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 初中语文八年级第一单元第1课《消息二则》同步练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同步练习
一、基础演练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wú xiǔ kuì dí
()湖摧枯拉()()退()港
2.一则消息通常不可少的三部分是( )
A.标题主体结尾
B.标题导语主体
C.标题时间正文
D.标题时间人物
3. 本文作者毛泽东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思想家、诗人,他的许多经典语言哲理深刻,广为流传。
下面是毛泽东流传较广的几句话,请将它们连线。
一条千古不变的真理人不犯我,我不犯人
最鼓舞人心的一句话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最豪迈最傲气的一句话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最谦虚的一句话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最震撼人心的一句话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
4.判断正误。
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新闻的特点是立场、观点鲜明,内容真实、具体,反应迅速,语言简明准确。
( )
(2)新闻的记叙要素与记叙文大致相同,有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五项。
( )
(3)新闻的标题分为引题、正题和副题,三个标题缺一不可。
( )
(4)新闻的主要表达方式是记叙,有时兼有议论、描写。
( )
(5)新闻的导语一般指“电头”后的第一句或第一段文字,用来提示消息的重要事实,使读者一目了然。
( )
(6)新闻的背景,一般指消息的最后一句或一段话,是消息的结尾。
( )
5. 对下列各句表达方式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南阳为古宛县,位于河南省南部,因其地理形势和所处位置,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三国时曹操与张绣曾于此城发生争夺战。
(记叙)
B.炽烈的炮火映红了江面和天空。
接着,从各个港口涌出了无数只大小船只。
它们立即散布江面,像箭似的向南飞驶而去。
(描写)
C.在人民解放军伟大的胜利的攻势下,南阳守敌王凌云于四日下午弃城南逃,我军当即占领南阳。
(记叙)
D.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
(议论)
6. 下面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有的学生过于强调自我,讲索取多,讲奉献少,不讲责任,教育他们志存高远,懂得感恩,自觉奉
献,成为全社会的当务之急。
B.近日,一些网友疯传美国校车PK悍马完胜的新闻图片,甚至有不少人说“北美校车比装甲车还坚固”、“撞毁悍马轻而易举”,其实,这多少有点夸大其辞。
C.他讲课很少带讲稿,即使带了也决不打开,两个学时一百分钟,滔滔不绝如江河直泻,夸夸其谈如行云流水。
D.因开始,斑羚们发现自己陷入了进退维谷的绝境,一片惊慌,胡乱蹿跳。
7.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投资环境的好坏,服务质量的优劣,市民文明素质的高低,都是铜仁经济能否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B.文艺界的同志对这一节目表示了极大的关心和浓厚的兴趣。
C.威海海防纪念馆分序厅、抗倭、抗英、抗法、抗日、尾厅等六部分组成,充分显示了中华儿女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D.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让我们接触了社会,开阔了视野。
二、能力提升
1.课内阅读
新华社长江前线二十二日二时电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二十一日已有大约三十万人渡过长江。
渡江战斗于二十日午夜开始,地点在芜湖、安庆之间。
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
长江风平浪静,我军万船齐放,直取对岸。
不到二十四小时,三十万人民解放军即已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现正向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诸城进击中。
人民解放军正以自己的英雄式的战斗,坚决地执行毛主席朱总司令的命令。
(1)这则新闻的电头是什么?它交代了哪些内容?有什么作用?
(2)1949年4月20日,国民党政府刚拒绝签订和平协定。
这则消息点明渡江战斗在“二十日午夜”就开始了,其目的是什么?
(3)“不到二十四小时,三十万人民解放军即已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现正向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诸城进击中。
”句子中的“不到”“突破”“现正”能否换成“共”“越过”“已经”?
(4)文中哪些词语描述国民党反动派防线崩溃?哪些词语描述人民解放军的英勇善战?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语言运用:在空格处各写一句话,把整个寓言补写完整。
上帝派三位天使前往人间,各自完成一项使命。
他吩咐第一位天使去寻找一个美貌的人,叮咛第二个
天使选拔一个能干的人,委派第三个天使觅求一位品德高尚的人。
第一位天使只用了一天时间,就带着一个人回来,完成使命。
第二位天使也只用了十天时间,就带回一个人,完成使命。
奇怪的是第三位天使去了整整一年,依然没有回音。
上帝把他找回来,厉声训斥:“为什么别人早已完成使命,你却迟迟不归?”
