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高二物理 (人教大纲版)第二册 第十四章 恒定电流 七、电压表和电流表(第二课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课时 伏安法测电阻
一、引入新课
[师]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个重要电学参量,在实际中经常需要测量电阻.这节课我们就研究有关电阻测量的问题.
二、新课教学
[师]请同学们回忆部分电路欧姆定律的内容及公式.
[生]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写成公式为I =R U . [师]由I =R
U 可知,测出哪些物理量就可以计算出导体的电阻? [生]根据部分电路欧姆定律I =
R U 可知,电阻R =I U .因此,只要用电压表测出电阻两端的电压U ,用电流表测出通过电阻的电流I ,就可以求出导体的阻值R .
[师]物理上把这种利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电阻的方法叫做伏安法.
现有下列仪器:电源、电压表、电流表、电键和待测电阻各一只,请同学们设计测量电阻的电路图.
[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讨论,最后总结出可有两种测量电路.
[投影]两种测量电路,如图所示.
说明:如果要调节待测电阻两端的电压,还可以在电路中接入滑动变阻器.
[师](甲)电路通常称为电流表外接法,(乙)电路通常称为电流表内接法.如果是理想情况,即电流表内阻为零,电压表的电阻趋近于无穷大,两种电路的测量结果怎样? [生]相同.
[师]我们在初中讨论的就是这种理想情况.但是实际中,由于电压表和电流表本身具有内阻,把它们连入电路中以后,不可避免地要改变被测电路中的电压和电流,给测量结果带来误差.请同学们思考:用图(甲)电路测量时,电压表测量的是哪里的电压? [生]是待测电阻两端的电压.
[师]电流表测量的是通过待测电阻的电流吗?为什么?
[生]不是.因为电压表中还有分流,所以电流表测出的是通过待测电阻和电压表的电流之和.
[师]电流表的读数比实际流过待测电阻的电流大还是小?
[生]大.
[师]根据R x =I
U 求得的电阻呢? [生]求出的电阻值要比真实值小.即R 测<R 真.
[师]若已知电压表的内阻R V 和待测电阻的测量值R 测,怎样求得待测电阻的真实值 R 真呢?
[生]讨论并回答:
外接法测得的电阻R 测是待测电阻与电压表电阻的并联值,即
R 测=V V
R R R R +真真解得R 真=测测R R R R V V -.
[师]用乙图的电路测量时,电流表测量的是哪里的电流?
[生]电流表测量的是通过待测电阻的电流.
[师]电压表测量的是待测电阻两端的电压吗?为什么?
[生]不是.因为电流表要分去一部分电压,所以电压表测出的是加在待测电阻与电流表两端的电压之和.
[师]电压表的读数比待测电阻两端的实际电压大还是小?
[生]大.
[师]据R x =I
U 求得的电阻呢? [生]求出的电阻要比真实值大.即R 测>R 真.
[师]若已知电流表的内阻R A 和待测电阻的测量值R 测,怎样求得待测电阻的真实值? [生]讨论并回答:
电流表内接法测得的电阻是待测电阻与电流表电阻的串联值,即R 测=R A +R 真
解得R 真=R 测-R A
[师]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知道:无论采用电流表外接法,还是电流表内接法测量电阻都有误差,那么哪种电路的测量结果更接近待测电阻的真实值呢?
[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讨论.
(1)若待测电阻的阻值R x 比电压表内阻R V 小得越多,因电压表分流引起的误差就越小,故采用电流表外接法;
(2)若待测电阻的阻值R x 比电流表的内阻R A 大得多,因电流表的分压引起的误差就越小,故采用电流表内接法.
[练习]如图所示,用伏安法测定一个定值电阻的阻值,实验所需器材规格如下: 待测电阻R x (约100 Ω )、直流毫安表(量程10 mA ,内阻50 Ω)、直流电压表(量程3 V ,内阻5 k Ω)、直流电源(输出电压4 V ,内阻可不计)、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15 Ω,允许最大电流1 A )、电键1个,导线若干条.
