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无锡市和桥区、张渚区2023-2024学年初中语文毕业考试模拟冲刺卷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省无锡市和桥区、张渚区2023-2024学年初中语文毕业考试模拟冲刺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积累与运用
1.下面在不同场合中使用的敬词或谦语不恰当
...的一项是(2分)
A.邀请朋友到家中做客,你可以说:“我在家里恭候您的到来。
”
B.主人送客时,客人请主人不要送出去,可以说“请您留步”。
C.询问长者年龄,应尊敬地问:“您老人家高寿?”
D.老朋友两人分别十多年相遇,见面时都说:“久仰久仰。
”
2.下列对《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红楼梦》四部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唐僧师徒四人来到西梁女国,被迎阳驿驿承启奏西梁国女王,女王闻奏,满心欢喜,愿以一国之富,招唐僧为王,女王为后,阴阳配合,生子生孙,永传帝业。
由于悟空用计,唐僧假装答应,后借送悟空、八戒、沙僧三人离开女国西行之际变卦,这时,另一女妖弄阵旋风把唐僧摄走了。
B.宋江、公孙胜和三阮兄弟正在商议投奔梁山泊,何涛并捕盗巡检带领官兵向石碣村开来,他们用迎敌的妙计,把何涛一伙一网打尽,最后只留何涛一人性命,让他自寻路回济州去了。
C.曹操在许都,正与众谋士商议荆州之事,忽然东吴使者捎信来,说吴兵将袭荆州,求曹操一起夹攻关云长,曹操派徐晃助战,徐晃用计大破关羽军队,关羽被迫败走麦城。
D.黛玉和湘云在欧晶馆联诗,湘云借池中飞出的大白鹤助兴,联出诗句道:“窗灯焰已欢。
寒塘渡鹤影,”黛玉听后,又叫好,又跺足,说:了不得,这鹤真是助他了的!稍后,黛玉也不示弱,用了一句“冷月葬花魂”对上,湘云拍手赞道:“果然好极!非此不能对。
”
3.选择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
A.奇崛玛瑙中流坻柱冲耳不闻B.谎话旁骛借花献佛如数奉还
C.秀颀暂新言简意赅以身徇职D.倾刻恣睢强聒不舍璧垒森严
4.下列句子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A.小李有件事情需要小王帮忙,小王说道:“放心吧,你的事情我一定会鼎力相助。
”
B.报社编辑对撰稿人说:“你的文稿,我已看了,对其中不妥当的几处,我斗胆加以斧正。
”
C.小伟爱讲脏话,小明批评道:“脏话既脏人耳,又伤人心,文明用语才让人舒心哪。
”
D.公交车司机对一个刚上车的老人说:“老头!赶紧找个座坐下。
你摔了,我可不负责!”
5.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
A.狼藉./慰藉.伺.候/伺.机而动日薄.西山/薄.利多销
B.悖.论/蓬勃.催.眠/摧.枯拉朽巍然屹.立/迄.今为止
C.包扎./扎.实巷.道/街头巷.尾哄.堂大笑/一哄.而起
D.咳嗽./洗漱.晦.涩/诲.人不倦负隅.顽抗/无独有偶.
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城因水而灵动,人因城而安适。
济南的老城区古朴典雅,令人流连忘返。
铁声叮当,鱼儿藕池戏,剪子巷是一支轻松活泼的小夜曲;琳琅万千,芙蓉依水笑,芙蓉街是;微风拂柳,碧水屋前绕,曲水亭街是一阕温婉安静的宋词……
(1)请你根据上下文仿写句子,将文段补充完整。
___________
(2)走在济南的老城区,你一定会被家家户户门上的对联所吸引,请将下列对联补充完整。
上联:_____飞白絮
下联:清泉润红荷
7.默写。
__________,衣冠简朴古风存。
(陆游《游山西村》)__________,草色入帘青。
(刘禹锡《陋室铭》)马作的卢飞快,__________。
(辛弃疾《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__。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写出古诗文中含有“舟”字的连续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
8.名著阅读
选段一:在午后一点的时候,他又拉上个买卖。
这是一天里最热的时候,又赶上这一夏里最热的一天,可是他决定去跑一趟。
他不管太阳下是怎样的热了:假若拉完一趟而并不怎样呢,那就证明自己的身子并不坏;设若拉不下来这个买卖呢,哪还有什么可说的,一个跟头栽死在那发着火的地上也好!
