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语文高二上学期开学化学试卷B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福州市语文高二上学期开学化学试卷B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41分)
1. (2分) (2018高一上·玉溪期中) 在反应3Cl2+6KOH=5KCl+KClO3+3H2O中,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 . 1:3
B . 1:2
C . 1:5
D . 5:1
2. (2分) (2016高二下·张掖期中)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 羟基的电子式
B . 醛基的结构简式﹣COH
C . 1﹣丁烯的键线式
D . 聚丙烯的结构简式
3. (3分)化学与数学有着密切的关系,将某些化学知识用数轴表示,可以收到直观形象、简明易记的效果.下列用数轴表示的化学知识中正确的是()
A . 常温条件下,酚酞的变色范围:
B . 分散系的分类:
C . HCl和NaAlO2溶液反应后铝元素的存在形式:
D . CO2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反应的产物:
4. (2分)欲从苯酚的乙醇溶液中回收苯酚,有下列操作,其中合理的步骤是()
①蒸馏②过滤③分液④加入足量的钠⑤通入过量的C02⑥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⑦加人足 FeCl3溶液⑧加入乙醇和浓硫酸的混合液⑨加人足量的浓溴水⑩加人适量的盐酸.
A . ④⑤⑩
B . ⑥①⑤③
C . ⑨②⑧①
D . ⑦①③⑩
5. (2分) (2016高二下·黑龙江期末) 无色溶液中含有:①Na+、②Ba2+、③Cl﹣,④Br﹣、⑤SO32﹣、
⑥SO42﹣、⑦Fe2+离子中的一种或几种,依次进行下列实验,且每步所加试剂均过量,观察到的现象如下:
步骤操作现象
①用pH试纸检验溶液的pH大于7
②向溶液中滴加氯水,再加入CCl4、振荡、静置CCl4层呈橙色
③取②的上层溶液,加入Ba(NO3)2溶液和稀HNO3有白色沉淀产生
④将③过滤,向滤液中加入AgNO3溶液和稀HNO3有白色沉淀产生
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判断以下结论中正确的是()
A . 肯定含有的离子是①④⑤
B . 肯定没有的离子是②⑤⑦
C . 可能含有的离子是①②⑥
D . 不能确定的离子是①③⑥
6. (2分) (2016高一下·温州期末) A,B,C,D,E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B,C,D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关系如下图所示。
A是短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A,B,C三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等于D元素的原子序数,E是短
周期中最活泼的金属元素。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简单离子的半径大小关系:B>C>E
B . C元素的气态氢化物比D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稳定是氢键的缘故
C . 由A,B两种元素组成的离子化合物NH5中,阴、阳离子个数比为1:1
D . 由C,D,E三种元素组成的某种化合物,其水溶液能与盐酸反应产生沉淀
7. (2分)下列物质一定属于同系物的是()
① ② ③ ④C2H4⑤CH2=CH﹣CH=CH2⑥C3H6⑦ ⑧
A . ①和②
B . ④和⑥
C . ⑤和⑦
D . ⑥和⑧
8. (2分) (2017高二上·上饶期中) NaOH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时,需经过NaOH溶液的配制、基准物质H2C2O4·2H2O的称量以及用NaOH溶液滴定等操作。
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 . 用图A所示的方法转移NaOH溶液到容量瓶中
B . 用图B所示的装置准确称得0.1575gH2C2O4·2H2O固体
C . 用图C所示的操作排除碱式滴定管中的气泡
D . 用图D所示的装置,用NaOH待测液滴定H2C2O4溶液
9. (2分)下列每组的物理量,不能求物质的量的是()
A . ①③
B . ③④
C . ②③④
D . ③④⑤
10. (2分) (2015高三上·冠县开学考) 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有关现象和解释均正确的是()
A . A
B . B
C . C
D . D
11. (2分) (2018高一上·东城期末) 下列物质不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是()
A . 氯气
B . 过氧化钠
C . 次氯酸钠
D . 氢氧化钠
12. (2分)将绿矾晶体加强热,除生成水蒸气以外,还发生如下反应:
2FeSO4=Fe2O3+SO2↑+SO3↑,如将生成的混合气体通过BaCl2溶液,现象有:()
A . 一定产生BaSO4沉淀
B . 一定产生BaSO3沉淀
C . 产生的不全是BaSO4沉淀
D . 一定有SO3逸出
