5. 同读下面这小令,完成题目。

天净沙·秋思
(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小令中点明季节的词是______;点明具体时间的词是_______。

[2]小令的主旨句是____________,表达_____________的情感。

[3]“小桥流水人家”一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并联系全文,谈谈作者为什么这样写。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某人
(印度)泰戈尔
你天性是忘掉自己
我们心中却把你牢记
你总是爱把自己隐匿
我们的爱戴使你发射光芒
你把发自心灵的光芒
带给那黑暗的东西
你从不寻求名声和崇拜
可是
爱之神发现了你
[1]这首诗所赞美的“你”和课文里的“有的人”有哪些相似的美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和《有的人》都运用了对比的手法,但又有什么不同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按要求完成下面各题。

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________________。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________________,报得三春晖。

[1]把诗句填写完整。

[2]这是代著名诗人的一首歌颂的著名诗篇。

“游子”是指。

诗的前四句描写的是的情景;后两句,作者用小草比喻,用比喻子女的心,用比喻深切伟大的母爱。

[3]“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这句运用了什么表达技巧?表现了母亲什么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课外阅读。

凉州词
(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①凉州词:当时有《凉州曲》,这首诗是为“曲”配的“词”。

②夜光杯:这里指很精致的酒杯。

③催:催促欢饮的意思。

④沙场:指战场。

[1]古时描写战争的著名诗句很多,如()朝()写过:壮士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
A.宋、岳飞
B.元、戚继光
[2]这首写战争的诗,不写()而写(),表现了边塞战士在边地荒寒艰苦的环境下,过着紧张动荡的征戍生活。

()
A.激烈的战争场景、将士们开怀痛饮
B.悠扬的民族音乐、优美的大漠风景
[3]这首诗写的事情是什么?()
A.边疆的将士奋勇杀敌,伤亡惨重
B.边疆的将士在开怀痛饮,尽情酣醉
[4]假如你当时就在即将出征前的现场,你会有什么感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课内阅读。

清平乐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

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

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1]这首词的作者是______代词人______,号______。

[2]这首词写的是______时节,表现了作者强烈的______之情。

[3]“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这两句妙在何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读古诗,完成练习。

长相思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1]这首词的作者是_______代的_____________。

[2]“山一程,水一程”中,对“一程”的两次运用的作用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叠用两个一程,既突出了路途的遥远和行程的艰辛,又突显本词韵律之优美。

B.走了一路,很累。

[3]找出词中表达主旨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把你知道的表达作者思乡情感的古诗和大家分享一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竹石
[清]郑燮
咬定青山_______,立根原在_______。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______________。

[1]补全古诗。

[2]诗的第一句中,“_____”字特别传神,写出了竹子_____的性格。

诗的第三句中,“千”和“万”写出了竹子面对的考验__________。

[3]说说本诗后两句的意思。

[4]这首诗采用了_____的写法。

下列哪一项不是本诗表达的情操?
(______)
A.刚正不阿 B.秉公无私 C.正直不屈 D.铁骨铮铮
[5]“尔”的意思是_________。

占诗文中的名称很有讲究。

请为下列名称选择恰当的解释。

寒舍()在下()晚生()贤郎()
A.晚辈自称 B.对人称自己的家
C.谦称自己 D.对对方儿子的称呼
12.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独坐敬亭山
________________,孤云独去闲。

________________,只有敬亭山。

[1]把古诗补充完整。

[2]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代诗人_____,被世人誉为________。

[3]写出下列字词的意思。

闲:_____________
厌:___________
[4]读第1、2句诗,完成填空
(1)这两句诗运用了________ 的写法,烘托了诗人心灵的____________。

(2)想象画面,写出这两句诗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第3、4句诗,完成填空。

(1)这两句诗运用了_____的修辞手法,表达出了诗人与_______之间的深厚感情。

(2)“只有”一词突出地表现了_______的思想感情。

13.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别董大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把横线上写出诗的后两句。

[2]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代诗人______这是一首______诗。

表达了诗人
___________。

[3]诗的前两句是______描写。

诗中描写别时的景物有黄
__________________。

[4]诗的后两句是什么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任尔东西南北风。

[1]把诗句补充完整。

这首诗的作者是代的。

[2]解释重点字词。

咬: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坚劲: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任: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写的是生长在什么地方的竹子?()
A.竹林里
B.深山里
C.破岩中
[4]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这两句诗中的“咬”“立”这两个动词,运用得很好。

请你谈谈好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结合课文说说这首诗的写法是什么?表现了作者什么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阅读与理解。

春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朗读下列诗句,选择正确读音。

白头搔(sāo shāo)更短,浑(hūn hún)欲不胜簪。

[2](1)诗中表现作者触景生情、对国家无限忧虑的句子是:_________。

(2)诗中表现作者对亲人深切怀念的句子是:______。

[3]诗中“国破”与哪一历史事实有关?诗人望到了一幅怎样的景象?(用原诗句回答)
___________
[4]填一填,记一记。

“诗仙”是指朝诗人,写过《》;“诗圣”是指朝诗人,他写过《》;“诗鬼”是指
朝诗人,他写过《》。

[5]“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句诗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花溅泪”、“鸟惊心”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作者借这首诗要表达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对比阅读,完成练习。

房兵曹胡马
(唐)杜甫
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

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

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

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

[1]解释词语:
锋棱:_______ 堪:_______
[2]诗的前四句写马的_______,后四句写马的______。

A.精神 B.形态
[3]分析画线诗句,完成练习。

这两句诗描写了胡马的_______和_______。

其中“____”一词写出了马的疾驰。

在这两句中,________是静态描写,________是动态描写。

[4]诗的后四句与李贺的《马诗》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都表现了诗人渴望为国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

[5]这首诗和李贺的《马诗》在表达方法上的相同点是()
A.比喻的手法
B.托物言志
C.以景写情
17. 读古诗,完成习题。

夜书所见
萧萧梧叶送___,___秋风动客情。

___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_____。

[1]补全诗句。

[2]本诗题目的意思是____________。

[3]这首诗是__代诗人__所作,抒发了诗人在秋天思念__的思想感情。

[4]诗中“挑”的意思是__,“促织”就是__。

作者看到___,料想___,由此想起了自己的家乡和童年。

[5]本诗中,表现作者想象的诗句是“____,_____。


18. 课内古诗。

江南春
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1]就体裁而言,这是一首描写江南风光的______。

[2]对下面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句用了寥寥七个字形象地勾勒出了江南的无限风光。

B.第二句描写更加别致,用七个名词构织了一幅江南美景。

C.第三、四句描写了烟雨中的寺院楼台,给人一种神秘美。

D.这首诗以疑问作结,表达诗人对江南美景的赞叹和向往。

19. 古诗词鉴赏。

绝句(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1]诗的前两句写了哪几种景物,有何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山青花欲燃”一句中“欲”字用得十分传神,请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 阅读宋词,完成练习。

临江仙·送钱穆父
[宋]苏轼
一别都门①三改火②,天涯踏尽红尘。

依然一笑作春温③。

无波真古井④,有节是秋筠⑤。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

尊前不用翠眉颦。

人生如逆旅⑥,我亦是行人。

[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①前三句写词人与朋友分别已久,历经世事沧桑,见面强颜欢笑。

(______)
②第四、五句运用了比喻、对偶的修辞手法,赞扬了友人淡泊、坚贞的品格。

(______)
[2]“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营造了一种_________的氛围,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的心情。

[3]“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两句,有人认为是豪放达观,有人认为是失意惆怅,你的看法是什么?请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