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高考化学综合题专练∶氯及其化合物含详细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备战高考化学综合题专练∶氯及其化合物含详细答案
一、高中化学氯及其化合物
1.现有A、B、C、D四种气体,A是密度最小的气体,B在通常情况下呈黄绿色,把四种气体分别通入酸化的硝酸银溶液中,通入B、D气体时立即出现白色沉淀,纯净的A可以在B中安静地燃烧,发出苍白色的火焰并生成D。

把无色无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通入澄清石灰水时,石灰水变浑浊。

(1)A、B、C、D的化学式分别为: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2)写出下列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A与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与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与澄清石灰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H2 Cl2 CO2 HCl H2 + Cl2点燃
2HCl H2O+ Cl2 = HCl + HClO CO2 + Ca(OH)2 =
CaCO3↓+ H2O
【解析】
【分析】
现有A、B、C、D四种气体,A是密度最小的气体,则A为氢气,B在通常情况下呈黄绿色,则B为氯气,把四种气体分别通入酸化的硝酸银溶液中,通入B、D气体时立即出现白色沉淀,纯净的A可以在B中安静地燃烧,发出苍白色的火焰并生成D,则D为HCl,把无色无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通入澄清石灰水时,石灰水变浑浊,则C为CO2。

【详解】
(1)根据上面分析得到A、B、C、D的化学式分别为:A为H2;B为Cl2;C为CO2;D为HCl;故答案为:H2;Cl2;CO2;HCl。

(2)A与B是氢气在氯气中点燃生成氯化氢,反应方程式为:H2 + Cl2点燃
2HCl;B与水是氯
气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反应方程式为H2O+ Cl2 = HCl + HClO;C与澄清石灰水是二氧化碳和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反应方程式为CO2 + Ca(OH)2 = CaCO3↓+ H2O;
故答案为:H2 + Cl2点燃
2HCl;H2O+ Cl2 = HCl + HClO;CO2 + Ca(OH)2 = CaCO3↓+ H2O。

2.室温下,A是常见的金属单质、单质B是黄绿色气体、单质C是无色气体。

在合适反应条件下,它们可以按下面框图进行反应;E是无色溶液,F是淡绿色溶液。

B和C反应发出苍白色火焰。

请回答:
(1)A是__________,B是__________,C是__________(请填写化学式);
(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③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反应④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Fe Cl2 H2 2Fe+3Cl22FeCl3 Fe+2H+=Fe2++H2↑ 2Fe2++Cl2=2Fe3++2Cl-
【解析】
【分析】
室温下,A是常见的金属单质、单质B是黄绿色气体、单质C是无色气体,B是氯气,B和C反应发出苍白色火焰,C是氢气,E是氯化氢。

F是淡绿色溶液,F溶液中含有亚铁离子,所以A是铁,F是氯化亚铁,D是氯化铁,据以上分析解答。

【详解】
室温下,A是常见的金属单质、单质B是黄绿色气体、单质C是无色气体,B是氯气,B和C反应发出苍白色火焰,C是氢气,E是氯化氢。

F是淡绿色溶液,F溶液中含有亚铁离子,所以A是铁,F是氯化亚铁,D是氯化铁,
(1)根据以上分析可知A、B、C分别是Fe、Cl2、H2;
(2)反应①为铁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铁,化学方程式为2Fe+3Cl22FeCl3;
(3)反应③为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离子方程式为Fe+2H+=Fe2++H2↑;
(4)反应④为氯化亚铁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铁,离子方程式为2Fe2++Cl2=2Fe3++2Cl-。

3.氧化物X、单质Y都能对大气造成污染。

已知X是红棕色气体,能与水反应;Y是黄绿色气体,能使湿润的有色布条褪色。

请回答下列问题:
(1)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
(2)X与水反应生成NO和一种酸,该酸的名称为________;
(3)Y能使湿润的有色布条褪色,说明Y的水溶液具有____(填“漂白”或“酸”)性。

