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农业大学期末考试答案》微观经济学2010-06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南农业大学期末考试(A 卷)参考答案 2010-2011学年第 一学期 考试科目: 微观经济学 考试类型:(闭卷)考试 考试时间: 120 分钟 1,选择题第3.题目:改为偏好减弱) 2,计算题第4,题目:由P L =12,改为P L =15。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3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30 分) 选择题3.题目:改为偏好减弱) 1.C; 2. A; 3.B; 4.C; 5.A; 6. D 7. C 8. B 9. D 10. A; 11.B 12.C 13.B 14.C 15.C; 16.C 17.B 18.C 19.B 20.C; 21 D 22.A 23.B 24.B 25.D; 26.A 27.D 28.B 29.B 30.D; 二、判断题(正确写“√”,错误写“X”,本题共10题,每题1分,共1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三、名词解释(略)(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恩格尔系数
2、机会成本
3、不对称信息
4、消费者剩余
5、帕累托最优状态
四、问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简述供求定理的内容?
供求两种力量的作用,决定均衡价格,均衡价格形成过程是在市场的背后自发形成。
(1分)需求的变动引起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供给的变动引起均衡价格反方向变动,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
(1分)
当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同时增加时,均衡数量一定会增加,均衡价格分别提高、不变或下降;当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同时减少时,均衡数量一定会减少,均衡价格则分别会提高、不变或下降;当需求增加而供给减少时,均衡价格一定会提高,均衡数量则分别会提高、不变或减少;当需求减少而供给增加时,均衡价格一定会下降,均衡数量则别会提高、不变或减少。
(2分)
价格水平高低和供给和需求线会相互作用。
如长期内,高价刺激替代产品(太阳能)出现,需求大幅度下降,市场供给增加,实际市场价格回归到较低水平。
(1分)
2、“囚徒困境”说明了什么问题?试分析说明如何有效地解决“囚犯难题”?
(1),“囚徒困境”反映了一个深刻的问题:这就是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的矛盾。
两个理性地追求利益最大化的人,却没有得两人共同的最优的结果。
(2分)从“囚徒困境”引出了“看不见的手”的原理的一个悖论:从利己目的出发,结果损人不利己,既不利己也不利他。
(1分)。
(2)改变“囚徒困境”假设条件:如博弈的次数增加,重复进行;二是不合作一方,将会受到合作者的惩罚与报复.博弈参与者有足够的耐心,为了最大化个人收益,在重复博弈中,合作行为将出现。
(2分)
3、洛伦兹曲线和吉尼系数是如何体现收入分配的平等程度?
(1),画图(1分),将一国总人口按收入由低到高排列,考虑收入最低任意百分比人口所得到的收入百分比,这样得到的人口累计百分比(横轴)和收入累计百分比(纵轴)的对应关系图形,即洛仑兹曲线(1分)。
(2)洛仑兹曲线中,不平等面积与完全不平等面积之比。
基尼系数是衡量一个国家贫富差距的标准。
G=A/(A+B) (1分), 0≤G≤1,实际的基尼系数介于0和l之间(1分)。
按照国际惯例,基尼系数在0.2以下,表示居民之间收入分配“高度平均”,0.2~0.3之间表示“相对平均”,0.3~0.4之间为“比较合理”,0.4~0.6为“差距偏大”,0.6以上为“高度不平均”。
国际上通常把0.4作为收入分配贫富差距的“警戒线”.(1分)
4.、简述厂商的要素使用原则及生产要素需求的特点?
