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发挥家长在家园合作中的作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发挥家长在家园合作中的作用
所谓家园合作是指幼儿园和家庭都把自己当作促进儿童发展的主体,双方积极主动地相互了解、相互配合、相互支持,通过幼儿园与家庭的双向互动共同促进儿童的身心发展。

当今家长极为重视对幼儿的智力培养,往往忽视对幼儿情感与人格的培养。

许多家长溺爱孩子,把养育当作教育,使得幼儿只知索取,不知给予;只知独占,不知分享;只知被爱,不知爱人。

对于家长的爱、他人的爱,只见物,不见情。

为了培养幼儿良好的情感,我们充分发挥家长的作用,让家长了解教育,参与教育,使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相互渗透,相互补充。

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平等合作,增强家长参与家园活动的热情
家园合作首先要求合作的双方即教师和家长要有平等的态度,任何一方居高临下的指挥者的态度都会让另一方退缩。

这就要求教师应把自己看成与家长一样的儿童教育的主体,两者是合作伙伴,共同目标是促进儿童的发展。

因此教师有责任唤起家长的主人翁意识,激发他们积极合作,参与家园活动。

(一)家园共同配合教育
1、家园联系会
我们根据教育的需要举行各种形式的家园联系会。

一种是向家长公布教育工作计划,使家长了解教育目的、教育内容,并请家长对教育方案提出意见和建议。

例如,在新生入园前,我们召开新生家长会,公布我们的教育反方案,详细介绍教育目的及方法。

通过交流,幼儿园的教育方案得到了家长的赞同与理解,增强了家长的参与意识。

正是由于家长的配合,新入园幼儿的情绪在一周内就得到了稳定,顺利地度过了不适应期。

第二种是根据家长需要而举办的专题讲座。

例如,家长缺乏如何培养幼儿健康安全方面的知识,我们就请有关方面的讲师作专题讲座。

家长听了讲座后,认识到幼儿健康安全培养的重要性,主动配合教育。

第三种是针对幼儿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与家长共同进行专题研究。

例如,我们根据对幼儿日常观察与家庭调查中发现的问题,就如何培养幼儿责任感的问题与家长共同探讨。

第四种是每当遇到较为重大的教育问题或活动时,邀请家长利用放学来接孩子的时间进行协商,征求家长的意见和建议。

2、家园互动
教师每天面对的幼儿来自不同家庭,他们的生活环境不同,个性不同,心理需求不同,兴趣爱好也不同。

我们根据因人施教的原则,在观察的基础上进行不同形式的家园互访,加强对幼儿的全面了解。

每天放学时间是我们接待家长访问、与家长进行直接交流的好时机。

在这段时间里,家长们主动向老师反映幼儿在家中的表现,了解孩子在园的情况,同老师共同探讨教育方法。

许多老师为此不能按时下班。

老师们认真负责的工作精神,令家长感动。

我们通过普遍家访了解幼儿的家庭情况和孩子在家的表现,还根据孩子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地向家长进行更深入细致的专访。

例如,有个小朋友不会通过协商的方式处理同伴间的问题,常常以推、拉的方式对待小朋友。

在对家长的专访中,我们了解到他是受家长做法的影响。

我们要求家长改变习惯,尽可能给孩子以好的影响。

在家长的配合下,这个小朋友有了很大的进步。

此外,我们还利用电话与工作较忙的家长加强联系,及时向家长介绍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并了解孩子在家的情况。

对生病在家的孩子我们利用电话了解他们的康复情况。

3、家园信息交流
为及时向家长通报幼儿在园的情况和了解幼儿在家中的表现,幼儿园为孩子们准备家园联系手册,班的门口设立了家园教育信息专栏。

在家园联系手册中,有老师对孩子的表扬与希望以及对家长的具体要求;有家长对孩子的评价和对幼儿园工作的建议与感受。

小小联系手册像一座桥梁,将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紧密联系起来。

设在活动室门口的“家园教育信息专栏”主要向家长介绍本周的教育工作目标、教育内容和家园配合的具体要求,也向家长介绍一些教育信息、教育方法、教育经验。

4、家长直接参与配合教育
我们十分重视家长的情感导向,以家长的良好情感来引发幼儿的情感。

中、大、学前班进行了家长开放日,让家长参与到幼儿的活动中去,了解幼儿的一天生活情况。

5、充分运用网络
随着时代的发展,网络已进入千家万户。

我班的班级网便是向家长、社会宣传的很好渠道之一。

在班级网上,我设立了“宝宝之星、宝宝天地、娃娃画廊、生活花絮、教师风采、家长留言”等专栏,还建立了幼儿个人发展档案,个人发展档
案里的照片都是教师抢拍幼儿活动镜头,我及时上传每个幼儿最新的活动照片并及时汇报取得的进步,这些内容备受家长关注,点击的次数也最多。

(二)参与教学,转变角色
家园合作还要求教师唤起家长的主人翁意识,鼓励家长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真正成为幼儿园的合作伙伴。

