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行业食品安全管理规定(三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餐饮行业食品安全管理规定
作为餐饮行业的从业者,我们必须严格遵守食品安全管理规定。

食品安全是保障人民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重要方面,餐饮行业作为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行业,必须特别重视食品安全管理。

以下是餐饮行业食品安全管理的一些规定。

1.食品安全管理的基本原则
(1)预防为主:餐饮企业应当加强食品安全管理,采取预防风险的措施,防止食品安全问题的发生。

(2)全方位质量管理:餐饮企业应当在从采购原材料到膳食提供的每个环节,建立质量管理制度和流程控制,确保食品安全。

(3)追溯管理:餐饮企业应当建立追溯管理制度,保留相关的原始记录,以便溯源。

(4)综合防治:餐饮企业应当采取综合防治的措施,防止食品安全问题的发生。

(5)信息发布:餐饮企业应当及时准确地发布食品安全信息,促进社会的公众参与。

2.食品安全管理的组织机构和人员
(1)餐饮企业应当设立食品安全管理部门,配备专职食品安全管理人员,负责食品安全管理工作。

(2)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应当具备相关专业知识,熟悉相关法律法规,能够进行食品安全管理和应急处理工作。

(3)餐饮企业应当定期对食品安全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食品安全管理的能力和水平。

3.食品安全管理的设施和设备
(1)餐饮企业应当建立完善的设施和设备管理制度,确保设施设备卫生、安全可靠。

(2)餐饮企业应当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配置必要的设施和设备,如食品加工设备、储存设备、保温设备等。

(3)餐饮企业应当定期对设施和设备进行检查、维修及保养,保证其正常运转。

4.食品安全管理的原料采购
(1)餐饮企业应当选择有良好信誉的供货商,购买有合法生产资质并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原料。

(2)餐饮企业应当建立原料采购清单,并对采购的原料进行检验,确保其安全可靠。

(3)餐饮企业应当建立原料追溯制度,追踪原料的来源和使用情况,以便查找并处理食品安全问题。

5.食品安全管理的加工制作
(1)餐饮企业应当建立食品加工制作工艺流程和操作规范,指导员工进行操作。

(2)餐饮企业应当加强食品加工环境的卫生管理,保持清洁,并定期进行消毒。

(3)餐饮企业应当对加工制作过程中的关键控制点进行监控,确保食品安全。

6.食品安全管理的存储和配送
(1)餐饮企业应当按照规定的温度、湿度等要求进行食品的存储,以防止食品变质。

(2)餐饮企业应当严格控制食品的存储时间,及时清理过期食品。

(3)餐饮企业应当建立食品配送管理制度,确保食品运输过程中的安全和卫生。

7.食品安全管理的销售服务
(1)餐饮企业应当在销售场所明显位置公示食品安全管理相关信息,如营业执照、食品安全许可证等。

(2)餐饮企业应当严禁销售过期、变质、污染食品。

(3)餐饮企业应当积极接受顾客的投诉和建议,解决顾客的问题和需求。

除了以上规定,餐饮行业还应当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如《食品安全法》,《食品添加剂使用管理办法》等。

同时,餐饮企业应当加强与监管部门的合作,接受监督检查,确保食品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实施。

总之,餐饮行业的食品安全管理非常重要,我们必须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操作,保证食品的安全、卫生和质量,为消费者提供放心的用餐环境和食品。

只有坚守食品安全的底线,餐饮行业才能蓬勃发展,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和支持。

餐饮行业食品安全管理规定(二)
在餐饮行业,食品安全管理规定是十分重要的,以确保消费者的健康和安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食品安全管理规定:
1. 食品材料采购管理:对于进货的食品材料,要求餐饮业者严格把关,确保材料符合相关质量和安全标准。

2. 食品加工操作规范:餐饮业者应确保食品加工操作符合卫生要求,包括食品保存、烹饪和加工过程中的卫生操作、使用清洁的工具和设备等。

3. 食品储存与保管管理:餐饮业者需保证食品在储存与保管过程中的安全性,包括避免交叉污染、正确使用保鲜设备和储存食品的温度控制等。

4. 食品销售标识和追溯:餐饮业者应对销售的食品进行标识,包括产品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信息,以便追溯食品来源和有效期。

5. 食品安全培训和健康检查:餐饮业者应定期为员工进行食品安全培训,加强员工对食品安全的意识和知识。

此外,员工也需要接受定期的健康检查,以确保员工健康状况符合卫生要求。

6. 客户投诉处理和风险管理:餐饮业者需要建立客户投诉处理机制,及时处理和解决客户的食品安全问题。

此外,餐饮业者还需要进行风险分析和风险管理,以识别和控制可能的食品安全风险。

根据不同地区和国家的法律法规,上述规定可能会有所不同。

餐饮业者应遵守当地相关的食品安全管理规定,并定期检查和更新其食品安全管理系统,以确保合规性。

餐饮行业食品安全管理规定(三)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本单位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规定,履行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义务,严把商品质量关,建立和执行以下与经营食品相适应的管理制度,确保食品经营安全。

