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广东省汕尾市陆丰市四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2019学年广东省汕尾市陆丰市四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
试题数:30,满分:100
1.(单选题,2分)有长度分别为7厘米、11厘米的两根小棒,要想围成一个三角形,第三根小棒的长度可以是()
A.3厘米
B.8厘米
C.18厘米
2.(单选题,2分)在计算101×75时,用简便方法计算正确的方法是()
A.100×75×1
B.100×75-1×75
C.100×75+1×75
3.(单选题,2分)高压电线塔上有许多的三角形,这是运用了三角形的()特性.
A.易变形
B.稳定性
C.外观好看
4.(单选题,2分)如图两个图从()观察到的形状相同.
A.左面
B.前面
C.上面
5.(单选题,2分)在一个三角形里,如果最大的内角是100°,这个三角形一定是()
A.锐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6.(单选题,2分)大于0.2,小于0.4的小数有()
A.1个
B.10个
C.100个
D.无数个
7.(单选题,2分)正方形有()条对称轴.
A.2
B.4
C.无数
8.(单选题,2分)0.9里面有()个十分之一.
A.0.9
B.9
C.90
9.(单选题,2分)1.01与100.00相比()
A.大小相等
B.最高位相同
C.计数单位相同
10.(单选题,2分)有10元人民币和5元人民币共15张,合计120元.其中10元的人民币有()张.
A.10
B.9
C.8
11.(填空题,3分)由4个一、9个十分之一、8个百分之一组成的数是___ ,读作___ ;把这个小数改写成以千分之一为计数单位的数是___ .
12.(填空题,3分)一个三角形最多有___ 个锐角,或___ 个直角或___ 钝角.
13.(填空题,3分)把50.8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是___ ,它就扩大到原数的___ 倍,如果把
,结果是___ .
原来的数缩小到它的1
10
14.(填空题,1分)一个等腰三角形,其中的两条边的长度是5cm和2cm,则它的周长是___ cm.
15.(填空题,3分)9.0968保留整数是___ ,保留一位小数是___ ,保留两位小数是___ .
16.(填空题,4分)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数.
1米70厘米=___ 米
8千克10克=___ 千克
10元3角5分=___ 元
___ 平方厘米=1.2平方分米
17.(填空题,3分)在横线上填上“>”“<”或“=”.
5.072___ 5.27
4500g___ 4.5kg
5.8___ 5.800
18.(判断题,1分)物体平移时位置和大小都不变.___ (判断对错)
19.(判断题,1分)任何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___ .(判断对错)
20.(判断题,1分)等边三角形也是锐角三角形,还是等腰三角形.___ .(判断对错)
21.(判断题,1分)把6.400和5.04的小数点后面的0去掉,小数的大小都不变.___ (判断对错)
22.(判断题,1分)小林5次跳绳的总成绩是375下,他每次跳绳的成绩都是75下.___ (判断对错)
23.(问答题,8分)直接写出得数.
25×4= 8.2+3.6= 4.5×1000= 3.06÷100=
1-0.64= 7.4-2.3= 81÷3×3= 243×125×0=
24.(问答题,6分)列竖式计算,并使用减法或乘法进行验算.
246+487=
754÷29=
25.(问答题,9分)脱式计算,怎样简便就怎样算.
32+6.4+68+3.6
528-53-47
312×4+188×4
26.(问答题,6分)先补全这个轴对称图形(以虚线为对称轴),然后画出这个图形先向上平移2格,再向右平移7格后的图形.
27.(问答题,5分)某超市运来3650千克大米,卖了5天后还剩下200千克,平均每天卖出大米多少千克?
28.(问答题,5分)爸爸的身高是1.78m,洋洋的身高是1.36m,洋洋站在凳子上时比爸爸高0.12m.凳子有多高?
29.(问答题,6分)某旅行社推出A、B两种景区一日游优惠方案如图.如果有3个大人、2个小孩,选哪种方案省钱?
30.(问答题,10分)根据统计表的内容将统计图补充完整,并回答问题.
年级
三年级四年级五年级六年级人数
性别
男生8 17 25 30 女生10 19 22 26
(2)哪个年级戴近视镜的人数最多?
(3)三~六年级戴近视镜的一共有多少人?