13. (2分) (2016高二上·福州期中) 下列晶体性质的比较中正确的是()
A . 沸点:NH3>H2O>HF
B . 熔点:金刚石>碳化硅>晶体硅
C . 硬度:白磷>冰>二氧化硅
D . 熔点:SiI4<SiBr4<SiCl4
14. (2分)有机化合物A(C8H8O2)为一种无色液体.从A出发可发生如图的一系列反应.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上述各物质中能发生水解反应的有A,B,D,G
B . 根据图示可推知D为苯酚
C . A的结构中含有碳碳双键
D . G的同分异构体中属于酯且能发生银镜反应的只有一种
15. (2分)已知700K时,N2+3H2 2NH3 ΔH=-Q kJ/mol,现有甲、乙两个容积相等的密闭容器。
保持700K条件下,向密闭容器甲中通入1molN2和3molH2 ,达平衡时放出热量 Q1kJ;向密闭容器乙中通入
0.5molN2和1.5molH2 ,达平衡时放出热量 Q2kJ。
则Q、Q1、Q2的大小关系是()
A . Q = Q1 = 1/2Q2
B . Q>Q1>2Q2
C . Q>2Q2>Q1
D . Q = Q1 =Q2
16. (2分)20℃时,将10 mL 0.1 mol·L-1 Na2S2O3溶液和10 mL 0.1 mol·L-1的H2SO4溶液混合,2 min 后溶液中明显出现浑浊。
已知温度每升高10℃,化学反应速率增大到原来的2倍,那么50℃时,同样的反应要同样看到浑浊,需要的时间是()
A . 40 s
B . 15 s
C . 48 s
D . 20 s
17. (2分) (2015高二上·南昌期末) 一定温度下,对于可逆反应A(g)+2B(g)⇌3C(g)的下列叙述中,能说明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的是()
A . 单位时间内消耗amolA,同时生成3amolC
B . 容器的压强不再变化
C . 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再变化
D . C的生成速率与B的生成速率的比为3:2
18. (2分) (2019高一下·北京期中) 下图所示的原电池中,随着放电的进行,下列选项(作纵坐标)中满足图中曲线关系的是()
A . 正极质量
B . 负极质量
C . 溶液质量
D . 转移的电子数
19. (2分) (2017高一上·合肥期中) 3g镁铝合金与100mL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将反应后的溶液加热蒸干,得到无水硫酸盐17.4g,则原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 . 1mol•L﹣1
B . 1.5mol•L﹣1
C . 2mol•L﹣1
D . 2.5mol•L﹣1
20. (2分) (2016高一上·吉安期中) 在天平两边的托盘上各放一只等质量的烧杯,烧杯中各盛放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向两烧杯中分别放入一块铁片和铝片(均与硫酸完全反应),天平仍然平衡.则放入的铁片和铝片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A . 1:1
B . 1:3
C . 2:3
D . 4:9
二、填空题 (共5题;共27分)
21. (6分)化学史上很多重要物质的发现背后都有科学家们的兴趣、坚持、创新与传承.例如氨的发现史,阅读下文并填空.
1727年,英国牧师、化学家哈尔斯用氯化铵与熟石灰的混合物在以水封闭的曲颈瓶中加热,只见水被吸入瓶中而不见气体放出;
(1)
哈尔斯制氨气发生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 ,水吸入曲颈瓶的原理与________ 实验相同.氨的电子式为________
(2)
1774年英国化学家普利斯特里重作这个实验,采用汞代替水来密闭曲颈瓶,即排汞取气法,制得了碱空气(氨).他还研究了氨的性质,他发现
氨可以在纯氧中燃烧,已知该反应为一个置换反应,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 ,预期该反应在生产上________ (填有或无)实际用途.
(3)
在氨气中通以电火花时,气体体积在相同条件下增加很多,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据此证实了
氨是氮和氢的化合物.其后戴维等化学家继续研究,进一步证实了氨的组成.
22. (3分)在一定温度、压强和催化剂条件下,把N2和H2按1:3(体积比)混合,当反应达到平衡时,混合气体中NH3占25%(体积比),求:
(1) N2的转化率________;
(2)反应前后体积之比________;
(3)平衡混合气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________.
23. (2分) (2016高三上·襄阳开学考) 已知X、M都是中学教材中的常见元素,(甲) XO3n﹣+Xn﹣+H+→X (单质)+H2O(未配平);(乙)Mm++mOH﹣=M(OH)m↓.下列对两个离子反应通式的推断中,正确的是()
①若n=1,则XO3n﹣中X元素为+5价,X位于周期表第ⅤA族
②若n=2,则X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可能与它的氢化物反应
③若m=1,则M(NO3)m溶液和氨水互滴时的现象可能不同
④若m=2,则在空气中蒸干、灼烧MSO4溶液一定能得到MSO4
⑤若m=3,则MCl3与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一定生成M(OH)m .
