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初级口语教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外汉语初级口语教学综述
摘要在当前汉语热不断升温,汉语推广工作在世界各地不断开展的新形势下,在众多对外汉语开设的课程中,作为与训练语言的交际能力最为密切的口语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如何改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成为了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本文在对过去发表的对外汉语口语教学研究成果的回顾和分析基础上提出:没有能解决一切问题的完美的教学方法,我们的研究和实践要结合汉语的特点,
一方面要提高对外汉语教师的教学水平,同时也要加强汉语本体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学的结合,切实解决对外汉语教学中产生的问题。
关键词对外汉语;初级口语教学;交际能力
引言
语言是人类相互沟通、表达思想的工具。
今天留学生学习汉语的实用性十分明确,其最终目的就是为了交流,而口语交流是最重要、最普遍的交流方式。
留学生来到中国,他们的日常生活、学习根本离不开口语交流,汉语口语能力过差,会使留学生不敢与人对话,从而无法交流,那么别的就无从谈起。
因此,来到中国的留学生,最迫切需要的是尽快获得一定的口语交际能力以应付日常生活、学习,提高自己对汉语学习的自信心。
但是,在“听、说、读、写”四种汉语语言技能中,留学生们普遍认为开口说最难。
纵然是学了一段时间汉语的留学生,即使能够开口说话,也往往流于简单,很难顺利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针对这一现实情况,本文将从汉语口语的目标和内容、交际能力的培养以及汉语本体研究与教学实践相结合三个方面具体论述。
一初级阶段口语教学
1.1教学目标
根据《高等学校外国留学生汉语教学大纲》的要求,初级汉语口语教学的目标是:“能比较准确地发出单个字、词的音,句子的语调虽有明显的母语影响但所表达的意思连贯,基本上能让听话人理解;能进行日常生活中诸如见面、介绍、祝贺、以及询问、购物等基本口语交际,能用已经掌握的简单词汇表达自己的意图或叙述某一事情的基本内容,错误率不超过30%。
”
这一阶段学生由于学习时数的限制, 还不能进行较长的句段、篇章的表达, 发音的准确性以及能正确掌握和进行日常生活中的基本交际项目为学习的重点
任务。
1.2 教学内容
1.2.1 语音语调的学习
在初级阶段的口语教学中, 教师应遵循语言的特点和语言学习的规律, 按
照循序渐进的原则, 从音素到音节, 从音节到语流。
这一阶段的学习主要通过教师示范———学生模仿———教师纠错正音———学生反复操练这样不断反复
的过程来奠定学生正确的语音基础。
1.2.2 词汇的学习
充足的词汇储备是自如表达的前提条件。
在初级阶段, 教师应注意提高学生理解和掌握词汇的能力。
本阶段学生应重点掌握的是实词。
学生应在理解的基础上懂得如何正确使用这些词汇, 并利用这些词汇组成合格的句子。
1.2.3 句子与语篇的学习
句子用于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意思, 根据句子语气不同将句子划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 根据句子结构所表现出的显著特征将句子分为“把”字句、“被”动句、连动句、兼语句、双宾句等。
篇章又称语篇, 是一次交际活动中最大的语言运用单位, 进行篇章教学,最重要的是分析篇章结构和把握好语段。
二交际能力的培养
正如上文所说,语音语调、词汇以及语句语篇的学习对于提高口语能力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我们也知道,任何人学习任何语言都是为了在实际学习、工作和生活中运用它。
因此,在实际的对外汉语教学中,应该以学生的实际需要为主,教授给学生实际交际的知识和能力。
对于如何进行对外汉语教学,目前还存在着不同的观点。
有的主张口语的训练应主要体现在综合技能课的句型教学上,到一定阶段再开设口语课,也有人
认为口语教学不应从属于精读教学,特别是在初级阶段,应该作为一个主系统来
研究和开展教学,不能搞听说读写一起上。
针对存在的诸多看法,我们将从以下几方面探讨。
2.1 教学材料的选择
要提高交际能力, 第一要解决说什么的问题, 然后再解决怎么说的问题。
要解决说什么的问题, 当然教学内容——教材的选择十分重要。
口语课有其不同于阅读和听力等课的特点, 它要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
目前正在使用的口语教材种类很多, 内容涉及各个方面, 程度涉及吃穿住行各个层次。
2.2 教学方法的选择
近年来,任务型教学法和交际法在对外汉语口语教学中的影响日益显著。
这两种方法固然有其各自的优点和长处,但其中也有很多共通之处。
例如,两者都着眼于教授学生日常生活中迫切需要运用的口语,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
程中不仅掌握所需的语言知识,而且能自觉运用这些语言材料和以前学过的语言材料完成新任务。