【答案】NO2硝酸漂白
【解析】
【分析】
氧化物X、单质Y都能对大气造成污染。

已知X是红棕色气体,能与水反应;X为NO2,Y 是黄绿色气体,能使湿润的有色布条褪色,Y为Cl2。

【详解】
⑴X的化学式为NO2;故答案为:NO2。

⑵X与水反应生成NO和一种酸,3NO2+ H2O = 2HNO3 + NO,该酸的名称为硝酸;故答案为:硝酸。

⑶Y能使湿润的有色布条褪色,Cl2 + H2O = HCl +HClO,HClO具有漂白性,说明Y的水溶液具有漂白性;故答案为:漂白。

4.某课外学习小组对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调味品M进行探究。

已知C可在D中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

M与其他物质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部分产物、反应条件已略去):
(1)常温下,用惰性电极电解M溶液(足量)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电解一段时间后,让溶液复原的方法为_____ ,若M溶液为0.5 L,电解一段时间后,两极共生成气体1.12 L(已折算为标准状况下的体积),则电解后溶液的pH为_____(忽略溶液的体积变化)。

(2)若A是一种常见的难溶于水的酸性氧化物,可用于制造玻璃,则E溶液的俗称是
_______。

(3)若A是CO2气体,将一定量的A通入B溶液,得到溶液W,再向溶液W中滴入盐酸,相关量如图所示,则溶液W中的溶质及其物质的量分别为_____、_____。

(4)若A是一种化肥。

A和B反应可生成气体E,E与D相遇产生白烟,工业上可利用E与D的反应检查输送D的管道是否泄漏,是因为E与D可发生反应:_________(写化学方程式)。

【答案】2Cl-+2H2O2OH-+H2↑+Cl2↑通入HCl 13 水玻璃 Na2CO3,0.005mol NaHCO3,0.005mol 3Cl2+8NH3===N2+6NH4Cl
【解析】
【分析】
C可在D中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则C为H2,D为Cl2;其生成的产物为HCl,F为HCl;用惰性电极电解M溶液,产生H2、Cl2,则M为NaCl,B为NaOH。

【详解】
(1)常温下,用惰性电极电解NaCl溶液(足量)时,生成氢气、氯气和氢氧化钠,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Cl-+2H2O2OH-+H2↑+Cl2↑;溶液中出来的为氢气和氯气,则溶液还原
时,应加入HCl恢复;两极共生成气体1.12 L,则生成n(H2)=n(Cl2)=
1.12
222.4
=0.025mol,则
溶液中产生0.05mol的OH-,c(OH-)=0.05mol?
0.5L
=0.1mol/L,则c(H+)=10-13 mol/L,pH=13;
(2)若A 是一种常见的难溶于水的酸性氧化物,可用于制造玻璃,A 为二氧化硅,与NaOH 反应生成硅酸钠,其溶液俗称水玻璃;
(3)若A 是CO 2气体,根据图像可知,开始时未产生气体,且生成气体消耗盐酸与未生成气体消耗的盐酸的体积比为2:1,则溶液为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混合液,且其物质的量之比为1:1,则Na 2CO 3,0.005mol ;NaHCO 3,0.005mol ;
(4)若A 是一种化肥,E 与HCl 相遇产生白烟,则E 为氨气,氨气与氯气反应生成氮气和氯化铵固体,方程式为3Cl 2+8NH 3===N 2+6NH 4Cl 。

5.A 、B 、C 、X 是中学化学常见物质,均由短周期元素组成,转化关系如图。

请针对以下三种不同情况回答:
()1若A 、B 、C 中均含同一种常见金属元素,该元素在C 中以阴离子形式存在,将A 、C 的水溶液混合可得B 的白色胶状沉淀。

A ①中含有的金属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向水中加入X 物质,X 对水的电离平衡的影响是_________(填“促进”、“抑制”或“无影响”)。

A ②与C 的水溶液混合后生成
B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A 为固态非金属单质,A 与X 同周期,同时A 在X 中燃烧,生成3(AX 和5AX )白色烟雾,常温常压下
C 为白色固体,B 分子中各原子最外层均为8电子结构。

①若A 为该元素的白色固体单质,其结构为正四面体,分子式为4A ,则1molA 单质中含共价键数目为_________A N ,B 的电子式为_________。