选段二:他要吃好吃的,好喝的,不必存着冬衣,更根本不预备着再看见冬天;今天快活一天吧,明天就死!管什么冬天不冬天呢!不幸,到了冬天,自己还活着,那就再说吧。
(1)以上片段选自________。
“他”是指_____。
读这本书的时候我们学到读书方法是__________。
(2)两个选段所写的事件表现“他”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的性格特点。
(3)选段一这件事情过后“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
9.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小题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到乡翻似烂柯人”中所用典故,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本诗颈联的情感由前四句的“伤感低沉”转为“_________”。
这两句蕴含的哲理是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下面短文,回答后面小题
游虎丘小记
予初十日到郡,连夜游虎丘,月色甚美,游人尚稀,风亭月树间,以红粉笙歌乙两队点缀,亦复不恶。
然终不若山空人静,独往会心。
尝秋夜坐钓月矶,昏黑无往来,时闻风铎,及佛灯隐现林梢而已。
又今年春中,与无际偕访伸和于此。
夜半月出无人,相与跌坐石台,不复饮酒亦不复谈以静意对之,觉悠悠欲与清景俱往也。
生平过虎丘才两度,见虎丘本色耳!
①虎丘:苏州名胜。
②红粉笙歌:指歌女奏乐唱歌。
③钓月矶:在虎丘山顶。
④风铎:悬于檐下的风铃。
⑤无际、仲和:作者的友人。
1.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
(标两处)
不复饮酒亦不复谈以静意对之
2.解释下面加着重号的词语。
(1)游人尚.稀
(2)尝.秋夜坐钓月矶
(3)相与
..趺坐石台
(4)生平过虎丘才两度.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凤亭月树间,以红粉笙歌一两队点缀,亦复不恶。
(2)时闻风铎,及佛灯隐现林梢而已。
4.作者在文章的最后说“见虎丘本色耳”,你认为虎丘的本色是什么?结合全文回答。
11.阅读《成功的秘诀》,完成小题
成功的秘诀
古往今来,成功始终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采撷成功的花朵,是芸芸众生共同的追求。
那么成功的秘诀是什么呢?有人认为,成功要有鸿鹄之志;有人认为,成功要得到命运的垂青……其实,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
自信是对前途充满必胜的信念。
坚信“有志者,事竟成”的项羽,做出了破釜沉舟的壮举,孤军突进,一举击溃秦军主力,创下“百二秦关终属楚”的军事神话。
坚信“天生我材必有用”的李白,仕途失意后,用全部才情打造了一个浪漫瑰丽的诗歌世界,流芳百世,光耀千秋。
坚信不走寻常路才有光明前途的李娜,义无反顾地踏上了职业化的
道路,一路走来,先后在法网和澳网封后,彻底打破了欧美选手对四大满贯赛事的统治局面,成为亚洲网坛一姐。
坚信付出终有回报的阿宝、“大衣哥”、“草帽姐”勇敢地登上了央视舞台,借助星光大道这一平台,成为家喻户晓的草根明星。
必胜的信念为人插上了飞向成功之巅的翅膀。
自信是对目标执着的追求。
水滴石穿,绳锯木断,当一个人执着于一个目标,并脚踏实地不懈奋斗,他一定会收获辉煌的成功,至少会书写一段无悔的人生。
正如居里夫人曾对友人所说的那样,“我们必须要有恒心……无论代价有多大,这种事情必须做到”。
为了改变新中国的贫油面貌,李四光风餐露宿,披荆斩棘,足踏千山,脚涉万水,风尘苦旅30载,相继发现大庆油田、胜利油田、华北油田等多处油田,并成功预见了今天正在开发的x疆大油田,成为共和国杰出的地质学家。
为了解决亿万生命的吃饭问题,袁隆平废寝忘食、潜心钻研,以稻田为家园,视秧苗为亲人,白首不坠青云之志,浮华难动济世之心,为中国和世界粮食生产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为了弘扬雷锋精神,建设和谐中国,郭明义几十年如一日,爱岗敬业,对工作一丝不苟;无私奉献,为他人雪中送炭。
在他的感召下,雷锋精神在大江南北薪尽火传,而他也成了人们心中一座巍然的丰碑。
所以,若想成功就得坚韧执着,就要忠于自己的梦想。
历史上无数成功的事例和经验证明了自信之于成功的重要,然而,盲目的自信是自负,要不得。
前秦苻坚,过于自信,刚愎自用,导致80万大军在淝水之战中惨败,他自己也身中流箭,仓皇逃回北方。
骄傲自满,毫无自知之明,怎能不吞下失败的苦果?真正的自信,应当建立在对自己、对他人、对时势清醒认识的基础之上。
青年朋友,愿你选定目标,坚定信念,锲而不舍地去奋斗,早日踏上成功之路。
(原文有改动)
1.请找出选文的中心论点,写在答题卡上。
2.选文第⑵段主要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作用是什么?