根据器材的规格和实验要求,在本题的实物图上连线.如下图所示.
解析:据题意知,直流毫安表的量程为10 mA ,电源电压为4 V ,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15 Ω,若选用限流电路,电路中的最小电流为35 mA ,超过毫安表的量程,所以滑动变阻器应采用分压电路.因为待测电阻R x 约为100 Ω,比电压表的内阻5 k Ω小得多,所以
采用电流表外接法.电路连接情况如下图所示.
三、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主要学习了以下几个问题:
1.伏安法测电阻的原理是部分电路的欧姆定律.
2.利用伏安法测电阻时,为了减小测量误差,电路的连接方法通常有两种:电流表外接法和电流表内接法.
3.当R V >>R x 时,电压表分流作用小,采用电流表外接法.当R x >>R A 时,电流表分压作用小,采用电流表内接法.
四、作业
1.练习五(3)、(4)
2.预习分组实验“探索黑箱内的电学元件”
五、板书设计
六、本节优化训练设计
1.图(b )中E 为电源,其电动势为E ,R 1为滑动变阻器,R 2为电阻箱,A 为电流表.用此电路经以下步骤可近似测得A 的内阻R A :①闭合K 1,断开K 2,调节R 1,使电流表读数等于其量程I 0;②保持R 1不变,闭合K 2,调节R 2,使电流表读数等于2
0I ,然后读出R 2的值,取R A =R 2.
(1)按图(a )所示电路在图(b )所给出的实物中画出连接导线.
(2)真实值与测量值之差除以真实值叫做测量结果的相对误差,即A
A R R R 2 .试导出它与电源电动势E 、电流表量程I 0及电流表内阻R A 的关系式.
(3)若I 0=10 mA ,真实值R A 约为30 Ω,要想使测量结果的相对误差不大于5%,电源电动势最小应为多少伏?
2.图(a )为测量电阻的电路,R x 为待测电阻,R 的阻值已知.R ′为保护电阻,阻值未知.电源E 的电动势未知.K 1、K 2均为单刀双掷开关.A 为电流表,其内阻不计.
(1)按图(a )所示的电路,在图(b )的实物图上连线.
(2)测量R x 的步骤为:将K 2向d 闭合,K 1向_______闭合,记下电流表读数I 1,再将K 2向c 闭合,K 1向_______闭合,记下电流表读数I 2.
计算R x 的公式是R x =_______.
3.图甲、乙是两组同样的器材实物图,用来测量待测电阻R 的阻值,每组器材中包括:电池、电键、变阻器、电压表、电流表、待测电阻R 、若干导线.
图甲 图乙
(1)如果待测电阻R 的阻值比电压表的内阻不是小很多,但R 的阻值比电流表的内阻大很多,试在图甲中连线使之成为测量电路;如果待测电阻R 的阻值比电流表的内阻不是大很多,但R 的阻值比电压表的内阻小很多,试在图乙中连线使之成为测量电路.
(2)求用甲、乙两组器材分别测量R 时的值.
参考答案:
1.解析:(1)连线如图所示
(2)由步骤①连成电路应用全电路欧姆定律得:
I 0=A R R E +1 ①
由步骤②连成电路,根据电路串、并联关系得:
222
2102R R R R R R R R E I A A A +⋅+⋅+= ② ①②式联立解得
A A A R E I R R R 02=- ③
(3)由③式代入数据得E =I 0R A /5%=6 V
2.解析:
(1)如下图所示
(2)将K 2向d 闭合,K 1向a 闭合时,R x 与R 并联,I 1是流过R x 的电流;当K 2向c 闭合,K 1向b 闭合时,R x 与R 并联,I 2是流过R 的电流.R ′是保护电阻,阻值应该很大,才能保证电路结构变化时起保护作用,也就是说R x 和R 并联电路两端可以看做恒压,有I 1R x =I 2R ,所以R x =I 2R /I 1
3.解析:(1)如图所示
(2)用图甲线路时,R =
I IR U A - ① 用图乙线路时,R =V
R U U -1 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