X ②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A 、B 、C 的焰色反应呈黄色,A 为淡黄色固体,B 、C 的水溶液均为碱性,A 溶于水后可与X 反应生成C ,常温下,X 为气态酸性氧化物。

A ①中所含有的化学键类型是_________。

B ②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小到大的顺序是_________。

【答案】第三周期第ⅢA 族 抑制 ()3223Al 3AlO 6H O 4Al OH +-
++===↓ 6
22Cl H O H Cl HClO +-+=++ 离子键、共价键
()()()()()
233c H c HCO c OH c CO c Na +---+<<<< 【解析】
【分析】
A 、
B 、
C 、X 是中学化学常见物质,均由短周期元素组成;
(1)若A 、B 、C 中均含同一种常见金属元素,将A 、C 的水溶液混合可得B 的沉淀,由转化关系可知,A 含有铝离子,B 为氢氧化铝,C 含有偏铝酸根,x 为氢氧化钠;
①A 中含有的金属元素为Al ;加入X 为氢氧化钠,抑制水的电离程度;
②A 与C 的水溶液混合后生成B ,是铝离子和偏铝酸根离子双水解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
(2)①若A 为固态非金属单质,A 与X 同为第三周期元素,常温常压下C 为白色固体,B 分子中各原子最外层均为8e -结构,同时A 在X 中燃烧,由转化关系可知,A 为磷,B 为三氯化磷,C 为五氯化磷,x 为氯气;依据磷单质分子式为P4分析共价键数,三氯化磷是共价化合物,写出电子式;
②X 与水反应是氯气和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次氯酸是弱电解质;
(3)若A 、B 、C 的焰色反应均呈黄色,水溶液均为碱性;将C 加到盐酸中,有无色无味的气体X 产生,则A 为氢氧化钠,B 为碳酸钠,C 为碳酸氢钠,x 为二氧化碳;
①A 为氢氧化钠使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构成,据此分析化学键类型;
②C 为NaHCO 3,碳酸氢根离子水解大于电离,溶液呈碱性。

【详解】
()1若A 、B 、C 中均含同一种常见金属元素,将A 、C 的水溶液混合可得B 的沉淀,由转化关系可知,A 含有铝离子,B 为氢氧化铝,C 含有偏铝酸根,x 为氢氧化钠。

A ①、
B 、
C 中含有的同一种常见金属元素为Al ,在周期表中位置是第三周期,ⅢA 族,向水中加入X 氢氧化钠是碱,对水的电离平衡的影响是抑制;
A ②的水溶液含有铝离子,C 水溶液含有偏铝酸根,混合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反应离子方程式为3223Al 3AlO 6H O 4Al(OH)+-++=;
()2若A 为固态非金属单质,A 与X 同为第三周期元素,常温常压下C 为白色固体,B 分子中各原子最外层均为8e -结构,由转化关系可知,A 为白磷,B 为三氯化磷,C 为五氯化磷,x 为氯气;
A ①是白磷,是正四面体结构,所以1molA 单质中含共价键数目为6N A ;
B 为三氯化磷,各原子都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三氯化磷B 的电子式为;
X ②为2Cl ,与水反应,生成次氯酸和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2Cl H O H Cl HClO +-+=++;
()3若A 、B 、C 的焰色反应均呈黄色,水溶液均为碱性;将C 加到盐酸中,有无色无味的气体X 产生,则A 为氢氧化钠,B 为碳酸钠,C 为碳酸氢钠,x 为二氧化碳;
A ①为氢氧化钠,属于离子化合物,钠离子与氢氧根离子之间形成离子键,氢氧根离子中氧原子与氢原子之间形成1对共用电子对,为共价键,属于A 中所含有的化学键是离子键、共价键;
C ②为3NaHCO ,溶液中碳酸氢根离子水解大于电离,溶液呈碱性,溶液中离子浓度由
小到大的顺序是:()()()()()23
3c CO c H c OH c HCO c Na -+--+
<<<<。