3.请为选文第⑵段补充一个事实论据,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上。
4.简要分析选文第⑶段的论证思路。
5.选文第⑷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12.阅读下面一篇小小说,完成下列小题。
魏大力是条汉子
万芊
银泾村多水,村中间是条大河,村两边是两条小河。
三条河东西贯通,西承白淀湖,东泻淀山湖。
一年四季,河水清澈。
因银泾村水多,银泾村人全都会水。
走路还有点儿蹒跚的小小孩,丢在水里竟如鱼一般游动自如。
只是银泾村大人小孩们游泳的姿势实难令人恭维,一律是非常难看的①狗刨式。
一到夏天,满河水面上都是噼里啪啦双脚板打水的声音。
曾有好几回市里、省里游泳队听说银泾村多游泳高手,专门赶来物色游泳苗子,一看满河的①狗刨式,掉头就走了。
魏大力回村后,情况就开始变了。
魏大力是名军人,当年也是②百里挑一才被选上当了海军。
谁料想,在一次飓风抢险中,魏大力两腿受了伤。
受伤后的魏大力当时又被飓风困在海岛上没有得到有效的救治,最后两腿因肌肉坏死只能截肢。
截肢后,魏大力只得退役回到了老家。
当过海军,那游泳技能自然是一流的,只是魏大力缺了双腿,整天只能坐在轮椅上无所事事,内心空空,每天伴着他的是无尽的寂寞。
到了暑天,孩子们像他小时候一样整天泡在水里,河水成了村里最热闹的去处。
魏大力心里痒痒的,常常坐在轮椅上看孩子们戏水。
有一回,村头李家的二丫头学游泳时,小木桶翻了,慌乱中一边挣扎一边呛水。
说来谁也不信,魏大力就着岸上的坡度滚着轮椅冲入河中,靠两条坚实的手臂,快速游近李丫头,又神奇地用手臂挽起李家二丫头,让她趴在自己的肩膀上,游了回来。
所有的人都愣住了,谁也没有想到,双腿截肢的魏大力竟有如此绝技。
之后,魏大力每天还是坐在河边或桥边或河埠边看孩子们戏水,只是手边多了一根长长的竹竿,大凡有孩子出情况了,他就会迅疾伸出长竹竿,让孩子在水里拉着,助遇险孩子一臂之力。
过了一段时间,魏大力手里又多了一根小竹竿,孩子们在他边上水里游动时,他会用小竹竿指点孩子们的手脚动作,传授一些游泳的要领。
孩子们都喜欢他,上岸时,总推着他的轮椅,满村转悠。
于是,满村充满了欢笑声。
又过了一段时间,银泾村河面上安静了,再也没有难看的狗刨式了。
孩子们的泳姿优雅又快速。
甚至大人们也开始模仿起来。
再过了一段时间,魏大力的脖颈上多了一只哨子,非常专业地为孩子们的游泳比赛发令。
整个夏天,魏大力是忙碌的,更是快乐的。
他成了孩子们的游泳教练,成了孩子们游泳的救生员,更成了孩子王。
魏大力在哪里,欢乐的声音就在哪里。
忙碌的大人们自有魏大力带着自己的孩子,也就放心让他们在河水里折腾了。
那年秋天,又有市里、省里游泳队来挑游泳苗子,村头李家大小子、会计家的二丫头都被选上了,③俩孩子带着简单的行李跟着镇上开来的机帆船走了。
之后,每年都有一些孩子被选上,离开银泾村,成了游泳运动员。
再后来,市里要在银泾村挂一块“游泳之村”的牌子。
金泾村不服,说我们也被选拔过游泳苗子,只是没有你们多。
银泾村就提出搞个邀请赛,两个村赛一赛。
比赛就设在银泾村中的大河里,起点和终点都插着红旗,也请来了专业裁判。
市体育局干部、电视台记者、报社记者都来了。
大河两岸站满了好多看热闹的人。
发令枪响,比赛开始。
两村的男女老少游泳高手像下饺子一样,跃入河中,又如蛟龙一般争先恐后,河水顿时沸腾一般。
渐渐地,④好多游泳高手们汇成了一条长龙,依次向前游动,而只有一个头影游在最前面,率领队伍向终点冲去。
奇怪的是,原先游在前头的一些零散的高手也慢了下来,汇入到游泳队伍里。
等领头的那位靠近终点红旗时,整个队伍像潮水一般涌了过去。
金泾村的游泳高手们上岸后,都说,我们服了。
为啥?你们银泾村有魏大力。
原来,刚才游在最前面的竟然是没
有下肢的魏大力,而银泾村所有的高手们都自发地跟在了他的身后。
上岸后,魏大力双手挽着自始至终紧随他的两个他最得意的徒弟,哭了。
几年后,魏大力在市体育局的支助下,参加了几次全国残疾人游泳比赛,获得了几枚奖牌。
其实,知情人说,魏大力受伤前曾获得过几次全军游泳冠军,只是他没有跟人说而已。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18年第16期,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划横线词语和句子的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
