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小学品德五年级下册第1单元第3课各具特色的交通工具word教案(1)
五年级品社下册《各具特色的交通工具》教案1冀教版
![五年级品社下册《各具特色的交通工具》教案1冀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3383b617376baf1ffc4fad7a.png)
各具特色的交通工具中国书法艺术说课教案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中国书法艺术,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课堂评价四个方面对这堂课进行设计。
一、教材分析:本节课讲的是中国书法艺术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对书法基础知识的掌握,让学生开始对书法的入门学习有一定了解。
书法作为中国特有的一门线条艺术,在书写中与笔、墨、纸、砚相得益彰,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是举世公认的艺术奇葩。
早在5000年以前的甲骨文就初露端倪,书法从文字产生到形成文字的书写体系,几经变革创造了多种体式的书写艺术。
1、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书法的发展史概况和特点及书法的总体情况,通过分析代表作品,获得如何欣赏书法作品的知识,并能作简单的书法练习。
2、教学重点与难点:(一)教学重点了解中国书法的基础知识,掌握其基本特点,进行大量的书法练习。
(二)教学难点:如何感受、认识书法作品中的线条美、结构美、气韵美。
3、教具准备:粉笔,钢笔,书写纸等。
4、课时:一课时二、教学方法:要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有所收获,并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采用欣赏法、讲授法、练习法来设计本节课。
(1)欣赏法:通过幻灯片让学生欣赏大量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2)讲授法:讲解书法文字的发展简史,和形式特征,让学生对书法作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对书法理论的了解,更深刻的认识书法,从而为以后的书法练习作重要铺垫!(3)练习法:为了使学生充分了解、认识书法名家名作的书法功底和技巧,请学生进行局部临摹练习。
三、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让学生准备好上课用的工具,如钢笔,书与纸等;做好上课准备,以便在以下的教学过程中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气氛。
(二)引入新课,通过对上节课所学知识的总结,让学生认识到学习书法的意义和重要性!(三)讲授新课1、在讲授新课之前,通过大量幻灯片让学生欣赏一些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2、讲解书法文字的发展简史和形式特征,让学生对书法作品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对书法理论的了解,更深刻的认识书法,从而为以后的书法练习作重要铺垫!A书法文字发展简史:①古文字系统甲古文——钟鼎文——篆书早在5000年以前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在龟甲、兽骨上刻出了许多用于记载占卜、天文历法、医术的原始文字“甲骨文”;到了夏商周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人们掌握了金属的治炼技术,便在金属器皿上铸上当时的一些天文,历法等情况,这就是“钟鼎文”(又名金文);秦统一全国以后为了方便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便将各国纷杂的文字统一为“秦篆”,为了有别于以前的大篆又称小篆。
冀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各具特色的交通工具4》教学设计
![冀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各具特色的交通工具4》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7bdf076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bf.png)
冀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各具特色的交通工具4》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冀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各具特色的交通工具4》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各种交通工具的特点和作用,从而培养学生对交通安全的认识,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和生动的文字,介绍了火车、汽车、自行车、飞机等交通工具的特点,以及它们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对交通工具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安全意识方面,还需要加强。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进一步了解交通工具的特点,提高自己的安全意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各种交通工具的特点和作用。
2.培养学生对交通安全的认识,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
3.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讨论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交通工具的特点和作用。
2.交通安全的认识和自我保护意识的提高。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让学生观察各种交通工具的图片,了解它们的特点。
2.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交通工具的作用,提高他们的思考能力。
3.实践法:让学生模拟交通工具的使用,增强他们的安全意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各种交通工具的图片和资料。
2.准备交通工具的模型或图片卡片。
3.准备教学课件。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出示各种交通工具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认识这些交通工具吗?它们有什么特点?”–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呈现各种交通工具的特点和作用。
–学生认真听讲,记录重要信息。
3.操练(10分钟)–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分发交通工具的模型或图片卡片。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交通工具的特点和作用。
4.巩固(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交通工具特点和作用的理解。
–学生回答,教师点评。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交通工具在给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还存在哪些安全隐患?”–学生讨论,教师总结。
一单元3课 交通工具
![一单元3课 交通工具](https://img.taocdn.com/s3/m/3daad149f7ec4afe04a1df71.png)
五年级下册品德教案
第一单元锦绣中华在我心
3 各具特色的交通工具
备课:索文锋冯林韶教学目标:
1.了解我们身边交通工具的特点。
(重点)
2.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仔细观察生活,大胆创造。
(难点)
3.加强学生的环保节能意识。
(难点)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候,引起学生注意力
二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一)同学们,还记得我们学过的交通工具有哪些吗?他们又有什么特点呢?
