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高中历史选修1专题2-2 秦国的崛起同步练习 精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秦国的崛起》(同步练习)
[课程标准]探讨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

知识清单
一、从“世卿世禄”到“军功地主”
1.世卿世禄制度走向消亡
(1)含义:是与____________和分封制联系在一起的,按照等级世代沿袭高官,享受厚禄和特权。

(2)亡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新兴____________实力增强,要求废除宗法世袭制,按照功劳高低选任官吏。

2.赐爵制的实行和作用
(1)实行
①战国时:已经实行。

②商鞅变法时:实行____________,制定二十级爵(也称“军功爵制”);宗室贵族没有军功不能获得爵位和贵族身份;富裕家境不得铺张,有军功者才能享受荣华富贵。

(2)作用
①统治集团内部结构发生重大变化,____________在君主之下,排在第一位,宗室地主排在第二位。

②废除了世卿世禄制,打破了贵族世袭制,创造了鼓励军民立战功的灵活用人机制,提高了秦军的战斗力。

二、从“夷狄遇之”到“虎狼之国”
1.变法前的秦国:“夷狄遇之”
秦人最出从“戎狄”中分化出来,其社会生活受到“戎狄”的影响;公元前771年因护送周平王有功被封为诸侯,但因落后,仍被各国以“夷狄遇之”,不能参加中原盟会。

2.变法后的秦国:“虎狼之国”
(1)原因
①商鞅变法使秦国的____________大增,政治威望日高。

②秦国鼓励________的政策,形成了全国皆军、唯军为荣的尚武精神,所有士卒都勇于战斗。

(2)表现
①公元前341~前340年,秦国打败________,迫使其割地求和,从此秦国成为军事强国,
并在对外征战中取得了一系列的军事胜利。

②六国被迫采取“________”运动,这表明他们中没有一国能够单独与秦相抗衡了,秦国完成统一的趋势已势不可挡。

三、商鞅虽死,秦法未败
1.商鞅的悲惨结局
(1)原因:①变法侵犯________利益,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

②商鞅采用铁腕手段打击和压制旧贵族,进一步加剧了与保守势力的矛盾。

(2)结果:公元前338年孝公死,秦惠王(驷)继位,保守势力污蔑其“谋反”,在封地(商)他及全家被害。

2.商鞅变法的深远影响
(1)在此后100年间,基本建立起封建专制____________政治体制,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形成崇尚耕战的风气。

(2)在秦国强大的经济、政治和军事优势面前,由兼并战争演变为统一六国的战争。

对点训练
知识点一从“世卿世禄”到“军功地主”
1.以下描述的是战国时代生活在关中地区的一个人发迹的几个场景。

你认为这四项中可能真实的是()
①他在公元前343年发生的一次对外战争中立功,得到国君赏赐的50亩土地②第二年,他辛勤耕种,喜获丰收,政府免除了他的徭役③第三年,他又买了几十亩土地,成了大地主④几年后,他卖掉土地去经商,得到了政府的奖励
A.①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②③④
2.战国时期,世卿世禄制开始向赐爵制转变,这一转变适应了()
A.新兴奴隶主的需要
B.奴隶主贵族的需要
C.新兴地主阶级的需要
D.没落的奴隶主贵族的需要
知识点二从“夷狄遇之”到“虎狼之国”
3.观察下图,战国时期,秦国从一个落后的边陲之国一跃而成为“兵革大强,诸侯畏惧”的军事强国,这主要得益于商鞅()
威武的秦军
A.奖励耕织B.实行县制
C.统一度量衡D.推行军功爵制
4.商鞅变法与下图秦国疆域的扩大之间的内在联系应是()
A.变法直接导致了秦国的统一
B.变法为秦国统一奠定了基础
C.变法与秦国完成统一无关
D.变法减缓了秦国统一的步伐
知识点三商鞅虽死,秦法未败
5.公元前338年,秦惠王听信谗言下令逮捕商鞅。

商鞅在逃亡途中投宿旅店遭到拒绝。

店主说:“商君定有法律,谁让没有凭证的旅客住宿,谁就要连坐。

”无处可去的商鞅最后被逮捕处死。

这个“作法自毙”的故事说明秦国()
A.变法深入人心
B.法治代替人治
C.变法违背民意
D.变法最终失败
6.历史上商鞅悲惨结局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变法遭到了旧贵族的强烈反对
B.变法失去了最高统治者的支持
C.商鞅本人具有天资刻薄的性格
D.变法不符合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7.“商君虽死,秦法未败”造成这种现象的最根本因素是()
A.变法满足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
B.变法顺应了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潮流
C.变法迎合了从诸侯割据走向全国统一的趋势
D.变法有利于封建社会经济的发展
8.商鞅变法给我们的启示包括()
①只有改革才能求生存②只有改革才能促发展③只要适应历史发展的改革都是一帆风顺的④改革者往往面临巨大的风险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综合提升
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商鞅)集小(都)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

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

平斗桶权衡丈尺……居五年,秦人富强。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太史公曰:商君,其天资刻薄人也……余尝读商君开塞耕战书,与其人行事相类。

