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职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中职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发布时间:2022-12-19T07:47:47.780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2年16期作者:龙银芬[导读] 习惯是左右学生成长的重要因素,道德是规范学生的重要举措。

学生在进入中职学习生涯之后
龙银芬浙江省义乌国际商贸学校 322000摘要:习惯是左右学生成长的重要因素,道德是规范学生的重要举措。

学生在进入中职学习生涯之后,其心智已逐步走向成熟阶段,其自身的身体成长、智力发展及行为习惯的养成也将直接影响整个人生。

良好的身体素质能够让学生保持充沛的活力,能够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文章深入分析了当前中职学校教学现状,并提出了教学中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策略。

关键词:中职学校;中职生;行为习惯;素质教育; 一般来说,习惯有好有坏,学生不同习惯会导致不同的结果。

众所周知,中职学校因为生源问题,很大一部分学生都是学困生,不管是在生活还是在学习方面都存在一些不良习惯。

少年强则国强,中职学校是大国工匠的摇篮,中职生是祖国发展、民族繁荣昌盛的后备力量。

作为教师如何帮助学生改掉不良习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民族的稳健发展输送更多具有创新能力的后备产业工人和高技能人才。

为此,中职教育工作者要在教学过程中养成正确的行为习惯、纪律思维、团队协作思维及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为其后续的人生经历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中职教学中影响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主要因素在教学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影响学生行为习惯的因素往往是多方面的,这其中包括学校的因素,也涵盖一部分家庭的因素,需要教育工作者从多方面进行考虑和规划。

(一)校方因素当今,部分中职学校过于注重学生的升学率,所以针对中职生的文化教育工作会保持较高的管理强度,为其规划极为紧密的文化学习课程,留给学生的行为习惯培养时间往往较少,相关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工作则无法有效实施,也并未对其制定较为详细具体的教学策略和学习方案。

(二)家庭因素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逐渐意识到学历及文化课程学习的重要性。

但大多数学生家长认识不够,部分家长对行为习惯培养工作持怀疑态度,一味地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从而忽视行为习惯培养的重要性。

(三)学生因素尽管中职生的心智已经逐步发展成熟,但受到家长和校方的压力,大多数中职生只得将个人学习重点放在各个文化课程的学习上,从而忽视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性,这就让大多数学生逐渐失去了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意识,即使暴露了自身行为素质方面的缺陷,也在短时间内无法纠正,这对于学生的发展来说是极为不利的。

二、中职教学中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策略(一)创设学习氛围,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生而言,最主要的任务是学习。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终身受用的,所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至关重要的。

作为教师,必须高度注重环境对中职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影响。

古有“昔孟母,三择邻”,这个典故说明环境对人成长的重要影响,所以,作为教师,一定要注重班集体建设,通过各种途径为学生构建良好的学习氛围,培养良好的班风、学风。

研究发现,绝大多数中职学生都不喜欢读书,如果教师强迫学生读书,对他们来说是非常痛苦的事。

基于此,教师每天可给学生布置一定量的读书任务,让班干部先读,在全班谈读书收获,从而发挥引导者的作用,随后,教师选择班长和学习委员来督促学生共读,进而让强迫式读书变成自愿式读书。

只有通过循循善诱的方式引导学生读书,才能让学生都尝到读书的甘甜和收获。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适当的读书方法,有效将兴趣与枯燥的基础训练有机结合起来,有效将博览和精读有机结合起来,通过这种方法,远近得当,循序渐进。

另外,教师还要通过其他方式,引导学生静下心来读书,同时要求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摘抄优美篇章句段背诵,做读书笔记,通过长期的坚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学有所得。

(二)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纪律规则习惯大多数学生对规则和纪律无法长时间保持有效的关注,在一些团队活动中会极为明显地表现出来,这对于学生的未来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在中职教学项目中,通常会涵盖多类竞技教学内容,教师可将纪律和规则内涵融入课程的教学工作中。

例如,在足球训练课堂上,教师要严格规范参训时间,参训过程中不可迟到和早退,必须身穿运动鞋和运动服,队伍的解散和集合也要遵照口令。

在训练内容上,教师可组织不同类型的竞技性训练,让学生充分了解规则和策略,当出现犯规问题时,学生要接受相应的惩处,使学生充分了解纪律和规则的重要性,不断增强其规范意识,引导学生在其他课堂和日常生活中养成遵纪守规的习惯。

(三)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习惯在目前的中职生群体中,大多数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他们往往具备较强的自我意识,时刻保持以自我为中心的处事状态,在进行团队合作训练的过程中,往往会由于个人交际能力的不足,严重影响集体协作效能。

学生要在遵守规则的基础上,正确与他人进行沟通和交流,在良好配合的过程中取得比赛的胜利,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水平,养成团队协作习惯。

例如,在足球课程学习时,在相互协调配合的过程中提高整队的比赛水准,形成团队默契,在尊重队友、团结队友的氛围中,为胜利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改变观念,提中职职生心理抗挫习惯为有效提升我国中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成效,教师必须改变工作理念,提高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认识,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为学生建构全新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高效地解决学生学习与生活中遇到的各类心理健康问题,体现出新时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现实价值,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

为了避免教师无法持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学校应当对教师有针对性地开展专业化的心理教学培训,使教师深刻地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转变教师的育人理念,树立素质育人、品德育人、心理育人、文化育人等教育目标。

教师还应主动改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式方法,及时、有效地解决学生出现的心理健康问题。

三、小结
在当前社会背景下,学生不但要掌握充分的知识文化内容,而且要兼顾自身德育素质的提升。

为此,教育工作者要将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教学内容有机地融入中职教学的各个环节中,结合各方面影响因素,规划科学合理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案,提高各方面人员对于素质教育工作的重视度,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

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立德树人,德育为先。

“先成人,后成才。

发挥中职生先进模范带头作用,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1]郭连荣.中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引导与教育方法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下旬刊).2015,(8).9-9.
[2]朱亚新,谭友清,崔江涛,等.中职生正确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研究[C].201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