二)现在我们来继续学习交通工具
三授新课
1.看图P19 说说各种交通工具的特点,为什么每个地区的交通工具会有这么大的差别呢?(地域的差异)
2.谈谈江南水乡的交通工具(船)
古代的船
学生介绍船人们的发明创造、大胆改进
现代的船
3. 谈谈船的作用
4.自行车王国
你对自行车的认识
1)滑轮结构
2)不满12周岁不准骑自行车上路,未满14周岁不准骑电动自行车上路。
3)骑自行车不会污染环境,还能锻炼身体
4)节约能源
······
课外拓展
西北沙漠骏马
青藏高原驴车
内蒙古草原狗拉雪橇
东北地区大象
华北地区牦牛
江南地区骆驼
西双版纳舟船。
2024年五年级品社下册《各具特色的交通工具》教案2冀教版
![2024年五年级品社下册《各具特色的交通工具》教案2冀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331ee33e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a4.png)
科目
授课时间节次
--年—月—日(星期——)第—节
指导教师
授课班级、授课课时
授课题目
(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
2024年五年级品社下册《各具特色的交通工具》教案2冀教版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五年级品社下册《各具特色的交通工具》教案2,冀教版。该章节主要介绍不同交通工具的特点和功能,以及它们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内容包括各种交通工具的名称、外观、内部构造、工作原理以及使用场景等。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各具特色的交通工具》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交通工具给我们带来的便利和挑战的情况?”(举例说明)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交通工具的奥秘。
-环保:减少交通工具的污染排放,提倡绿色出行,如公共交通、自行车等。
⑤未来交通工具的设想
-设想:未来交通工具可能更加智能化、环保、高效。
-例子:无人驾驶汽车、飞行汽车、太阳能船等。
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通过关键词和句子突出重点知识点,同时具有艺术性和趣味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例如,可以使用图标、颜色标注、线条连接等设计元素,使得板书更加直观易懂,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兴趣。
2.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在了解各种交通工具特点的基础上,学生能够尝试进行交通工具的设计和制作,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3.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完成交通工具的设计和制作,学生能够学会与他人沟通、协作,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冀教版品社五下《各具特色的交通工具》教学设计1
![冀教版品社五下《各具特色的交通工具》教学设计1](https://img.taocdn.com/s3/m/40a83c67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be.png)
冀教版品社五下《各具特色的交通工具》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冀教版品社五下《各具特色的交通工具》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各种交通工具的特点和功能,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认识各种交通工具,了解它们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教材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生动地展示了各种交通工具的特点,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表达能力,他们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喜欢探索。
但部分学生对某些交通工具的了解可能还不够全面,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讨论,加深对各种交通工具的认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和了解各种交通工具的特点和功能。
2.培养学生观察、表达和合作能力。
3.增强学生的交通意识,教育学生遵守交通规则。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认识和了解各种交通工具的特点和功能。
2.难点:培养学生观察、表达和合作能力。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让学生通过观察教材图片,了解交通工具的特点。
2.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各种交通工具的认识。
3.实践法:让学生动手操作,制作自己喜欢的交通工具模型。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教材和图片,用于展示各种交通工具。
2.准备纸张、彩笔等材料,让学生制作交通工具模型。
3.准备交通规则相关资料,用于教学拓展环节。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教材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各种交通工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分别展示各种交通工具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特点和功能。
教师总结并板书。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各种交通工具的认识。
每组选代表进行发言,其他组进行评价。
4.巩固(5分钟)教师提问学生,检查他们对各种交通工具的认识程度。
学生回答问题,教师给予评价和指导。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了解交通规则,教育学生遵守交通规则。