2018-2019学年广东省汕尾市陆丰市四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试题数:30,满分:100
1.(单选题,2分)有长度分别为7厘米、11厘米的两根小棒,要想围成一个三角形,第三
根小棒的长度可以是()
A.3厘米
B.8厘米
C.18厘米
【正确答案】:B
【解析】:根据三角形的特性: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的两边的差一定小于第三边;进行解答即可.
【解答】:解:11-7<第三边<7+11
所以:4<第三边<18
即第三边的取值在4~18厘米(不包括4厘米和18厘米).
结合选项,第三根小棒的长度可以是8厘米.
故选:B.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根据三角形的特性进行分析、解答.
2.(单选题,2分)在计算101×75时,用简便方法计算正确的方法是()
A.100×75×1
B.100×75-1×75
C.100×75+1×75
【正确答案】:C
【解析】:乘法分配律的概念为:两个数的和乘另一个数,等于把这个数分别同两个加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得数不变,用字母表示:(a+b) c=ac+bc,据此解答即可.
【解答】:解:101×75
=(100+1)×75
=100×75+1×75(与C相同)
故选:C.
【点评】:本题利用具体的算式考查了学生对于乘法分配律的理解.
3.(单选题,2分)高压电线塔上有许多的三角形,这是运用了三角形的()特性.
A.易变形
B.稳定性
C.外观好看
【正确答案】:B
【解析】:根据三角形的特征:三角形具有稳定性,进行解答即可.
【解答】:解:高压电线塔上有许多三角形,是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特点.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三角形的稳定性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问题.
4.(单选题,2分)如图两个图从()观察到的形状相同.
A.左面
B.前面
C.上面
【正确答案】:A
【解析】:这两个立体图形形状不同.从前面看:左图能看到5个正方形,分两层,上层2个,下层3个,左齐;右图能看到5个正方形,分两层,上层2个,下层3个,两端齐.从
左面看:左图能看到4个正方形,分两层,每层2个,呈“田”字形;右图能看到4个正方形,分两层,每层2个,呈“田”字形.从上面看:左图能看到5个正方形,分两层,上层2个,
下层3个,左齐;右图能看到4个正方形,分两层,上层3个,下层1个,左齐.
【解答】:解:如图
这两个图形从左面看到的形状相同(都能看到4个正方形,分两层,每层2个,呈“田”字形).故选:A.
【点评】:本题是考查作简单图形的三视图,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上面、左面(或右面)观察到的简单几何体的平面图形.
5.(单选题,2分)在一个三角形里,如果最大的内角是100°,这个三角形一定是()
A.锐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正确答案】:C
【解析】: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在本题中,最大的内角是100°,所以这
个三角形一定是钝角三角形.据此解答即可.
【解答】:解: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在本题中,最大的内角是100°,所
以这个三角形一定是钝角三角形.
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了三角形的分类和分类方法.
6.(单选题,2分)大于0.2,小于0.4的小数有()
A.1个
B.10个
C.100个
D.无数个
【正确答案】:D
【解析】:由题意可知要求的小数在0.2和0.4之间,没有说明是几位小数,可以是一位小数、两位小数、三位小数…,所以有无数个小数.
【解答】:解:大于0.2,小于0.4的小数有无数个,
故选:D.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在两个小数之间有多少个小数的判定方法,应分成一位小数、两位小数、三位小数…,即可确定.
7.(单选题,2分)正方形有()条对称轴.
A.2
B.4
C.无数
【正确答案】:B
【解析】:依据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即在平面内,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就是其对称轴,据此即可解答.
【解答】:解:由分析可得:
正方形有4条对称轴;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条数,比较简单.
8.(单选题,2分)0.9里面有()个十分之一.
A.0.9
B.9
C.90
【正确答案】:B
【解析】:0.9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它表示有9个这样的计数单位;解答即可.
【解答】:解:0.9里面有 9个十分之一.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小数的计数单位及组成,注意在什么数位上是几就表示有几个这样的计数单位.
9.(单选题,2分)1.01与100.00相比()
A.大小相等
B.最高位相同
C.计数单位相同
【正确答案】:C
【解析】:根据小数的大小比较方法1.01<100.00;而1.01和100.00这两个小数的计数单位都是0.01,由此解答.
【解答】:解:1.01与100.00
1.01<100.00,大小不相等
1.01最高位是个位,100.00最高位是百位,最高位不相同;
1.01与100.00的计数单位都是0.01,计数单位相同.
