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绿色建筑工程造价预算与成本控制分析_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型绿色建筑工程造价预算与成本控制分析
发布时间:2021-07-01T00:50:06.186Z 来源:《中国科技人才》2021年第10期作者:李秀苓[导读] 在绿色建筑工程中,通过造价预算与成本控制的开展,就可以保障施工建设的有序进行,保障造价预算的科学合理,将成本费用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为建设企业带来更多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天津市经特建设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天津 300074
摘要:现如今,我国建筑业发展迅速,新型绿色建筑是目前主要发展趋势。
新型绿色建筑就是在建筑整个使用寿命周期内做到节能与环保,并开始变成以后建筑设计的主要方向,对其进行成本控制和造价预算的分析,能够有效地减少工程的开销,提升建筑的整体质量,做到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处。
对比以往的建筑工程,新型绿色建筑工程对于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变得更高,因此其成本控制与造价预算也应该达成工程生态所提出的要求,在本质上提升工程的具体水准,增加工程实际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当下怎样落实好新型绿色建筑工程的造价预算以及成本控制工作,已然变成业界需要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新型绿色建筑;造价预算;成本控制;分析
引言
在绿色建筑工程中,通过造价预算与成本控制的开展,就可以保障施工建设的有序进行,保障造价预算的科学合理,将成本费用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为建设企业带来更多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因此在今后的发展中,就要对造价预算与成本控制要点,展开深入的分析,来为企业发展提供相应的参考依据。
1新型绿色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控制的意义
通过预算编制,可以保障工程造价预算符合招投标要求,同时可以指导项目成本支出。
工程项目的开始阶段是工程招投标,关系到建筑企业是否可以获取工程项目。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成本支出,可以保障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这也突出了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控制工作的重要性。
在工程招投标阶段,招标单位分析投标文件的过程中主要是结合总造价,因而筛选投标方案。
如果方案具有相似性,需要考察造价预算方案。
为了提高造价预算方案的竞争力,需要将造价控制理念融入到预算体系中,精准地评估工程量,因此,确定工程成本支出。
此外需要分析资金来源,避免融资成本发生漏算。
2新型绿色建筑工程超预算的原因
(1)是在采购阶段,采购中对工程造价的控制存在诸多不完善的地方,尤其是忽视对实训项目建设的规划,导致材料采购管理不当而出现成本超标。
(2)是设计阶段,由于缺乏配套的设备图纸,实训大楼的分项图纸不强,加上对工程施工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没有引起重视,导致设计引发的质量问题较为突出。
(3)是施工阶段,由于中的工程变更较多,所编制的造价预算不合理,受市场、设计等因素的影响较多,对造价控制不到位,施工图结算不合理等,导致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情况出现。
(4)是竣工阶段,由于该阶段对资料管理不到位,使得项目验收缺乏必要的资料,加上在审计决算上不重视,对项目变更的原因和签证费用审计的不到位,而导致超预算的情况出现。
3新型绿色建筑工程造价预算与成本控制的有效措施
3.1正确应用现代化技术,主动改变以往施工思路
针对新型绿色建筑工程来说,其在成本控制与造价预算方面能够尽最大能力的保障其的用处和作用,借助全新的技术针对其做对应的审核,运用专业性较长的信息处理方式和现代化的统计分析软件来对成本控制与造价预算进行仿真操作,已达成理想的效果。
比如,在完善工程的施工方案时,利用虚拟仿真这项技术来模拟实际的建筑施工方案,降低施工期间所造成的资金损耗,强化成本操控本身的精准性与造价预算本身的稳定性,避免因为没必要的误差而浪费资金。
此外,在施工成本控制与造价预算期间,有关工作者就需要转变之前的管理理念,改变之前的管理体制和操控体制的阻碍,践行合理化的管控方式以及管理体制;或是对于高成本工程具有足够的认知,建立合理化的绿色建筑体制,做好相应的能源以及资金配置,使得操控能力以及管理效果有所提升。
与之前的建筑体制相比,当下的建筑工程有着较高的造价成本,因此在预算期间应该知道实际的认知额度,优化施工方案以及设计手段,应该按照成本节约的相关原则,创建动态化的财务操控体制和管理体系。
具体而言,只有注重绿色建筑这类工程的具体成本操控以及造价计算,才能够杜绝支出高于预算这种情况的出现,杜绝不良因素的影响,以保障是后期工作得以正常的进行,促进工程项目的不断发展。
3.2做好工程预算编制工作,提高工程预算编制的合理性
在进行工程施工前,科学合理地编制工程预算是进行工程成本控制的基础。
只有编制科学有效的工程预算,才能控制好整个工程成本。
首先,要建立健全奖惩机制。
通过制度来约束预算编制人员的行为,提高其职业素养,培养其对预算管理工作的兴趣和重视。
同时,为提高编制人员的专业水平,还应当举行定期的培训活动,让每位员工都能掌握最前沿的成本预算编制方法。
做到懂施工,又要会技术。
其次,在进行编制工程预算前,对于预算编制人来说,只有利用施工图纸算准预算工程量、套对定额单价及费用后与实际施工现场的内容进行对比分析,才能编制出较为合理的工程成本预算。
最后,想要尽可能规避建筑工程成本造价的超预算问题,除了要提升建筑工程造价预算编制的合理性之外,还需要安排好预算编制人员的工作。
在编制预算的过程中,如果预算编制人员不懂施工,那么将会大大增加超预算问题的发生率。
为此,如果想要提升预算编制工作的质量,有效控制建筑工程成本造价的超预算问题,就要做好培训宣传工作,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预算管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促使其主动参与到预算编制工作中去。
此外,为做好造价控制工作,预算编制人员还应当做好实地考察工作,全方位了解整个建筑工程项目,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预算编制工作的合理性、有效性。
3.3引入动态预算管理机制
在施工实践中,为了提高工程成本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可以引入动态预算管理机制。
引入该机制目的是:(1)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动态预算管理机制的应用范围也在不断拓展。
由于市场经济具有明显的波动性,整个施工过程中,不管是人工成本、材料成本还是机械应用维修成本等,都可能会发生变化,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有时价格波动还会较大。
如果不能应用动态预算管理机制进行管理,就不能针对价格的波动情况做出合理的调整,使得工程的建设和市场的发展相互脱离,衍生出越来越多的问题,不利于项目的开展。
而动态预算管理机制的引入可以增强工程建设和市场发展的一致性,有效削减市场的变化给工程建设施工所造成的不良影响。
(2)引入动态预算管理机制,可以更加有效地管理项目施工建设中的突发性事件,对于提高建筑工程成本管理的有效性具有积极的意义。
结语
作为绿色建筑这类工程体系中的关键内容,其在成本操控和造价预算这些工作实行的效果关乎着工程具体的管理效果,所以在正式工作过程里需要结合具体工作情况,合理的运用先进技术,积极优化之前的施工思路,增加对于预算动态化的管理力度,综合分析生命周期的实际成本,推动项目的一体化建设。
这样才能够缩减建筑工程所支出成本,提高工程管理具体的效果以及施工质量,确保工程实际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实现人、自然和建筑这三者间的和谐相处,使得建筑工程朝向绿色化以及科学化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沈红群.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与控制策略分析[J].工程技术研究,2020,43(5):141-142.
[2]吴实林.建筑工程造价预算动态管理控制要点与策略分析[J].建筑技术开发,2020,47(18):115-116.
[3]王毅.工程造价概预算审核工作的要点与控制策略[J].建材与装饰,2020,16(19):164,166.
[4]王冠.探究基于工程预算的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策略[J].建材与装饰,2020,16(15):163,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