学生分享自己对交通规则的认识。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各种交通工具的特点和功能,以及交通规则的重要性。
冀教版五年级下册品德及社会教案
![冀教版五年级下册品德及社会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ccc9542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0b7785a.png)
第一单元1、祖国各地不同的生活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态度:通过了解祖国的不同地形、不同的自然景观和人们的生活与生产,使学生初步知道人与自然环境的依存关系,培养关爱自然和热爱祖国的情感。
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比拟社会事物的能力和合作交流的能力以及阅读地图的能力。
知识:从中国地形图上了解和熟悉我国地形的特点,一些典型的自然环境和人们的生产、生活容,初步理解人与自然的依存关系。
二、教学准备:1、学生:阅读中国地形地貌的知识;收集有趣的中国气候特点的资料。
2、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地图三、教学过程:〔一〕引入:师:〔出示中国地图〕同学们,你对中国地形图有什么了解?〔生:有不同的颜色〕,你能说出有几种颜色吗?这些颜色代表的是什么吗?师:你听说过"地形〞这个词吗?你知道地形的分类吗?〔地形:平原、山地、高原、盆地、丘陵〕你知道我们生活的地方属于什么地形吗?今天,我就一起去看看和地形地貌有关的知识——第一课:祖国各地不同的生活。
〔板书课题〕〔二〕认识地形:1、出示图片:平原、山地、高原、盆地、丘陵每种地形都出示一个图,让学生对这几种地形有深刻印象。
2、介绍有关平原、山地、高原、盆地、丘陵在我国所占比例。
〔学生知道的由学生介绍,师补充。
〕3、师:谁能简单说说我国有哪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写在书中〕4、师:在中国地形图上,你能找出自己家乡所在的地方吗?它属于什么地形?结合地形知识,你能简单说说自己的居住环境吗?〔写在书中〕5、交流:〔引出我们生活环境的气候变化,为下一环节做铺垫。
〕〔二〕认识不同的自然环境:1、师:你们都收集了一些有关中国气候的资料,谁愿意介绍介绍?教师着重介绍:北方和南方的气候特点,如:雾凇、冰雪等。
2、阅读文章感受气候的美丽。
〔第6、7页〕〔三〕森林里的故事:师:每个地方都有讲不完的故事,每个地方都在开展和变化着。
1、放录音:东北虎、梅花鹿、棕熊在诉说着自己家乡的变化。
冀教版品社五下《各具特色的交通工具》word教学设计
![冀教版品社五下《各具特色的交通工具》word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1679a30e2bd960590c677ac.png)
各具特色的交通工具【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知道车船的发明源自于劳动人民长期的生活实践,知道不同的自然环境下产生了适应的交通工具。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阅读地图的能力、比较社会事物的能力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情感目标:使学生初步了解人与自然、环境的依存关系,关爱自然、感激大自然对人类的哺育培养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重点解读:知道车船的发明源于劳动人民长期生活实践;知道不同自然环境下产生了相适应的交通工具。
难点提示:人与自然、环境的依存关系。
【学法指导】观察比较合作探究【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学习过程】一、导入,考考你的眼力出示图片提示:1.一种交通工具2.每个家庭都有的谜底:自行车你还知道哪些常见的交通工具?哪些不常见的交通工具?出示交通工具的图片引出本课课题:《各具特色的交通工具》二、合作,探究新知识活动一:一、南北方不同的交通工具1. 看图说一说这些交通工具在什么地方使用?2、为什么人们仍在使用这种比较落后的交通工具?3、你的家乡在哪里?你的家乡有哪些交通工具?4、哪些交通工具在我们的家乡看不到?为什么?5、思考:船在南方作为重要的交通工具,在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中有什么作用?小结:的确,因为我国地形的多样化,只是我国各地的交通工具有很大不同在我们北方多使用自行车和汽车,而南方河道多,水资源丰富,所以船是南方的主要交通工具之一活动二:二、船的发展说到船的发展它的种类是太多了,而且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船作为交通工具的国家。
1、读搜集的船发展的资料集体交流:船的发展历史。
2、看到船的发展历史,让我们不禁想起我国历史上郑和下西洋,和其“宝船”的故事。
学生讲郑和的故事。
小结:听了刚才同学们讲的“郑和”的故事让我们不禁赞叹当时我国造船业的兴旺,可见我国的造船业在明朝就已经很昌盛了。
郑和和他的船队打通了东南亚海上丝绸之路,开辟了航道,增进了世界经济和文化的交流。
活动三:三、自行车的王国1、我国有多少辆自行车?(7400万辆)自行车的优点很多,,可是因为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汽车也走进了我们老百姓的家庭。
冀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各具特色的交通工具3》教学设计
![冀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各具特色的交通工具3》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42ea874284ac850ac0242bb.png)
冀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各具特色的交通工具3》教学设计第一单元锦绣中华在我心中第二课各具特色的交通工具理念与活动设计背景综合实践活动有别于学科课程的全然标志确实是活动主题要基于学生的需要、爱好以及学生的直截了当体验来设计和实施相关活动。
要建构一个更贴近学生真实世界的课程领域,就必须充分关注学生的爱好与直截了当生活体会。
如此,学生才会对综合实践活动倾注全部的热情,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才会取得好的成效。
因此,在设计本节活动课时,为了最大程度的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我采取了一系列的活动方法。
第一,要立足于学生的爱好。
五年级的学生尽管是高年级的大小孩,但小孩如何说都爱玩,在游戏中学习是两全其美的事。
因此,我就在活动中设立了“慧眼识金”、“它是谁”、“你说我猜”、“最后一搏”等几项竞赛性的趣味活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参与活动。