1、指导家长做一个观察者。

孩子入幼儿园后,家长特别想看到孩子在园的表现,我班每学期组织一到两次家长开放日活动,方便了家长们了解。

活动前,我发给每位家长一张观察记录表,让他们在活动时随时记录孩子的表现。

记录的内容:教师对孩子的关注程度、孩子在活动中的表现情况等等。

最后请家长对活动作整体的评价,并提出建议等。

这种参与式的家园活动,一方面增强了家长观察孩子的目的性,另一方面也为教师改进教育方法提出了依据。

同时,让家长做几回“观察者”也有利于家长了解教师的专业技能,从而激起信任感、敬佩感。

2、邀请家长做一个志愿者。

我班经常组织幼儿走近自然,走入社会。

由于班级人数较多,给外出活动的管理带来一定的困难。

因此,我们每次的外出活动会邀请几位全职妈妈参与到活动中来。

她们就像教师一样,带领着一组孩子,一边参观一边讲解,还时时处处提醒幼儿遵守活动的规则、注意安全等。

由于家长的参与,每次外出活动开展得都很顺利。

而且通过此类活动,家长一方面看到了教师对每一位孩子倾注的爱心,也知道了教育孩子需要耐心、专业化的技能等等,这些都给家长起到了榜样示范的作用;另一方面使家长体会到教师工作的艰辛,从而更加尊重教师,同时缩短了教师与家长之间的距离。

3、鼓励家长做一个主讲者。

我班经常组织家教沙龙,给家长提供一个畅所欲言的场所,家长根据孩子在家中的表现及所遇到的家庭教育中的问题展开讨论,甚至是争论、辩论。

在活动中,这家长发言积极、讨论热烈,教师也平等参与,通过争鸣来共商对策,及时将当月出现的问题相互讨论、解决。

教师也预先准备好话题,大家共商对策,一起解决家庭育儿中的疑问。

(三)重视沟通,形成合力
有句广告说得好:“沟通从心开始”。

只要用心去沟通,就能取得家长的信任,得到家长的支持。

与家长沟通的方式有很多,如在接送孩子时及时反映孩子的日常行为表现;通过班级网中的留言板、电子信箱等,谈论一些家长不愿公开的话题;每月的教师评语栏中汇报孩子该月的学习、生活情况;还可能过电话、便条、家访等方式与家长进行沟通。

总之,通过多种形式的沟通让家长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学习、表现,让教师了解幼儿在家的行为表现及所处的家庭环境等。

教师与家长的教育从而产生更大合力,共同促进幼儿的发展。

二、资源共享,拓展幼儿全面发展的空间
幼儿教育不只是幼儿园教育,幼儿园应充分发挥家庭的各种教育资源的作用。

家长们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成功的育儿经验,不同的专业知识与职业背景,不同的家庭环境都为幼儿园提供了丰富的教育咨源。

(一)图书、玩具、资料的共享
不少家长为孩子购买了许多图书、玩具,希望孩子能拓宽知识面。

可是有的家长由于一些原因,常忽略对孩子的指导,许多孩子胡乱地把书搁在了一边,有的甚至把书撕掉或折成纸飞机,当起了玩具。

这样一来图书的教育功能就不能充分发挥;同时幼儿对家中的玩具也容易玩厌而丢弃一旁,造成浪费。

为此,我班特别设置了一个图书角和玩具区,规定每周请幼儿自带一本心爱的图书或一件喜欢的玩具上幼儿园,这既有利于率分利用各个幼儿家庭中丰富的图书、玩具资源,又可以促进幼儿合作、共享等社会性行为的发展。

因此,图书、玩具、资料共享能增强孩子的责任意识,提高孩子的交往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家长特殊才艺的共享
在教育活动中,我们经常利用家长的各种社会经历、爱好、职业特长等优势配合幼儿园教学。

如教师节到了,我们请来了在特殊学校工作的家长,他用手语向小朋友招呼,令小朋友特别地兴奋。

从特教老师的表演及介绍中,幼儿了解了残疾儿童的一些学习生活情况,并对他们产生了深深的同情;又请在银行工作的家长表演数钱;请做厨师的家长表演做菜等,这些都让幼儿了解了社会职业的丰富性,也激励了幼儿从小爱学习、练本领,立下长大社会服务的志向。

(三)优秀育儿经验的共享
家长是幼儿成长过程中的第一任教师,对幼儿的发展,尤其是性方面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他们在长期的教育过程中总结出了一些育儿经验。

我们便通过家长会让家长各抒己见,倾谈各自教育孩子过程中的成功经验以及失败教训,以便取长补短,让大家在热烈的气氛中相互学习,共同进步,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三、优势互补,创新家园活动的合作方式
家园合作对教师和家长都是一个共同受教育的过程。

对家长来说,家园合作为家长提高教育水平提供了学习的机会;对教师而言,家园合作可帮助自己不断丰富教育内容和改进教育方法。

随着家园合作的广泛实施,家园合作的形式也越发新颖。

(一)娱乐联谊会
在节假日,我们还尝试搞全园性的“娱乐联谊会”。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以及兴趣爱好,开设多种娱乐项目,如智竞赛、操作实验、自由表演等,每班都安排一至两种游戏活动,爱长带着孩子到各班去自由参加,达到寓教于乐、愉悦身心的目的。

活动令家长与许多的教师有了充分的交流、合作的机会,共同鼓励孩子完成游戏活动。

(二)家庭互助组
通过家园合作,家长与家长之间的关系也越来越密切,他们因为孩子而走在了一起,使家庭之间的互助有了可能。

如有的家庭利用双休日结伴游玩;有的家长就经常代接,孩子们了也经常一起玩耍,彼此相处更加融洽。

在我班,很多家长都根据各自的兴趣、爱好等组合在了一起,真正实现了互帮互学、共同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