卒受恶名于秦,有以也夫!——《史记·商君列传》
请回答:
(1)通过材料一所述改革内容,总结商鞅变法在秦国的效果。

(2)材料二如何评价商鞅?怎样给商鞅一个全面客观的评价?
10.阅读下列材料:
战国中叶,楚国“大臣太重,封君太众”,他们“上逼主”、“下虐民”,以致“贫国弱兵”。

在内外交困的情况下,公元前383年,楚悼王任用吴起进行变法。

变法的主要特点是:限制旧贵族,改变世袭的分封制;“废公族疏远者”,主张对封君的子孙“三世而收爵禄”;减削官吏的
禄序,精减裁汰“无能”、“无用”和“不急之官”;下令“贵人往实广虚之地”。

吴起变法遭到旧贵族反对。

公元前381年,楚悼王死,旧贵族杀害吴起,变法仅进行了一年多时间便中止。

——摘编自《中国通史》
商鞅变法在战国时期各国变法中成效最为显著,变法使秦国日益强大,奠定了统一六国的基础。

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概括商鞅变法与吴起变法的主要不同之处。

(2)分析商鞅变法与吴起变法一成一败的原因。

【答案解析】
知识清单
一、1.(1)宗法制(2)地主阶级2.(1)②按功授爵(2)①军功地主
二、2.(1)①综合国力②军功(2)①魏国②合纵
三、1.(1)①贵族2.(1)中央集权
对点训练
1.B[④不符合当时重农抑商的变法政策。

]
2.C[赐爵制是指军功爵制,结合其背景知识可知C项正确。

]
3.D[商鞅在变法中推行军功爵制,创造了一个能上能下、鼓励军民立战功的灵活用人机制,使一大批社会下层人物为获得军功而英勇作战,极大地提高了秦军的战斗力。

]
4.B[商鞅变法增强了秦国的国力,使秦国逐渐成为七个诸侯国中最强大的国家,这就为秦国完成统一奠定了基础。

]
5.A
6.A[商鞅之所以出现悲惨的结局,在于变法从根本上触犯了旧贵族的既得利益,遭到了他们的强烈反对。

]
7.B[决定改革成败的关键是看改革是否符合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也就是说是否符合社会进步的方向,故B项正确。

]
8.C[商鞅变法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但遭到了旧贵族的强烈反对。

任何变法都会触犯一些旧贵族的既得利益,会遭到既得利益者的强烈反对。

]
综合提升
9.(1)内容:废分封,行县制;废井田,开阡陌;统一征收赋税,统一度量衡。

效果:秦国日益强大,为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2)认为商鞅“天资刻薄”“严刑少恩”是被车裂而死的原因。

商鞅变法是进步的地主阶级政治改革,具有深远的历史影响;商鞅执法公正、措施果断是当时激烈斗争的必然要求,它保证了改革的顺利进行;商鞅被车裂而死的最主要原因是保守势力的反扑,但商鞅的轻视教化、严刑峻法和文化专制也产生了消极影响。

10.(1)吴起变法主要是针对时弊,以政治改革为主;商鞅变法是全面的改革,建立了较完备的制度。

(2)商鞅变法历时19年,分先后两次逐步推行,注重取信于民和制度保证。

吴起变法抑制贵族,打击对象明确,但使自己孤立;变法急于求成,时间短暂,许多措施难以实施。

解析解答第(1)问时,要注意找到差异的项目,找出其改革的侧重点;第(2)问在解答时,要注意多角度分析他们变法成败的原因,如从改革者自身、法令自身以及社会外部环境等。

教材问题解答
学习思考
1.世卿世禄制的废除是不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提示奴隶制下实行的世卿世禄制在封建时代被废除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1)与生产力不相符合的生产关系必将被改变。

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发展,从奴隶制逐渐进入封建制,奴隶制的一系列社会制度也必将被废除。

世卿世禄制是与宗法制和分封制联系在一起的,伴随着宗法制、分封制的瓦解,世卿世禄制也必然被废除。

(2)世卿世禄制是新兴地主阶级谋求政治权利的巨大障碍。

新兴地主阶级要求获得政治权利与地位,而世卿世禄制使他们无法得到官职爵位。

因此,随着新兴地主阶级的崛起,世卿世禄制必然被废除。

2.秦成为“虎狼之国”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提示根本原因是商鞅变法后秦国生产力得到大发展。

自我测评
为什么说“商鞅虽死,秦法未败”?商鞅变法得以成功的因素有哪些?
提示(1)“商鞅虽死”,但其变法措施得以延续;秦国此后建立起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政体;经济发展,国力强盛,最终结束割据,完成了统一,故说“秦法未败”。

(2)国君的支持;正确的思想、坚决的态度、强硬的立场;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有利的外部环境等。

材料阅读与思考
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对商鞅及其变法做一客观的评价。

提示商鞅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改革家。

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最彻底的一次变法。

变法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促进了秦国的发展,使秦国一跃成为当时最强大的国家,为秦国最终统一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然而在变法实施的过程中,也有一些措施过于严酷,比如:燔诗书明法令、严刑峻法等,对后世产生了消极的影响。

商鞅变法使贵族的利益受到了损害,遭到了贵族们的反对,商鞅最终也被害而死,但是商鞅的变法在秦国仍然保留了下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