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17版 第1单元 语文,存在的家园 语言的演变
【推荐】精选_高中语文第一专题语言存在的家园单元导读课件苏教版必修3
![【推荐】精选_高中语文第一专题语言存在的家园单元导读课件苏教版必修3](https://img.taocdn.com/s3/m/12a96742561252d380eb6e6c.png)
2019/8/4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7
பைடு நூலகம்
谢谢欣赏!
2019/8/4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8
全的人,主要是担心漏掉重要内容,影响以后的复习与思考.,这样不仅失去了做笔记的意义,也将课堂“听”与“记”的关系本末倒置了﹙太忙于记录, 便无暇紧跟老师的思路﹚。 如果只是零星记下一些突出的短语或使你感兴趣的内容,那你的笔记就可能显得有些凌乱。 做提纲式笔记因不是自始至终全都埋头做笔记,故可在听课时把时间更多地用于理解所听到的内容.事实上,理解正是做好提纲式笔记的关键。 课堂笔记要注意这五种方法:一是简明扼要,纲目清楚,首先要记下所讲章节的标题、副标题,按要点进行分段;二是要选择笔记语句,利用短语、数 字、图表、缩写或符号进行速记;三是英语、语文课的重点词汇、句型可直接记在书页边,这样便于复习时查找﹙当然也可以记在笔记本上,前提是你 能听懂﹚;四是数理化生等,主要记老师解题的新思路、补充的定义、定理、公式及例题;五是政治、历史等,着重记下老师对问题的综合阐述。
《简笔与繁笔》 论述文章的繁简是一个老话题,但也是学生作文中 很难处理好的问题。应繁却简,则内容贫乏,枯燥无 味;应简却繁,则内容繁冗,累赘难堪。如何才能做到 繁简各尽其妙呢?周先慎先生的《简笔与繁笔》告诉我 们,简练与简笔、繁笔是有分别的,文字创作需要简笔 也需要繁笔,无论繁简,都要简练,要提炼文字,提炼生活。
《咬文嚼字》 有“语林啄木鸟”之称的《咬文嚼字》每年都会 公布十大语文差错,比如2017年,《朗读者》节目中, 濮存昕和董卿强调老舍的“舍”读shè,其实正确的读 法是shě;荧屏和银幕“领衔主演”一栏里出现的多人 并列,违反“领衔”一词的本义——排名在第一位的人……为什么会出现这些 差错呢?关键是缺乏正确运用语言文字的严谨精神。好句不厌百回改,妙语多 从锤炼来。看来,要恰当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还真得下一番“咬文嚼字”的 功夫。
语言,存在的家园 语言的演变
![语言,存在的家园 语言的演变](https://img.taocdn.com/s3/m/d44efa98a0116c175f0e48ac.png)
到较深入的理解。
②准确。如“汉朝的一尺大约合现在七寸半,这里的尺大概 跟汉朝的差不多”一句,“大约”是约算,是根据出土文物
去零数后的折算,“大概”是推测,是从汉尺推想到战国时
的齐尺与公尺的比例。 ③风趣。作者开头写朱熹听孔子讲话的一段假设,幽默风趣,
诗,一幅美丽的画。这个国家就是中国。([印度]尼赫鲁)
栏目 导引
语言,存在的家园
5.中华汉字,生动形象。传播文明,盖世无双。连缀成句, 顿挫抑扬。书法字体,各具特长。篆书隶书,古色古香。行 书流畅,正楷端庄。狂草奔放,凤舞龙翔。对联形式,汉字 独创。左右工整,能简能详。即便言志,又供观赏。(汪竹 柏)
栏目 导引
语言,存在的家园
1.字音辨识 (1)单音字 苜蓿 (mù )(xu) .. 引擎 (qí ng) . 窥 探(kuī) .
栏目 导引
语言,存在的家园
(2)多音字 jià o 睡觉 . ______
觉 觉 醒 . 朝 晖 . 朝 朝 拜 . 恶 劣 . 厌恶 . 恶 心 . 解 甲归田 .