A.①“狗刨式”意思不同,前者指的是像狗一样头一直露在水面以上,用四肢捣水的游泳姿势,后者指的是用狗刨式姿势游泳的人。
B.②“百里挑一”既说明部队对报名参军的人挑选严格,又强调魏大力人品才能超出众人。
C.③句说明魏大力对孩子们的训练初见成效,俩孩子拿的是“简单的行李”,坐的是“机帆船”,这些描写也暗示了银泾村村民的淳朴。
D.④句把游泳高手比喻成长龙,通过写银泾村男女老少游泳高手们的优雅泳姿,表现他们的勇敢无畏。
2.下列对小说内容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小说以“魏大力是条汉子”为题,既交代了小说的主人公,也直接赞美了主人公的精神品质。
B.小说开头的景物描写,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为人物出场作铺垫,也揭示了“银泾村人全都会水”的原因。
C.“轮椅”在文中多次出现,小说通过这个用于肢体伤残者外出活动的重要移动工具,展示了魏大力参与各种活动的不易和坎坷多变的命运,读来令人心酸。
D.小说的结尾,运用侧面描写的方法,通过“知情人”对魏大力受伤前的情况的介绍,突出魏大力为人低调,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
3.下列对小说中人物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银泾村的孩子们,活泼好动,用他们的童真给魏大力带去了无尽的欢乐;他们聪明伶俐,勤学苦练,成长迅速,为银泾村荣获“游泳之村”的称号立下了汗马功劳。
B.魏大力在部队时不顾个人安危,积极参加飓风抢险;退役后,自觉传授游泳要领,训练银泾村的大人小孩,不断为市里、省里的游泳队输送人才,是个有担当的男子汉。
C.金泾村村民争强好胜,敢和银泾村一比高低;当发现银泾村的游泳高手竟自发跟在没下肢的魏大力身后奋力冲刺时,金泾村的选手被对手的人格魅力所打动,甘拜下风。
D.市里、省里游泳苗子的选拔者,嗅觉灵敏,哪里有人才就专程往哪里赶;尊重客观事实,严格遵守选拔制度,达不到要求的坚决放弃,丝毫不顾情面。
13.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甲)宋江看罢来书,心中大怒,扯书骂道:“杀我兄长,焉肯干休!只待洗荡村坊,是我本愿。
”下书人俯伏在地,凛颤不已。
虽用慌忙劝道:“兄长差矣!我等相争,皆为气耳。
既是曾家差人下书讲和,岂为一时之忿,以失
大义。
”随即便写回书,取银十两赏了来使。
回还本寨,将书呈上。
曾长官与史文恭拆开看时,上面写道:“梁山泊主将宋江手书回复曾头市主曾弄帐前:国以信而治天下,将以勇而镇外邦。
人无礼而何为,财非义而不取。
梁山泊与曾头市自来无仇,各守边界。
奈缘尔将行一时之恶,惹数载之冤。
若要讲和,便须发还二次原夺马匹,并要夺马凶徒郁保四,犒劳军士金帛。
忠诚既笃,礼数休轻。
如或更变,别有定夺。
草草具陈,情照不宣。
” 曾长官与史文恭看了,俱各惊扰。
(乙)宋江道:“不才浅见,未知合众位心意否?”吴用道:“愿闻其略。
”宋江道:“明日并不用一骑马军,众头领都是步战。
孙吴兵法却利于山林沮泽。
却将步军下山,分作十队诱敌,但见军马冲掩将来,都望芦苇荆棘林中乱走。
却先把钩镰枪军士埋伏在彼,每十个会使钩镰枪的,间着十个挠钩手,但见马到,一搅钩翻,便把挠钩搭将入去捉了。
平川窄路也如此埋伏。
此法如何?”吴学究道:“正如此藏兵捉将。
”……只听里面忽哨响处,钩镰枪一齐举手,先钩倒两边马脚,中间的甲马便自咆哮起来。
那挠钩手军士一齐搭住,芦苇中只顾缚人。
呼延灼见中了钩镰枪计,便勒马回南边去赶韩滔。
背后风火炮当头打将下来。
这边那边,漫山遍野,都是步军追赶着。
韩滔、呼延灼部领的连环甲马,乱滚滚都颠入荒草芦苇之中,尽被捉了。
1.两段选文出自古典名著《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人名)。
2.(甲)文中画线句“杀吾兄长”指的是什么事?(乙)文中的画线句有怎样的作用?
