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词两首优秀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问:作者运用了什么样的意象来表现情感的? ❖ 薄雾 浓云 瑞脑 金兽 玉枕 纱厨 西风 黄花 ❖ 概括意境特点: ❖ 清新寂静
思考:
诗人在哪一句明确表示了她愁的内容。为什么?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愁的具体内容是思念丈夫,表现的是一种孤寂难耐之情。 重阳佳节,传统的家人团聚之日,而作者却孤身一人,相思之情,油然而生。
一般愁字别样情,半世漂泊感生平
国家不幸诗家幸,话到沧桑句便工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地,怎一个愁字了得!
满地都是被狂风吹落的黄色菊花,衰败零落,如今谁还有心思观赏、采摘它呢?我独自守着窗户 坐着,怎么才能熬到天黑呀?淅淅沥沥的秋雨打落在梧桐叶上,一点点一滴滴,直到黄昏。这种光景,凄清 冷落,怎么能用一个“愁”字概括得尽呢?
公元1127年,金人的铁蹄践踏了京都汴京的琼楼玉宛,徽宗、钦宗二帝被俘,北宋亡(即靖康之 变)。高宗赵构仓皇南逃,重新立国,史称南宋。李清照夫妻二人也被迫逃离山东青州故乡,辗转南渡到建 康(今南京市)。
公元1129年8月,赵明诚因病去世,时清照四十六岁。接着金兵深入南下,孤身一人的李清照同南 渡的难民一样,到处流亡。还曾被人诬陷通敌,险些入狱。
醉花阴
写作背景 这首词是前期的怀人之作。
婚后不久,丈夫赵明诚便远游,深闺寂寞,她独居 青州归来堂,深深思念着远行的丈夫。重阳赏菊,无人相伴, 故作此词,以抒发寂寞无聊之感。
疏通文意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薄雾弥漫,浓云笼罩,我为如何消磨这慢慢白昼而发愁,兽形炉里瑞脑香料已渐渐燃尽 了。今天又是一年一度的重阳佳节,躺在纱帐里枕着玉枕孤眠独寝,半夜里沁透了凉意。
南渡后,生活的苦难使她的词风趋于含蓄深沉。词作主要表现她晚年的凄凉身世之感和寂寞愁苦之情, 这些作品或触景生情,或托物寓意,委婉而深沉地抒发她的故土之恋、家国之恨。词调沉郁凄怆、悲凉 哀惋。
李清照的词创意出奇,工于造语,长于白描。创制了雅而不涩、易而不俗,生活气 息浓郁的“易安体”。后人评清照词:“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极是当行本色。前此太白,故称词 家三李”。李清照亦能作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李清照现存诗 文集为后人所辑,有《漱玉词》《漱玉集》和《李清照集校注》。其词被誉为“婉约正宗”。代表作有 《声声慢》《一剪梅》《如梦令》《醉花阴》《武陵春》等。
诗歌主题 愁
词人描写在残秋的所见所闻所感来充分展示她所处的 冷清悲凉的环境气氛,表现了她孤寂落寞,悲凉愁苦的心 绪,揭示了饱经国破家亡夫死的巨大悲痛的内心世界。
《声声慢》与前一首《醉花阴》在愁的内容上有何显著不同?
《醉花阴》
闺怨之愁 寂寞 忧郁 离别相思
《声声慢》
家国之愁
亡国之恨 丧夫之哀 孀居之苦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我独自在东篱边饮酒,直到黄昏以后,淡淡的菊花清香飘满双袖。不要说此景不会让人极度愁 苦,西风吹卷起门帘,闺中人比菊花还显消瘦。
鉴赏诗歌
问:上阕有哪一字暗含了作者的心情,试结合上片分析 。
凉 ❖ “凉”一语双关。 ❖ 表面上:重阳秋夜,天气转冷。玉枕纱厨,难御风寒。 ❖ 深层面:独居家中,爱人不在旁侧,内心感觉孤独凄凉。
晚年的李清照无儿无女,孑然一身,始终居无定所,饱尝了颠沛之苦、亡国之恨、丧夫之痛、孀 居之哀,最后在杭州凄然死去。
终上所述,我们可以用三个词语来概括李清照的一生: 少历繁华、中经丧乱、晚景凄凉。
作品风格
李清照早期词作,韵调优美,限于闺情之类。后期词作融入家国之恨与身世之感,风格顿变。南渡前, 李清照的词作主要表现一个少女、少妇悠闲风雅的生活情趣,内容多写自然美景与闺阁生活,于轻快活 泼的画面中见作者开朗欢乐的心情,词风清丽明快;也抒写了夫妇象 淡酒 秋风 秋雁 黄花 梧桐 细雨
内涵、作用 愁情 渲染愁情
例句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秋风秋雨愁煞人
离愁,怀乡之思,音信之 盼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憔悴的容颜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 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牵愁惹恨
寂寞梧桐,深院锁春秋。
哀伤,愁丝
无边丝雨细如愁。
三、直接写愁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包含了哪些情感?
















深广厚重
唐宋词的创作有一个“闺怨”的传统题材,用以表现女子的生活和情感。但作者多为男性,故 所写的词被称为“代言体”,是代替女子们说话。李清照是女词家,她的“闺怨词”是独书自我的生活和 心灵,是自话自说。她的出现使词坛放射一道特别瑰奇的光芒。在女作家中可谓“空前绝后” ,“不徒俯 视巾帼,直欲压倒须眉”。

(思念丈夫)
相思
寂寞无聊之感
声声慢 李清照
疏通文意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 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好像失落了什么东西,心里空落落的,我便东寻西找,四周冷冷清清,感到无比的凄惨、悲伤。在这 忽热忽冷、气候变化无常的季节,最难调养。几杯薄酒,又怎能抵得住这黄昏时凛冽的寒风!我正伤心的 时候,只见一行大雁向南飞去,也许是昔日的旧相识吧。
李清照词两首优秀教案
1、 了解婉约的词作及闺怨的题材; 2、感受李词的风格及家国情怀。
学习目标
旷 世 才 女
李清照
知人论世
李清照(1084-1151),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南宋著名女词人、婉约派代表。
文学气氛浓厚的士大夫家庭造就了李清照多方面的文学艺术成就。公元1101年,李清照和太学生 赵明诚结婚。赵明诚爱好金石学,且能诗词。婚后夫妻恩爱,在学术上互相切磋,艺术上共同砥砺,共同的 爱好和兴趣,使他俩成为“志同道合”“相敬如宾”的爱侣,过着平静的富于诗意的幸福生活。
鉴赏手法
一、直接抒情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运用叠词的效果: 音韵上徘徊婉转,加强诗词音韵效果; 内容上加强诗词的回环往复,增强情感表现力; 感情上层层递进,使全词顿挫凄绝,如泣如咽; 首句奠定了全词悲苦愁绝的基调。
寻寻觅觅 冷冷清清
动作 环境
凄凄惨惨戚戚
感受
感情基调:哀婉凄凉
精神恍惚若有所失 寄身异地孤独寂寞 命运凄苦心情悲痛
结合全篇品味“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佳在何处?
❖ 人比黄花瘦 ❖ 结构上,和首句的“愁”字相呼应。愁是原因,瘦是结果。 ❖ 手法上,运用夸张比喻,描写出鲜明的人物形象。 ❖ 内容上, “瘦”字,归结全篇的情意。
❖ 在一首诗或某联、某句中往往都有那种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情感态度的,具有概括性、 生动性、或情趣性的词或句。我们称为“诗眼”,这些词句往往运用一些表现手法,活用字 词,多用动词、形容词、副词、叠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