第二章从业人员健康检查管理和培训制度
第三条从业人员健康检查管理制度
3.1食品生产人员每年必须进行健康检查,必要时需接受临时检查,不得超期使用健康证明。

新参加工作的从业人员、实习工、实习学生必须取得健康证明后上岗,杜绝先上岗后查体的事情发生,同时进行相关培训。

3.2食品卫生管理人员负责组织本单位从业人员的健康检查工作,建立从业人员卫生档案,督促“五病”人员调离岗位,并对从业人健康状况进行日常监督管理。

从业人员患上有碍食品安全的疾病时,应立即离开原岗位。

病愈须取得健康证明后,方可重新上岗。

3.3凡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以及其他有碍食品卫生疾病的,不得参加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生产经营。

3.4当观察到以下症状(腹泻,手外伤、烫伤、皮肤湿疹、长疖子、咽喉疼痛、耳、眼、鼻溢液、发热、呕吐)时,应规定暂停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或采取特殊的防护措施。

3.5从业人员必须保证良好的个人卫生,食品加工人员的卫生要求:
(一)进入经营场所前(处理食品原料后、接触直接入口食品之前)应当用流动清水洗手、消毒双手,穿戴整洁的工作服、工作帽、口罩、工作鞋。

工作服应当盖住外衣,头发应梳理整齐并置于帽内,头发不得露于帽外,不得吸烟及从事其他有碍食品卫生的活动。

(二)食品从业人员应坚持做到“四勤”。

不得留长指甲、涂指甲油、不戴首饰,勤洗手、勤剪指甲、勤洗澡、勤理发、勤洗衣服、勤换工作衣帽。

男士禁止长发、长胡须。

不穿洁净工作衣帽上岗和上岗
期间抽烟、吃零食以及做与食品生产、加工、经营无关的事情。

不得有面对食品打喷嚏、咳嗽及其他有碍食品卫生的行为。

(三)对食品从业人员实行德、能、勤、纪综合考核,具优者给予表扬或奖励:对综合考核成绩欠佳者进行批评教育使其改正;对不改者劝其离岗或规定依法解除劳动合同。

(四)定期对从业人员进行食品安全和健康管理培训,并做好培训记录。

建立从业人员健康档案,档案至少保存三年。

第四条从业人员学习培训制度
4.1本单位负责人、食品安全管理人员、食品安全专业技术人员和从业人员必须接受《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和食品卫生知识培训并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从事食品生产经营工作。

4.2食品安全管理人员认真制定培训计划,在有关主管行政部门的指导下,定期组织管理人员、从业人员参加食品安全知识、职业道德和法律、法规的培训以及卫生操作技能培训。

4.3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定期组织公司食品从业人员学习《食品安全法》、《浙江省食品经营许可实施细则(试行)》等,及时掌握和了解国家及地方的各项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做知法守法模范。

4.4培训方式以集中讲授为主,定期考核,不合格者离岗学习一周。

第三章专职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岗位指责规定
第五条根据《食品安全法》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现就我单位食品经营管理工作制定如下岗位责任制度:
5.1负责人岗位职责:对食品的经营负全面责任。

负责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加强对业务经营、人员的质量教育,保证质量管理
方针和质量目标的落实和实施。

定期开展质量教育和培训工作,每年组织一次全员身体检查。

5.2管理人员岗位职责:对食品安全管理工作负直接责任,按时做好生产加工场所和仓库的清洁卫生工作,确保食品的经营条件和存放设施安全、无害、无污染;建立并管理员工健康档案,每年负责安排从业人员的健康检查监督。

检查员工保持日常个人卫生,负责监督生产加工场所和仓库的温湿度,在规定的范围内确保经营食品的质量,发现可能影响食品安全的问题应立即解决或向负责人报告。

5.3购销人员岗位职责犙辖晒悍煞ü娼股鲜邢鄣氖称罚辖又ふ詹蝗钠笠挡晒菏称罚跏比险娌檠楣┗醯ノ坏摹妒称飞砜芍ぁ贰ⅰ妒称妨魍ㄐ砜芍ぁ贰ⅰ队抵凑铡泛汀都煅楹细裰ぁ返龋繁K鄢龅氖称吩诒V势谀冢⒂Χㄆ诩觳椴鍪称返耐夤坌宰春捅V势冢⑾治侍饬⒓聪录芡毕蚴称钒踩
芾砣嗽北ǜ妗
第四章食品供应商遴选制度
第六条为规范供应商管理,提高经营合理化标准,建立完善供应商评估体系,采取日常业绩跟踪和阶段性评价的方法,将供应商分出等级,对供应商进行筛选,使优质供应商变得更优,普通供应商变为优质供应商,让供应商和我们一起成长,一起提高,提高合作紧密度,同时逐步淘汰不符合要求的供应商。

第七条范围:适用于向本公司提供主要原材料,及能直接影响到本公司主要原材料品质的各类供应商。

第八条供应商考核方法
8.1供应商的考核分为以下部分:
现场考核
日常行为考核
按照上面三个部分的考核情况,定期(季度/半年/一年)由采购部牵头,品控部、物流部、财务部分别填写《供应商定期考核评分表》,采购部负责对最后的分值进行统计填入《供应商定期考核总评分表》,并按分数对供应商进行评级。