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小数的意义及其大小比较,明确:小数的位数相同,计数单位就相同.
10.(单选题,2分)有10元人民币和5元人民币共15张,合计120元.其中10元的人民币有()张.
A.10
B.9
C.8
【正确答案】:B
【解析】:此题可以用假设法来解答,假设都是5元的,那么一共有5×15=75(元),因为一共是120元,少了120-75=45(元),就是因为把10元的也看作5元的了,所以10元的有45÷(10-5)=9(张),据此解答.
【解答】:解:假设全是5元的,则10元的有:
(120-5×15)÷(10-5)
=(120-75)÷5
=45÷5
=9(张)
答:其中10元的人民币有9张.
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了用假设法来解答问题的能力,本题也可以假设都是10元的,同样得出结论.
11.(填空题,3分)由4个一、9个十分之一、8个百分之一组成的数是___ ,读作___ ;把这个小数改写成以千分之一为计数单位的数是___ .
【正确答案】:[1]4.98; [2]四点九八; [3]4.980
【解析】:根据数的组成写出每个数位上的数,哪个数位上一个数也没有就写0;读小数,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读法来读,小数点读作点,小数部分顺次读出每一个数位上的数;
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根据小数的性质,把4.98
改写成用千分之一为计数单位的数,只要在4.98的末尾添上一个“0”即可;
【解答】:解:由4个一,9个十分之一,8个百分之一组成的数是 4.98,读作四点九八;
把这个小数改写成以千分之一为计数单位的数是 4.980;
故答案为:4.98,四点九八,4.980.
【点评】:此题主要考察小数的写法和读法以及小数的性质.
12.(填空题,3分)一个三角形最多有___ 个锐角,或___ 个直角或___ 钝角.
【正确答案】:[1]3; [2]1; [3]1
【解析】:根据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即可解决问题.
【解答】:解:如果一个三角形中出现2个或3个钝角,那么三角形的内角和就大于180°,
不符合三角形内角和是180°;
如果一个三角形中出现2个或3个直角,再加上第三个角,那么三角形的内角和就大于180°,也不符合三角形内角和是180°;
所以,三角形中最多有一个钝角或直角,最少有两个锐角,一个三角形中最多有3个锐角,
如锐角三角形.
故答案为:3,1,1.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此题基础题,比较简单.
13.(填空题,3分)把50.8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是___ ,它就扩大到原数的___ 倍,如果把
,结果是___ .
原来的数缩小到它的1
10
【正确答案】:[1]5080; [2]100; [3]5.08
【解析】:根据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数的大小变化规律:把50.8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即扩
,即把50.8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
大原数的 100倍是5080,如果把原来的数缩小到它的1
10
是5.08.
【解答】:解:把50.8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是 5080,它就扩大到原数的 100倍,如果把
,结果是 5.08;
原来的数缩小到它的1
10
故答案为:5080,100,5.08.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数的大小变化规律:一个数的小数点向右(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这个数就比原来扩大(缩小)10倍、100倍、1000倍…,反之也
成立.
14.(填空题,1分)一个等腰三角形,其中的两条边的长度是5cm和2cm,则它的周长是___ cm.
【正确答案】:[1]12
【解析】:因为2+2<5,根据三角形的特性: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的两边的差一定
小于第三边;可以得出:该等腰三角形的三条边分别为5厘米、5厘米、2厘米;进而根据周
长的含义:围成平面图形一周的长,叫做平面图形的周长;进行解答即可.
【解答】:解:根据分析可知:该等腰三角形的三条边分别为5厘米、5厘米、2厘米,
5+5+2=12(厘米);
答:它的周长是12cm.
故答案为:12.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先根据三角形的特性,判断出该等腰三角形的三条边的长度,进而根据三角形的周长计算方法进行解答即可.
15.(填空题,3分)9.0968保留整数是___ ,保留一位小数是___ ,保留两位小数是___ .
【正确答案】:[1]9; [2]9.1; [3]9.10
【解析】: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要看精确到哪一位,就从它的下一位运用“四舍五入”取得近
似值.
【解答】:解:9.0968保留整数是 9,保留一位小数是 9.1,保留两位小数是 9.10.
故答案为:9,9.1,9.10.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小数的近似数取值,关键要看清精确到的位数.
