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池流域原位模拟降雨条件下不同土壤质地磷素流失差异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滇池流域原位模拟降雨条件下不同土壤质地磷素流失差异研究曹雪艳;李永梅;张怀志;张维理;王自林
【期刊名称】《水土保持学报》
【年(卷),期】2010(0)3
【摘要】在滇池流域的设施大棚和露地两种土地利用类型上,选择粉砂质壤土、粘壤土、砂质粘土、壤质粘土等4种典型土壤质地,应用原位模拟人工降雨设备,对地表径流和渗漏的流失过程以及水中的总磷(TP)、水溶性总磷(DTP)和溶解性正磷酸盐(DRP)的浓度、流失量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模拟降雨量为80 mm,雨强采用40 mm/h以模拟渗漏流失过程和120 mm/h以模拟径流流失过程。
结果表明:在不同土壤质地下,壤质粘土在两种流失方式下都极易发生养分流失,而砂质土的径流量和渗漏量较高,养分流失风险增加;壤质粘土的TP流失浓度和流失量高,而砂质土的DTP、DRP流失浓度和流失量高;在两种不同流失方式下,径流比渗漏初始产流时间早,产流历时短;而且径流是磷素流失的主要途径,砂质壤土、粘壤土、壤质粘土(露地)径流水中的TP、DTP、DRP流失浓度和流失量要高于渗漏,但砂质粘土和壤质粘土(大棚)的渗漏流失量较高。
在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露地比大棚更易发生径流流失,且土壤磷素流失多以泥砂结合态的PP为主要流失形态,而砂质粘土和壤质粘土(大棚)以水溶性总磷(DTP)为磷素流失的主要流失形态;在本研究区域内,土壤速效磷含量已经高达272.38 mg/kg,远远超过了作物适宜生长的土壤速效磷含量,也超过了土壤磷素淋溶的临界值,因此,滇池流域土壤磷素向下淋溶的趋势对地下水的富营养化造成了巨大威胁。
【总页数】5页(P13-17)
【关键词】滇池流域;模拟降雨;土壤质地;磷素流失
【作者】曹雪艳;李永梅;张怀志;张维理;王自林
【作者单位】云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157.1
【相关文献】
1.滇池流域原位模拟降雨条件下不同有机肥用量的农田氮素流失研究 [J], 龚文;张怀志;李永梅;张维理;曹雪艳
2.太湖水网地区原位模拟降雨条件下不同农田类型氮素流失特征研究 [J], 徐爱国;冀宏杰;张认连;张维理
3.滇池流域人工模拟降雨条件下农田施用有机肥对磷素流失的影响 [J], 王涛;张维理;张怀志
4.模拟降雨条件下不同PAM用量及其与强化剂联用对紫色土磷素流失的影响 [J], 李雪梅;江韬;滕玲玲;魏世强;罗在波;朱成
5.模拟降雨条件下丹江鹦鹉沟小流域坡面径流磷素流失特征 [J], 徐国策;李鹏;成玉婷;靳宇蓉;王琦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