那位天使非常委屈,据理申辩:“尊敬的上帝,你想,一个人外貌的美丑,;一个人才干的大小,;而一个人品德的高下,”
3.能力综合:阅读下面的文字,写出三个适于评价“约旦河”“盐海”的成语。
约旦河滚滚注入盐海,盐海对约旦河说:“你整天奔波,活得太累了吧?什么时候你也能像我一样舒服地徜徉在柔和之中,犹如富贵太太靠在沙发里一样?”约旦河答道:“想永远保持新鲜,就不能整日躺在那里做梦!”若干年后,约旦河依然年轻秀美;而盐海呢,人们给它取了一个绰号,名叫“死海”。
三、链接中考(阅读下面的新闻,按要求答题。
)
(一)中原我军解放南阳
(新华社郑州1948年11月5日电)①在人民解放军伟大的胜利的攻势下,南阳守敌王凌云于四日下午弃城南逃,我军当即占领南阳。
②南阳为古宛县,三国时曹操与张绣曾于此城发生争夺战。
后汉光武帝刘秀,曾于此地起兵,发动反对王莽王朝的战争,创立了后汉王朝。
③民间所传二十八宿,即刘秀的二十八个主要干部,多是出生于南阳一带。
④在过去一年中,蒋介石极重视南阳,曾于此设立所谓绥靖区,以王凌云为司令官,企图阻遏人民解放军向南发展的道路。
⑤上月,白崇禧使用黄维兵团三个军的力量,经营整月,企图打通信阳、南阳间的运输道路,但始终未能达到目的。
……
1.中原我军解放南阳是这则新闻的__________,与《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相比,两题都交代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还说明了__________,体现了__________。
两题都体现的语言特点:__________。
2.电头交代了哪些内容?电头的价值是什么?
3.用“”画出文中导语部分,它的作用是什么?
4.找出文中属于插叙的内容是__________,其作用是什么?
(二)阅读下面的新闻,请你提炼三个关键词。
日前,经农业部组织专家测产,由农业部立项支持、袁隆平院士领衔的湖南省溆浦县第四期中国超级稻亩产1000公斤攻关项目实现重大突破,亩产创造了1026.7公斤的新纪录。
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当日向袁隆平院士致贺信,表示热烈祝贺和诚挚问候。
这是袁隆平院士率领一大批农业科技工作者共同努力和长期奋斗的结果。
关键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
1. 芜湖(wú)摧枯拉朽(xiǔ)溃退(kuì)荻港(dí)2.B
3.一条千古不变的真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最鼓舞人心的一句话——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最豪迈最傲气的一句话——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最谦虚的一句话——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
最震撼人心的一句话——人不犯我,我不犯人
4. (1)√(2)×(3)×(4)√(5)√(6)×
5. A
6.B
7.A
二、
1.(1)解析:电头是每则新闻正文前依次标明发报通讯社、地点、时间的文字,如“……电”。
参考答案:电头:新华社长江前线二十二日二时电。
内容:交代了通讯社的名称,发电时间、地点。
作用:表明消息报道及时,材料真实可信。
(2)解析:结合时代背景及敌我双方性质分析。
参考答案:表明我军是为争取和平而战,且准备充分,行动迅速,打击敌人态度坚决。
(3)解析:比较词语的表意、程度、范围等的不同,结合新闻语言的准确性分析。
参考答案:不能换。
“不到”,时间明确,且含“渡江迅疾,作战顺利”之意,用“共”字不能表达这些意思;“突破”表明有“敌军防守,我军歼灭或击溃守敌,冲破敌阵”的意思,而用“越过”表现不出战斗经过;“现正”说明我军毫不懈怠,一刻不停地向敌人进攻,有“正在进行”的意思,而“已经”只表明结果,表意单一。
(4)解析:找出修饰敌我双方的词语,然后根据词意、词语感情色彩回答。
参考答案:描述国民党反动派防线崩溃的词语: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
描述人民解放军的英勇善战的词语:万船齐放、直取(对岸)、突破(敌阵)、占领、进击、英雄式的战斗。
反映了作者充满无比自豪感和高度赞扬人民解放军之情。
2.只消一眼就能看出;也只要几件事就能分辨;却需要长久考察啊
3.如:自强不息、苟且偷安、流水不腐
三、
1. 标题人物(对象)地点事件数量气势准确、简练地概括内容
2.电头交代了发电单位(通讯社)、发电时间、地点。
电头的价值是表明材料真实、报道及时。
3.第①句,扼要地揭示新闻的核心内容。
4.②③句说明南阳重要的地理位置,是兵家必争之地。
(二)
超级稻亩产新纪录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同步练习
一、积累与运用
1、快速注音!(不简单!)
锐不可当( ) 要塞( ) 阡陌( ) 当真( )
阻塞( ) 纤维( ) 抵挡( ) 堵塞( ) 纤夫( )
2、请你打假(找出各个词组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鉴定协议阡灭敌人封琐长江横度长江
3、揣摩词语的含义,体会新闻语言准确的特点。
①“西起九江(不含)”能不能去掉“不含”一词?为什么?
②“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
”“不料”一词用得好不好?为什么?
4.在下列语段中选择恰当的词填空。
国民党的(A.广大 B.大量 C.多数 D.部分)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A.反对 B.抗拒 C.拒绝 D.抵触)和平,都很泄气。
战犯汤恩伯21日到芜湖(A.作战 B.指挥 C.鼓动 D.督战),不起丝毫作用。
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A.牢靠 B.坚固 C.巩固 D.顽固)的,(A.弱点B.松懈 C.劣势 D.困难)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线。
5、你能准确填空吗?(看你的了!)
①、、是一则消息通常所不可少的三部分。
一般是对
的概述。
②新闻主要是“”,但也可以插入简要的。
二、课内阅读。
你能准确回答语段后的问题吗?