A . ①③④
B . ②③
C . ①②③
D . ④⑤
24. (6分) (2015高二上·重庆期末) 现有一种有机物,通过元素分析得到的数据为C:85.71%,H:14.29%(质量分数).质谱数据表明它的相对分子质量为84.已知该物质可能存在多种结构,A、B和C是其中的三种.请根据下列要求填空:
(1)该化合物的分子式为________;
(2) A与氢气加成生成2﹣甲基戊烷,则A的结构可能有________种(考虑顺反异构);
(3)经检验B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且一氯代物只有两种,则B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
(4)已知烯烃能发生反应:
C经臭氧化并经锌和水处理生成D和E,如图:
己知D常温为气体,H核磁共振氢谱显示有两组峰,峰面积之比为3:1.
①物质C的名称:________;
②E与银氨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③F与G生成H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5. (10分) (2018高二上·北京期末) 某化学小组采用类似制乙酸乙酯的装置,用环己醇制备环己烯:
已知:
密度(g/cm3)熔点(℃)沸点(℃)溶解性
环己醇0.9625161能溶于水
环己烯0.81-10383难溶于水
(1)制备粗品:采用如图1所示装置,用环己醇制备环己烯。
将12.5 mL环己醇加入试管A中,再加入1 mL浓硫酸,摇匀放入碎瓷片,缓慢加热至反应完全,在试管C内得到环己烯粗品。
①A中碎瓷片的作用是________,导管B的作用是________。
②试管C置于冰水浴中的目的是________。
(2)制备精品:
①环己烯粗品中含有环己醇和少量有机酸性杂质等。
加入饱和食盐水,振荡、静置、分层,环己烯在________层(填“上”或“下”),分液后用________洗涤(填字母)。
A. KMnO4溶液
B. 稀H2SO4
C. Na2CO3溶液
②再将环己烯按图2装置蒸馏,冷却水从________口(填字母)进入。
蒸馏时加入生石灰,目的是________。
③收集产品时,控制的温度应在________左右,实验制得的环己烯精品质量低于理论产量,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填字母)。
a. 蒸馏时从70℃开始收集产品
b. 环己醇实际用量多了
c. 制备粗品时环己醇随产品一起蒸出
(3)以下区分环己烯精品和粗品的方法,合理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 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b. 用金属钠
c. 测定沸点
三、计算题 (共1题;共15分)
26. (15分) (2017高一上·岐山期末) 将6.4g铜与足量的浓硫酸在加热情况下充分反应,铜没有剩余.试计算:提示:(Cu+2H2SO4(浓)CuSO4+SO2↑+2H2O)
(1)
参加反应的硫酸的物质的量.
(2)
生成的SO2的体积(标准状况下).
(3)
将反应后的溶液用水稀释到100mL,计算硫酸铜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四、解答题 (共4题;共26分)
27. (7分) (2016高二上·重庆期中) U,W,Y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右表;U元素与氧元素能形成两种无色气体;W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U
W Y
(1)元素U的原子核外共有________种不同能级的电子.
(2)能提高W与稀硫酸反应速率的方法是________;
a.使用浓硫酸b.加热c.加压d.使用等质量的W粉末
(3)在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2YO2(g)+O2(g)2YO3(g)△H2=﹣190kJ/mol
①该反应450℃时的平衡常数________ 500℃时的平衡常数(填<,>或=).
②下列描述中能说明上述反应已达平衡的是________
a.2ν(O2)正=ν(YO3)逆b.气体的平均分子量不随时间而变化
c.反应时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而变化d.反应时气体的分子总数不随时间而变化
③在一个固定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0.20mol YO2和0.10molO2,半分钟后达到平衡,测得容器中含YO30.18mol,则ν(O2)=________:平衡常数为________.若继续通入0.20molYO2和0.10molO2,再次达到平衡后,YO3物质的量约为________.
