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六安市舒城中学2016年高一历史下册暑假作业题3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七会议;遵义会议;“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
一、选择题
1.下图是发生在20世纪20年代某次重大历史事件的领导人群像,他们分别是贺龙、朱德、周恩来、叶挺和刘伯承。
这座群像纪念的是( )
A.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B.井冈山会师
C.南昌起义D.湘赣边秋收起义
2. 右图为1997年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参
观南昌起义纪念馆时的题词,他题词的依据是南昌起
义( )
A.公开打出了工农革命军的旗号
B.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枪
C.是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
D.揭开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序幕
3. 下列对1927年8月~12月中国共产党发动的多次武装起义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是当时惟一正确的选择
B.表明中共中央基本上摆脱了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的错误
C.均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人民武装,进行土地革命战争的成功实践
D.在寻找革命道路的实践中,受到俄国革命道路的影响
4.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标志着中国革命策略发生转变,“转变”是指 ( )
A.改变武装斗争的方针
B.走和平夺权之路
C.以农村包围城市
D.通过土地革命动员农民参加革命
5.“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当年红军“远征”的直接原因是 ( )
A.王明“左倾”错误指导
B.华北事变,民族危机严重,北上抗日需要
C.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红军难以在中央苏区立足
D.“避其主力,打其虚弱”,更好歼灭敌人
6. 中国革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这主要取决于:
( )
A.中国农村人口多
B.中国革命的发展趋势
C.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
D.敌人在农村力量薄弱
7. 中国共产党开始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标志性历史事件是
( )
A.南昌起义
B.秋收起义
C.广州起义
D.武昌起义
8. 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这里的“转折”是指
( )
①由以前的机会主义错误转到正确的路线上来②由面临覆灭转向不断胜利
③由幼稚走向成熟④由依赖共产国际走向独立自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二、非选择题
9.阅读下列三幅图片:
图一毛泽东的书法图二江西井冈山黄洋界保卫战旧址
图三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1)结合图一回答,井冈山的星星之火是如何发展成为燎原之势的?
(2)图二反映了什么事件?在这一过程中,根据地军民采取的作战方
针是什么?
(3)图一、图二和图三之间有什么关系?图三反映的历史事件有何意义?
(十五)
一、选择题
1.C
2.C
3.C
4.C
5.C
6.C
7.A
8.C
二、非选择题
9.(1)1927年,毛泽东率工农革命军到达井冈山,建立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了以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1927~1930年,全国共建立了大小十几块革命根据地,革命武装力量发展到10万多人。
井冈山的星星之火,逐渐发展成为燎原之势。
(2)粉碎敌人的反革命“围剿”。
采取了避敌主力,诱敌深入,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方针。
(3)①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革命武装力量的壮大,国民党发动三次反革命“围剿”被粉碎,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成立创造了条件。
②意义:中国革命有了统一的政权机构,使革命发展更加有力。
沁园春·雪 <毛泽东>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