展的源泉和动力。
【思考】 【提示】 诗歌的后两句阐述了一个怎样的道理? 画线部分为思考答案。
栏目 导引
语言,存.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百官以治,万民以 察。(《易· 系辞下》) 2. 古者庖牺氏之王天下也,始画八卦,造书契,以代结绳之 政,由是文籍生焉。([西汉]孔安国《尚书· 序》) 3.汉字是中国文化之根;汉字是国家统一之本;汉字是国人 立命之神。(萧启宏) 4.世界上有一个伟大的国家,她的每个字,都是一首优美的
栏目 导引
语言,存在的家园
1.文中体现中心观点的是哪句话? 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永远在那儿运动、变化、发 我的答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语言也是这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三个小标题来看,第一部分和第二、三部分存在何种 关系? 第一部分说明语言演变的概貌,第二、三部分 我的答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苏教高中语文必修三课件:第1单元 语文存在的家园 语言的演变
![苏教高中语文必修三课件:第1单元 语文存在的家园 语言的演变](https://img.taocdn.com/s3/m/b3af5ef7f242336c1fb95e0e.png)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背诵——相关的名言警句 1.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2.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3.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
4.天资的充分发挥和个人的勤学苦练是成正比例的。
——韩愈 ——颜真卿 ——华罗庚 ——郭沫若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5.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的。 ——鲁迅
第 3 步用词语——送你一双慧眼 1.演变·变化 “演变”发展变化,一般指历时较久的发展变化。 “变化”事物在形态上或本质上产生新的状况。 请将正确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1)傅抱石是一位具有综合艺术修养的 20 世纪中国美术大家,他对于中国美 术史的开拓性研究是从根本上探寻中国画发展______(演变/变化)的规律,博古论 今,著作甚丰。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二、多音字
1.组词辨析法
(1)昳昳日.丽昳.((
) )
(2)朝朝朝..霞拜((
) )
(3)称名称.称心.((
) )
(4)便随便.便宜.((
) )
【答案】 (1)yì dié (2)zhāo cháo (3)chēnɡ chèn (4)biàn pián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2.语境辨析法 (5)火灾发生时,家中只有邢先生一人在睡觉.( ),觉.( )察出情况不对, 他来不及穿衣服,就翻到了北侧的窗外。 (6)他拿马扎.( )时,不小心被扎.( )破了手,马上包扎.( )了一下。 【答案】 (5)jiào jué (6)zhá zhā zā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阶
阶
段
段
一
四
阶 段
语言的演变
阶 段
二
第一专题 语言,存在的家园 第1课 语言的演变
![第一专题 语言,存在的家园 第1课 语言的演变](https://img.taocdn.com/s3/m/63f15493bceb19e8b8f6ba38.png)
提示:“世界上万事万物永远在那儿运动、变化、发展,语言 也是这样。”作者从一切事物都在变动的大前提中推出语言既然是 一种事物就也得运动、变化、发展的结论。作者一开始就提出了自 己立论的理论基础 —— 辩证唯物论,并且具体解释了什么是 “ 演 变”。
高中同步新课标·语文
创新方案系列丛书
3.[句间关系]课文第一段第 2~4 句和第 1 句是什么关系?
提示:第 2~4 句是对第 1 句的说明。第 2、3 句是从语言的纵 向演变(历史的发展)对中心观点的说明。 第 4 句是从语言的横向演变 (地区的变化)对中心观点的说明。
4.[鉴赏手法]“把这一段( 《邹忌讽齐王纳谏》 第一段)用现代话来 说一遍,就会发现有很大的差别。不能光看字形。光看字形,现代不 用的字只有四个:昳、曰、孰、吾。可是联系字的意义和用法来看, 真正古今一致的,除人名、地名外,也只有十二个字:八、我、能、 城、国、不、客、从、来、坐、谈、问。大多数的字,不是意义有所 不同,就是用法有些两样。大致说来,有三种情形。”这一段主要使 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试简要分析。 提示:主要使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语法是比较抽象的概念, 使用举例说明能使读者理解更清楚。
高中同步新课标·语文
创新方案系列丛书
[探究思路]
[探究结论] 语汇变化有三个类型,也可以是三个方向:一是扩大,二是缩小,三 是转移。扩大,就是把意义范围扩大了,例如“身”“眼”“脸”, 就是词义发展而扩大了。 缩小的, 如“金”“瓦”。 古代“瓦”是“土 器已烧之总名”(见《说文》),范围很大。今天缩小到只有盖屋顶那 个叫“瓦”了。词义发展中,缩小的情况较少。转移,就是词义搬了 家, 搬到附近的地方去了。 比如“脚”, 就是转移, 从小腿转到“足” 那里去了。
高中语文 第一专题 语言,存在的家园 单元导读教师用书 苏教版必修3