3.结合选文内容说说(甲)(乙)两文中分别体现了宋江怎样的特点?
三、语言表述
14.根据下面的语言材料,运用对联知识对出下联。
有一座高山,山顶尖尖,像一支倒上去的笔在天上写字,高山脚下有一片梯田。
像横着推过去的一片片树叶,铺满大地庄园,煞是壮观。
上联是:尖山似笔,倒写青天一张纸;
下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写作
15.作文。
海子说:“我们最终都要远行,最终都要与稚嫩的自己告别,告别是通向成长的苦行之路”。
著名主持人董卿在《朗读者》第七期以“告别”为主题的活动开场白中说,告别是结束也是开始,是苦痛也是希望。
面对告别,最好的态度就是好好告别!
相信初三的你对“告别”一词应该会有些感悟和联想,请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题目自拟
....。
②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③不少于600字。
④不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等。
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
1、D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根据正常交流的原则和常用的词语可知。
“久仰久仰”一词用该用在两人初次见面时。
老朋友,不是初次见面,故D项不恰当。
要求学生在课下注意总结不同的场合,不同的人物身份应该运用的不同的礼貌用语。
【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B
【解析】
B“宋江、公孙胜和三阮兄弟正在商议投奔梁山泊”错。
应该是:晁盖、公孙胜和三阮兄弟正在商议投奔梁山泊。
原文是“且说晁盖、公孙胜自从把火烧了庄院,带同十数个庄客来到石碣村,半路上撞见三阮弟兄,各执器械,却来接应到家。
七个人都在阮小五庄上。
那时阮小五已把老小搬入湖泊里。
七人商议要去投梁山泊一事”(《水浒传》十九回)。
3、B
【解析】
A.中流砥柱,充耳不闻。
C.崭新,以身殉职。
D.顷刻,壁垒森严。
4、C
【解析】
A项“鼎力相助”是敬辞,指别人对自己的大力帮助;B项“斧正”是敬辞,一般用于请别人修改自己的文章;D项说话不礼貌。
5、C
【解析】
A.jí/jiè,cì/sì,bó/bó;
B.beì/bó,cuī/cuī,yì/qì;
C.zā/zhā ,hàng/xiàng,hōng/hòng;
D.sou/shù,huì/huì,yú/ǒu;
故选C。
6、一首气质清丽的唐诗。
碧树。
【解析】
(1)本题考查仿写。
仿句要与例句格式相同,语义相关。
细读材料可知,空白处的主体应是某一种艺术形式,比如唐诗,歌曲等等。
可仿写为:一首气质清丽的唐诗。
(2)本题考查拟写对联。
对联分上下两联,这两联字数相同,语义相关,相对应的词语词性一致。
春天柳树一树碧绿,白絮纷飞,所以上联可拟写为:碧树飞白絮。
7、(1)箫鼓追随春社近(2)苔痕上阶绿(3)弓如霹雳弦惊(4)谁家新燕啄春泥(5)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解析】
试题分析: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
本题中的“箫、苔痕、霹雳、啄、畔”等字词容易写错。
8、(1)《骆驼祥子》,祥子,圈点批注法。
(2)顽强、倔强自暴自弃(3)生了一场大病,歇了俩月,才又去拉车。
【解析】
(1)语段一是祥子在烈日下拉车的情景,出自《骆驼祥子》。
“他”即是指祥子。
圈点批注法是古人读书时常用的传统方法,阅读《骆驼祥子》可用此方法。
圈点虽然是随手勾画,但勾画的内容应该是文章的重点、难点、疑点,或者是自己深有体会之处。
批注可以从作品的内容、结构、写作手法、语言特色等方面入手,或展开联想、想象,补充原文内容,或写出心得体会,提出自己的见解。
(2)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
可以从以下方面解答:典型事件,对人物的正面描写,作者评价和侧面烘托等。
“他不管太阳下是怎样的热了” “一个跟头栽死在那发着火的地上也好”写出了祥子的顽强和倔强;“今天快活一天吧,明天就死”“到了冬天,自己还活着,那就再说吧”写祥子已对人生完全不抱希望的自暴自弃的生活态度。
