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鹦鹉赋第十段赏析【北宋】欧阳修骈体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岂负美以有求兮,适遭时之我贵。客方黜我以文采,吊 我于笼樊,谓夫飞鸣而饮啄,不若鸡鹜与乌鸢。
……………………………………………………… ………………………………………………………
‘禀南方之正气二句:从东汉祢衡《鹦鹉赋》“体金精之妙质兮,含火德之明辉”二句脱化而来。 《文选》李善注:“西方为金,毛有白者,故曰金精。南方为火,觜有赤者,故曰火德。《归 藏·殷筮》曰:金水之子,其名曰羽蒙,是生百鸟。蔡邕《月令章句》曰:天官五兽,前有朱雀, 鹑火之体也。”赤精,古称南方之神为赤精,古代天子常于立夏之日祭之南郊。《周礼·春官·大宗 伯》:“以赤璋礼南方”,郑玄注:“礼南方以立夏,谓赤精之帝,而炎帝、祝融食焉。”这里 借指红鹦鹉,因其外表赤红色而表之。火德,五行谓南方为火,故以火德借指南方。
• 欧阳修是在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 运动,继承并发展了韩愈的古文理论。他的散文创作的高度成就与其正确的古 文理论相辅相成,从而开创了一代文风。欧阳修在变革文风的同时,也对诗风、 词风进行了革新。在史学方面,也有较高成就,他曾主修《新唐书》,并独撰 《新五代史》。有《欧阳文忠集》传世。
图片欣赏
作者简介
• 欧阳修(1007年8月1日-1072年9月22日),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 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且在政 治上负有盛名。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官至翰林学士、 枢密副使、参知政事,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累赠太师、楚国公。与韩 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并与韩 愈、柳宗元、苏轼被后人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国学 骈体文
红鹦鹉赋
第十段
北宋 欧阳修
作品赏析
• 《红鹦鹉赋》作于明道元年(1032年)。欧阳修时年26岁,任西京留守推官。 在此之前,他的好朋友河阳县主簿、著名诗人梅尧臣撰有《红鹦鹉赋》,无一 句赞美,专门批评此鸟因能言而入囚笼实乃自取,大发为人处世“异不如常, 慧不如愚”的感慨。同时还有河南府通判谢绛撰《红鹦鹉赋》,梅、谢二文皆 体物咏志之作,双方就仕隐出处各持一说。欧阳修读完二文之后,乃撰著此篇 赋文,从代鸟立言角度答辩梅、谢二家,认为物有贵贱,各得其所。
• 《红鹦鹉赋》是北宋欧阳修的一篇赋,主要述扬老庄抱朴守真、绝圣弃智的思 想,并对人类“自为智巧”、“自相械系”提出了批判。
• 在状物抒情方面,此赋往往由实物的叙写而转为物象联想,以对想象中的虚物 的敷陈,扩展了作品内容,而更重要的,是使作品由物的铺陈转向情的抒写有 了一个过渡环节,思考的理路也更加明晰。
THANK YOU!
• 在用事、用典和化用前人成句方面极为自然,毫无雕饰混杂之感。典故与赋的 上下文极为契合,自然地融为一体。在句式方面,句式较为复杂多变,杂用四、 五、六、七言,句型参差错落,文章跌宕有致,呈现出骚骈相兼的行文风格。
作品赏析
• 《红鹦鹉赋》一文结构却迂回跌宕,而这结构形式完全取决于作者的思考过程, 可以说是内在理路的外化行铺垫;接着顺势指出梅尧臣之不足,否定 他把红鹦鹉与普通禽鸟类比的价值判断;正当观点亮出之时,文意突然逆转, 作者又退而写道:“若夫生以才天,养以心违。客之所悼,我亦悼之。”并举 出作牺牲之用的牢豕,作筮装饰之用的龟甲象牙等以证此说;然至此文意再度 逆转,说明这些生物的遭遇虽然可叹,却也是天生此质而成,“是犹天为,非 以自营”;千回百折,最后终于引出人类才多自残的主题。在全篇旨意已得完 整表达之时,结尾处突然又倒折回来,重新提起鹦鹉囚于笼中的话头:“又闻 古初,人禽杂处。机萌乃心,物则遁去。深兮则网,高兮则弋。为之职谁,而 反予是责!”这一笔堪称妙极,不仅在结构上收拢文势,而且借鹦鹉之口来责 备人类,以生动调侃的方式,将人类常背逆自然而不自知这一深刻含义再次凸 显出来,真正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