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艺对孩子成长有益影响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陶艺对孩子成长有益影响
一,“玩”是儿童对陶艺的本能反应"思维在手尖上跳动"。

玩泥是孩子的天性,当孩子手中握着一团泥,对他来说是多么轻松和愉快。

天生具有探索倾向的儿童,他们容易被新鲜事物所吸引,做陶、玩泥巴,无疑给他们提供了一个极好的机会。

在儿童泥塑的领域里,很少有理性、逻辑的成分,更多的是他们直觉的表现,而且孩子对原始材料的处理能力和得天独厚的想象是成人无法比拟的。

儿童陶艺制作过程中,可站立、可坐下、可手动、可口说,无拘无束、自由操作,这样能释放儿童的能量,满足好动的需要。

他们随心所欲,随时随地会发现自己的、他人的作品动态过程和静态结果,其形态和内容各有千秋、千姿百态、千奇百怪。

儿童处在好奇之中,从而好奇需要也得到满足。

玩泥也是孩子宣泄情绪的一种很好的方式,敲一敲、打一打、捏一捏,成型出来的就是孩子情感的流露。

二、“美”是儿童对陶艺的视觉反应陶瓷艺术是我国劳动人民的伟大发明之一,陶瓷艺术作品本身具有美的特征,优秀的陶艺作品可以打动人的情感,人的精神,净化和陶冶人的心灵,使人从中获得美的享受。

作为"陶瓷古国"的中国,有着许多艺术作品的图片,可让儿童欣赏。

首先在欣赏陶瓷作品(图片、录像、实物)中,发展了儿童感受泥塑工艺和现实美的能力。

使之眼界得到开阔,文化底蕴逐步加深,艺术美得到享受,促进审美感的发展。

其次,在陶艺活动中,通过老师简单地教一些揉泥、搓泥条、粘接、手捏、等方法,孩子们可以捏塑陶土创造出各种造型,在双手制作过程中,儿童努力尝试去发现美的造型,去实现。

他们的作品个性都非常强,每个人都能创作出单纯、自然、原始、粗犷的陶艺作品,而且大家的作品形态各异、生动有趣、富有灵性。

二期课改也给陶艺活动带来了新的活力,幼儿园现在的活动基本是通过主题呈现的,比如在做《海底世界》的主题内容中,儿童在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中,吸取大量、广泛的外界各种信息,他们做了各种热带鱼,还有海星、海马、海龟,还制作了海草、海带。

千姿百态、千奇百怪的海洋生物给儿童提供了广阔的创作空间进行巧妙地构思,在制作过程中随形发挥,自由组合,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带给了孩子美的享受。

这种不但是个体的美,更是集体智慧的美。

最后,由于陶土可塑性强,具有魔术般的变化,儿童可"随形"、"随时"、"随地"地自由发挥。

儿童的天性在"玩泥"中得到充分沉浸,情操得到充分的陶冶,美育自然融在其中。

我们还经常和孩子一起收集一些废弃的小物品,如:断锯条、破木片、草绳、布块、印章,凹凸不平的材料等等。

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废品在陶艺装饰上可是“大显神通”,做出很多漂亮而意想不到的肌理效果,受益匪浅。

利用陶艺制作工具和自备装饰材料混合起来使用,会给作品增色不少,而且比较耐人寻味,具有一定的视觉冲击力,孩子们想象的空间也更大了。

三、“乐”是儿童对陶艺的情感反应无拘无束,陶泥在你的手
中,给不同发展水平的孩子在表现自己时提供了最大的空间,每次完成作品,孩子们脸上欣喜的表情就是其建立自信的一种表现。

有一次我们用陶泥做汽车,一个平时很内向的孩子做了一辆漂亮的汽车,我把他的汽车放在了陶艺室的橱窗上。

晚上我准备回家的时候,看到他拉着妈妈,来到小汽车前,非常自豪的告诉妈妈:“这是我的小汽车,我长大了要当汽车工程师。

”相信这个时候的孩子是快乐的,妈妈也是快乐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