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6月30日新源MS6.6地震前后北天山泥火山及温泉的水化学变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年6月30日新源MS6.6地震前后北天山泥火山及温
泉的水化学变化
陈志;杜建国;周晓成;崔月菊;刘雷;李营;张文来;高小其;许秋龙
【期刊名称】《地震》
【年(卷),期】2014(034)003
【摘要】2012年6月30日新源—和静MS6.6地震前后,新疆北天山地区的泥火
山及温泉出现了明显的水化学异常.在地震前后4天内,采集了两批泥火山和温泉水样品,测定了泥火山和温泉水样的水化学参数.资料表明,泥火山喷溢水属于低温、弱碱性咸水或盐水,水化类型为C1-Na,来源于储存在封闭构造中并与干旱海相、河-
湖相沉围岩发生了漫长而复杂水-岩作用的大气降水.温泉水为中温、弱碱性
SO4·C1-Na型淡水,形成于地表水沿断裂深循环过程中的水岩作用.安集海泥火山
出现同震喷溢,震后泥水温度(T)、总矿化度(TDS)、K+、Na+及Ca2+大幅上升;独山子、白杨沟及AM02泥火山为震前喷溢,独山子、白杨沟泥火山表现为T、TDS、EC、Na+、C1-的升高和K+、Ca2+、Mg2+的降低;AM02泥火山K+、Mg2+
明显降低,Ca2+上升达223%.震后沙湾25号泉T降低7℃,TDS、电导率(EC)、
K+、Na+、Ca2+、Mg2+、C1及SO42升高.研究结果可用于北天山地区的地震趋势分析和改进利用各泥火山、温泉进行北天山地区地震活动性监测的水化学方法.【总页数】11页(P97-107)
【作者】陈志;杜建国;周晓成;崔月菊;刘雷;李营;张文来;高小其;许秋龙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安徽合肥230026;中国地震
局地震预测重点实验室,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北京100036;中国地震局地震
预测重点实验室,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北京100036;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重点实验室,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北京100036;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重点实验室,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北京100036;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重点实验室,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北京100036;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重点实验室,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北京100036;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震局,新疆乌鲁木齐83001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震局,新疆乌鲁木齐83001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震局,新疆乌鲁木齐83001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315.7
【相关文献】
1.北天山泥火山对2012年6月30日新源-和静Ms6.6地震的响应 [J], 杜建国;周晓成;陈志;崔月菊;刘雷;李营;张文来;高小其;许秋龙
2.2012年6月30日新疆新源-和静Ms6.6地震序列震源机制解 [J], 冉慧敏;张志斌;赵庆
3.2012年6月30日新疆新源—和静Ms6.6地震发震构造初步研究 [J], 李志海;郑勇;谢祖军;刘建明;上官文明;单斌
4.2012年6月30日新疆新源、和静交界MS6.6地震的破裂过程 [J], 王琼;冀战波;赵翠萍;王海涛;聂晓红;李志海
5.2012年6月30日新疆新源、和静交界MS6.6地震的中期粗略预测 [J], 郭安宁;郭增建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