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新版-人教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学年第二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高一生物
第Ⅰ卷(选择题共54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54分)
1.下图表示植物细胞内的物质转化过程,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发生在生物膜上的生理过程有a、c、d
B.有ATP产生的生理过程是b、c、d
C.人体细胞内具有的过程是b、d
D.在光照充足、条件适宜时,a强于b,c强于d
2.下列关于有氧呼吸过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全过程必须有氧参与,并且始终在线粒体中进行
B.第一阶段是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产生大量的[H]和ATP
C.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分解成CO2和H2O,产生少量的ATP
D.第三阶段是[H]和氧结合产生H2O,同时生成大量的ATP
3.下列条件下,改变哪一项与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关系不大( )
A.增加空气中氧气含量B.提高温度
C.增加空气中CO2的含量D.增加光照强度
4.用高倍镜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中期图像,全部清晰可见的结构是( )
A.染色体、纺锤体、细胞壁 B.染色体、赤道板、细胞膜
C.纺锤体、细胞膜、细胞板 D.纺锤体、细胞壁、核仁
5.若果蝇正常进行分裂的细胞内,染色体数、DNA分子数、染色单体数之比为
16:16:0时,则该细胞处于()
A.有丝分裂间期B.有丝分裂前期
C.有丝分裂后期D.有丝分裂中期
6. a、b、c、d分别是与细胞分裂有关的示意图,下列有关描述正确的是()
A.a图表示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中期
B.b图表示植物细胞分裂的某个阶段
C.c图表示细胞周期,甲→甲是一个细胞周期
D.d图细胞中含有8条染色单体
7. 某细胞中发生了如图所示的变化,a、b、c表示不同的时期。
该细胞可能是( )
A.根尖伸长区细胞B.叶片表皮细胞
C.动物的红骨髓细胞 D.动物的神经细胞
8.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是普遍存在的生命现象。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人体的衰老和体内细胞的衰老是同步进行的
B.人的早期胚胎有尾,尾部细胞随着发育逐渐凋亡
C.细胞癌变是细胞高度分化的结果
D.皮肤上的“老年斑”是细胞凋亡的产物
9.下列选项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菊的黄花与菊的重瓣花 B.南瓜的黄色与南瓜的圆形
C.玉米的高茎与小麦的矮茎 D.兔子的黑毛与兔子的白毛
10. 对下列实例的判断,正确的是 ( )
A.有耳垂的双亲生出了无耳垂的子女,因此无耳垂为隐性性状
B.杂合子的自交后代不会出现纯合子
C.高茎豌豆和矮茎豌豆杂交,子一代出现了高茎和矮茎,所以高茎是显性性状
D.杂合子的测交后代都是杂合子
11.下列有关图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中的DD和乙图中的dd、丙图中的Dd都是等位基因
B.能正确表示基因分离定律实质的图示是甲和乙
C.理论上图丙可产生数量相等的D、d两种配子
D.基因分离定律可适用于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
12.在“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中,小球D和d各占一半,若两手往小桶中连抓两次都是Dd,
则第三次抓出Dd的几率是( )
A.0
B.1/4
C.1/2
D.1
13.下列有关一对相对性状遗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具有隐性遗传因子的个体都表现出隐性性状
B.最能说明基因分离定律实质的是F2的表现型比为3:1
C.通过测交可以推测被测个体产生配子的数量
D.若要鉴别和保留纯合的抗锈病(显性)小麦,最简便易行的方法是自交
14.人的秃顶由显性基因B控制,但只有男性表现。
一个非秃顶男人和一个女人(她的父亲非秃顶)婚配,
生了一个秃顶男孩。
这个男孩和他母亲的基因型分别是( )
A.bb,Bb B.Bb,BB C.Bb,Bb D.Bb,bb
15. 如图是白化病遗传系谱图,图中Ⅲ2与患病的女性结婚,则生育患病孩子的概率是( )
A.1/4 B.1/3 C.1/8 D.1/6
16 在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发现过程中,“演绎”过程指的是:
A. 提出“生物的性状是由成对的遗传因子决定的”
B. 根据F1的性状分离比,提出“生物体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
C. 根据成对遗传因子分离的假说,推断测交后代会出现两种性状且比例为l:1
D. 根据成对遗传因子分离的假说,推断出F1中有三种基因型且比例为l:2:1
17. 遗传因子组合为MmNn的个体自交,后代与亲本遗传因子组合完全相同的有( )
A.9/16 B.1/16 C.1/8 D.1/4