![高中语文 第一专题 语言,存在的家园 单元导读教师用书 苏教版必修3](https://img.taocdn.com/s3/m/77f1a82d02020740bf1e9b05.png)
亲爱的同学:这份试卷将再次记录你的自信、沉着、智慧和收获,我们一直投给你信任的目光……学习资料专题第一专题语言,存在的家园单元导读《语言的演变》语言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同一事物的语言表述也会随着时代而变化。
过去叫点子,现在叫创意;过去叫减价,现在叫甩卖;过去叫跑龙套,现在叫友情客串;过去叫关系密切,现在叫零距离接触;过去叫瘦弱,现在叫骨感;过去叫很痛快,现在叫爽歪歪……这种变化使汉语看似古板的呆滞的语言文字具有了旺盛的生命力,著名的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的《语言的演变》用通俗的语言,简明扼要、层次清晰地介绍了语言演变的一般规律。
《汉字王国中的“人”》汉字,古老而精深,形神兼备,内蕴丰富,蕴含着汉民族诸多的历史和文化,一片甲骨惊世界,中华汉字美名扬。
汉字究竟由何而来?古人造字有何艺术?一名外国人林西莉,以求真、求实的态度,根据考古资料,寻求汉字被创造时的外观和实物对每个汉字做出了言之有据的解释,给世人认识汉字指出了一条蹊径,让我们跟随作者林西莉一起走进神奇的汉字王国,去探索奥秘吧!《咬文嚼字》有“语林啄木鸟”之称的《咬文嚼字》每年都会公布十大语文差错,比如2017年,《朗读者》节目中,濮存昕和董卿强调老舍的“舍”读shè,其实正确的读法是shě;荧屏和银幕“领衔主演”一栏里出现的多人并列,违反“领衔”一词的本义——排名在第一位的人……为什么会出现这些差错呢?关键是缺乏正确运用语言文字的严谨精神。
好句不厌百回改,妙语多从锤炼来。
看来,要恰当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还真得下一番“咬文嚼字”的功夫。
《简笔与繁笔》论述文章的繁简是一个老话题,但也是学生作文中很难处理好的问题。
应繁却简,则内容贫乏,枯燥无味;应简却繁,则内容繁冗,累赘难堪。
如何才能做到繁简各尽其妙呢?周先慎先生的《简笔与繁笔》告诉我们,简练与简笔、繁笔是有分别的,文字创作需要简笔也需要繁笔,无论繁简,都要简练,要提炼文字,提炼生活。
苏教版必修三第一单元语言的演变
![苏教版必修三第一单元语言的演变](https://img.taocdn.com/s3/m/ca951103964bcf84b9d57bf1.png)
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曾任所长。一生曾担任许多社会兼职。
吕叔湘先生长期从事汉语语法研究,是我国近代汉语语法研 究的创始人,同时在语言文字的应用和语文知识普及方面也
做了大量工作
栏目 导引
第一单元 语言,存在的家园
作品 《中国文法要略》《汉语语法分析问题》《语法修 辞讲话》(与朱德熙合著)《近代汉语指代词》《吕叔湘语 文论集》等。他主编的《现代汉语八百词》,在社会上曾 产生过重大影响。有《吕叔湘文集》(六卷本,商务印书 馆1993年版)行世 评价 中国著名的语言学家,教育家
容忍的程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夜不停,形容加紧工作或学习。 4. 夜以继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栏目 导引
第一单元 语言,存在的家园
[辨析正误] 5. 没有铁路工人日夜不停地夜以继日 的奋战, 天堑就不 .... 可能化为通途,就不可能有万里之遥朝发夕至 ,更不可能有 .... 傲视世界的高铁第一速度。 辨一辨:
答案:“夜以继日”指日夜不停,与前面“日夜不停” 重复。故“夜以继日”运用错误, “朝发夕至”运用正确。
栏目 导引
第一单元 语言,存在的家园
(二)近义辨析 留传 vs 流传
பைடு நூலகம்
留传
流传
栏目 导引
第一单元 语言,存在的家园
留传 课本 古代人说的话是无法听见的了,幸而___________ 下来 原句 一些古代的文字。 都有“传下去”之意。“留传”指遗留下来传给后 代,后面一般跟技艺、遗产等名词;“流传”指传下
栏目 导引
第一单元 语言,存在的家园
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三复习资料第一单元 语言,存在的家园
![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三复习资料第一单元 语言,存在的家园](https://img.taocdn.com/s3/m/b585fb94ce2f0066f53322d1.png)
③汉字有一个包含各种简化过程的漫长历史,只有了解这个过程,我们才能更好地认识 汉字。
【深读课文】 瑞典人林西莉的“汉字王国”对你有哪些启示? [名师指津] 可结合作者林西莉的身份和其在汉字研究方面取得成就的原因及对我们 的启示作答。 [我的理解] (示例 1)林西莉站在一个外国人的视角审视汉字的世界,把学术性和趣味 性熔于一炉,娓娓道来,让读者不仅知道了所举汉字的来源,更对古代风俗习惯产生了认知, 让中国人叹服。 (示例 2)林西莉作为一名外国人对汉字如此热爱,我们作为汉字的继承者,更应该很好 地学习汉字,使用汉字,维护汉字的纯洁性,这是我们每个中国人的义务和责任。 (示例 3)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林西莉作为外国人对汉字有如此深入的研究,应该说是源 于她对汉字的兴趣。作为青年学生的我们,也应该建立对汉字乃至中国文化的兴趣以更好地 继承和发扬中国文化。
第一单元 语言,存在的家园
1 语言的演变
一、认读字音
(一)单音字
苜.蓿.(mù)(xu) 窥.探(kuī) 平仄.(zè) 冰淇.淋(qí) 荚.果(jiá) (二)多音字
引擎.(qínɡ)
差.别(chā) (1)差 差.旅(chāi)
参差.(cī)
厌恶.(wù) (2)恶
恶.煞(è)
雪茄.(jiā)
三、积累词语
1.席地而坐:席,铺席。席地,在地上铺席。古人在地上铺席子作为座位。后泛指就
地坐下。