28. (7分) (2019高三上·浙江期末)
(1) (一)“一氧化碳变换”是化工生产中的重要反应。
研究表明,温度和催化剂是CO变换最重要的工艺条件,某工厂采用“一氧化碳中温-低温-低温串联变换法”,其工艺流程如图所示(部分流程省略)。
已知:①变换反应:H2O(g)+CO(g) CO2(g)+H2(g) △H=-41.2kJ·mol-1(反应Ⅰ) 可能发生的副反应:
CO(g)+H2(g) C(s)+H2O(g)
CO(g)+3H2(g) CH4(g)+H2O(g)
CO2(g)+4H2(g) CH4(g)+2H2O(g)
②“汽气比”(H2O/CO)指通入变换炉原料气中水蒸气与一氧化碳的体积比。
③工艺流程图中的“1,2,3”为采用不同温度和催化剂的变换炉,变换炉之间为间壁式换热器。
催化机理:水分子首先被催化剂表面吸附并分解为氢气及吸附态的氧原子,当一氧化碳分子撞击到氧原子吸附层时被氧化为二氧化碳离开吸附剂表面。
请回答:
利于提高CO平衡转化率的条件有_________。
A . 低温
B . 高温
C . 低压
D . 高压
E . 催化剂
(2)维持体系总压强p 恒定,体积为V,在温度 T 时,通入总物质的量为n、汽气比为3的水蒸气和一氧化碳混合气体发生反应I。
已知一氧化碳的平衡转化率为α,则在该温度下反应I的平衡常数K=________。
(用α等符号表示)
(3)实际生产中变换炉1中常用工艺条件为:使用铁基催化剂,控制温度在300℃~400℃,汽气比3~5。
下图是实际生产中,在一定温度和不同汽气比条件下(其他条件一定)的一氧化碳转化率曲线。
①分析说明当汽气比过大时,CO 转化率下降的原因为________。
②在图中画出300℃时的CO平衡转化率曲线(不考虑副反应的影响)________。
③关于一氧化碳变换工艺的下列理解,正确的是________。
A.反应Ⅰ受压强影响小,是因为该反应的△S=0
B.工业上可采用稍高于常压的条件,以加快反应速率
C.催化剂分段加装是为了增大接触面积,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D.可以研究适合更低温条件的催化剂,能降低能耗并提高一氧化碳转化率
E.适当增大汽气比有利于减少积炭
(4) (二)工业上含氰(CN-)废水可以在碱性条件下,用次氯酸钠等氧化剂除去;也可在碱性条件下用电解法去除其毒性,这两种方法都分为两步进行,中间产物均为CNO-,最终都将中间产物转化为无毒稳定的无机物,试分别写出氧化法第二步反应和电解法第二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
29. (7分) (2015高二上·宁波开学考) 废旧印刷电路板是一种电子废弃物,其中铜的含量达到矿石中的几十倍.湿法技术是将粉碎的印刷电路板经溶解、萃取、电解等操作得到纯铜等产品.某化学小组模拟该方法回收铜和制取胆矾,流程简图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
反应Ⅰ是将Cu转化为Cu(NH3)2+4,反应中H2O2 的作用是________.
(2)
反应II是铜氨溶液中的Cu(NH3)2+4与有机物RH反应,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操作②用到的主要仪器名称为________,其目的是(填序号)________.
a.富集铜元素b.使铜元素与水溶液中的物质分离c.增加Cu2+在水中的溶解度
(3)
操作④以石墨作电极电解CuSO4 溶液.阴极析出铜,阳极产物是________.操作⑤由硫酸铜溶液制胆矾的主要步骤是________.
(4)
流程中有三次实现了试剂的循环使用,已用虚线标出两处,第三处的试剂是________.
30. (5分) (2016高二下·盘山期末) 已知:(X代表卤素原子,R代表烃基)
利用上述信息,按以下步骤从合成.(部分试剂和反应条件已略去)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分别写出B、D的结构简式:B_________、D________.
(2)反应①~⑦中属于消去反应的是________.(填数字代号)
(3)如果不考虑⑥、⑦反应,对于反应⑤,得到的E可能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
(4)试写出C→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有机物写结构简式,并注明反应条件):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共20题;共41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13-1、
14-1、
15-1、
16-1、
17-1、
18-1、
19-1、
20-1、
二、填空题 (共5题;共27分) 21-1、
21-2、
21-3、
22-1、
22-2、
22-3、
23-1、
24-1、
24-3、
24-4、
25-1、
25-2、
25-3、
三、计算题 (共1题;共15分)
26-1、
26-2、
26-3、
四、解答题 (共4题;共26分)
27-2、
27-3、28-1、28-2、
28-3、28-4、29-1、
29-2、
29-3、
29-4、
30-1、
30-2、
30-3、
30-4、
第21 页共2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