【点睛】 解无机推断题常见思维方法:①正向思维:根据题设条件,结合有关的化学知识,依题目的意思,按一定的层次结构逐步推理,从而得出结论;②逆向推理:以最终产物(或题中某一明显特征)为起点,层层逆推,以求得结论;③猜想论证:先根据题意凭直觉猜想初步得出结论然后将结论代入到题中去验证,若与题中所给条件、题意吻合,即为答案;④综合分析:根据题设条件、过程产物、最终产物的特征、反应规律、数据等进行综合分析,逐步得出结论。

6.室温下,A 是常见的金属单质、单质B 是黄绿色气体、单质C 是无色气体.在合适反应条件下,它们可以按下面框图进行反应;E 溶液是无色溶液,F 是淡绿色溶液.B 和C 反应发出苍白色火焰.请回答:
(1)B 是 ______ ,C 是 ______ (请填写化学式);
(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
【答案】Cl 2 H 2 2Fe+3Cl 2
点燃 2FeCl 3 【解析】
【分析】
A 是常见的金属单质、单质
B 是黄绿色气体,为氯气,单质
C 是无色气体,B 和C 反应发出苍白色火焰,说明C 为氢气,则E 为氯化氢,E 溶液为盐酸,盐酸和A 反应生成氢气和F ,F 为淡绿色溶液,说明为氯化亚铁,A 为铁。

D 为氯化铁。

【详解】
A 是常见的金属单质、单质
B 是黄绿色气体,为氯气,单质
C 是无色气体,B 和C 反应发出苍白色火焰,说明C 为氢气,则E 为氯化氢,E 溶液为盐酸,盐酸和A 反应生成氢气和F ,F 为淡绿色溶液,说明为氯化亚铁,A 为铁。

D 为氯化铁。

(1)B 为氯气,Cl 2,C 为氢气,H 2;
(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2Fe+3Cl 2
点燃 2FeCl 3。

【点睛】
掌握无机推断题的突破口,注意常见物质的颜色和特性,如氯气为黄绿色气体,氢气为无色气体,苍白色火焰为氯气和氢气反应时的现象等。

7.现有A 、B 、C 、D 四种气体,A 是密度最小的气体,B 在通常情况下呈黄绿色,把四种气体分别通入酸性硝酸银溶液中,通入B 、D 气体时立即出现白色沉淀,纯净的A 可以在B 中安静地燃烧,发出苍白色的火焰并生成D 。

把无色无刺激气味气体C 通入澄清石灰水时变浑浊。

(1)A 、B 、C 、D 的化学式分别为:
A_______;B______;C______;D_____。

(2)写出下列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A 与B_______;
B 与水_______。

【答案】H 2 Cl 2 CO 2 HCl 22
H +Cl 2HCl 点燃 Cl 2+H 2O=HCl +HClO 【解析】
【分析】
A 是密度最小的气体即为氢气,
B 在通常情况下呈黄绿色即为氯气,纯净的A 可以在B 中安静地燃烧,发出苍白色的火焰并生成D 即氢气和氯气反应生成氯化氢气体的特征现象,即D 为氯化氢,把四种气体分别通入酸性硝酸银溶液中,通入B 、D 气体时立即出现白色沉淀,进一步验证B 为氯气,D 为氯化氢,无色无刺激气味气体
C 通入澄清石灰水时变浑浊即为二氧化碳气体。

【详解】
⑴A 是密度最小的气体即为氢气,A 为H 2;
B 在通常情况下呈黄绿色即为氯气,B 为Cl 2;
无色无刺激气味气体C 通入澄清石灰水时变浑浊即为二氧化碳气体,C 为CO 2;
纯净的A 可以在B 中安静地燃烧,发出苍白色的火焰并生成D 即生成HCl ,D 为HCl ; ⑵A 与B 反应方程式为:22H +Cl 2HCl 点燃;
B 与水反应方程式为:Cl 2+H 2O=HCl +HClO 。

【点睛】
①根据PV=nRT 可以推出ρP=RT M
,所以相同条件下,气体的密度和其摩尔质量呈正比,即相同条件下密度最小的气体即为氢气;②纯净的A 可以在B 中安静地燃烧,发出苍白色的火焰,这是氢气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氢反应。