2.朝发夕至:早上出发晚上就能到达,形容路途不远或交通便利。
3.欺人太甚:欺负人欺负得太过分,到了令人难以容忍的程度。
4.夜以继日:日夜不停,形容加紧工作或学习。
1.文中体现中心观点的是哪句话? [明确] 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永远在那儿运动、变化、发展,语言也是这样。 2.对应目标 1 从三个小标题来看,第一部分和第二、三部分存在何种关系? [明确] 第一部分说明语言演变的概貌,第二、三部分从局部进行具体说明,第一部分 与二、三部分表现为整体与局部的关系。
苏教版必修三《语言,存在的家园》专题学案
![苏教版必修三《语言,存在的家园》专题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38b9d6b6a5e9856a57126012.png)
苏教版必修三《语言,存在的家园》专题学案导读:“语言,存在的家园”专题学案一、《语言的演变》【学习目标(编者意图)】1.初步掌握议论文的基本论证结构;2.抓住关键句,理解语言演变的基本特点;3.培养对祖国语言的热爱、探究之情。
【重点难点】学习重点:语言演变的基本特点;学习难点:议论文的论证结构。
【背景知识】1.作者补充:吕叔湘,我国近代汉语研究的拓荒者和奠基人。
1952年起任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1977年起改属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院士)、语言研究所副所长、所长、名誉所长。
吕叔湘先生的研究重点是汉语语法。
主要著作有《中国文法要略》、《语法修辞讲话》(与朱德熙合著)、《汉语语法分析问题》、《汉语语法论文集(增订本)》等。
吕叔湘先生参与撰述并审订了《现代汉语语法讲话》,直接参加了暂拟汉语教学语法系统的制订工作。
吕叔湘先生是我国最具社会影响的词典《现代汉语词典》的前期主编和我国第一部语法词典《现代汉语八百词》的主编。
这些著作引例弘富,分析精当,在汉语语法体系建设以及理论和方法上都具有开创意义,成为半个多世纪以来我国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最有影响的重要成果。
2.写作背景:课文节选自吕叔湘先生的《语文常谈》。
据作者在序中说:“1964年春天,有一天《文字改革》月刊的编者来看我,问能不能给那个刊物写点有关语言文字的普及性文章。
结果就是后来在《文字改革》月刊上分期发表的《语文常谈》。
…给这些文章取这么个名字,无非是说,这些文章内容既平淡无奇,行文也没有引经据典,当不起‘概论’、‘基础’之类的美名,叫做‘常谈’比较恰当。
”这本书虽只有6万多字,但几乎把汉语语言文字方面的理论和知识都涉及到了,给初学语言学理论的人,尤其是我们这样的青年学生了解语言学理论和知识会带来很大的帮助。
3.语言知识补充:①押韵:押韵,又作压韵,是指在韵文的创作中,在某些句子的最后一个字,都使用韵母相同或相近的字,使朗诵或咏唱时,产生铿锵和谐感。
高中语文专题1语言存在的家园第1课语言的演变课件苏教版必修
![高中语文专题1语言存在的家园第1课语言的演变课件苏教版必修](https://img.taocdn.com/s3/m/a5007a99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4e92418.png)
“有一位客人从外边来”,“客人”前边得加个“一位”,头里还要来 个“有”字,否则就得改变词序,说成“从外边来了一位客人”。“与 坐谈”也是古代语法,现在不能光说“和”,不说出和谁,也不能 愣说“坐谈”,得说成“坐下来说话”。“不若君之美”的“之”字,按 照现代语法也是多余的。
⑦这短短的一段古代的文字,大多数的字都是现在还用的, 可是仔细一分析,跟现代汉语的差别就有这么大。
谢谢观赏
勤能补拙,学有成就!
2024/10/12
25
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 “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 不自信……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 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把这一段用现代话来说一 遍,就会发现有很大的差别。不能光看字形。光看字形,现代不 用的字只有四个:昳、曰、孰、吾。可是联系字的意义和用法来 看,真正古今一致的,除人名、地名外,也只有十二个字:八、 我、能、城、国、不、从、客、来、坐、谈、问。大多数的字, 不是意义有所不同,就是用法有些两样。大致说来,有三种情形。
解析:选 C A.锵:qiā是( ) A.缭绕 荟萃 瞭望 一泄千里 B.度假 灿烂 翠绿 银光闪闪 C.遐思 沧桑 揉搓 荦荦大端 D.苍茫 玲珑 忌讳 震耳欲聋
解析:选 A 泄—泻。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按古今词义变化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郑文丹说,“高姐”除了要掌握铁路客运服务的基本常 识外,还要掌握英、日、法等多语种甚至手语,以方便为高铁旅 客提供最优质的服务。 B.从这些农民工返回家乡或者到另一个地方就业时,曾经 缴纳的养老保险不能取出来,企业当初为农民工缴纳的养老保险 费用也不能随农民工的转移而转移到另一地,等于这部分保险费 用白交了。
语言,存在的家园 简笔与繁笔
![语言,存在的家园 简笔与繁笔](https://img.taocdn.com/s3/m/7140ee5b852458fb770b56ac.png)
语言,存在的家园
⊙语林撷英
有关创作的名言 1.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白居易)
2.词句究竟还是末事,第一立意要紧。若意趣真了,连词句
不用修饰,自是好的,这叫作“不以词害意”。(《红楼梦》) 3.开卷之处,当以奇句夺目,使之一见而惊,不敢弃去——
终篇之际,当以媚语摄魂,使之执卷流连,若难遽别,——
