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速公路T梁预制张拉后梁体两端混凝土破裂的原因及质量控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高速公路 T梁预制张拉后梁体两端混凝土破裂的原因及质量控制
摘要:结合贵州省仁怀至赤水高速公路土建十六合同段桥梁T梁的现场施工
实践,介绍在山岭地区高速公路T梁张拉后,梁体两端混凝土破裂的原因及质量
控制。

本文通过现场分析总结,查找混凝土破损的原因,有针对性的提出解决方案。

关键词: T梁张拉;混凝土破裂;原因分析;质量控制
1、工程概况
贵州省仁怀至赤水高速公路十六合同段全线全长5.915km,其中大桥
2615.2m/5座。

桥梁工程中T梁长度均为40m,混凝土设计标号C50,其中半坡
大桥40mT梁154片、箐基岩大桥40mT梁40片、礼仪村大桥40mT梁120片、马
家沟1号大桥40mT梁242片、马家沟2号大桥120片,共计676片T梁[1]。


合同段桥梁纵坡均为4%下坡、曲线半径小、T梁数量多、施工工期短,T梁的预
制及架设为工程的重点,而可用于T梁预制场的路基长度不足300m,且坡度均为4%下坡,T梁预制完成后必须立即架设,T梁预制质量的控制是确保施工任务顺
利完成关键。

下面结合仁赤高速公路十六合同段T梁的预制,浅谈高速公路T梁
张拉后梁体两端混凝土破裂的原因及质量控制。

2、混凝土开裂情况
T梁预制初期,因预制梁体数量少、周期长、各个施工环节都控制很好,钢
筋绑扎、关模、混凝土浇筑、折模、张拉、压浆、梁体调移都严格按照施工方案、设计图纸及技术交底施工,施工进展顺利,未出现任何质量问题。

随着施工进度
的不断加快,梁厂的施工任务也逐渐加大,为完成既定节点目标工期,只得“白
加黑”“五加二”24小时轮流施工。

在此期间施工过程中,一片边梁张拉结束后,准备切掉多余的预应力钢铰线时,发现梁体锚具与混凝土结合面出现了裂缝,锚
具的一侧已陷入混凝土中10-20mm左右,形成偏压,并且混凝土破裂的位置基本
相同,边梁破裂的情况比中梁多,都是在梁体最下端两孔锚具并排的位置,锚具
外边缘与混凝土边缘比较薄只有10-12cm厚,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梁体的应力主
要集中在梁体两端,应力由锚具夹片传给受力面很小的混凝土截面,从而使梁体
张拉结束后产生破裂。

3、梁体两端混凝土破裂的主要原因
3.1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过大,粘聚性小,虽然能满足施工工艺要求,但混
凝土均匀性差,边布料边振捣时,浆体流动速度快,先行流走,骨料流动速度慢,集中在钢筋密集的地方,从而导致浆体密集的地方,混凝土强度偏低不能满足设
计张拉要求;体积稳定性差,在受外力作用下浆体过多的地方更容易破裂。

操作
工人责任心差,为防止梁体两端漏浆严重随意振捣,最终使T梁两端端头混凝土
强度降低。

3.2梁体端头混凝土人为破坏的因素大,早期拆模后的梁体在强度还没发育
完全,由于端头工人粗暴拆模与弯曲预留钢筋等影响,在混凝土端头形成隐蔽裂缝,梁体尺寸薄,张拉时混凝土在很小的承压面要存受很大的拉压应力,增加梁
体张拉裂缝形成的诱因。

3.3端头螺旋钢筋安装定位不正确,没有紧贴于锚垫板的大端面,锚垫板与
螺旋筋之间留有5-15cm的空隙,致使张拉时应力集中,不能将应力均匀分布于
螺旋筋上,加之螺旋筋的直径及圈数小于设计要求,不能很好起到缓冲减应的作用,严重降低了螺旋筋的性能,使锚垫板后方的混凝土承受超额的应力,最终使
混凝土破裂。

3.4锚垫板、锚具安装不正确,梁体端模关模时,工人操作困难,没有按要
求将锚垫板安装在端模上,最终导致锚垫板与预应力筋轴向不垂直。

张拉过程中
锚垫板与锚具接合面的混凝土浆体没有凿除清理干净,与受拉应力不垂直,导致
严重偏压。

钢铰线的轴向应力与锚具没有垂直,会形成一定角度的剪切角,过大
的应力不能平均分布于混凝土截面上,使锚具在应力较大一侧偏压压破混凝土,
这种偏压角度增大严重时,还会将钢铰线切断,造成更大的质量事故。

