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味地黄丸的制备与质量控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味地黄丸的制备与质量控制
发表时间:2012-09-24T17:04:12.467Z 来源:《医药前沿》2012年第8期供稿作者:赵克刘江鹏彭键[导读] 故2 味药用于七味地黄丸的质量控制。

赵克刘江鹏彭键(昌吉州中医医院新疆昌吉 8 3 1 1 0 0 )【摘要】目的建立七味地黄丸的制备与质量控制方法。

方法采用薄层色谱鉴别处方中的山茱萸、牡丹皮。

结果制备工艺可行,制剂性质稳定,定性鉴别方法灵敏,薄层图谱清晰,专属性强。

结论该方法适用于七味地黄丸的制备与质量控制。

【关键词】七味地黄丸制备工艺质量控制【中图分类号】R28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2)08-0324-01 七味地黄丸由熟地、茯苓、泽泻、山药、牡丹皮、山茱萸、(制)何首乌组成,具有滋阴补肾。

用于肾阴亏损,头晕耳鸣,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消渴。

自2006 年用于临床,治疗患者11019 多例,总有效率95%,深得患者信赖。

现将其制备工艺和质量控制方法报道如下:
1.仪器与试药
1.1 仪器薄层摄像仪(瑞士)、FA2004 型药物粉碎机(山东)、XZS500 型旋振筛(山东)、Zw-20B 型制丸剂(黑龙江)、FA 型电子分析天平、BJ-II 型崩解时限仪(天津) 1.2 试药七味地黄丸(批号20110701、20110801、20110901)由昌吉州中医医院制剂室自制。

山茱萸牡丹皮对照药材购自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硅胶G 为青岛海洋化工厂产品。

所用化学试剂均为分析纯。

2.制法
将处方中熟地、茯苓、泽泻、山药、牡丹皮、山茱萸、(制)何首乌七味药称量配齐、精选、干燥、粉碎、混合均匀、过100 目筛。

经100℃干热灭菌2 小时、加蜂蜜(每100g 粉末加炼蜜95 ~ 100g)制成小蜜丸,每瓶装60 克,即得。

3.质量控制
3.1 性状本品为黑褐色的小蜜丸;味甜而酸。

3.2 鉴别(1)取本品10g,加硅藻土适量,研匀,加乙醚50ml,低温回流4 小时,滤过,滤液蒸干,残渣用石油醚(30 ~ 60℃)浸泡2 次,每次15ml(约浸泡2 分钟),倾去石油醚,残渣加无水乙醇2ml 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

另取熊果酸对照品,加无水乙醇制成每1m l 含0.5m 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10 年版一部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ul 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 薄层板上,以环己烷—二氯甲烷—醋酸乙酯(20:5:8)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 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

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2)取本品10g,加硅藻土适量,研匀,加乙酸乙酯50m l,置水浴上加热回流提取30 分钟,滤过,滤液低温挥干,残渣加甲醇1ml 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

另取丹皮酚对照品,加丙酮制成每1ml 含5mg 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10 年版一部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0u l 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 薄层板上,以环己烷—乙酸乙酯(3: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盐酸酸性的5% 三氯化铁乙醇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

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3.3 检查按(《中国药典》2010 年版一部附录I A)丸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测得三批供试品, 结果如下:
4.讨论
七味地黄丸处方由熟地、茯苓、泽泻、山药、牡丹皮、山茱萸、(制)何首乌七味药组成,根据君、臣、佐、使的配伍原则,选择其中山茱萸、牡丹皮作质量标准。

熟地的薄层色谱图有干扰,故未列入正文。

茯苓、泽泻薄层色谱图斑点分离效果不理想,故未列入正文。

山药的层析效果不理想,见空白有干扰,故未列入正文。

(制)何首乌显微特征不明显,故未列入正文。

山茱萸、牡丹皮的薄层色谱图层析效果理想,且互相间无干扰,专属性强。

故2 味药用于七味地黄丸的质量控制。

参考文献
[1] 《中国药典》[S]. 2011 版一部. 化学工业出版社
[2] 《卫生部药品标准》国家卫生部编
[3] 《中药大词典》上海科技技术出版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