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峪村的古建筑之美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化/CULTURE
栏目主持:苏金河
郭峪村的古建筑之美文/刘少才
郭峪村的历史
“中国历史文化名村”郭峪村位于山西省晋
城市阳城县东21公里处,是太行山麓一座城堡
式村落,一看便知具有防御的军事功能。


清两代,该村文风鼎盛,人才辈出,一共走出
18位举人和15位进士。

加之商贸发达,民居
修建成一时之盛。

现仍保存完好的明代民居40
院、11<)〇间,这些独具特色的明清建筑群为全
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古建筑学泰斗罗哲文
誉为“中华民居之瑰宝”。

院落门楼多呈高挑
牌楼式,半拱层叠,样式华丽,等级很高。


居多为四合院,为北方“四大八小”格式。

郭峪村历史久远,建村当在唐初。

明朝时, 郭峪为里,到了清朝,又称镇。

民国六年(1917 年)实行编村制,郭略里改为郭略村。

郭峪村规模宏大,形制完备,村落古建面 积达18万平方米,有城垣城楼、官宦府邸、宅第民居、庙宇祠堂、店铺作坊、苑囿园林、门楼影壁、水井、遗址等,现在的郭峪城址是 明崇祯十一年(1638),为了防御高迎祥、李 自成、张献忠等农民起义军而修建的:城呈 东西窄南北长的不规则形状’南北400米,东 西300米,高12米,阔5.3米,城周1400米。

城堡设东、北、西城门3座,另有东水门1座、有敌楼1U座。

郭峪的城墙上,开歯有三 层六百余眼窑洞,居住与防守功能兼而有之,郭峪城因而也被形象地称为“蜂窝城城墙上设有炮台,城内有地道直通城外。

这种建造法,一来方便居住,二来方便防守,这不仅让屯兵有 了营房,储物有了仓库,也展现了郭峪古人在建筑史上的创举。

这 座城规模宏大,在山西村镇城墙的建筑中极为罕见。

郭峪的古人为什么要修这样一座规模宏大的城呢?原来,山西 自古富产煤铁,商贸繁荣。

山西又是北方游牧民族侵掠中原农耕文 明财富的主要通道,明末清初又多流民劫富,因此,有经济实力的 山西人才兴建起这么多坚固的城堡以求自保。

豫楼位于村子中央,建于明崇祯十三年(公元〗640年),和郭 略城同为“防御”性的军事建筑。

楼长15米,宽7.5米,高33-米, 7层构成;底层墙厚2米,每递高一层,墙递缩0.15米,直至第7 层,墙厚0.8米。

第一层为暗层,系单孔砖拱窑而成,内置有石碾、石磨、水井、暗洞,暗洞通过石门进人暗道,暗道由砖拱成,分两 条,都可径通城外;第二层为5孔砖窑构成,朝东正中门额上镶有 王珩于明崇祯十三年所题“豫楼”二字,有炮眼4个;三层以上,均为梁檩木板盖顶;五层西墙正中,镶有墙碑一块,为《焕宇变中
56速暴12020年第17

CULTURE / 文化
四合院俯视图
三额枋牌楼门 汤帝庙
上坡巷道与易守庙宇 小姐楼 村后远眺
自己》;六层西墙正中也镶有墙碑一块,为《焕宇重修豫楼记》;七 层之上四周为砖媒;砖壤之上,又起檐封顶。

楼顶四角,挂有四个 钟铃,经年累月在风中叮咚作响。

总体看来,豫楼的军事元素更 加强于民居特色。

民居的墙体特色
郭峪村最大的特色是古民居得以保存下来。

郭峪建筑群大多 为明清时期建筑,现存传统院落在建筑格局、形式、材料以及工 艺等方面保持原状,整体设计和营造均出自当地工匠之手,是地 方建筑文化传统的真实体现。

据介绍,郭峪村保存较好的古住宅近40幢,其中明代住宅10 几幢.清代住宅几幢。

尽管许多宅子历经几百年风霜战乱,有 些已破损,但仍可以从那砌筑的挺拔的磨砖对缝的高墙、气势不 凡的一幢幢宏丽的门楼、袓壮的梁架以及各类雕饰细巧和手艺高 超的木雕、石雕中看到当年辉煌的印迹。