18.向日葵种子粒大(B)对粒小(b)是显性,含油少(S)对含油多(s)是显性。
某人用粒大油少和
粒大油多的向日葵进行杂交,结果如图所示,则这些杂交后代的基因型有( )
A.4种 B.6种 C.8种D.9种
19. 下列关于减数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减数分裂包括两次连续的细胞分裂
②在次级精母细胞中存在同源染色体
③着丝点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一分为二
④减数分裂的结果是染色体数目减半,DNA数目不变
⑤同源染色体分离,导致染色体数目减半
⑥联会后染色体复制,形成四分体
⑦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的末期
A. ①②③
B. ④⑤⑥
C. ①⑤
D. ⑥⑦
20. 右图为某生物细胞分裂某一时期的示意图,1、2、3、4代表
染色体,a、a′、b、b′代表染色单体。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
是( )
A.该细胞中有四分体4个、DNA分子8个
B.该细胞所处的时期为有丝分裂中期
C.图中1与3是非同源染色体,a′与b′是姐妹染色单体
D.由于同源染色体分离,分离后1与2不能共存于一个细胞
21.豌豆某细胞在形成花粉时,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有染色体14条,此细胞在减数
分裂过程中可产生四分体 ( )
A.14个 B.7个 C.28个 D.56个
22.某个精原细胞形成精子的过程中,如果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发生一对同源染色体不分离
现象,而减数第二次分裂正常。
则由该精原细胞产生的异常精子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23.下列有关某生物体各细胞分裂示意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图①处于有丝分裂的中期,图中有8条染色体
B.图②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
C.图③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中期,该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8条
D.四幅图可排序为①③②④,出现在该动物体精子(或卵细胞)的形成过程中
24. 动物卵细胞与精子形成过程的不同点是( )
①次级卵母细胞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②一个卵原细胞
经过分裂最终只形成一个卵细胞③一个卵原细胞经复制后形成一个初级卵母细胞④卵细胞不经过变形阶段⑤一个初级卵母细胞分裂形成的两个细胞大小不等⑥卵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是初级卵母细胞中的一半
A.②④⑤ B.①③⑤C.②③⑥ D.①④⑥
25.如图所示为某动物卵原细胞中染色体组成情况,该卵原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三
个极体和一个卵细胞,其中一个极体的染色体组成是1、3,则
卵细胞中染色体组成是( )
A.2、4 B.1、3
C.1、3或2、4 D.1、4或2、3
26. 某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数为2N。
下图中属于有丝分裂中期和减数第二次分
裂
后期的依次是 ( )
A.①② B.②③ C.④② D.③④
27.下列有关受精作用的叙述中,错误的一项是
A.受精卵中全部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
B.受精时,精子和卵细胞双方的细胞核相互融合
C.受精卵中染色体数与本物种体细胞染色体数相同
D.受精卵的细胞质几乎完全来自卵细胞
28.果蝇体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成可表示为
A.3+X或3+Y B.6+X或6+Y
C.6+XX或6+YY D.6+XX或6+XY
29.下列不属于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平行关系证据的是( )
A.基因有完整性和独立性,但染色体的形态会发生变化,从染色体转变成染色质
B.在体细胞中,基因和染色体都是成对存在的
C.成对的基因和同源染色体都是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
D.在减数分裂过程中,非等位基因与非同源染色体都会发生自由组合
30.下列关于基因在染色体上的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最早发现基因和染色体存在平行关系的是摩尔根
B.萨顿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运用的是类比推理法
C.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材料是果蝇
D.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31.通过诊断可以预测某夫妇的子女患甲种病的概率为a,患乙种病的概率为b。
该
夫妇生育不患病孩子的概率是( )
A.1-a×b-(1-a)×(1-b) B.a+b
C.(1-a)×(1-b) D.a×b
32.如图所示的四个遗传图谱中,不可能是伴性遗传的一组是( )
