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家庭教育误区及改进措施(2)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前家庭教育误区及改进措施(2)
当前家庭教育误区及改进措施
(三)思想认识不够,家庭教育过分依赖学校
据调查,农村学生家长真正认识到自己对子女教育负有责任,并能较好地担当起这一责任的农村家庭只占15%。

85%的农村家庭认为只要让孩子衣食不缺就可以了,而教育的责任在老师、在学校。

有的家长甚至说:“孩子在学校,家长出钱学校管,自己还操什么心?”这种教育理念与思想认识,大大增加了学校对这部分学生教育管理的难度。

更有一部分家长教育理念差,认为“只要吃好喝好就行”,“儿孙自有儿孙福”,认为只要能挣钱,读书也没什么用,不读书照样可以赚钱,大学生不是还找不到工作吗?这些观念势必影响孩子,产生学习无用的情绪;在矫正学生不良行为习惯中,由于学校单方施教,往往收效甚微。

记得我在一届新接的四年级中做了调查,对于回家作业,至少有40%的家长只是问孩子是否完成就在联系本上签名,个别家长从来不问,更谈不上检查了。

而且,自认为是看了作业后才签名的家长中,也有一部分家长根本不知道孩子给他检查的作业是否为当天的作业,正确率更是无从谈起,他们不知道老师给孩子
当天布置什么作业的情况下,没有打电话咨询老师的习惯,好像很在乎那2毛钱的电话费,经常是老师主动打电话过去问家长孩子在家有没有认真做作业,复习情况如何,要求家长配合督促孩子学习,有时也了解孩子在家的其他表现。

由此可见家长对于孩子的学习、教育存在明显不足,也更不要说辅导孩子功课,询问孩子学校里的事了。

(四)过分溺爱,家庭环境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
由于大多数学生父母外出经商或务工,这些学生的监护权一般都移交给了祖辈。

父母不在身边,年迈的祖父辈文化水平不高,既没有教育的精力,也缺乏教育的艺术。

他们过分溺爱,听之任之,孩子要钱就给他钱,孩子的作业也没有督促完成。

而这些学生他们自恃家里有钱,模仿大人请客过生日,花钱请人做作业,久而久之,生活上追
求享受,学习上怕吃苦头、不思进取、自由散漫、懒惰贪玩。

导致这些学生出现许多问题。

如厌学、外出打电子游戏、上网,有的甚至与社会上的“混混”聚在一起,逐步沾染上赌博、小偷小摸、打架斗殴等社会恶习。

也有的只有父母一方在家,要承担所有家务和田间劳作,也无法顾及孩子的学习以及健康成长。

(五)呵护过度,培养无法独立、自私的人
当前许多家庭教育方式不够科学,陷入了过分溺爱和过分管制相交织的误区。

生活上“包办代替”,包揽孩子的衣、食、住、行,却忽视孩子的精神和情感世界。

这种保姆式的教育,几乎不可能使孩子形成健康的人格和良好行为习惯,致使孩子懒惰、散慢,当他们独立生活时就表现极端的无能和明显的依赖性。

如:小学低年级学生不能自已独立吃饭还要父母喂;小学中高年级的学生不会叠被子,还要妈妈梳辫子,不会洗衣服,不会整理房间中高年级的学生还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孩子的事全由大人代劳,更不要说帮忙大人做家务了,家长在学生幼小的心灵里播下这些事都是家长理所当然要做的,孩子不会主动为父母做事。

使孩子不能独立而又变得自私。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任务,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方法不断更新,家庭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少年儿童是初升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他们身上,培育新一代是全体人民的重大责任,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各个方面的互相配合才能做好。

”这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宋庆龄对少年儿童的期望,也是将来社会所要承担的历史的重任。

俗话说得好,“父母是孩子的第
一任教师”。

家庭教育既是摇篮教育,也是终身教育。

家长的品德修养,文化水平,教育方法以及家庭环境条件等对学生的学习、品德和心理成长有直接而重大的影响。

所以,家庭教育不当,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

二、家庭教育在小学生成长中的作用
科学研究表明:孩子最早的学习是从模仿开始的。

他们从很小的时候开始,就会看到、听到、感觉到的东西“溶化”在正在发育的大脑里,并在以后的生活中不知不觉悟地因以仿效。

所以前苏联著名教
育家马卡连柯说:父母是孩子人生第一任老师,他们的每句话、每个举动、每个眼神,甚至看不见的精神世界都会给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

父母的这种教育又被称之为“生命的教育”,无数杰出的人才都是在这种教育下迈出了成才的第一步。

任何一个人的成长发育,都是学校、社会和家庭综合作用的结果。

家庭教育作为一种独立的教育形态,对儿童、青少年的身心发展起着特殊重要的作用,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所不能代替的。

家庭教育对学生具有启蒙作用。

家庭是每一个孩子的第一个生活环境,家长,其中特别是父母,是孩子不可任意选择的首任教师,家庭教育是人一生中接受教育的开端。

在儿童阶段,孩子们的思想尚未定型,“心知未有所主”,有很强的.可塑性。

他们兴趣广泛,对于周围的一切都感到兴趣,善于模仿,有很强的感受能力,有惊人的学习和记忆能力。

由于他们缺乏独立生活的能力。

在生活上和心理上对家长有极大的依赖性,在家庭中,在父母身边同家长朝夕相处,家长的影响和教育几乎天天都在强化。

因此,家长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自然成为孩子们效仿的榜样。

家长的教育成为孩子生活的准则,家长对周围人和事的评价标准,成为孩子道德评价的标准,甚至父母的作风、习惯、气质、兴趣、爱好、个性特征等,都深深地影响着孩子。

《当前家庭教育误区及改进措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