学生们为了使自己小组能够胜出,就会竭尽所能的了解查找有关交通工具的资料,大伙儿通过商讨后得到了正确的答案,体会到了集体聪慧的力量,从中也能感受到只有自己努力了才会为小组献计献策,成功感犹然而升,同时也能体会到游戏的欢乐。
在学生不知不觉中促进了学生知识的增长,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活动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活动使学生对车、船、飞机等交通工具的进展状况和相关因素有所了解。
学生在调查中能够比较深入的研究交通工具的用途、发动原理及耗费的能源等相关知识。
引发学生摸索现代交通工具的不足和改进创新的摸索。
2.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收集、查找、整理、应用资料的能力。
(2)培养学生归纳、总结、判定等综合的学习能力。
(3)培养学生表达、想象、辩论的能力。
3.情感目标:(1)通过对交通工具的进展,使学生感受人类文明进步和人类聪慧的魅力。
(2)通过小组合作、分工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
同时小组间的竞赛活动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抗挫折的心理素养。
(3)通过对交通工具能源利用的调查,引发学生对生态环境的摸索。
冀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各具特色的交通工具2》教学设计
![冀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各具特色的交通工具2》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40e72dd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a1.png)
冀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各具特色的交通工具2》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冀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各具特色的交通工具2》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各种交通工具的特点、作用以及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和生动的实例,使学生对各种交通工具有了直观的认识,激发学生对交通工具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对一些常见的交通工具有所了解。
但他们对于一些特殊交通工具的认识可能还不够全面,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意在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他们的观察、思考和动手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各种交通工具的特点、作用以及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讨论,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热爱生活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各种交通工具的特点、作用以及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
2.难点:对于一些特殊交通工具的认识和理解。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观察、思考、讨论,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各种交通工具的图片和资料。
2.准备投影仪、电脑等教学设备。
3.准备计时器,用于记录每个环节的时间。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关注各种交通工具,激发学生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展示各种交通工具的图片和资料,让学生了解交通工具的特点和作用。
3.操练(15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分析交通工具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以及可能存在的问题。
4.巩固(10分钟)针对学生讨论的结果,进行总结和归纳,使学生对各种交通工具的认识更加深入。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设计一种更先进的交通工具,以解决目前交通工具存在的问题。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各种交通工具的特点、作用以及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
五年级品社下册《各具特色的交通工具》教案4冀教版
![五年级品社下册《各具特色的交通工具》教案4冀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4c4302f46f1aff00bed51e85.png)
中国书法艺术说课教案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中国书法艺术,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课堂评价四个方面对这堂课进行设计。
一、教材分析:本节课讲的是中国书法艺术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对书法基础知识的掌握,让学生开始对书法的入门学习有一定了解。
书法作为中国特有的一门线条艺术,在书写中与笔、墨、纸、砚相得益彰,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是举世公认的艺术奇葩。
早在5000年以前的甲骨文就初露端倪,书法从文字产生到形成文字的书写体系,几经变革创造了多种体式的书写艺术。
1、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书法的发展史概况和特点及书法的总体情况,通过分析代表作品,获得如何欣赏书法作品的知识,并能作简单的书法练习。
2、教学重点与难点:(一)教学重点了解中国书法的基础知识,掌握其基本特点,进行大量的书法练习。
(二)教学难点:如何感受、认识书法作品中的线条美、结构美、气韵美。
