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陶行知理论在新课改中的体现和运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陶行知理论在新课改中的体现和运用作者:黄茜
来源:《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5年第12期
重庆铁路中学黄茜
我校是一个有悠久历史的学校,是有名的教育家陶行知所创办的,这些我在进校时就知道,可我却从没去认真想过这意谓着什么。

对陶行知教育理论的了解也只限于他的“小先生”制,
和他“教学做合一”这样一些简单上口的话。

当然就谈不上把陶先生的教育理论灵活地运用与
教学中了。

陶行知先生在教育领域中作出了重大贡献,以及他的教育理论在全国乃至全世界教
育界所造成的影响都是很大的。

今年是我校的“课改跨越年”,这一年里学校的课程改革在如
火如荼的开展。

老师们分批去到全国课改先进的学校学习,回来讲座、展示课一次次让我们大
开眼界。

学校还根据本校的特色创立了“1、2、7模式”和七步教学法。

这突如其来的各种理
念冲击这我的神经,我开始困惑,结合自己的学科应该怎么进行课改?结合我们校的陶行知理
论会对课改有些什么影响呢?
我重点从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来讲,在新课改里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提到了很高的位置,在“10+30”的模式下(老师只讲10分钟),学生的学习能力尤为重要。

陶行知先生所倡导的“行知理念”可以说在这里应该会得到完美的诠释。

那如何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呢?首先自主学
习要高效,全靠目标来引导。

纵观面上的新课堂实践,目标不够具体几乎已经成了一种通病。

课堂目标不具体,自主就会无压力。

那么,如何才能把目标具体化?最起码要做到以下两点:
一是“见类”;二是“见点”。

所谓“见类”,就是当你把“过程与方法”融入流程之后,建
议把目标分为“知识、能力、情感”三类。

所谓“见点”,就是具体到,知识两三点,能力两
三点,情感一两点,总共六七点,课堂准能完。

需要特别强调一点,目标具体到点,并不是对
教材文本的肢解,而是为了学更有针对性。

分的时候,一定要想到合,要皈依到“点线面体”
的系统。

其次是流程——“三学”,独学、对学加群学。

“三学”之间的关系是,独学是基础,对
学是关键,群学是攻坚。

自主学习一定要讲流程,讲规范。

“三学”时间分配,原则上“独学”占六,“对学”、“群学”占四。

并且要特别保障“独学”的不可或缺。

这里就要选择性的运
用陶老的“小先生制”了,一定要留一定的时间让孩子自己去思考,不要来不来就让“小先生”帮忙。

那小先生不能帮忙老师又不讲的情况下如何独学呢?这就得有方法。

“学贵有法”,
“学贵得法”。

“方法比知识更重要”。

陶行知也说过:“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
乃是教学生学。

“道理大家都懂。

但是,我们又不能不说,忽视学习方法的指导已经成为新课
堂实践的瓶颈。

其具体表现有两点:一是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教师能给予具体方法指导的普遍
少见,多习惯于下达学习任务,至于具体怎么学,便以为是学生自己的事情。

二是教师也很少
追问学生,“你是用什么方法学会的?”导致学生普遍缺乏学法理性。

当然我们还得学会分享。

如果说自主学习的核心价值在“内化”,那么,分享就是通过
“外化”而对“内化”的检验和强化。

自主因分享而精彩。

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分享是一
个关键环节。

最后我们要让自主最终成为习惯。

如果自主不能进入潜意识,那么,自主就会沦为“被自主”。

自主作为一种学习习惯,并不是在课堂上凭空产生的。

自主学习来源于自主思考,来源
于自主生活。

判断学习自主习惯有两块“试金石”,一是看你是否有自立生活的习惯,二是看
你是否有课外阅读的习惯。

这也让我们进一步明白了一个道理,自主学习的习惯养成,有些功
夫在课外。

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也正好与此吻合。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包括三个基本观点: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自主是根本,我们在培养孩子自主学习能力的同时还要加强创新思维的培养。

在我们的“一二七”模式里都有创新的要求。

比如“展示”作为高效课堂的核心环节,在课改中的价值日益凸显,大家普遍地认识到,生命以展示而自信,课堂因展示而精彩。

但展示如何精彩,如何吸引别人的眼球直达内心呢?对于我们音乐学科而言,展示的创新性犹未重要。

音乐就是表达的艺术,很多时候我们都需要用我们特有的手段创新的展示出来,表达内心的情感。

当然不管是自主学习的习惯还是创新的思维和能力,都需要我们在实践中逐步的总结,进而形成知识。

这也真是我们学校课改的核心价值:真学真教,行知合一。

在课改的路上我们才刚刚起步,但我相信有学校为我们搭建的平台,我们会走得更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