填一填:
有些病人夏日消暑时也爱好游泳活动,但游泳并非对每个人 适合 都________________ ,例如对心脏病患者,最安全、最 适当 ________________ 的运动的就是慢步行走、打太极拳等有氧 运动。
栏目 导引
语言,存在的家园
4.词义辨误 (1)恩格斯说过:“言简意赅 的句子,一经了解,就能牢牢记 .... 住,变成口号;而这是冗长的论述绝对做不到的。”毛泽东 同志也强调过,讲话、写文章“都应当简明扼要” 。
栏目 导引
语言,存在的家园
[背景呈现]
粉碎“四人帮”以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文 艺界、出版界是一片春光,期刊和书籍如雨后春笋,呈现了
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尤其是小说,产生了许多扣动读者心
弦,具有广泛影响的作品。但繁荣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其 中比较突出的是:长篇小说出得很多,但真正成功的却很少; 许多作品只有生活,只有感情,但语言艺术却不高,有些艺 术上还相当粗糙。
栏目 导引
语言,存在的家园
[作者卡片]
姓 名 出生年 籍 贯 周先慎 1935 四川成都崇州市
现为北京大学教授,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博士生 导师。曾先后应邀在德国洪堡大学、泰国朱拉 隆功大学、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香港树仁学 相关材料 院等校讲学。他长期从事宋元明清文学史的教 学和研究工作。著有《古典小说鉴赏》《明清 小说》等。
版文本语言的演变创新设计
![版文本语言的演变创新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07c9b2bf78a6529647d53ad.png)
语汇举例
新词产生
吸收外来语 生活变化引起词义变化 词义扩大 词义缩小 词义转移
词义弱化
单音词变多音词
单音词换单音词 因忌讳引起词义的变化
答案
3.请概括本文的行文思路。作者重点论述的是哪一方面?为什么? 答案 作者先根据普遍规律,推出 “ 语言是变化的 ” 这一观点,并举 《邹忌讽齐王纳谏》的例子,谈文中语汇及语法的变化;接着重点说明 语汇的演变,从演变原因、演变规律及演变结果三个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3)教师培养学生,主要是教会他动脑筋,这是根本,这是老师给学生的最宝 贵的礼物。就是给他一把钥匙,他拿了这把钥匙能够自己开箱子、开门,到 处去找东西。
5.有关“语言”的名句 (1)闪光的东西,并不都是金子;动听的语言,并不都是好话。 ——莎士比亚
(2)语言的真正作用与其说是表达我们的需求,不如说是掩饰我们的需求。
自知自疑 语言积累
自学在前
1.读准下列加颜色字的字音
(1)朱熹( xī ) (6)胰子( yí ) (7)水泵( bènɡ) (8)引擎( qínɡ ) (9)伍子胥( xū ) (10)王褒( bāo )
(2)昳丽( yì )
(3)窥镜( kuī )
(4)苜蓿(mùxu)
(5)匍匐(púfú)
答案
——哥尔斯密
(3)思想是天空中的鸟,在语言的笼里,也许会展翼,却不会飞翔。
——纪伯伦
返回
互动互学
交流深化
1
交流释疑
1.课文第1 段中,为什么说“ 假如当孔子正在跟颜回、子路他们谈话的时 候,朱熹闯了进去,管保他们在讲什么,他是一句也听不懂的”? 答案 这句话揭示了语音的时代特征。孔子、颜回、子路生活在春秋时代, 而朱熹生活在宋代。周、春秋、战国、秦、两汉(公元前841年—公元220 年)的语音是上古音,隋、唐、宋(公元581年—公元1279年)的语音是中古
语文存在的家园语言的演变
![语文存在的家园语言的演变](https://img.taocdn.com/s3/m/b975f762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ea.png)
语言的演变
本课话题 ——勤奋严谨 朗读——课文中的名段 词义也可以转移。比如“涕”,原来指眼泪,《庄子》里说“哭泣无涕,中 心不戚”。可是到汉朝已经指鼻涕了,王褒《僮约》里说“目泪下,鼻涕长一尺”。 为了证明“涕”词义的转移,吕叔湘用《庄子》《僮约》加以证明,可见他 严谨认真、实事求是的态度。无论是长篇巨著,还是一二千字的短文,吕叔湘 都要逐字逐句地仔细推敲,从不马虎敷衍。
[文本·层析] 1.通读全文,请说说课文第一、二、三部分的内容和相互关系是什么。找 出课文的中心句,并说明其作用。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答案】 第一部分是说明语言演变的概貌,第二、三部分是从语汇、语 法与语音三个局部进行具体说明,表现为整体与局部的关系,从概貌到具体, 条理特别清晰。
首句“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永远在那儿运动、变化、发展,语言也是这样” 即课文的中心句,体现了课文的基本观点,统摄着全篇。
二、多音字
1.组词辨析法
(1)昳昳 日.丽 昳.( (
) )
(2)朝朝 朝. .霞 拜( (
) )
(3)称名 称.称 心.( (
) )
(4)便随 便.便 宜.( (
) )
【答案】 (1)yì dié (2)zhāo cháo (3)chēnɡ chèn (4)biàn pián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探背景] 《语言的演变》选自《语文常谈》。《语文常谈》是一部关于语言文字的普 及性读物,共收文章八篇。课文是其中第六篇,原标题是《古今言殊》,包括“语 言也在变”“语汇的变化”“语法语音的变化”和“从文言到白话”四个部 分。选入课本时,作者删去了第四部分。
语言,存在的家园
![语言,存在的家园](https://img.taocdn.com/s3/m/c3df4600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ae.png)
