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下册化学第六章 溶解现象 测试题(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六章测试题
一、选择题。
1、下列物质中,属于溶液的是 ( )
A 、苏打水
B 、冰水
C 、石灰乳
D 、液氧 2、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溶液均是无色透明的
B 、可溶性物质溶于水时,一定放出热量
C 、石灰水的溶质是石灰
D 、溶液的均一性是指同一种溶液各部分的性质、组成相同
3、某同学欲配制50g 50%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用蒸馏水洗涤试剂瓶后立即盛装配好的氯化钠溶液
B 、用500mL 的烧杯量取所需要的水
C 、用托盘天平准确称取氯化钠固体2.5g
D 、氯化钠固体溶解时用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增大其在水中的溶解度 4、下列除垢或者除污过程中利用乳化作用的是( )
A 、自来水洗手
B 、食醋除水垢
C 、汽油除油污
D 、洗洁精除油污
5、下列固体溶于适量的水后,液体温度明显升高的是 ( )
①氢氧化钠 ②氯化钠 ③硝酸铵 ④生石灰
A 、②④
B 、①②③④
C 、①④
D 、①③④ 6、下列调味品加入适量水后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 A 、食盐 B 、蔗糖
C 、菜籽油
D 、味精
7、小敏同学的化学复习笔记本上有如下记录,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
A 、化学反应发生时不一定能观察到明显的现象
B 、从元素周期表中可以查出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C 、配平化学方程式的依据是质量守恒定律
D 、一定温度下,向溶液中加入溶质都会使其浓度增大
8、某溶液恒温蒸发掉部分溶剂后,无晶体析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原溶液可能是饱和溶液
B 、剩余的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C 、剩余的溶液可能是饱和溶液
D 、剩余的溶液与原溶液中的溶质的质量分数可能相等 9、KCl 与KNO 3在不同温度的溶解度数据如右表。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丸KNO 3比KCl 的溶解度大
B 、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的温度在20-30℃间
C 、在20℃时,10g 水中加入5gKCl 可得到33.3% 的KCl 溶液
温度/℃ 10 20 30 40 50 KCl 30g 33g 35g 38g 41g KNO 3 21g 31g 45g
65g
88g
D 、在50℃时,两物质各5g 分别加入l0g 水中, 充分溶解,均有固体剩余
10、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
t 1℃时,在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两种物质,再分别加入等量的蒸馏水,充分振荡后,试管底部均有未溶解的固体。
再将两支试管升温到t 2℃(不考虑溶剂质量变化)。
由t 1℃到t 2℃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
B 、装有乙物质的试管中剩余的固体增多
C 、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增大
D 、两支试管里剩余的固体质量相同
二、非选择题。
(本题共34分)
11、某同学在20℃时进行如下实验,得到相应的溶液①②③,发现只有②溶液中有少量未溶解的硝酸钾固体。
100g 水−−−−→−硝酸钾加入g 20①−−−−→−硝酸钾加入g 30②−−−→−℃
50加热至
③ (1) 在溶液①②③中,溶质质量分数有小到大的顺序是: ,③溶液的溶质质量
分数为: ,(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2) 若把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溶剂质量一定变小 B 、溶质质量分数可能不变 C 、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变大 D 、溶液质量一定变大
E 、该饱和溶液还可以溶解其他物质 12、根据如表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⑴ 20℃时,KNO 3的溶解度为:_______g ; ⑵ 60℃时,200g KNO 3溶液含有溶质100g ,将该溶液降温至20℃,可析出KNO 3_______g ; ⑶ 氯化钠中含有少量硝酸钾,提纯氯化钠采用的方法 。
13、如图甲是A 、B 、C 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图.
