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濮阳市油田第二高级中学高三生物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学年濮阳市油田第二高级中学高三生物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下列关于高等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酶和激素都具有高效性,能产生激素的细胞一定能产生酶
B.处于静息电位时,K+外流导致细胞外K+浓度高于细胞内
C.注射血浆白蛋白可促进组织液的吸收以减轻病人水肿症状
D.B淋巴细胞在分化成浆细胞的过程中,细胞内的高尔基体增多
2. 以下不是组织水肿产生的原因的是()
A.营养不良
B.淋巴循环受阻
C.过敏反应
D.组织细胞代谢减弱
3. 真核细胞中蛋白质的主要作用是()
①构成染色体①构成“膜结构”①主要的能源物质①组成多种酶①组成各种激素①调节细胞代谢①组成维生素①储存遗传信息
A.①①①①
B.①①①①
C.①①①①
D.①①①①
4. 下图所示细胞有丝分裂一个细胞周期所用时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乙的过程表示分裂间期
B. 乙→甲的过程表示分裂期
C. 一个细胞周期是指甲→甲的全过程
D. 一个细胞周期是指乙→乙的全过程
5.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
A. 脑和脊髓
B. 脑和脑神经
C. 大脑和小脑
D. 脑神经和脊神经
6. 下列关于观察细胞减数分裂实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可用蝗虫卵母细胞、蚕豆花粉母细胞的固定装片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B.用桃花的雄蕊比用桃花的雌蕊制成的装片更容易观察到减数分裂现象
C.能观察到减数分裂现象的装片中,也可能观察到同源染色体的联会现象
D.用洋葱根尖制成的装片,能观察到同源染色体的联会现象
7. 下列关于细胞凋亡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细胞凋亡会发生在整个生命历程
B.细胞凋亡有利于生物体的生长发育
C.人胚胎发育时期不存在细胞凋亡
D.细胞凋亡过程存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8. 细胞膜功能的复杂程度,主要取决于膜上的
A. 磷脂含量
B. 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
C. 糖的种类
D. 水含量
9. 下列关于生物学原理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叙述错误的是()
A. “一次施肥不能太多”,避免土壤溶液浓度过高,引起烧苗现象
B. “低温、干燥、无氧储存种子”,更能降低细胞呼吸,减少有机物的消耗
C. “正其行,通其风”,能为植物提供更多的CO2以提高光合作用效率
D. “轮作”是利用了不同作物根系对矿物营养元素吸收的差异,从而避免土壤肥力下降
10. 下列关于原核细胞、真核细胞和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
A.原核细胞生命系统的边界是细胞的最外层结构
B.高等动物体内的大多数细胞不会形成纺锤体
C.含叶绿体的细胞内色素均存在于原生质层内
D.用含32P的培养基可直接标记新冠病毒的遗传物质
11. 端粒是真核细胞染色体末端的一段DNA-蛋白质复合体,在新细胞中,细胞每分裂一次,端粒就缩短一小段,缩短到一定程度,细胞停止分裂。
端粒酶是细胞中负责端粒延长的一种由蛋白质和RNA构成的核糖核蛋白体,可以让端粒不会因细胞分裂而有所损耗,使得细胞分裂的次数增加。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 端粒、端粒酶、核糖体的完全水解产物中均有糖类
B. 组成端粒、端粒酶、T2噬菌体的化合物相同
C. 端粒缩短可能是导致细胞衰老的原因之一
D. 在癌细胞等肿瘤细胞中端粒酶的活性可能较高
12. 种群密度是种群的数量特征之一,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一个物种迁入新的地区后,其种群数量增长的数学模型一定为N t=N0λt
B.种群数量的“S”型增长是受资源和空间等因素限制而呈现的结果
C.某林场中繁殖力强的老鼠种群数量的增长不会受自身种群密度的制约
D.培养瓶中细菌种群数量在达到K值前,种群密度对其增长的制约逐渐减弱
13. 将處美人的红色花瓣浸人与0.3 g·mL-1的蔗糖溶液等渗的KNO3溶液中,下列描述的现象不准确的是()
A.显微镜下,红色花瓣细胞会出现质壁分离复原现象
B.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只有主动运输
C.K+会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进人细胞
D.质璧分离过程中,水分子外流会导致细胞内渗透压升高
14. 下列有关种间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寄居蟹和海葵属于合作共生,马蛔虫和马属于寄生
B. 两种群间的捕食关系是在群落水平上研究获得的
C. 同一区域的两种动物之间没有共同的食物,不存在竞争关系
D. 组成地衣的藻类和真菌之间属于互利共生的关系