由于经济条件较好,这 住宅大都采用砖木结构。

一种为全部砖墙参加承重,另一种则 全以木料为承重构件。

承重的墙,墙体很厚,通常均在左右, 这在北方也有防寒之意。

为节约用砖,墙的内外皮用好砖砌上一 层,有的全用顺向砌法,有的隔行改为一顺一丁或三顺一丁的砌 法,内部则填入碎砖及黄泥。

为了墙体结构牢固,有些建筑还在 墙内砌上小木杆,使内外皮砖墙相互拉结。

由于外表为整齐美观 的砖墙面,人们习惯上称这种房子为“砖包房'采用木柱承重的 建筑,砖墙多为空斗墙,包住木柱。

不论砖包房还是木柱承重, 建筑上部均为抬梁式木结构,用排架组成若干间单的房屋。

北方四合院
住宅的基本型制是内院式的,由三幢或四幢三开间的单体房 屋合成三合院或四合院院落大多坐北朝南。

一般的住宅由三部 分构成。

一是主宅院,二是附属院.三是花园或菜园。

主宅院是 家庭主要成员的院落,为招待宾客,院中常建有厅房,兼作主人 的书房。

有的讲究气派,则专设厅房院、书房院,所以主宅院可 能包含两座甚至三座院落。

此外还在前街西侧比较宁静的地方辟第三个院为书房院。

附 属院包括厨房院、马房院等,位于主宅院的左右或背后,有自己 独立的大门,也有与主宅院相连的小门。

许多老宅都有园地,供
O 0
0O
©©
CONSTRUCTION AND ARCHITECTURE 5
7
文 化 / CULTURE
豫楼执辰门洞 村东北护村城墙
种花或种菜,地段很不规整,有的还是剩余的房基地, 有的专门占一块适宜的地段,并不都与住宅相连。

四合 院是郭峪村及其附近村落中运用最多的一种住宅空间型 制,即中间为院落,四面有四个大房子,四角还有八个 小房子,其中厢房两边的小房子被楼梯占用,只在二层 搭成出厦,这种房子称为“四大八小”。

四合院虽是独家居住的理想居所,但小户人家建一 幢四合院并不容易,于是有几户不同姓氏的人凑钱合建 的。

郭峪村东北部“塌城口 ”处就有两个这样的大院。

比四合院规模较大的还有两进式四合院。

第一进院上房 为接待和礼仪性的厅房,单层。

第二进院上房为二层或 三层楼房,形成前厅后楼的格局。

厅房为穿过式,又称 过厅,后壁正中有门通后院。

一般厅房及它的厢房均出 前檐廊,厅房用头拱,饰彩绘,规格比后院上房高。

群组式住宅
此外,还有一些大型的群组式住宅。

这些群组式住 宅由几个院落组成,大致分以下几种:其一,不考虑分居 的数世同堂住宅。

如郭峪村张鹏云的老宅院,曾是一组 六个院落组成的住宅群,除了三个主要用于居住的院落, 还有专给未嫁女儿住的小姐院,待客的厅房院、厨房院,
还有用于储藏和伙计住的杂务院,以及菜园兼花园等3
其二,考虑分居的.由若干个相似的单元组成的住 宅。

如位于窦家胡同北侧的窦家大院,将四幢四合院组 成紧凑的“田”字形平面,每幢住宅大小相等,布局一致。

四院之间,有一条前后纵向巷道将它们分割成左右两部 分,每侧前后两院,都向巷道开门,院之间有相通的小 门。

这种布局很像棋盘,叫“棋盘院”。

巷道如楚河汉界, 被称为“河”。


棋盘院”四周方正,外墙高大封闭,

旦遇有紧急情况,可关闭巷道大门躲人宅中。

其三,商人们将一些南方的园林式格局做法移到自 家宅院里来,建起园林式住宅。

院内有居室、轩厅、书 房、望景厅、眺台及厨房等,俗称上花园,是在坡的上 方。

而坡下是以树木花卉为主的园地,俗称下花园。

上 下两园地势高差很大.有层层错落的台阶转折上下。

正是由于明清人文的鼎盛,使郭峪人精心打造了一
座座别具风采的官宅民居,还在城内外修建和整缮了 20 多处古朴典雅的亭台楼阁、庙观寺塔、护村城墙,使郭 峪“如化城蜃楼,人间仙境”。

郭峪村不是像山西大部分民居博物馆那样的空城, 这里的人民依然在祖辈留下的古董房里安居乐业,让人 有种说不出的亲近和羡慕。


^^0
58 速系12020年第17
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