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材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地球概况
地区的差异性:
1、大陆地形基本特征:①东西分区性②以西藏为中心向北各东逐渐降低西部有南高北低③东西方向三条延展山系东部有平原西部有高原盆地。
2、地壳结构:上层硅铝层下层硅镁层海洋只有硅镁层,以康拉德面分层。
3、地球的物理性质:①密度和重力②磁性③弹力放射性导电性和地热
第二章地质作用
1、自然动力变所引起的地壳物质结组成内部结构和地壳形态不断变化和发展的作用
2、风化作用:地表岩石常温常压下,多因素促使岩石发生变化的作用。
3、风化作用类型①物理风化作用②化学风化作用③生物风作用
4、物理风化作用:地表岩石受物理性的破坏无化学成份的改变,包括剥离、冰劈、结晶涨裂
5、化学风化作用:岩石在水、水溶液空气中发生的化学作用,包括氧化、溶解、水化水解。
6、还原环境指示矿物:黄铁矿、夌铁矿
氧化环境指示矿物:褐铁矿、赤铁矿
7、生物风化作用:地表岩石受生物活动影响的破坏作用,包括机械、化学
8、风化壳:地壳表面受风化作用影响部分构成一个大致连续而各地薄厚不一的层圈包括:土壤层、亚土壤层、半风化层。
9、地面流水类型:坡流(洗刷作用)、洪流(冲刷作用)、河流(侵蚀作用和搬运沉积作用)
10、坡流的洗刷作用形成的黄土地貌:
①黄土塬:黄土覆盖的较高而面积较大的平坦地面,周围沟谷环蚀。
②黄土梁:黄土覆盖置条带延伸的平顶岭岗。
平顶(或侵蚀或缓坡)
③黄土峁:黄土覆盖置条带延伸的的孤立丘陵地形。
11、洪流的冲涮作用洪积锥洪积扇(陡为锥、缓为扇)
12、潜水面?物探钻井时注意什么?
地表以下,第一不透水层这上潜水的自由水面叫潜水层。
物探钻井时要注意在潜水面以下激发,使能量往下传播。
13、湖泊的沉积作用包括机械沉积、生物沉积、化学沉积作用。
第三章矿物
矿物以固体、气态、液态形式存在
1、结晶作用:原本不结晶的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转变成结晶物质的作用。
2、结晶方式:由气体结晶、液体结晶、,是固态非晶质结晶。
3、矿物单体形态:单向延伸、双向延伸、三向延伸、过渡型。
4、矿物几何体形态:粒状、片状、板状、柱状、方射状集合体、晶簇状集合体、隐晶状质集合体。
5、矿物物理性质:颜色、条痕、光泽、透明度、硬度、解理与断口、密度。
第四章岩浆岩
1、岩浆岩:因内力地质作用,岩浆上升侵入地壳或喷出地表冷凝结晶成岩。
2、深成侵入岩的特征:
①位置地下3000米以下、形状简单、规模较大②与围岩接触关系:侵入有较宽的接触变质带,③形成条件:高温、高压、封闭,岩石特征:晶形好,晶粒大(结晶慢)
3浅成侵入岩的特征:
①位置3000米以上、规模小形状复杂②与围岩接触的关系:侵入有狭窄的接触变质带
③形成条件中低温低压的半封闭状态、岩石特征它形晶半自形晶(结晶块)
第五章沉积岩
1、沉积岩:因外力地质作用,地表岩石经风化、搬运、沉积固结成岩。
包括:砾岩、粗砂岩、砂岩、细砂岩粉沙岩(碎屑岩),泥岩、页岩(粘土岩),化学岩:石灰岩、白云岩,生物灰岩:可燃有机岩。
2、流水的机械搬运和沉积:由山区→平原→海洋、湖盆
①搬运包括:滑动、滚动、跳动和悬浮
②沉积岩的机械分异作用好:纵向砾石-砂石-粉砂粘土(由下到上);横向砾
石-砂石-粉砂-粘土(由近到远)。
3、化学沉积分异:由于受化学条件影响形成沉积分异现象。
4、沉积物的成岩作用阶段①固化作用②胶结作用③结晶作用
5、名词解释:粒变度碎屑颗粒的大小
圆度~的壁圆程度
球度~的接近球体的程度
分选性~大小的相对均匀速度:
同等大小颗粒>75%分选性好
~在75%~50%中
~在<50%差
成熟度:碎屑颗粒风化,搬运时被改造趋于最产物的程度。
胶结物:碎屑岩中对碎屑颗粒粘作用的物质
6、沉积岩结构大小(粒度)粒状结构、砂状结构、砾状结构、粉砂状结构
形状:棱角状结构次圆状结构圆状结构
胶结类型:基底式、孔隙式、接触式、镶嵌式。
泥质结构化学结构
7、胶结结构;
基底式胶结类型:碎屑颗粒不接触
孔隙式:碎屑颗粒点接触
接触式:碎屑颗粒线接触
镶嵌式:碎屑颗粒镶嵌接触
8、沉积岩的构造①层状构造②层理构造:水平层理斜层理波状层理交错层理
③层面构造波痕、泥裂、雨痕
结核状构造生物成因构造
9、碎屑的组成:(1)碎屑颗粒(2)杂基(3)胶结物(4)孔隙
10、砂岩分石英砂岩、长石砂岩、岩屑砂岩
11、砂岩体:在某一沉积环境下形成的,且具有一定的形态,岩性和分布特点并以砂质为主要的成份的沉积岩体,既可成单一岩体出现,也可呈相邻近的一组岩体存在。