8.常温下,A 是可用来对自来水进行消毒的黄绿色单质气体,A 、B 、C 、D 、E 都含X 元素,其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1)请分别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如为溶液请填溶质的化学式):
A________、 B________、 D________、E________。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请注明反应条件):
A +H 2O : ____________________;
A → D : 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Cl 2 HClO HCl NaClO Cl 2+H 2O 垐?噲?HCl +HClO Cl 2+H 2
点燃2HCl 【解析】
【分析】
常温下,A 是可用来对自来水进行消毒的黄绿色单质气体,判断为Cl 2,A 、B 、C 、D 、E 都含X 元素,B 为HClO ,C 为NaCl ,D 为HCl , E 为NaClO ,依据推断出的物质结合物质性质回答问题。

【详解】
依据转化关系图分析,常温下,A 是可用来对自来水进行消毒的黄绿色单质气体,判断为Cl 2,A 、B 、C 、D 、E 都含X 元素,B 为HClO ,C 为NaCl ,D 为HCl , E 为NaClO ;
(1)根据以上分析,A 为Cl 2、B 为HClO ,D 为HCl ,E 为NaClO ;
(2)氯气和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化学方程式为:Cl 2+H 2O 垐?噲?HCl +HClO ; 氯气可以与氢气反应生成氯化氢,反应方程式为:22Cl +H 2HCl 点燃。

9.A 、B 、C 、D 是高中阶段学习的四种物质,单质A 在单质B 中燃烧产生苍白色的火焰,产物溶于水得到常见的强酸。

化合物C 、D 是刚学过的两种有重要用途的物质,化合物C 具有强氧化性、漂白性,是单质B 与水反应的产物之一。

化合物D 是淡黄色物质,可用于呼吸面具,可由一种活泼金属与氧气燃烧得到。

回答下列问题:
(1)单质A 与单质B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2)单质B 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3)D 用于呼吸面具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4)C 与NaOH 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答案】H 2+Cl 2
2HCl Cl 2+H 2O=HCl +HClO 2Na 2O 2+2CO 2=2Na 2CO 3+O 2、2Na 2O 2+2H 2O =4NaOH +O 2↑ HClO +NaOH=NaClO +H 2O
【解析】
【分析】
根据单质A在单质B中燃烧产生苍白色的火焰可知A为H2,B为Cl2;根据化合物D是淡黄色物质,可用于呼吸面具可知D为Na2O2,根据化合物C具有强氧化性、漂白性,是单质B与水反应的产物之一可知C为HClO。

【详解】
(1)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Cl22HCl,故答案为:H2+Cl22HCl;
(2)氯气和水反应生成生成盐酸和次氯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l2+H2O=HCl+HClO,故答案为:Cl2+H2O=HCl+HClO;
(3)过氧化钠能与人呼吸出的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氧气,可供人呼吸,常用于呼吸面具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CO2=2Na2CO3+O2、2Na2O2+2H2O =4NaOH+
O2↑,故答案为:2Na2O2+2CO2=2Na2CO3+O2、2Na2O2+2H2O =4NaOH+O2↑;
(4)HClO是弱酸,能与NaOH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生成次氯酸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ClO+NaOH=NaClO+H2O,故答案为:HClO+NaOH=NaClO+H2O。

【点睛】
单质A在单质B中燃烧产生苍白色的火焰、化合物D是淡黄色物质,可用于呼吸面具,可由一种活泼金属与氧气燃烧得到是解答的突破口。

10.中学化学常见的物质A、B、C、D之间存在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其中反应条件已省略。

请按要求填空:
(1)若A为黑色固体单质,C、D均能使石灰水变浑浊,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

(2)若A为黑色粉末,C能使品红溶液和石蕊试液褪色,则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

(3)若A为常见的碱,其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D可作干燥剂,则C的水溶液呈_______ (填“酸性”、“碱性”或“中性”),其原因是_______。

(4)若A为红色金属单质,其质量为1.92g,与过量的B在常温下反应,用容器将全部的无色气体C收集起来,然后倒扣在水中,需通入标准状况下VmL的氧气恰好使C气体完全转化为B,则V=_______。