3.5受梁体自身的形状特性决定,梁体两端在对称张拉时,两端梁体尺寸加
厚段所受应力非常大,应力集中,端头混凝土截面增大就是为分散梁体两端应力,保证梁体不被破坏而设计的,当梁体拉结束后,在梁体中部会产生1.5-3.0cm左
右的预拱度,梁体中部在应力作用下向上翘起,梁体两端支撑于台座上,加上梁
体的自身重量,使得梁体两端的应力再次叠加。

边梁两侧冀板外升尺寸不一样,
致使边梁重心偏移,一侧有横隔板,另一侧没有,侧向弯曲度比中梁大,这就是
为什么边梁破裂比中梁多的直接原因。

3.6梁体同条件试件数量少,大多数情况现场只有1到2组同条件混凝土试块,并且试块都是集中成型取样,取样没有代表性,仅凭1组强度数据就作为梁
体张拉的参考值没有可比性,因此需要根据梁体混凝土总体方量及浇注时段分别
制作同条件张拉试件,保证张拉试块强度与梁体强度具有可比性。

综上所述,以上几点就是T梁张拉结束后两端混凝土开裂的主要原因,由于
施工程序多,工艺复杂,任何一个环节或几个环节操作不规范,监督管理不严格,工人操作落实不到位,都会在梁体张拉时产生更大的危害。

1.
处理措施
针对以上梁体开裂的的主要原因分析,对出现问题的梁体提出了具体处理措
施如下:
4.1制定专项补救措施,在保证人员及梁体安全的情况,将张拉的钢铰线进
行放张回缩,解除预应力。

4.2把破损的混凝土及锚垫板凿除,更换锚垫板。

采用高强环氧树脂砂浆修
补凿除的破损混凝土,具体掺配比例、强度、外观颜色由试验室通过试验确定,
保证修补后的混凝土性能满足设计要求。

4.3混凝土修补完成后待强度达到100%设计要求后,再穿入钢铰线,按设计
规定的张拉先后顺序进行张拉,保证梁体预应力张拉的质量。

通过以上处理,成功妥善修补好T梁张拉中混凝土出现的破损,使梁体使用性能达到了设计要求。

5、质量控制
通过对上述质量事故进行认真分析总结经验教训,重新制定完善的质量控制措施,对梁体预制施工相关的人员再次按要求进行书面技术交底,层层落实严把质量关,杜决类似质量事故再次发生。

5.1提前做好物资储备,对梁本所使用的永久性材料,坚决做到先检查后使用的原则。

5.2钢筋制作绑扎完成后,要加强报检,层层检查落实到位,关模前要仔细检查锚垫板及螺旋筋安装定位是否满足设计要求,不合格坚决反工,严禁偷工减料,严禁不合格材料用于梁本施工,对前期不符合规格的螺旋筋重新更换,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

5.3混凝土浇注前要认真检查原材料的质量,根据砂石材料的检测情况及时调整施工配合比,浇注时控制好混凝土入模的坍落度,将入模坍落度控制在120-140mm之间,保证混凝土的流动性及粘聚性,即要满足工艺要求,也要满足混凝土强度及均匀性要求。

5.4加强捣固工人的质量意识,根据梁体不同的结构形式、不同部位、钢筋的密集程度选择不同的振捣工具及振捣方式,防止出现过振、漏振、振捣不密实的情况发生。

5.5混凝土达到拆模强度后方可拆模,杜决野蛮施工行为,保护好梁体两端的混凝土不被人为破坏。

5.6达到规定的龄期及张拉强度后,要认真检查锚具、夹片、钢铰线的安装是否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把好张拉质量关,认真做好现场张拉压浆记录,仔细观察梁体的变化情况。

6结语
本文通过加强原材料的控制,确保梁体永久性材料满足设计要求,加强检测,坚持先检后用原则,强化监督管理机制,做好各道工序的每个细节,定期对操作
工人进行质量安全教育与培训,增强工人的质量意识与主人翁责任感。

加强技术
人员的管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层层把关、责任到人、将具体工作落实到实处,主要从原材料、混凝土拌合物质量、钢筋安装制作、混凝土浇注、振捣、拆模、梁体养护、锚具安装、张拉压浆、封锚、移梁、调梁等每个环节都加强控制,由于T梁预制施工工序多,每道工序施工技术含量高,任何工一道工序出现问题,或多道工序质量问题的叠加都会导致梁体的质量受到严重影响,如何从根源上杜
决梁体张拉端头混凝土破裂,就必须从每道工序施工质量抓起,防犯于未然。

参考文献:
[1] 公路工程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赤水至望谟高速公路仁怀至赤水段十六合
同段两阶段施工图设计[X]. 2010-9.
[2]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混凝土结构加固技术规范》
GB50367-201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