16.(填空题,4分)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数.
1米70厘米=___ 米
8千克10克=___ 千克
10元3角5分=___ 元
___ 平方厘米=1.2平方分米
【正确答案】:[1]1.7; [2]8.01; [3]10.35; [4]120
【解析】:(1)把70厘米除以进率100化成0.7米再加1米.
(2)把10克除以进率1000化成0.01千克再加8千克.
(3)把3角除以进率10化成0.3元,5分除以进率100化成0.05元,再把二者与10元相加.
(4)高级单位平方分米化低级单位平方厘米乘进率100.
【解答】:解:(1)1米70厘米=1.7米
(2)8千克10克=8.01千克
(3)10元3角5分=10.35元
(4)120平方厘米=1.2平方分米.
故答案为:1.7,8.01,10.35,120.
【点评】:单位换算首先要弄清是由高级单位化低级单位还是由低级单位化高级单位,其次记住单位间的进率;由高级单位化低级单位乘进率,由低级单位化高级单位除以进率.
17.(填空题,3分)在横线上填上“>”“<”或“=”.
5.072___ 5.27
4500g___ 4.5kg
5.8___ 5.800
【正确答案】:[1]<; [2]=; [3]=
【解析】:把克化成千克,再根据小数大小的比较方法进行解答即可.
【解答】:解:(1)5.072<5.27
(2)4500g=4.5kg
4.5kg=4.5kg
所以4500g=4.5kg
(3)5.8=5.800
故答案为:<,=,=.
【点评】:此题考查了重量单位之间的换算,小数的性质,小数大小的比较方法.
18.(判断题,1分)物体平移时位置和大小都不变.___ (判断对错)
【正确答案】:×
【解析】:平移是指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上的所有点都按照某个方向作相同距离的移动.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只是改变位置.
【解答】:解:物体平移时位置发生变化,大小都不变,所以本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是考查平移的特点.
19.(判断题,1分)任何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___ .(判断对错)
【正确答案】:√
【解析】:根据三角和定理: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即可作出判断.
【解答】:解:由三角和定理可得: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考查了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属于基础题,关键是掌握三角形内角和为180度.20.(判断题,1分)等边三角形也是锐角三角形,还是等腰三角形.___ .(判断对错)
【正确答案】:√
【解析】:根据等边三角形的特征:三条边都相等,三个角都是60度;因为三个角都是锐角,根据锐角三角形的含义得出结论;而等边三角形又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据此解答即可.
【解答】:解:据分析可知:
等边三角形也是锐角三角形,还是等腰三角形;
故答案为:√.
【点评】:解答此题应结合题意,并根据等边三角形的特征和锐角三角形的含义进行解答.21.(判断题,1分)把6.400和5.04的小数点后面的0去掉,小数的大小都不变.___ (判断对错)
【正确答案】:×
【解析】:根据小数的性质:把小数末尾的0去掉小数的大小不变.据此判断.
【解答】:解:根据小数的性质,只有把小数末尾的0去掉小数的大小才不变.
因此,将6.400小数点后面的0去掉,这个数大小不变,但把5.04的小数点后面的0去掉,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
【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小数的性质及应用.
22.(判断题,1分)小林5次跳绳的总成绩是375下,他每次跳绳的成绩都是75下.___ (判断对错)
【正确答案】:×
【解析】:平均数反映的是一组数据的特征,不是其中每一个数据的特征,所以小林5次跳绳的总成绩是375下,他每次跳绳的成绩不一定都是75下,据此即可解答.
【解答】:解:由分析知:
小林5次跳绳的总成绩是375下,他每次跳绳的成绩都是75下,此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评】:解答此题应根据平均数的意义,进行分析、解答即可,注意平均数只反映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并不代表其中的哪个数据.
23.(问答题,8分)直接写出得数.
25×4= 8.2+3.6= 4.5×1000= 3.06÷100=
1-0.64= 7.4-2.3= 81÷3×3= 243×125×0=
【正确答案】:
【解析】:根据整数乘法、小数加减乘除法计算法则以及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计算即可.
【解答】:解:
25×4=100 8.2+3.6=11.8 4.5×1000=4500 3.06÷100=0.0306
1-0.64=0.36 7.4-2.3=5.1 81÷3×3=81 243×125×0=0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熟练掌握计算法则正确进行计算.