【答案】2H2SO4+C(浓)=∆ CO2↑+2SO2↑+2H2O MnO2+4H++2Cl- =∆ Mn2++Cl2↑+2H2O碱性氨气溶于水会跟水结合成氨水,氨水发生部分电离,电离出按根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所以氨气溶于水后溶液显碱性336
【解析】
【分析】
【详解】
(1)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有二氧化碳、二氧化硫,若A为黑色固体单质,C、D 均能使石灰水变浑浊,则A是碳、B是浓硫酸,碳与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SO4+C(浓)=∆ CO2↑+2SO2↑+2H2O。

(2)氯气能使品红溶液和石蕊试液褪色,若A为黑色粉末,C能使品红溶液和石蕊试液褪色,则A是MnO2、B是浓盐酸,MnO2和浓盐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氯化锰、氯气、水,则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MnO2+4H++2Cl- =∆ Mn2++Cl2↑+2H2O。

(3)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的碱是氢氧化钙, A为氢氧化钙, D可作干燥剂,D是氯化钙,则B是氯化铵,氢氧化钙和氯化铵反应生成氨气、氯化钙、水,则C是氨气,氨气溶于水会跟水结合成氨水,氨水发生部分电离,电离出按根离子和氢氧根离子,
NH3+H2Oƒ NH3·H2O ƒNH4+ + OH-,所以氨气的水溶液呈碱性。

(4)A为红色金属单质,A是铜,铜与硝酸在常温下反应,生成NO气体,则B是硝酸、C 是NO ,根据反应方程式3Cu+8HNO3=3Cu(NO3)2+2NO↑+4H2O 、4NO+3O2+2H2O=4HNO3,可得关
系式6Cu~4NO~3O2; 1.92gCu的物质的量是
1.92
64/
g
g mol
=0.03mol,
设需氧气的体积是VL
6Cu~~4NO~~3O2
6mol 67.2L
0.03mol VL
667.2
0.03V
=
V=0.336L=336mL。

11.按要求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
(1)实验室可以用KClO3和浓盐酸反应制取氯气,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用双线桥表示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_____________。

(2)二氧化氯(ClO2)作为一种高效强氧化剂,可用KClO3和草酸(H2C2O4),稀硫酸,水浴加热制备。

反应后产物中有ClO2、CO2和一种酸式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

(3)写出工业上制备漂白粉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2KClO3+H2C2O4+2H2SO4
2ClO2↑+2CO2↑+2KHSO4+2H2O 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解析】
【分析】
(1)氯酸钾与浓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钾、水和氯气,反应中只有Cl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当有3mol Cl2生成时,转移5mol电子,据此分析解答;
(2)依据题意可知:KClO3和草酸(H2C2O4)在酸性条件下反应生成ClO2、CO2和KHSO4,据此书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工业上用氯气与石灰乳反应制备漂白粉。

【详解】
(1)氯酸钾与浓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钾、水和氯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KClO3+6HCl(浓)=KCl+3Cl2↑+3H2O,反应中只有Cl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当有3mol Cl2生成时,转移5mol电子,则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用双线桥表示为
,故答案为:;
(2)依据题意可知:KClO3和草酸(H2C2O4)在酸性条件下反应生成ClO2、CO2和KHSO4,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KClO3+H2C2O4+2H2SO4
2ClO2↑+2CO2↑+2KHSO4+2H2O,故答案为:2KClO3+H2C2O4+2H2SO4
2ClO2↑+2CO2↑+2KHSO4+2H2O;
(3)工业上氯气与石灰乳制备漂白粉,反应生成氯化钙、次氯酸钙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故答案为: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12.下图所示是以海水为原料,获得某产物的工艺流程图。

已知在吸收塔中,溶液的pH
显著减小。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两次氯化的作用是否相同________(选填“是”或“否”)。

(2)吸收塔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2次氯化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资料证实,在酸性介质中,第1次氯化过程中可用氧气或空气替代。

但在实际工业生产中为什么不用更廉价的空气替代氯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工艺的处理方法可简单概括为“空气吹出、X气体吸收、氯化”。