(1)甲图中,t 2℃时,A 、B 、C 三种物质中,溶解度最大的是 ,P 点所表示的含义为 ;
(2)①将t 2℃时A 、B 、C 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 1℃时三种物质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
到小的顺序是 ;
温度/℃ 0 20 40 60 80 100 溶解度/S
KNO 3 13.3 31.6 63.9 110 169 246 NaCl
25.7
36.0
36.6
37.3
38.4
39.8
②如乙图所示,20℃时,把试管放入盛有X的饱和溶液的烧杯中,在试管中加入几小段
镁条,再加入5mL稀盐酸,立即产生大量的气泡,同时烧杯中出现浑浊,则X可能为
A、B、C三种固体物质中的哪一种?;
(3)t℃时,将B物质的不饱和溶液转变成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有:、
(写两种方法)
14、提纯或者分离混合物时,常用到①溶解、②过滤、③蒸发结晶、④降温结晶等操作方法,
请选择适当的序号按照操作顺序填空:
(1)除去石灰水中的碳酸钙:;
(2)除去硝酸钾中少量的氯化钠:;
(3)除去氯化钠中少量的硝酸钾:;
(4)除去硫酸锌中的水:;
(5)提纯含泥沙的粗盐:;
15、在实验室里配制100g 10%的NaCl溶液,操作如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认真观察,指出图中错误的操作步骤(填序号);
(2)配制该溶液需要NaCl固体g,需要水mL(ρ水=1g/mL),需要用mL的量筒(填“50mL”、“100mL”或“200mL”)量取.
16、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根据图回答
问题:
(1)①30℃时,丙的溶解度为:;
②50℃时,在100g水中放入50g物质乙,充分搅拌后所得
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
③若将20℃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40℃,
可析出晶体的是:;
④将50℃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10℃,
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1)常温下欲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乙溶液,操作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图中操作有错误的是:;
②量取水时,若采用仰视的方法读数,会导致所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17、水是重要的物质,在实验室中常用于溶解物质、配制溶液.
(1)向50mL水(密度为1g/mL)中溶解一定量KNO3固体的操作如下,请根据如图实验现象昨溶解度曲线回答.
①A、B、C中一定是饱和溶液的是,一定是不饱和溶液的是;(填字母)
②当x=g时,B中恰好没有固体剩余;
③硝酸钾从溶液中析出晶体常用方法.
(2)根据下列仪器,欲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食盐溶液,回答下列问题.
①上面的仪器中除D、E外,还必须选用的仪器有;(填字母)
②E的作用是,配制的步骤可以概括为计算、称取和量取、、装瓶贴标签。
18、某同学用自制电解器电解水,为了加快电解速率,可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钠增强其导电性,当他在中93.6g质量分数为5%的硫酸钠溶液中通电一段时间后,正极产生3.2g氧气,试计算:
(1)负极产生氢气的质量;
(2)通电一段时间后溶液中硫酸钠的质量分数;
(3)该同学认为电解速率较慢,又向通电一段时间后的溶液中加入硫酸钠,弱要溶液中
硫酸钠溶质质量分数为10%,则需要加入多少硫酸钠固体。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1—5:ADCDC 、6—10:CDCBB ; 二、非选择题
11、①②③、33.3%、BE ; 12、31.6、68.4、蒸发结晶;
13、A 、t 1℃是,A 、C 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A=B>C 、C 、降低温度、加入物质B ; 14、②、④、③、③、①②③; 15、②、10、 90、 100;
16、10g 、28.6%、丙、乙>价>丙;B 、偏小;
17、B 、A 、5.8g 、冷却热饱和溶液、E 、搅拌、溶解; 18、解:(1)设生成氢气质量为x ,反应的水质量为y 。
2H 2O 通电 2H 2 ↑ + O 2↑ 36 4 32 Y x 3.2g
y 36 =x 4=g
2.332 X=0.4g ,y=
3.6g
(2)通电后硫酸钠的质量为:93.6g X 5%=4.68g 溶液质量为:93.6g-3.6g=90g
通电后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
g
g
9068.4x 100%=5.2% (4) 设需要加入硫酸钠的质量为z z+4.68g=(z +90g)x100% Z=4.8g
答:产生氢气质量为:0.4g ;溶质质量分数为5.2%;需要加入硫酸钠固体的质量为4.8g 。
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