24.(问答题,6分)列竖式计算,并使用减法或乘法进行验算.
246+487=
754÷29=
【正确答案】:
【解析】:根据整数加法和除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注意验算方法的选择.
【解答】:解:246+487=733
754÷29=26
【点评】:考查了整数加法和除法的笔算,根据各自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注意验算方法的选择.
25.(问答题,9分)脱式计算,怎样简便就怎样算.
32+6.4+68+3.6
528-53-47
312×4+188×4
【正确答案】:
【解析】:(1)根据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简算;
(2)根据减法的性质简算;
(3)根据乘法分配律简算.
【解答】:解:(1)32+6.4+68+3.6
=(32+68)+(6.4+3.6)
=100+10
=110
(2)528-53-47
=528-(53+47)
=528-100
=428
(3)312×4+188×4
=(312+188)×4
=500×4
=2000
【点评】:完成本题要注意分析式中数据,运用合适的简便方法计算.
26.(问答题,6分)先补全这个轴对称图形(以虚线为对称轴),然后画出这个图形先向上
平移2格,再向右平移7格后的图形.
【正确答案】:
【解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对称点的连线垂直于对称轴,在对称轴的右边画出左图的关键对称点,依次连结即可补全这个轴对称图形.根据平移的特征,把这个轴对称的各顶点分别向上平移2格,再向右平移7格,依次连结即可得到平移后的图形.
【解答】:解:先补全这个轴对称图形(以虚线为对称轴)(图中红色部分),然后画出这个图形先向上平移2格,再向右平移7格后的图形(图中绿色部分).
【点评】:作轴对称图形、作平移后的图形,关键是对称点(对称点)位置的确定.
27.(问答题,5分)某超市运来3650千克大米,卖了5天后还剩下200千克,平均每天卖出大米多少千克?
【正确答案】:
【解析】:根据题意,用运来的3650千克减去剩下的200千克,求出卖了5天的重量,然后再除以5即可.
【解答】:解:(3650-200)÷5
=3450÷5
=690(千克)
答:平均每天卖出大米690千克.
【点评】:本题关键的根据减法的意义求出卖出5天的重量,然后再根据除法的意义进行解答.
28.(问答题,5分)爸爸的身高是1.78m,洋洋的身高是1.36m,洋洋站在凳子上时比爸爸高0.12m.凳子有多高?
【正确答案】:
【解析】:爸爸身高1.78米,洋洋站在凳子上比爸爸高0.12米.则此时洋洋站在凳子上的高度是1.78+0.12=1.9(米),根据减法的意义,用此高度减去洋洋的高度即得凳子高多少米.
【解答】:解:1.78+0.12-1.36
=1.9-1.36
=0.54(米)
答:凳子有0.54米高.
【点评】:首先根据加法的意义求出洋洋站在凳子上的高度是完成本题的关键.
29.(问答题,6分)某旅行社推出A、B两种景区一日游优惠方案如图.如果有3个大人、2个小孩,选哪种方案省钱?
【正确答案】:
【解析】:根据景区的两种优惠方案,分别计算所需钱数,然后进行比较即可得出结论.A方案:3×160+40×2=560(元);B方案:100×(3+2)=500(元),比较即可.
【解答】:解:A方案:
3×160+40×2
=480+80
=560(元)
B方案:
100×(3+2)
=100×5
=500(元)
560>500
答:选择B方案省钱.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最优化问题,关键根据两种方案计算所需钱数.
30.(问答题,10分)根据统计表的内容将统计图补充完整,并回答问题.
三年级四年级五年级六年级年级
人数
性别
男生8 17 25 30
女生10 19 22 26 (2)哪个年级戴近视镜的人数最多?
(3)三~六年级戴近视镜的一共有多少人?
【正确答案】:
【解析】:(1)根据统计表绘制统计图.
(2)计算各年级近视人数,然后比较,得出结论.(或男女分别比较,也可得出结论.)(3)根据(2)中各年级人数求和,即可求出全校近视人数.
【解答】:解:(1)统计图如下:
(2)8+10=18(人)
17+19=36(人)
25+22=47(人)
30+26=56(人)
18<36<47<56
答:六年级戴近视镜的人数最多.
(3)18+36+47+56=157(人)
答:三~六年级戴近视镜的一共有157人.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统计图表的填充,关键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绘制统计图并回答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