某同学认为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对第1次氯化液直接蒸馏也可得到产物,不必进行上述过程,请对该同学的说法作出正确的评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是 Br2+SO2+2H2O=H2SO4+2HBr 2Br-+Cl2=Br2+2Cl-若用廉价的空气替代Cl2进行第1次氯化,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4Br-+O2+4H+=2Br2+2H2O,则反应时需要将大量的盐卤(浓度不大)酸化反应后又要将废液中和才能排放,在经济上不合算第一次氯化后的海水虽然含有溴单质,但浓度低,如果直接蒸馏原料,产品成本高,“空气吹出、
SO2吸收、氯化”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溴的富集过程,以提高其浓度,减少能源的消耗【解析】
【分析】
本工艺流程是海水中Br-被Cl2氧化,然后用热空气吹出,根据题中信息,吸收塔内溶液pH显著减小,可确定气体X是SO2,吸收塔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r2+SO2+2H2O=
H2SO4+2HBr,生成的Br-再被Cl2氧化,生成的Br2用蒸气蒸出,再冷凝得到液态溴。

【详解】
(1)图中两次氯化的作用相同,均起到了氧化剂的作用;
(2)吸收塔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r2+SO2+2H2O=H2SO4+2HBr,第2次氯化的离子方程式为2Br-+Cl2=Br2+2Cl-;
(3)若用廉价的空气替代Cl2进行第1次氯化,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4Br-+O2+4H+=
2Br2+2H2O,则反应时需要将大量的盐卤(浓度不大)酸化反应后又要将废液中和才能排放,在经济上不合算,因此在实际工业生产中不用更廉价的空气替代氯气;
(4)第一次氯化后的海水虽然含有溴单质,但浓度低,如果直接蒸馏原料,产品成本高,“空气吹出、SO2吸收、氯化”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溴的富集过程,以提高其浓度,减少能源的消耗。

13.KMnO4和MnO2都是重要的化学物质,在实验室可以作氧化剂和催化剂。

某化学学习小组对两种物质的制备探究如下:
Ⅰ.MnO2的制备:
该学习小组设计了将粗MnO2(含有较多的MnO、MnCO3和Fe2O3)样品转化为纯MnO2的实验,其工艺流程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第②步操作中,NaClO3氧化MnSO4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2)第③步操作中,最终得到的固体除NaClO3外,还一定含有下列物质中的________(填序号)。

a.NaCl b.NaClO c.NaOH d.NaClO4
(3)为得到纯净的MnO2,须将过滤后的MnO2合并后进行洗涤。

洗涤沉淀所用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_______。

(4)NaClO3和MnO2在一定条件下都可以氧化浓盐酸制取氯气,制取等量的氯气消耗NaClO3与Mn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

Ⅱ.KMnO4的制备:
(5)实验室由二氧化锰制备高锰酸钾可分两步进行:
第一步:MnO2与KOH共熔并通入氧气:2MnO2+4KOH+O2=2K2MnO4+2H2O;
第二步:通入CO2,可使K2MnO4发生歧化反应生成KMnO4和MnO2。

第二步完成反应时,转化为KMnO4的K2MnO4占其全部的百分率约为________(精确到
0.1%)。

【答案】2ClO3-+5Mn2++4H2O=Cl2↑+5MnO2↓+8H+ ac 烧杯、漏斗、玻璃棒 1∶3 66.7% 【解析】
【分析】
(1)NaClO3氧化MnSO4的离子方程式,根据得失电子守恒配平即可;
(2)图中告知反应条件为加热,且NaOH溶液过量,则通入Cl2所得的溶液一定含有NaClO3、NaCl、NaOH;
(3)洗涤沉淀所用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漏斗;
(4)根据NaClO3-3Cl2,MnO2-Cl2计算,可求出该比例;
(5)根据3K2MnO4-2KMnO4计算即可。