15. 医用酒精消毒原理之一是使细菌蛋白质变性,该过程破坏了蛋白质的空间结构,进而导致蛋白质脱水变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细菌蛋白质的合成是在宿主细胞的核糖体上进行的
B.酒精分子进入细菌无需消耗能量
C.酒精分子破坏了细菌蛋白质中的肽键
D.蛋白质变性后不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
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每小题有一个或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16. CO2浓度的增加会对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产生影响。
研究人员以大豆、甘薯、花生、水稻、棉花作为实验材料,分别进行三种不同的实验处理,甲组提供大气CO2浓度(375 μmol·mol-1),乙组提供CO2浓度倍增环境(750 μmol·mol-1),丙组先在CO2浓度倍增的环境中培养60 d,测定前一周恢复为大气CO2浓度。
整个生长过程保证充足的水分供应,选择晴天上午测定各组的光合作用速率。
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随着CO2浓度的增加,作物的光合作用速率始终成正相关
B.在CO2浓度倍增时,光合作用速率并未倍增,此时限制光合作用速率增加的因素可能是固定CO2的酶的活性不够高、有机物在叶绿体中积累较多等
C.丙组的光合作用速率比甲组低,可能是因为作物长期处于高浓度的CO2环境中而降低了固定CO2的酶的活性
D.该实验自变量仅是CO2浓度,因变量是光合作用速率
17. 如图所示为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核DNA数目、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曲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图甲和图乙的纵坐标分别为核DNA数目和染色体数目
B. 图甲中ac段和图乙中ac段代表细胞有丝分裂的同一时期
C. 图乙中b→c是着丝粒分裂的结果
D. 图甲中的cd段和图乙中的de段表示的是同一个过程
18. 某同学进行“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及质壁分离复原”实验时,将观察到的某个细胞大小变化情况(注:细胞的初始大小相对值记为1)绘制成了如图所示曲线。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be段,由于失水过多,细胞可能已经死亡
B.cd段,水分子的运动方向是从细胞外进人细胞内
C.de段,细胞液浓度等于外界溶液浓度
D.e时液泡的颜色比a时浅
19. 下图为人体细胞膜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其中①~①表示相关物质。
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①是磷脂,由C、H、O、.N四种元素组成
B. ①是脂肪,是细胞内主要的储能物质
C. ①是蛋白质,具有一定的运动性和专一性
D. ①是糖蛋白,可参与细胞间的信息传递
20. 神经递质乙酰胆碱与突触后膜的乙酰胆碱受体(AChR)结合,突触后膜兴奋,引起肌肉收缩。
重症肌无力患者体内该过程出现异常,其发病机理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物质a作为抗原能激活T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
B. 抗a抗体与物质a的结合物不能被吞噬细胞清除
C. 物质a引发的重症肌无力属于自身免疫病
D. 患者体内乙酰胆碱与突触后膜的AChR特异性结合减少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5分。
21. 假设小麦的低产基因用A表示,高产基因用a表示;抗病基因用B表示,不抗病基因用b表示,两对基因独立遗传。
下图是利用低产抗病小麦(AABB)及高产不抗病小麦(aabb)两个品种,通过多种育种方式培育出高产抗病小麦(aaBB)新品种的过程图解,请据图回答:
(1)经过①、①、①过程培育出高产抗病小麦(aaBB)新品种的育种方法称为_________,让①过程得到的高产抗病小麦植株自交,后代出现aaBB的概率是_________。
(2)经过①过程的育种方法叫做________,此种方法比较难获得高产抗病小麦(aaBB)新品种,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3)经过①、①过程的育种方法称为_____,依据的原理是____________。
①过程常用的试剂是_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这种育种方法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
22. 下图表示果蝇体细胞中染色体和相关基因,请据图回答:
(1)该图表示的是________性果蝇,其体细胞中有________对同源染色体。
(2)若B、b分别控制果蝇的灰身和黑身,D、d分别控制果蝇的红眼和白眼,则该果蝇的基因型是________,若该果蝇与另一只黑身白眼果蝇交配后,后代中黑身红眼雌性果蝇占总数的________。
(3)已知果蝇的红眼和白眼是一对相对性状(红眼D、白眼d),且雌雄果蝇均有红眼和白眼类型。
若用一次交配实验即可确定这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还是在性染色体上,选择的亲本表现型应为:________(雌性)×________(雄性)。