这样,学生在真实的生活交际中激活储存在他们头脑中的已经在课堂上学过或者练过的句型和词语,并且成段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2.3 教学原则的贯彻
2.3.1 学生为主, 教师为辅的原则
在初级阶段的教学中, 教师应该通过让学生进行大量机械的练习, 不断对学生进行语音、词汇、语法方面的感知刺激,增强学生对这些语言知识的理解和认知。
这一点具体到课堂安
排上, 教师在课堂上应当扮演的是组织者和规划者的角色, 对课堂上进行的教学活动起总领导和总布局的作用, 而教学活动的实施者和体现者则是学生, 教师应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设计不同形式的练习、活动使学生充分运用课文中所学的词语、结构和表达方式, 通过大量机械的练习最终使学生对语言的使用从需要控制和注意的操作变成自动运用。
2.3.2 交际性原则
交际性原则也是由外国留学生的特点和其学习汉语的目的所决定的。
对外汉语教学作为第二语言教学, 教学对象大多是成年人, 他们是在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母语系统后才开始学习汉语的。
许多人是出于实际的需要而开始学习汉语的。
初级阶段口语教学中大量机械的操练容易让学习者产生疲劳和厌倦的情绪, 而实用的、贴近生活的言语交际活动的练习则易于引起学习者的兴趣, 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2.3.3 教学媒介的生动直观性原则
学习语言是一项比较枯燥的活动,加之汉语语言的独特性,外国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容易因为困难而望而却步,甚至产生厌倦感。
所以在实际教学中,采用丰富生动的教学手段和媒介尤为重要。
根据前人的教学经验得知,在教学中运用图片、实物、PPT,有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语法知识点,记忆单词等。
三汉语本体研究和对外汉语教学相结合
虽然对外汉语教学得到了全方面的发展,但在实际教学中出现的种种问题也说明了,对外汉语教学也到了它的瓶颈期。
首先,对外汉语教材陈旧,很多内容都是关于建国初期甚至是旧中国的内容,例如中国妇女的裹足文化,一斤猪肉五角钱等等。
这些都不能体现当代中国的国情,反映新时期中国人民的真实面貌,所以迫切需要编写新教材。
其次,汉语语法体系纷繁复杂,连我们本国学生在学习时都觉得吃力,更不用说外国学生了。
在向外国学生传授语法知识的时候,应该避免用专业术语进行讲解。
例如,在讲到“对。
”的句式时,不应该告诉学生配价理论的原理,而应该用具体的实例来讲述。
因此,对外汉语教师应首先牢固掌握汉语语法知识,这样才能更好地教授外国学生。
最后,很多语法现象都是对外汉语教师不能解释的,这就需要搞本体研究的学者在研究语法的同时,更多的与对外汉语教学相联系,为对外汉语教学提供丰富的理论支持。
四结语
对外汉语初级口语教学作为培养外国学生口语能力的初级阶段,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直接影响了学生在中、高级阶段的学习情况。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发挥交际法和任务型教学法的优势,让学生在用中学,玩中学。
教师要创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营造真实、自然的语言环境,有针对性地进行口语操练,并且积极引导学生,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 相互合作, 促进学生口语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卞觉非1991 《汉语交际语法》的构思,载《第三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崔永华, 杨寄洲.汉语课堂教学技巧[M].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蒋可心.谈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教学原则[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7.2。
刘晓雨.对外汉语口语教学研究综述[J].语言教学与研究, 2001。
刘海量, 于万锁. 交际能力与口语教学[J ]. 外语与外语教学, 1998, (8).
李燕.任务行教学法与对外汉语初级口语教学[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6.3。
莫莉《对外汉语初级阶段的口语教学探讨》时代教育,2008。
孙来麟. 对外汉语口语课中培养学生交际能力初探[J].云南师范大学学
报,2004.4.
施光亨 1981 关于基础汉语教学中的课堂操练《, 语言教学与研究》第4 期。
王若江1999 对汉语口语课的反思《, 汉语学习》第2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