【详解】
(1)NaClO3氧化MnSO4的离子方程式为2ClO3-+5Mn2++4H2O=Cl2↑+5MnO2↓+8H+;
(2)图中告知反应条件为加热,则发生反应Cl2+6NaOH Δ
5NaCl+NaClO3+3H2O,且NaOH
溶液过量,通入Cl2所得的溶液一定含有NaClO3、NaCl、NaOH,故选ac;(3)洗涤沉淀所用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漏斗;
(4)根据反应NaClO3+6HCl(浓)=NaCl+3Cl2↑+3H2O,MnO2+4HCl(浓)Δ
MnCl2+Cl2↑+2H2O,
若要制取等量的氯气,消耗NaClO3与Mn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
(5)根据反应2CO2+3K2MnO4=2KMnO4+MnO2↓+2K2CO3可知,3份K2MnO4中有2份转化
为KMnO4,则转化为KMnO4的K2MnO4占其全部的2
3
,即66.7%。

14.17.4g MnO2与240 mL 10 mol/L(密度为1.10g/mL)的盐酸(足量)混合加热(不考虑盐酸挥发),使其充分反应后,再向溶液中加入足量的AgNO3溶液。

(已知:
MnO2+4HCl(浓)MnCl2+Cl2↑+2H2O)
试求:(1)10 mol/L的盐酸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_
(2)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______________;
(3)产生沉淀的质量_________________。

【答案】33.2% 4.48L 287g
【解析】
【分析】
(1)根据c=1000
M
计算溶液的质量分数;
(2)先计算MnO2、HCl的物质的量,判断哪种物质过量,以不足量的物质为标准计算Cl2的
物质的量及体积;
(3)根据Cl 元素守恒,计算反应产生的AgCl 沉淀的物质的量,然后根据m=n·M 计算质量。

【详解】
(1)根据c=1000M ρω可知该溶液的质量分数为1036.5ω10001000 1.10cM ρ⨯==⨯=33.2%; (2)n (MnO 2)=m÷M=17.4g÷87g/mol=0.2mol ,n(HCl)=0.24L×10mol/L=2.4mol ,n(MnO 2):n(HCl)=0.2mol :2.4mol=1:12,根据反应方程式MnO 2+4HCl(浓)
MnCl 2+Cl 2↑+2H 2O 可知二者反应的物质的量的比是1:4,可见浓盐酸过量,反应产生Cl 2要以MnO 2为标准,n(Cl 2)= n(MnO 2)=0.2mol ,所以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
V(Cl 2)=0.2mol×22.4L/mol=4.48L ;
(3)反应反应后溶液中含有Cl -的物质的量为n(Cl -)=2.4mol-2×0.2mol=2mol ,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AgNO 3溶液,发生反应Ag ++Cl -=AgCl↓,则反应产生沉淀的质量n(AgCl)= n(Cl -)=2mol ,则m(AgCl)=2mol×143.5g/mol=287g 。

【点睛】
本题考查了物质的量的化学计算,包括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应用、物质的量浓度与质量分数的换算、反应物有过量时的计算等。

掌握基本概念及物质之间的反应转化关系是本题解答的关键,当物质发生反应,两种物质的质量或物质的量都给出时,首先要根据方程式中相应物质转化关系,判断哪种物质过量,然后以不足量的物质为标准计算。

15.实验室用8.7g 的MnO 2与50mL 足量的浓盐酸制取氯气
(1)求生成氯气的体积_________(标准状况)
(2)若向反应后的剩余溶液中,加入足量AgNO 3溶液,生成白色沉淀57.4g ,求原浓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_____________
【答案】2.24L 12mol/L
【解析】
【分析】
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反应Δ
2222
MnO +4HCl =MnCl +Cl +2H O ↑,根据反应方程式计算生成氯气的体积;根据氯元素守恒计算原浓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

【详解】 8.7g MnO 2的的物质的量是8.7g 0.1mol 87g/mol
=,设生成氯气的物质的量是xmol , Δ
2222MnO +4HCl =MnCl +Cl +2H O ↑
1mol 1mol
0.1mol x mol
x=0.1mol
(1)生成氯气在标准状况的体积是0.1mol×22.4L/mol=2.24L ;
(2)若向反应后的剩余溶液中,加入足量AgNO 3溶液,生成氯化银沉淀57.4g ,氯化银的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