第丿1原!考试分值:50分考试时间:45分钟语言,存在的家园一、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中国文字寻常所用的不过一二千字。
初看去似乎认识了这一二千字就可以看懂一般普通的文字了,其实不然。
虽然中国常用的文字数目有限,可是拼合起的词却很多。
例如“轻”“重”两个字是小学生都认识的,但“轻”字和“重”字和别的单字拼合起来,可以造成许多词,如“轻率”“轻浮”“轻蔑”“轻松”“轻便”都是用“轻”字拼成的词,“重要”“重视”“严重”“厚重”“沉重”“郑重”“尊重”都是用“重”字拼成的词。
还有各种各样的拼合法。
这些词当然和原来的“轻”字和“重”字有关联,可是每个词的意思、情味并不一样。
每个都可以说是生字。
要体会这些词的意义和情味,词典不能帮什么忙。
譬如“轻狂”和“轻薄”两个词明明是有区别的,如果去查词典,就会看见“不稳重”“不庄重”等类共同的解释。
这并不是词典不好,实在是无可奈何的事。
()。
犹之吃东西,甜酸苦辣是尝得出说不出的东西。
文字语言是社会的产物,词由于长时间的运用,各有特别的味道。
1•下列填入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词不但有意义,还有情味。
词的情味完全要靠自己去体会,词典是无法帮忙的。
B.不但词有意义,还有情味。
词的情味完全要靠自己去体会,词典是无法帮忙的。
C.词的情味完全要靠自己去体会,词典是无法帮忙的。
词不但有意义,还有情味。
D.词的情味完全要靠自己去体会,词典是无法帮忙的。
不但词有意义,还有情味。
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只有此外可是而且B.只有然而只是因此C.只要此外可是而且D.只要然而只是因此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中国常用的文字虽然数目有限,可是拼合起的词却很多B.中国常用的文字数目虽然有限,可是拼合起的词却很多C.虽然中国常用的文字数目有限,拼合起的词却很多D.虽然中国常用的文字数目有限,可是拼合起的词很多4.请把以上文字材料进行压缩,要求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久制共兵兵:象形字。
专题1 语言的演变
![专题1 语言的演变](https://img.taocdn.com/s3/m/73e1f7d7700abb68a882fb0a.png)
语言,存在的家园汉字的王国语言的演变一、课外阅读(2017·全国Ⅲ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是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要求,也戳中了一些地方城镇化的软肋。
一些乡村在变为城镇的过程中,虽然面貌焕然一新,但很多曾经让人留恋的东西却荡然无存。
人们或多或少有这样的担忧:快速的、大规模的城镇化会不会使“乡愁”无处安放?要在城镇化进程中留住乡愁,不让“乡愁”变成“乡痛”,一个重要措施是要留住、呵护并活化乡村记忆。
乡村记忆是乡愁的载体,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物质文化记忆,如日常生活用品、公共活动场所、传统民居建筑等“记忆场所”;另一方面是非物质文化记忆,如村规民约、传统习俗、传统技艺以及具有地方特色的生产生活模式等。
乡村物质文化记忆与非物质文化记忆常常相互融合渗透,构成一个有机整体。
这些乡村记忆是人们认知家园空间、乡土历史与传统礼仪的主要载体。
在城镇化的过程中留住他们,才能留住乡愁。
这实质上是对人的情感的尊重。
至于哪些乡村记忆真正值得保留,这一方面可以借助一些科学的评价体系进行合理评估,另一方面可以广泛听取民意,然后进行综合甄选。
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需要做好这方面的前期规划。
仅仅留住乡村记忆而不进行呵护,乡村记忆会逐渐失去原有魅力。
呵护乡村记忆,使其永葆“温度”,就要对相关记忆场所做好日常维护工作,为传统技艺传承人延续传统技艺创造条件,保持乡村传统活动的原有品质。
比如,对一些乡土景观、农业遗产、传统生产设施与生产方法等有意识地进行整理维护。
对于乡村中的集体记忆场所,如村落的祠堂、乡村的入口、议事亭、祭祀场所等,不可因为城镇化就让其全部消亡,而应对这些承载着人的情感和记忆的场所定期维修。
既要让当地居民生产生活更为方便,又要让游子在故乡找到依恋感与归属感。
如果说留住和呵护乡村记忆是一种消极型的留住乡愁的话,那么,活化乡村记忆则是一种积极型的留住乡愁。
高中语文 第一专题 语言,存在的家园 语言的演变教师用书 苏教版必修3
![高中语文 第一专题 语言,存在的家园 语言的演变教师用书 苏教版必修3](https://img.taocdn.com/s3/m/25baaf612af90242a995e504.png)
语言的演变[预习——夯实基础][知识·梳理]第1步读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一、单音字朱熹.( ) 窥.探( ) 苜.蓿( ) 引擎.( ) 水泵.( ) 蒲.服( ) 匍匐.( ) 胰.脏( ) 忌讳.( ) 【答案】 x ī ku ī m ù q ín ɡ b èn ɡ p ú f ú y í hu ì 二、多音字1.组词辨析法(1)昳⎩⎪⎨⎪⎧ 昳.丽 日昳.(2)朝⎩⎪⎨⎪⎧ 朝.霞 朝.拜 (3)称⎩⎪⎨⎪⎧ 名称. 称.心 (4)便⎩⎪⎨⎪⎧ 随便. 便.宜【答案】 (1)y ì di é (2)zh āo ch áo (3)ch ēn ɡ ch èn (4)bi àn pi án2.语境辨析法(5)火灾发生时,家中只有邢先生一人在睡觉.( ),觉.( )察出情况不对,他来不及穿衣服,就翻到了北侧的窗外。
(6)他拿马扎.( )时,不小心被扎.( )破了手,马上包扎.( )了一下。