(3)本题考查名著内容。
《骆驼祥子》第十八章写六月十五那天,先是烈日当空,晒得人喘不过气来;午后狂风大作,暴雨倾盆。
在这冰火两重天里,祥子都拉着车,他终于病倒了。
第十九章写祥子病了一个月,还没完全康复就拉上了车,没几天,他又病了,一病又是一个月。
祥子生病期间,小福子来和他说说话,虎妞醋劲大发,有意破坏小福子的“生意”,小福子忍受屈辱拉着弟弟来向她赔罪,两人重归于好。
为了维持生计,祥子拼命拉车挣钱。
二、阅读
9、1.引用王质观棋的典故,抒发时光流逝,转眼物是人非的感慨。
2.乐观积极;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事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未来充满希望。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对所用典故的把握。
要求学生能够结合典故,写出情感即可。
“烂柯人”指晋人王质。
据《述异记》王质入山砍柴,看见两个童子下棋,便停下来观看。
等到棋局终了,手中的斧炳已朽烂。
回到村里,才知道已过百年,表达诗人多年后回到家乡恍如隔世对往事的怀念。
2.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情感的把握。
从情感角度看,颈联中诗人把自己比作“沉舟”和“病树”,意思是自己虽屡遭贬低,新人辈出,却也令人欣慰,表现出他豁达的胸襟;从哲理角度来看,寄寓在其中的是新陈代谢的进化思想。
所以感情基调由“伤感低沉”转为“乐观积极”。
10、1.不复饮酒/亦不复谈/以静意对之
2.(1)还 (2)曾经 (3)一起,共同 (4)次
3.(1)风吹过亭子月光酒落在树间,偶尔有一两队歌女吹笙点缀,并不使人厌恶。
(2)只有佛塔的风铃之声与佛灯在静夜之中若隐若现。
4.夜色静美,在文章中写到月色下虎丘上无人往来的安静,如“尝秋夜坐钓月矶,昏黑无往来,时闻风铎,及佛灯隐现林梢而已”“夜半月出无人,相与跌坐石台,不复饮酒亦不复谈以静意对之,觉悠悠欲与清景俱往也”。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
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结构。
此题较容易,根据文意即可推断出正确答案:不复饮酒/亦不复谈/以静意对之。
译为:既不饮酒,也不交谈,只静静地对坐着。
此题要注意把相关的几个意思划开。
2.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
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
此题多古今异义词,如“度”:次。
所以千万不要以今释古。
而“尚”在现代汉语中也有“还”的意思,所以说理解好上下文内容是作答的关键。
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
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
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
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把词语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注意下列字词的翻译,如“红粉”:歌女。
“恶”:厌恶。
“风铎”:风铃。
“隐现”:若隐若现。
4.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文言文要点的概括。
要想捕捉文章信息,就得首先理解全文,扫清文字障碍,疏通文意,读懂内容,这是归纳概括的前提和基础。
如虎丘的本色可分析“尝秋夜坐钓月矶,昏黑无往来,时闻风铎,及佛灯隐现林梢而已”“夜半月出无人,相与跌坐石台,不复饮酒亦不复谈以静意对之,觉悠悠欲与清景俱往也”等句,这几句描写了月色下虎丘上无人往来的安静,即可得出夜色静美的答案。
【点睛】
文言文翻译的原则。
在文言文翻译过程中,必须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
这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