3、教具准备:粉笔,钢笔,书写纸等。
4、课时:一课时二、教学方法:要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有所收获,并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采用欣赏法、讲授法、练习法来设计本节课。
(1)欣赏法:通过幻灯片让学生欣赏大量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2)讲授法:讲解书法文字的发展简史,和形式特征,让学生对书法作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对书法理论的了解,更深刻的认识书法,从而为以后的书法练习作重要铺垫!(3)练习法:为了使学生充分了解、认识书法名家名作的书法功底和技巧,请学生进行局部临摹练习。
三、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让学生准备好上课用的工具,如钢笔,书与纸等;做好上课准备,以便在以下的教学过程中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气氛。
(二)引入新课,通过对上节课所学知识的总结,让学生认识到学习书法的意义和重要性!(三)讲授新课1、在讲授新课之前,通过大量幻灯片让学生欣赏一些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2、讲解书法文字的发展简史和形式特征,让学生对书法作品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对书法理论的了解,更深刻的认识书法,从而为以后的书法练习作重要铺垫!A书法文字发展简史:①古文字系统甲古文——钟鼎文——篆书早在5000年以前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在龟甲、兽骨上刻出了许多用于记载占卜、天文历法、医术的原始文字“甲骨文”;到了夏商周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人们掌握了金属的治炼技术,便在金属器皿上铸上当时的一些天文,历法等情况,这就是“钟鼎文”(又名金文);秦统一全国以后为了方便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便将各国纷杂的文字统一为“秦篆”,为了有别于以前的大篆又称小篆。
五年级品社第三课教案
![五年级品社第三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8a2273c915f804d2b16c170.png)
(二)各具特色的交通工具1.看图说一说各个不同地区主要采用那种交通运输方式?骆驼耐旱成为沙漠之舟、牦牛善于爬冰卧雪成为高原之舟、狗拉扒犁适合雪原奔跑。
2.师: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交通工具发展突飞猛进,汽车、火车、飞机越来越多。
但北方主要依靠铁路和公路,很少水运。
南方不仅有铁路和公路,船也是主要的交通工具之一。
这是为什么呢?(让学生看图说说家乡有哪些交通工具,又有哪些交通工具在家乡看不到,从而使学生明白我国南方地区湖泊众多,河流纵横交错,船作为交通运输工具作用可大了。
)3.船的不断改进和完善,体现了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
我国的造船技术在世界上一度领先。
还记得郑和下西洋吗?(讲述郑和下西洋的故事)4.学生自读课文《乌篷船师:船在南方作为独特的交通运输工具,在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中起到了什么作用呢?5.欣赏图片:长江下游河网密布,以船代步,独具“水乡”特色。
(三)自行车的王国1.目前,我国城市的自行车总数高达7400万辆,被称为“世界第九大奇观”。
2.自行车体积小,灵巧方便,既节约能源,又不像机动车那样污染环境,还能起到锻炼身体的作用。
说说你家有几辆自行车?都做什么用?3.组织学生展开角色扮演的讨论:自行车与汽车的对话。
(二)南北方不同的交通工具 1.组织学生看图比较南北方的畜力和人力交通2.让学生看图说说这些交通工具一般在什么地区使用?为什么人们仍在使用这种比较落后的交通工具,他们有什么特点?(青藏高原:牦牛东北地区:狗拉爬犁西北沙漠地区:骆驼江南水乡:摆渡骆驼耐旱成为沙漠之舟、牦牛善于爬冰卧雪成为高原之舟、狗拉扒犁适合雪原奔跑。
)3.教师总结(由于地域的差异,劳动人民通过长期的实践,发明了各具特色的交通工具)4.组织学生说说自己家乡有哪些交通工具?哪些交通工具在家乡看不到?5.在中国政区图上明确南北方的划分。
师: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交通工具发展突飞猛进,汽车、火车、飞机越来越多。
但北方主要依靠铁路和公路,很少水运。
冀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各具特色的交通工具3》教学设计
![冀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各具特色的交通工具3》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5b11557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dc.png)
冀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各具特色的交通工具3》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冀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各具特色的交通工具3》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不同交通工具的特点和作用,以及交通工具的发展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认识各种交通工具,并学会比较和分析它们的特点。
本课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对交通工具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深度和广度上,还需要进一步拓展。
学生在课堂上善于观察、思考,乐于参与讨论和实践活动。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些特点,引导他们主动探究、积极交流。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各种交通工具的特点和作用,学会比较和分析交通工具的优缺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动手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交通工具的发展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增强环保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各种交通工具的特点和作用,学会比较和分析交通工具的优缺点。