【答案】 (5)ji ào ju é (6)zh á zh ā z ā第2步写字形——奥妙无穷方块字(1)⎩⎪⎨⎪⎧ q ī 怆芳草q īq ī (2)⎩⎪⎨⎪⎧ 孤p én ɡ 船p én ɡ(3)⎩⎪⎨⎪⎧ 精cu ì 荟cu ì (4)⎩⎪⎨⎪⎧ ǒu 心沥血ōu 歌 【答案】 (1)凄 萋萋 (2)蓬 篷 (3)粹 萃 (4)呕 讴第3步辨词语——于细微处细斟酌1.明确词义(1)久而久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朝发夕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席地而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夜以继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指经过了相当长的时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言的演变本课话题——勤奋严谨朗读——课文中的名段词义也可以转移。
比如“涕”,原来指眼泪,《庄子》里说“哭泣无涕,中心不戚”。
可是到汉朝已经指鼻涕了,王褒《僮约》里说“目泪下,鼻涕长一尺”。
为了证明“涕”词义的转移,吕叔湘用《庄子》《僮约》加以证明,可见他严谨认真、实事求是的态度。
无论是长篇巨著,还是一二千字的短文,吕叔湘都要逐字逐句地仔细推敲,从不马虎敷衍。
链接——生活中的素材徐立平,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四研究院7416厂高级技师。
自1987年入厂以来,一直为导弹固体燃料发动机的火药进行微整形。
在火药上动刀,稍有不慎蹭出火花,就可能引起燃烧爆炸。
目前,火药整形在全世界都是一个难题,无法完全用机器代替。
下刀的力道,完全要靠工人自己判断,药面精度是否合格,直接决定导弹能否在预定轨道达到精准射程。
0.5毫米是固体发动机药面精度允许的最大误差,而经徐立平之手雕刻出的火药药面误差不超过0.2毫米,堪称完美。
为了杜绝安全隐患,徐立平还自己设计发明了20多种药面整形刀具,有两种获得国家专利,一种还被单位命名为“立平刀”。
28年来,他冒着巨大的危险雕刻火药,被人们誉为“大国工匠”。
背诵——相关的名言警句1.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韩愈2.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颜真卿3.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
——华罗庚4.天资的充分发挥和个人的勤学苦练是成正比例的。
——郭沫若5.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的。
——鲁迅6.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勤奋。
——爱迪生[知识·梳理]第1步读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一、单音字朱熹.( ) 窥.探( ) 苜.蓿( ) 引擎.( ) 水泵.( ) 蒲.服( ) 匍匐.( ) 胰.脏( ) 忌讳.( ) 【答案】 xī kuī mù qín ɡ bèn ɡ pú fú yí huì二、多音字1.组词辨析法(1)昳⎩⎨⎧昳.丽( )日昳.( ) (2)朝⎩⎨⎧朝.霞( )朝.拜( ) (3)称⎩⎨⎧名称.( )称.心( ) (4)便⎩⎨⎧随便.( )便.宜( ) 【答案】 (1)yì dié (2)zhāo cháo (3)chēnɡ chèn (4)biàn pián2.语境辨析法(5)火灾发生时,家中只有邢先生一人在睡觉.( ),觉.( )察出情况不对,他来不及穿衣服,就翻到了北侧的窗外。
(6)他拿马扎.( )时,不小心被扎.( )破了手,马上包扎.( )了一下。
【答案】 (5)jiào jué (6)zhá zhā zā第2步写字形——奥妙无穷方块字(1)⎩⎨⎧qī( )怆芳草qīqī( )( )(2)⎩⎨⎧孤pén ɡ( )船pén ɡ( ) (3)⎩⎨⎧精cuì( )荟cuì( ) (4)⎩⎨⎧ǒu ( )心沥血ōu ( )歌【答案】 (1)凄 萋萋 (2)蓬 篷 (3)粹 萃 (4)呕 讴第3步用词语——送你一双慧眼1.演变·变化“演变”发展变化,一般指历时较久的发展变化。
“变化”事物在形态上或本质上产生新的状况。
请将正确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1)傅抱石是一位具有综合艺术修养的20世纪中国美术大家,他对于中国美术史的开拓性研究是从根本上探寻中国画发展______(演变/变化)的规律,博古论今,著作甚丰。
(2)都说移动的“四哥”改变时代,今天就带你细数一下,4G 究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怎样的______(演变/变化)。
【答案】 (1)演变 (2)变化2.迁徙·迁移两者都是动词,都表示“离开原来生活的地方,转移到别的地方去”。
“迁徙”多表示向较远的地方转移;“迁移”既可以表示向较远的地方转移,也可以表示向较近的地方转移。
“迁徙”多为人的行为,也可以是其他物种的行为或变化;“迁移”可以表示人或动物的行为,也可以表示部门或单位转移到别的地方。
“迁徙”多为群体的行为;“迁移”既可以表示群体的行为,也可以表示个体的行为。
“迁徙”没有事物随时间推移而变化的意思,而“迁移”有这个意思。
请将正确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1)无论是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来看,还是从市场经济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来看,都要求人民能够有序地流动、自由地______(迁徙/迁移)。
(2)然而,回顾历史,从家里添丁,到外出求学户口______(迁徙/迁移),这一本存在半个世纪的户口本,深刻地改变过浏阳人的生活。
【答案】(1)迁徙(2)迁移第4步辨熟语——于细微处细斟酌请判断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是否正确。
