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体育活动教案 盲人取物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大班体育活动教案——盲人取物
一、活动目标:
1. 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关爱他人的意识。

2. 提高幼儿的平衡感、方向感和空间感。

3. 锻炼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和精细动作。

4. 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和勇气。

二、活动准备:
1. 教具:眼罩、障碍物(如椅子、玩具等)、物品(如球、玩具等)。

2. 场地:宽敞的室内活动场地。

三、活动过程:
1. 热身活动(5分钟):
教师带领幼儿做简单的热身运动,如捉迷藏、抓人游戏等,让幼儿充分活动身体,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2. 教学讲解(5分钟):
教师向幼儿讲解盲人取物的规则和注意事项,如如何正确佩戴眼罩、如何听从指令、如何安全通过障碍物等。

3. 实践操作(10分钟):
教师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一名“盲人”(佩戴眼罩),其他幼儿担任“向导”(不佩戴眼罩)。

“向导”需要用手势和语言指导“盲人”正确穿过障碍物,取到指定的物品。

教师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在活动中的感受和体验,引导他们认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以及关爱他人的意义。

四、活动延伸:
1. 家庭作业:家长协助幼儿在家进行类似的盲人取物活动,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和关爱家人的意识。

2. 环境创设:在幼儿园的相关区域布置盲人取物的情景,让幼儿在自由活动时间自主参与。

五、活动注意事项:
1. 确保活动场地安全,避免碰撞和摔倒。

2. 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密切关注幼儿的表现,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3. 活动过程中,注意培养幼儿的团队意识和协作能力,避免个人英雄主义。

4. 活动结束后,及时为幼儿解下眼罩,让他们感受到关爱和温暖。

六、活动环创:
1. 教室内的一个角落设置为“盲人取物”区,用障碍物布置成一个曲折的路径。

2. 路径中设置不同难度的障碍物,如椅子、玩具等,以增加趣味性和挑战性。

3. 在路径终点放置一些物品,如球、玩具等,作为取物目标。

七、活动步骤:
1. 教师向幼儿介绍活动区域和规则,让幼儿熟悉环境。

2. 幼儿分成小组,每组轮流进行盲人取物活动。

3. 每组选一名“盲人”(佩戴眼罩),其他幼儿担任“向导”(不佩戴眼罩)。

4. “向导”需要用手势和语言指导“盲人”正确穿过障碍物,取到指定的物品。

5. 活动结束后,教师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八、活动评价:
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如团队合作、关爱他人、解决问题等。

2. 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安全,避免发生碰撞和摔倒。

3. 教师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帮助幼儿克服困难,完成任务。

九、活动反思:
2. 根据幼儿的表现,调整活动内容和难度,以满足他们的需求。

3. 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表现,以便更好地指导他们在活动中的行为。

十、活动延伸:
1. 开展类似的主题活动,如“盲人按摩”、“盲人烹饪”等,让幼儿体验不同残疾人的生活方式。

2. 邀请专业人士来园讲解残疾人的生活和心理需求,增进幼儿对残疾人的了解和关爱。

3. 组织幼儿参观残疾人康复中心,让他们亲眼见到残疾人的勇敢和坚强,激发他们的同情心和爱心。

重点和难点解析
六、活动环创:
重点关注幼儿在活动区域的安全和舒适感。

确保障碍物的设置不会对幼儿造成伤害,路径的设计要符合幼儿的身高和体能,使他们能够顺利完成任务。

七、活动步骤:
重点关注幼儿是否能够理解和遵守规则,以及他们在活动中的合作和沟通技巧。

引导幼儿如何有效地与“向导”合作,以及如何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感受。

八、活动评价:
重点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进步,包括他们的团队合作、关爱他人、解决问
题等能力。

要注意观察幼儿的安全情况,避免发生碰撞和摔倒。

九、活动反思:
十、活动延伸:
重点关注幼儿对活动延伸的兴趣和参与度。

教师需要设计有趣且富有教育意义的延伸活动,以激发幼儿的参与热情,并帮助他们进一步拓展知识和技能。

本次教案旨在通过“盲人取物”活动,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关爱他人的意识,提高他们的平衡感、方向感和空间感,锻炼他们的手眼协调能力和精细动作,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勇气。

在活动过程中,重点关注幼儿的安全、合作和沟通技巧,以及他们在活动中的表现和进步。

教师需要根据幼儿的需求和表现,调整活动内容和难度,并设计有趣的延伸活动,以激发幼儿的参与热情,帮助他们进一步拓展知识和技能。

通过这次活动,幼儿将能够体验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学会关爱他人,并培养自己的生活自理能力和关爱家人的意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