2.难点: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层次比较和分析交通工具的优缺点,提出改进意见。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图片、视频等,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直观地认识各种交通工具。
2.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动手制作交通工具模型,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4.案例分析法:分析现实生活中交通工具的正反面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和改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各种交通工具的图片、视频和实物模型。
2.准备讨论话题和案例分析材料。
3.准备教学PPT和板书设计。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视频,展示各种交通工具,引导学生关注交通工具的特点和作用。
2.呈现(10分钟)呈现教材中的实例,让学生观察和分析各种交通工具的特点和作用。
引导学生从速度、舒适度、环保等方面进行比较和分析。
冀教版品社五下《各具特色的交通工具》教学设计
![冀教版品社五下《各具特色的交通工具》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34ebe80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c4.png)
冀教版品社五下《各具特色的交通工具》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冀教版品社五下《各具特色的交通工具》一课,主要介绍了各种交通工具的特点和作用。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和生动的文字,使学生能够了解到不同交通工具的历史、结构、功能以及它们在不同场合中的应用。
本课内容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有助于激发学生对交通工具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对各种交通工具有一定的了解。
他们在课堂上能够积极参与讨论,表达自己的观点。
但部分学生对交通工具的历史和结构等方面的知识较为欠缺,需要在课堂上进行引导和补充。
此外,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喜欢通过图片、视频等直观方式获取信息。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各种交通工具的特点、结构和功能,学会比较和分析不同交通工具的优缺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动手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科技,关注社会发展的意识,增强环保观念。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各种交通工具的特点、结构和功能。
2.难点:学会比较和分析不同交通工具的优缺点。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各种交通工具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
2.问题驱动法: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实践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制作交通工具模型,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4.小组合作学习:分组讨论和汇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各种交通工具的图片和视频素材。
2.准备交通工具模型制作材料。
3.设计好针对性的问题,准备PPT课件。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各种交通工具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交通工具的特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呈现教材中的内容,引导学生了解各种交通工具的特点、结构和功能。
在此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关注交通工具的优缺点,为接下来的操练环节做准备。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第一单元第三课教纲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第一单元第三课教纲](https://img.taocdn.com/s3/m/a26ead8983d049649b66588e.png)
北下庄联校李军凤
课题
各具特色的交通工具
授课时间
课时
1课时
课型
新授课
执笔人
成长
目标
聚焦
知识
知道车、船的发明源于劳动人民长期的生活实践;知道不同的自然环境下产生了适应的交通工具,说明人与自然环境的依存关系。
能力
培养学生阅读地图的能力,比较社会事物的能力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调查,了解多种多样的交通运输方式,感受特色交通工具,为中华文明的传承、光大发挥的重要作用。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一些地区各具特点的交通工具,使学生初步了解人与自然环境的依存关系,关爱自然,感激大自然对人类的哺育,培养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材
分析
重点
通过调查了解各地交通运输方式发挥着重要作用。
难点
感悟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
2、根据交通工具的分类以小组为单位,探索与当地自然环境和气候的关系。
三、教师引导了解自行车的王国。
通过展示图片,了解“世界第九大奇观”。
精练
设计
1、北方主要的交通工具()()。
2、南方主要交通工具()()和()。
3、骑自行车有哪些好处呢?