(1)没有铁路工人日夜不停地夜以继日....地奋战,天堑就不可能化为通途,就不可能有傲视世界的高铁第一速度。
()理由:(2)当然,某些时候,真相公布后,谣言还在继续以讹传讹,真相成了“孤.家寡人...”,甚至真相与谣言相杂,混淆视听。
因此战胜网络谣言,还要在力度上下功夫。
()理由:(3)乌克兰政府军与民间武装6月18日在东部发生激烈交火,双方动用了坦克、火箭炮等重型武器,明斯克停火协议恐名同实异....。
()理由:【答案】(1)×。
夜以继日:指日夜不停,与前面“日夜不停”重复。
(2)√。
孤家寡人:古代君主自己谦称为孤或寡人。
后指脱离群众、孤立无助的人。
此处运用正确。
(3)×。
语境强调停火协议名义上还存在,实际上已经消亡,所以应该用“名存实亡”。
[常识·速览][识作者]当代著名的语言学家——吕叔湘吕叔湘(1904—1998),江苏省丹阳市人。
1926年毕业于国立东南大学(现南京大学)外国语文系。
1936年赴英国留学,先后在牛津大学人类学系、伦敦大学图书馆学科学习。
1938年回国后任云南大学文史系副教授,后又任华西协和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研究员、金陵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研究员兼中央大学中文系教授以及开明书店编辑等职。
解放后,1952年起任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1977年起改属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院士)、语言研究所副所长、所长、名誉所长。
代表作品有《中国文法要略》《汉语语法分析问题》等。
[探背景]《语言的演变》选自《语文常谈》。
《语文常谈》是一部关于语言文字的普及性读物,共收文章八篇。
课文是其中第六篇,原标题是《古今言殊》,包括“语言也在变”“语汇的变化”“语法语音的变化”和“从文言到白话”四个部分。
选入课本时,作者删去了第四部分。
[知文体]说明文特点以说明为主,是说明文从表达方式上区别于其他文体的标志。
在各种文章样式中,说明文体是一种客观地说明事物,阐明事理的一种文体。
说明文的特点是“说”,而且具有一定的知识性。
这种知识,或者来自有关科学研究资料,或者是亲身实践、调查、考察所得,都具有严格的科学性。
为了要把事物说明白,就必须把握事物的特征,进而揭示出事物的本质属性,即不仅要说明“是什么”,还要说明“为什么”。
应用性说明文一般只要求说明事物的特征,阐述性说明文则必须揭示出问题的本源和实质。
[质疑·手记]预习完成后,请将你的疑问与“小伙伴们”探讨交流。
疑问1:解惑:疑问2:解惑:疑问3:解惑:[整体·感知]本文是一篇介绍古今汉语变化发展规律的普及性的事理型说明文。
它把语言学,特别是现代语言学的研究成果,通过汉语史常识的讲解介绍给普通读者。
[文脉·梳理]语言的演变⎩⎪⎪⎪⎪⎪⎪⎪⎪⎨⎪⎪⎪⎪⎪⎪⎪⎪⎧语言也在变⎩⎨⎧纵向演变(历史的发展)——古今言殊横向演变(地区的变化)——方言的形成语汇的变化⎩⎪⎪⎪⎪⎪⎨⎪⎪⎪⎪⎪⎧语汇的消长⎩⎪⎨⎪⎧1.旧事物、旧概念的消失引起 的词的消亡2.新事物、新概念的出现引起 新词出现3.外来事物带来外来语词义的变化⎩⎪⎨⎪⎧1.生活的变化引起词 义的变化2.有些词义的变化与 生活不一定有多大 关系⎩⎨⎧① ② ③ ④ 事物改变名称⎩⎪⎨⎪⎧1.词语的替换⎩⎨⎧a.单音词换成多 音词b.单音词换成另 一个单音词2.由于忌讳引起词的变换语法语音的变化⎩⎪⎨⎪⎧语法的变化⎩⎨⎧古代特有的语序现代独有的格式语音的变化⎩⎨⎧古代押韵的,现代不押韵了古平仄相调的,今“平仄不调”了不少形声字的声旁今不表音了①______ ②______ ③______ ④______【答案】 ①词义扩大 ②词义缩小 ③词义转移 ④词义弱化[文本·层析]1.通读全文,请说说课文第一、二、三部分的内容和相互关系是什么。
找出课文的中心句,并说明其作用。
【答案】 第一部分是说明语言演变的概貌,第二、三部分是从语汇、语法与语音三个局部进行具体说明,表现为整体与局部的关系,从概貌到具体,条理特别清晰。
首句“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永远在那儿运动、变化、发展,语言也是这样”即课文的中心句,体现了课文的基本观点,统摄着全篇。
2.阅读课文第二部分“语汇的变化”,填写下面的表格。
续表、骊、骓、、骍、、雒、骃、[话题·互动]话题:网络语言,从出现到发展,一直备受争议,褒贬不一。
请运用《语言的演变》中的观点,对此进行评论。
学生甲:网络语言的出现和发展对于汉语没有任何贡献。
不过网络上已经习惯了此类表达,只能严格地将它与文学区别开,各走各的路,不要侵犯到课堂教学、学生的学习中来。
语言这种现象是无法禁止的,禁止也是错误的。
但是对于部分学生将网络语言使用到考试和写作中去的现象,需要老师和家长加强教育,指明网络语言的特殊环境,不要在课堂上使用,任它自然地结束。
我的观点:【答案】示例一:网络语言是计算机网络用户间的通用语言,不能简单地判定它是好是坏,也大可不必那么夸张,把它看成洪水猛兽。
示例二:对网络语言流行的现象大可不必看得过于严重,在网络这样的特定环境中,使用它有其一定的原因和意义。
相信网络语言有它的生命力,自然也有一定的寿命,每代网络语言更新速度都很快,大家的新鲜劲一过,就让它“自生自灭”吧。
到现在还有谁会使用“恐龙”“青蛙”呢?或是最后,网络语言发展到连使用者自己都开始被弄糊涂,不明白到底在说什么的时候,便就自然地走向了结束。
[写法·借鉴]1.写作特色语言通俗而准确语言通俗表现在:①少用术语。
本文是一篇语言专著,是社会科学类说明文。
但作者在《语文常谈·序》中说,这是“有关语言文字的普及性文章”。
由于作者心中有广大读者,所以文章里专门术语用得极少。
即使说明比较专门化的语言知识,如押韵、平仄等也说得很浅明,并且适可而止。
②用浅显易懂的实例说明抽象的科学道理。
如说明语言也像世界上万事万物那样发展变化这一相当抽象的道理,便用一个假设举例像讲故事一样加以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