实验预期及相应结论为:
①子代中雌、雄果蝇全部为红眼,则这对基因位于________染色体上;
①子代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这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①子代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这对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23.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南方某地为了恢复被破坏常绿阔叶林而停止砍伐一段时间后,该地逐渐得以恢复。
请回答以下问题:
(1)该地区某植物种群具有的特征有(填序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出生率①垂直分层现象①年龄组成①空间特征①复杂的种间关系①丰富度
(2)该地区常绿阔叶林的恢复过程中群落的演替类型为_________,其速度比裸岩上进行的演替要快一些,速度较快的原因除了植物的种子或者繁殖体可能保留外,还可能是原有的__________条件得到了基本保留。
(3)太阳能输入该生态系统的第一营养级后,以______能的形式在生物群落中流动。
(4)该地区某养鸡场为了提高家禽产蛋率,在增加营养的基础上延长光照时间,这一过程中光刺激传递的信息属于__________信息。
生态系统中,各种各样的信息在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生物种群的繁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5)苔原生态系统要比常绿阔叶林的抵抗力稳定性低,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 如图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几种细胞或组织图像(A为口腔上皮细胞,B为蓝藻细胞,C为小麦叶肉细胞,D中细胞取自猪的血液,E为细菌细胞),请据图回答:
(1)科学家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将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2)图中属于原核细胞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标号)。
(3)在上述五种细胞中,它们都有的细胞结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遗传物质都是___________,这体现了不同类细胞之间的_________________。
(4)蓝藻和小麦都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_____________型生物,在它们的光合作用色素中都有___________,不同的是蓝藻还含有__________。
25. 某生物兴趣小组在壶瓶山发现了一种自花传粉的植物,已知该植物的高茎和矮茎紫花和白花两对相对性状,个由一种等位基因控制,但不知道每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以及控制它们的基因的位置关系,现选用纯种高茎紫花和纯种矮茎白花作亲本进行杂交,无论正交还是反交,F1都是高茎紫花。
请回答下列问题:(1)茎的高度和花的颜色中显性性状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2)控制这两对性状的基因是否独立遗传?请设计一个最简单的实验进行探究。
(要求:写出实验步骤、预期实验结果和相应的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 B
2. D
3. B
4. D
5. A
6. D
7. C
8. B
9. B
10. B
11. B
12. B
13. B
14. C
15. B
16. BC
17. ACD
18. ABC
19. CD
20. AB
21.
(1).杂交育种
(2).1/2
(3).诱变育种
(4).基因突变具有低频性、不定向性(及多害少利性)
(5).单倍体育种
(6).染色体(数目)变异
(7).秋水仙素
(8).抑制有丝分裂前期纺锤体的形成
(9).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22.
(1).雌
(2).4
(3).BbXDXd
(4).1/8
(5).白眼
(6).红眼
(7).常染色体
(8).子代中雌、雄均有红眼和白眼
(9).子代中雌果蝇全为红眼,雄蝇全为白眼23.
(1).①①①
(2).次生
(3).土壤
(4).化学
(5).物理
(6).调节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稳定
(7).常绿阔叶林的物种组成多,食物网更复杂24.
(1).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2).B、E
(3).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和遗传物质
(4).DNA
(5).统一性
(6).B、C
(7).叶绿素
(8).藻蓝素
25. 1植株自交,统计后代表现型及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