作业设计
骑自行车的好处如此多,课后请大家调查你家周围邻居有几辆自行车?都做什么用?
板书
设计
各具特色的交通工具
北方:铁路公路
南方:铁路公路船
自行车王国中国世界第九大奇观
拓展
空间
感悟
平台
考点
南方、北方的主要交通工具;骑自行车的好处。
教学方法指导
自主探索小组交流合作多媒体辅助教学
课标
冀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各具特色的交通工具》教学设计
![冀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各具特色的交通工具》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b1e511b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6283471.png)
冀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各具特色的交通工具》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冀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各具特色的交通工具》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不同交通工具的特点,功能,以及它们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各种交通工具对人们生活的便利,同时也要了解交通工具给环境带来的影响,培养学生爱护环境,保护资源的意识。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生动的案例,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实践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对于一些常见的交通工具有所了解。
但在深度和广度上还有待提高。
学生对于新鲜事物充满好奇,通过图片,视频等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此外,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合作意识和探究能力,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各种交通工具的特点,功能,以及它们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实践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爱护环境,保护资源的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各种交通工具的特点,功能,以及它们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2.难点:如何培养学生爱护环境,保护资源的意识。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2.小组合作学习: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培养合作意识。
3.实践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增强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图片,视频等教学素材。
2.实践活动所需材料。
3.分组讨论的安排。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各种交通工具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交通工具的特点,引发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呈现各种交通工具的图片,视频等,引导学生了解交通工具的特点,功能,以及它们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种交通工具,分析其特点,功能,以及给生活带来的便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各具特色的交通工具
教学目标:
态度:通过了解一些地区各具特点的交通工具,使学生初步理解人与自然,环境的依存关系,关爱自然,感激大自然对人类的哺育,培养热爱祖国的情感。
能力:培养阅读地图的能力、比较社会事物的能力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知识:知道车船的发明源自于劳动人民长期生活实践;知道不同自然环境下产生了相适应的交通工具,说明了人与自然、环境的依存关系。
教学准备:
1.自制课件
2加工后的中国政区图交通工具图片
3.学生搜集船发展的资料和郑和下西洋及其“宝船”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大家想一想,我们出门要靠什么呀?
生:交通工具!板书:——交通工具
师:那你今天怎么到学校的呀?
生:走着,骑自行车,坐三轮车……
师:你还知道那些交通工具呀?
生自由说,师肯定回答。
二、南北方不同的交通工具
出示课件(四幅图同时出示)
师:你能说出他们叫什么吗?
生:牦牛狗拉爬犁骆驼摆渡
师:这些交通工具各具特色呀!板书:各具特色
课件出示:
思考 1.你知道这些交通工具一般在什么地区使用?
2. 为什么人们仍在使用这些落后的交通工具,他们有什么特点?
师:下面谁愿意先给大家说一说。
学生发言后出示:
交通工具自然环境
牦牛耐旱
骆驼爬冰
摆渡雪原
狗拉犁河流
学生到讲台连线。
师小结出示:
人类为了适应不同自然环境,利用不同自然资源生存发展。
师:随着交通工具突飞猛进的发展,汽车,火车,飞机越来越多。
出示加工好的中国政区图(突出南北分界线)。
请一位同学把这些交通工具粘在地图上。
(汽车,火车,飞机图片)
课件出示小结:
北方平原或草原主要依靠铁路和公路
南方河多不仅有铁路和公路,船也是主要交通工具之一
三、船的发展
出示课件图片:独木舟,竹排,皮筏子和现代客船
讨论:哪些仍在使用,今天有他们发展来的?
交流你搜集的资料和郑和下西洋的故事。
出示:我国是最早使用船做交通工具的国家。
四、自行车王国
师:你知道我们最常见的交通工具是什么吗?
生:自行车
师:我国城市自行车总数高达7400万辆,被称为“世界第九大奇观”。
随着社会的发展汽车也走进平常百姓家。
请看自行车与汽车的对话。
学生表演。
小结:自行车体积小,灵巧方便,既节约能源,又不像机动车那样污染环境还能起到锻炼身体的作用。
五、作业:
同学们拿起你的画笔设计出你心目中新型的交通工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