(1),厂商在决定要素的使用量时,遵循MR=MC原则,使用要素的“边际收益”(MRP)= 使用要素的“边际成本”—要素价格(MFC)。
(2)完全竞争市场: MR=P,所以,MRP=P·MP= VMP ,厂商使用要素的边际成本:MFC= W;完全竞争厂商使用要素的原则可以表示为:VMP= MFC或者M P · P=W。
(3)不完全竞争市场: MR P, MRP= MR·MP。
厂商使用生产要素的原则是MRP=MFC,这一原则适用于任何厂商。
要素市场是完全竞争的,劳动的价格既定,即MFC=W,厂商使用生产要素的原则可以写成:MRP=W;要素市场是不完全竞争,要素供给曲线W(L) 同边际要素成本曲线MFC就不重合. MFC曲线位于要素的供给曲线W(L)的上面。
(3分)
生产要素的需求特点:1,“派生”需求或引致需求,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是从消费者
对产品的直接需求中派生出的。
2,要素需求的共同性,厂商对要素是一种联合需求或相互
依存的需求 。
(2分)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20分) 1、假设在短期内,垄断竞争厂商的需求函数为:P=80-0.7Q ,总成本函数为:TC=0.4Q ²+2Q +5,试计算:(1)Q 为多少时,总利润最大。
(2)Q 为多少时,总收益最大,与此相应的价格、总收益及总利润各为多少。
利润最大化的条件是:MR = MC 而: TR = P Q = (80-0.7Q)Q = 80Q - 0.7Q ² 所以: MR = 80 - 1.4Q MC = TC ′=(0.4Q ²+ 2Q + 5)′= 0.8Q + 2 于是: 80 - 1.4Q = 0.8Q + 2 解之: Q = 35.45(单位) 2、边际收益为0时,总收益最大,令:MR = 80 - 1.4Q = 0 解之: Q = 57.14(单位)
此时: P = 80 - 0.7Q = 80 - 0.7×57.14 = 40(单位)
TR = PQ = 40×57.14 = 2285.6(单位)
总利润= TR – TC = 2285.6 - (0.4 × 57.14² + 2 × 57.14 + 5)
= 860.32(单位)
2、设汽油的需求价格弹性是0.15,现价格为每加仑1.20美元,试问汽油价格上涨到多少美元一加仑才能使其消费量减少10%?
答:
3、某公司用两个工厂生产一种产品,其总成本函数为C=2Q 12+Q 22-Q 1Q 2, 其中Q1:第一个工厂生产的产量, Q2:第二个工厂生产的产量,求产量为40时公司生产成本最小的两个工厂的产量组合?
答:两个工厂生产成本最小,应为MC1=MC2
1
2222
122212(2242(12
11
2
122
2
11-=-+==-=-+==Q Q
dQ Q Q Q Q d dQ dC MC Q Q dQ Q Q
Q Q d dQ dC MC 45
.222
.12
.12%
1015.0=-=⨯∆∆-=∆∆-=P P Q
P
P Q P
P Q Q
E d
4、已知生产函数Q=20L+50K-6L 2-2K 2,P L =15,P k =30,TC=660,求最优的生产要素组合? 5
.201825
,3,
660)625(3015),1()3(),3.........(625304501512202450)265020(1220)265020(2.................1............66030152222=+===+++=-=--=--+==-=--+====+K L L L L K K L K dK K L K L d dK dQ MPk L dL K L K L d dL dQ MPL PK MPk PL MPL K L 代入将)式,则根据()()(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 1小题,共10 分) 什么是外部性?为什么它会造成市场失灵?哪些措施矫正外部性造成的市场失灵?
(1) 外部性,指个人或企业不必完全承担其决策成本或充分享有其决策成效,即
成本或收益不能完全内生化的情形。
当经济活动使其他经济主体承担额外成本的时候,这称为负外部性。
个人或企业不能得到其决策和行为带来的额外收益则是正外部性。
(2分)
(2)画图(2分),负外部性,一个主体的利益最大化决策是私人边际收益=私人边际成本,而一种产品生产的社会最优的准则是:社会边际收益 =边际边际成本,造成这种商品供给过多,价格过低,市场在资源配置过程中失当。
(2分)
(3)解决外部性的基本思路是外部影响内在化(4分)。
第1、税收和补贴。
对造成外部
不经济的厂商实行征税,对于造成外部经济的厂商给予补贴,从而使厂商的私人成本等于社会成本,私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相等。
第2,企业合并。
如果把这两个厂商合并,则外部性就“消失”了或被“内部化”了。
第3,明确产权(2分)。
如果产权完全确定并能得到充分保障,就可杜绝外部性发生。
科斯定理:如果产权得到明确界定,如果协商或谈判等活动发生的交易成本为零或很小,无论所涉及资源的产权属于哪一方,交易双方总能够通过协商谈判达到资源配置有效率状态,消除外部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