①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
②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
③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
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
④战
犯汤恩伯二十一日到芜湖督战,不起丝毫作用。
⑤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弱点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线。
⑥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
6.给加点字注音。
当面之敌( ) 签订( ) 溃退( ) 督战( )
7.写出下列词语在各句中的表达作用。
①溃退:
②泄气:
8.“此种情况”指代内容是
9.对作者在叙述中插入议论句②的用意理解正确的一项是(多项选择)( )
A.分析敌军纷纷溃退、毫无斗志的原因。
B.赞颂我军英勇无畏、所向披靡的英雄气概。
C.说明战犯指挥失当,懦弱无能,必败无疑。
D.揭露国民党反动派拒签和平协定的反动本质。
10.选段第⑤⑥两句蕴含的感情色彩是( )
A.嘲讽
B.批评
C.斥责
D.抨击
11.选段第⑤⑥两句在结构上起的作用是( )
A.归纳上文
B.总领下文
C.承上启下
D.照应首尾
12. 句⑤与句⑥形成鲜明对比。
能说明敌人麻痹轻敌、我军出奇制胜的关键词是“
”;句中的“又”字照应了段前写中路军战况、西路军战况时用过的“”一词和两个“”字,行文很严谨。
13.从选段中找出两个表现我军雄伟气势的词语,写在下面。
①②
三、拓展训练
酷爱读书的毛泽东
毛泽东之所以成为一个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和军事战略家,当然有多方面的因素,但其中一个重要条件,就在于他毕生勤奋读书学习,读书使毛泽东有渊博的学问和丰富的知识,形成了他多方面的超凡的智慧和才能。
毛泽东从幼年起就酷爱读书。
在韶山上私塾的时候,他就在必读的课程之外背着先生偷偷阅读《水浒》、《三国演义》、《西游记》等古典名著。
他读书很用功,放学回家也总捧着书不放,有时因读书耽误了干
活惹得父亲大发脾气。
他还曾因为读书着迷,让放的牛跑进了邻居家的菜地。
他读书很有一股贪劲,曾四处奔走求助,找寻和阅读在韶山能找到的各种书籍。
为了看到更多的书,他还曾到湖南图书馆过了半年隐士的生活。
在湖南图书馆期间,他早晨一开门就进馆,下午闭馆时才出来,只是中午去买几个烧饼或包子作午饭。
在这里他饱览了西方的历史、地理书籍,也读小说,中国诗词和希腊神话,还读了许多反映西方自由主义传统的经典著作,如《原富》、《法意》,以及达尔文、穆勒、卢梭、斯宾塞等人著作的译本。
他后来认为这半年的书海生涯对他的一生有巨大的影响。
进入湖南第一师范后,他更加如饥似渴地读书。
他广泛阅览,刻苦钻研。
他读新康德派哲学家鲍尔生著的仅10万字的《论理学原理》一书后竟写下了一万二千字的评论。
他把家里寄来的一点钱都订了报纸。
他常把报纸周围的空白处剪下来,然后把印有新闻的部分钉在一起。
他在这些纸条上写着城市、河流、山脉的名称。
他在读新闻时,手边总放着一本中国地图册和一本世界地图册,新闻中提到的每一个地理名字,他都在地图上找到并记下来。
在第一师范的五年半期间里,毛泽东刻苦攻读了许多书,这期间他在书边空白处或笔记本中写的分析、观点评论达百余万字之多。
为了培养自己读书的注意力,他还养成了一种习惯,经常拿着书到吵杂喧闹的南北大街上去读。
以后,毛泽东开始了他的革命生涯,读书仍然是他生活中的大事,即使在最艰苦紧张的战争环境里,他也总是不忘读书。
14. 整体感知——说说文章的结构形式。
15. 学会提炼——找出文章的中心句。
16. 仔细品读——文章具体写了哪几件事来表现毛泽东“酷爱”读书的?
17. 认真研读——文章哪些词语最能突出读书的程度?
18. 拓展体味——读了这段文字你有哪些感想?
四、写作
发挥想像,用200字左右的文字描写我军万船齐发,直逼南岸的壮观场面。
参考答案
1、dānɡsàiqiāndànɡsèxiāndǎnɡ sāiqiàn
2、鉴改签阡改歼琐改锁度改渡
3、①不能。
如果去掉“不含”,意思就成了包括九江在内。
②好。
“不料”一词褒贬鲜明,充满了嘲讽,同时也显出了我军的神勇。
4.A C D C A
5.标题导语主体导语事件或事件中心;用事实讲话议论
6.dānɡqiānkuìdū
7.①写出了敌军失败后狼狈逃窜的丑态。
②用口语形式反映了国民党广大官兵的厌战情绪。
8.“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
”
9.ABD 10.A 11.C
12. 不料首先已 13.①英勇善战②锐不可当 14.总—分—总
15.毛泽东从幼年起就酷爱读书。
16.读书很用功,放学回家也总捧着书不放。
为了看到更多的书,他还曾到湖南图书馆过了半年隐士的生活。
毛泽东刻苦攻读了许多书,这期间他在书边空白处或笔记本中写的分析、观点评论达百余万字之多。
17.酷爱用功如饥似渴
18.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