____具体考核流程
8.2.1现场考核
8.2.1.1对于消耗品类(餐巾纸、店标袋除外)、清洁用品类、餐具类、厨具类、电器类(电磁炉除外)、用具类产品,当每次单笔订单采购额均在____元以下时,可不进行供应商现场考察,其他产品类别的供应商或单笔订单采购额有在____元以上的供应商,需进行现场考察。

8.2.1.2将现场考察结果填写在《供应商现场考察记录表》上,供应商现场考察内容如下:
(a)各项资质情况是否发生变化;
(b)厂区情况:包括厂区内外部环境、厂房配置的保持及改善情况;
(c)工艺流程:包括车间、仓库、检测检验室内各项设施及设备、工艺配置的保持及改善情况;
(d)管理能力:公司的组织结构的保持及改善情况;
(e)卫生情况:车间工人及设备的现场卫生状况的保持及改善情况;
(f)品质管理:产品满足公司相关产品的质量标准的能力的保持及改善情况;
(g)生产能力:生产量满足公司用量要求的保持及改善情况;
(h)主要原辅料:进货渠道是否正规,并且生产、品质要求是否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国标、行标等规定。

8.2.1.3对于在现场突击检查中发现供应商生产现场出现掺假、掺劣、勾兑过期产品等违背采购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的行为,或者虽然此行为没有发生,但现场有导致此行为的嫌疑事件,不管当批生产的货物是否为供应我公司的,检查人员都应该立即通知直接上级,由采购部负责人协调对此供应商停止下订单,对于供应商已确认但没有发货的订单,也要进行撤单处理,并至少要取消该供应商一个月的供货资格。

8.2.1.4对于在现场突击检查中出现问题的供应商,要求供应商出具书面整改方案,方案获得品控部和采购部认可后方可重新开始订货,对于三次或连续两次在供应商现场突击检查中出现问题的供应商,则要直接取消其供应资格,并将其降为不合格供应商。

8.2.1.5相关部门共同进行供应商定期考核时,现场考核项的分值以最近的一次现场考察结果为准。

8.2.____日常行为考核
(a)当供应商发生关于质量、交货、投诉等问题时,由订购专员将事故的原因、处理方法及结果填写在《供应商违规事件备忘录》上;
(b)订购专员每月填写《供应商月度违规事件统计表》,统计供应商当月产品质量、交货及时率、交货准确率、投诉反馈等违规情况以及品质的改善情况。

8.2.3.考核周期
8.2.3.1供应商考核周期分为月度、季度、半年、年度四种。

8.2.3.2对于新供应商第一年每个季度至少应考核一次。

8.2.3.3对于连续三次评为一级、连续六次评为二级的供应商,可降低考核频率,季度降为半年,半年降为年度。

8.2.3.4供应商评级由好变差时应通知供应商分析原因及出具书面整改报告,同时将考核周期变为季度考核。

8.2.3.5所有供应商每年至少应考核一次。

8.3供应商评级及注意事项
8.3.1.供应商得分及评级
8.3.1.1若供应商在合作期间,其提供的产品引起食物中毒,造成食品安全事故;违规使用食品添加剂或在食品中添加化学原料;市场抽检中发现严重不合格,且被质量技术监督局停业整顿;合作中存在欺骗、欺诈的行为;在新闻媒体中曝光,存在严重的食品安全隐患。

满足任何一项,将直接取消供应商资格。

8.3.1.2合格供应商在合作期间因为各种原因,导致我公司要求必须提供的各项资质若有任何一项失效,并且供应商提出不再保证其有效,则要直接取消其供应资格,并将其降为不合格供应商。

8.3.1.3根据各部门的《供应商定期考核评分表》对供应商的打分,按照各部门的权重计算总得分。

8.3.1.4根据供应商的得分对供应商进行分级,分级标准如下:
(a)一级供应商:____分,请继续保持;
(b)二级供应商:____分,正常状况,请努力;
(c)三级供应商:____分,加严抽样,请改善;
(d)四级供应商:____分,列入重点监督检查,督促改进;
(e)不合格供应商:____分以下,取消供应商资格。

8.3.2注意事项
8.3.2.1对于连续三次被评为四级的供应商,应取消其供应资格。

8.3.2.2对于连续三次评为三级以下(含三级)的供应商,应督促其进行改进,并针对对方的不良项目要求对方出具书面改善对策。

8.3.2.3如果在停止供货期间,供应商通过质量管理、食品安全管理等认证,可在通过之日提出重新考核申请。

8.3.2.4不合格供应商,有关不合格的评估记录存档,采购部作永久保存以做参考。

而在下列情况下,可按照《新供应商开发制度》对其作重新评估:
(a)供应商已取得相关资格或认证;
(b)供应商在管理、服务等方面发生了质变;(c)提供新品牌、新配方或新产地的相同产品。

第 11 页共 11 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