A. B. C. D.
33. 鸡的性别决定是ZW型。
芦花和非芦花是一对相对性状,分别由位于Z染色体
上的B,b基因决定。
芦花雌鸡(Z B W)与非芦花雄鸡(Z b Z b)杂交,子代() A.都为芦花鸡 B.都为非芦花鸡
C.雄鸡为芦花鸡,雌鸡为非芦花鸡 D.雄鸡为非芦花鸡、雌鸡为芦花鸡34. 红绿色盲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抗维生素D佝偻病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
病。
调查某一城市人群中男性红绿色盲发病率为a,男性抗维生素D佝偻病发病率为b,则该城市女性患红绿色盲和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几率分别是( )
A.小于a,大于b B.大于a,大于b C.小于a,小于b D.大于a,小于b
35. 血液正常凝固基因H对不易凝固基因h为显性,且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则下
图中甲、乙的基因型分别为( )
A. X H Y,X H X H B. X H Y,X H X h C. X h Y,X H X h D. X h Y,X H X H 36. 人类遗传病中,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由X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控制的。
甲家庭
丈夫患抗维生素D佝偻病,妻子表现正常;乙家庭中,夫妻都表现正常,但妻子的弟弟患红绿色盲。
从优生角度考虑,甲、乙家庭应分别选择生育( ) A.男孩,男孩 B.女孩,女孩 C.男孩,女孩 D.女孩,男孩
第Ⅱ卷(共46分)
二、非选择题
41.(12分,每空2分)图1表示某动物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核内DNA和染色体数目的变化,甲乙丙是该动物体内的三个正在进行分裂的细胞,请据图回答:
(1) 该生物个体的性别为________性。
(2)图1中表示染色体数目变化的曲线是__________(实线、虚线),其中GH段为(写出分裂方式和时期)
(3)图1中EF段变化发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丙图细胞分裂形成的子细胞名称为________。
(5)该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________条。
42(10分,每空2分).有一种脚很短的鸡叫爬行鸡,由显性遗传因子A控制,在爬行鸡的遗传实验中得到下列结果:
Ⅰ.爬行鸡×爬行鸡→2977只爬行鸡和995只正常鸡。
Ⅱ.爬行鸡×正常鸡→1676只爬行鸡和1661只正常鸡。
根据上述结果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第一组两个亲本的遗传因子组成是________,子代爬行鸡的遗传因子组成是
________,正常鸡的遗传因子组成是________。
(2)第二组后代中爬行鸡互交,在F2中共得小鸡6000只,从理论上讲有正常鸡
________只,其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的爬行鸡________只。
43.(12分,每空2分,)现用三个纯合品系的某雌雄同株植物(紫花、红花和白
花)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结合实验结果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花色性状至少受________对等位基因控制,且遵循________________(遗传)定律。
甲组杂交亲本的表现型是________________。
(2)上述杂交试验中,授粉前需要对母本进行__________处理,授粉结束后还需要对花朵进行_________处理。
(3)现从丙组F1植株上收获共3 200粒种子,将所有种子单独种植并相互隔离,理论上有________________株植株能产生开红花的后代。
44.(12分,每空2分)下图为某种遗传病(显、隐性基因分别为A、a)的系谱图,
已知Ⅱ1不携带该遗传病的致病基因,请据图回答:
1 2 3 4 5 6 7 8 9
A D A A C D C
B D
(1)
该遗
传病的遗传方式为__________染色体上__________(显/隐)性遗传。
(2)Ⅰ2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Ⅲ1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
(3)若Ⅲ3和一个基因型与Ⅲ5相同的女性结婚,则他们后代正常的概率为
_________。
(4)此遗传病在人群中,男女患病率是否相同?_______________(填相同或男多于女或女多于男)
高一生物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50分,25小题,每题2分)
37.(12分,每空2分)
(1)雌性(2)虚线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3)同源染色体的分离 (4) 卵细胞和(第二)极体(答全才给分)
(5) 4
38.(10分,每空2分) (1) Aa、Aa (或者答Aa;Aa×Aa 都可以给分)
AA或Aa (两个都写对给分) aa (2) 1500 1500
39.(12分,每空2分) (1)两自由组合紫花×红花
(2)去雄套袋 (3)1800
40. (12分,每空2分)
(1)X 隐(2)X A Y X A X A或X A X a (3)1/2 男多于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