形态有席状、条带状、透镜状。
12、沉积岩的颜色:
⑴黑色(深):有机质含量高,含指示矿物。
黄铁矿-还原环境
(2)红色、紫色:含有高价铁或锰和氧化物。
紫色砂岩-氧化环境。
(3)绿色:低价铁的硅酸盐绿泥石-弱氧化弱还原环境。
13、粘土岩<0.005mm的颗粒,含量>50%的岩石。
粘土岩可成为生油层、盖层。
碳酸盐岩可成为生油层和储油层。
14、盖层:覆盖在储油层之上的渗透率极小的岩石-页岩、泥岩、盐岩、石膏、无水石膏。
15、生油岩:生成过石油天然气的沉积岩石。
⑴特点a、富含有机质b、还原条件c、岩石结构细腻、静水沉积。
⑵泥质类生油层:泥岩、页岩、粉沙岩
16、储集层:能储集和输送天然气和石油的岩层。
孔隙度渗透率高。
17、储油岩:砂岩(60%)碳酸盐岩(40%)
硅酸盐矿物岩浆岩七种造岩矿物。
碳酸盐岩矿物方解石白云岩
硫酸盐类矿物重晶石石膏
18、沉积岩形成的过程:风化搬运沉积固结成岩(亚固胶结结晶)
第六章变质岩
1、变质岩:因物理化学条件的改变,已成岩石的成份结构构造改变成新的岩石包括板岩(原页岩)千枚岩(粘土岩)片岩(页岩)片麻岩(花岗岩)大理岩(石灰岩)石英岩角岩(泥质灰岩)
2、变质作用:促使岩石发生变化的地质作用。
第七章沉积相
1、沉积相:沉积环境及沉积环境中形成的沉积物特征的综合。
2、沉积环境:自然地理条件、气候条件、构造条件、介质的物理条件、介质的化学条件、生物条件。
3、介质:物理条件(沉积相的物理条件)①风+水=风浪(作用水为主)。
a、密度小能量低b、形成碎屑岩(石英砂岩)分选性好磨圆度高。
C、滨海相。
②水+沉积物=水流a、密度大能量高b、形成碎屑岩(成份复杂)分选性磨圆度均中等c、浅海相(质纯)河流相(质杂)③沉积物+水(少)=泥石流a、密度更大,能量更高b、形成砂砾(为主)分选性差(无)磨圆度低(无)c、洪积相
4、介质的化学条件①ph<酸性(陆地河流湖泊)ph>碱性(海洋)②ph+氧化条件(浅水)ph-还原条件(深)
5、大陆下形成的沉积:①洪积相②湖泊相③河流相沼泽相
6、山麓洪积相特征:沿山前斜坡向延伸的扇形体
横剖:上凸状的锥状体。
纵剖:下凹状:陡-下凹-平缓。
7、层理构造:递变层理、无层理、羽状层下、槽形层理、爬升层理、迭瓦状层理。
8、河沉积相特征:多为透镜状底界下凹,顶上凸,另有底界下凹顶界平。
9、湖泊相的积特征上平面上多为环带状分布从边缘到湖中央由粗到细。
形状不规则有的不连续分布,
②湖泊三角洲平面上三角形剖面上透镜状。
10、沉积旋回:在垂直向剖面上可出现多个生储盖组合第一个组合的盖层为第二个组合的生油层。
泥岩可作为生油层盖层
11、海相组。
如何划分海相组。
滨海相:最大高潮线到最小低潮线之间。
浅海相:最小低潮线到200m之间
半深海相:200m-2000m之间深海相>2000m
滨岸相(海岸相):最大高潮线与波基线之间,包括滨海相与浅海相的一部分,即潮上带潮间带潮下带
12、碳酸盐岩相三带:
X带:潮下带低能带①还原环境②形成石灰岩③大量有机质深存,易成生油存
Y带:潮间带高能带①形成碎屑灰岩②孔隙度高渗透性好,易成储油层
Z带:潮上带低能带①形成蒸发岩,②岩性致密易成盖层
所以碳酸盐岩相为有利的生储盖组合。
13、海侵:海水向陆地方向推进现象(地壳下降或洋壳上升)
14、海退:海水对它曾占据的地方的抛弃(地壳上升或洋壳下降)
15、超覆:(海侵时沉积)新地层超越老地层,沉积范围扩大。
16、退覆:沉积范围缩小(海退时沉积)海退时沉积沉积范围缩小。
17、海侵的表现,与沉积旋回有关
纵向上沉积物由粗到细(由下到上)
横向-地层逐渐超覆
18、海退表现与沉积旋回有关
纵向-沉积物质由细到粗(由下到上)
横向-地层逐渐退覆.
第八章地层古生物
一,地层学
1地层:具有时间意义,在某一地质时期沉积的岩层叫那段时间的地层.
2地层层序律:在无剧烈构造运动的地区地层是下老上新的.
3标准化石:指那些时代公布短演化快,为数不多的地理分而序特有化石.
4沉积间断:平行不整合和角度不整合
5地层单位:岩石地层单位为年代地层单位和生物地层单位.
6岩石地层单位以地层的岩石特征和岩石类型作为划分依据的地层单位包括群组断层
群:某类岩为主
段:砂岩段、页岩段
层:岩性特殊或富含化石或有价值的含矿物
含铁层、含油层、膨润土层、笔石层
7年代地层单位:指特定的时间内形成的岩石体,某顶底界面都是以等时的面为界,包括宇、界、系、统、阶、时间带
8地质年代单位包括:宙、代、纪、世、期、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