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0高炉开炉方案总122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钢1080m3高炉开炉方案
编制:炼铁厂生产技术科
会审:
审核:批准:
炼铁厂
0 一一年十二月十五日
1080m3高炉开炉方案
1. 开炉要求
为保证高炉开炉的顺利进行和成功达产,开炉前要特别注意对各设备和控制系统的功能检查、验收和试车(单机试车、联动试车),做到一丝不苟,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把故障和隐患消灭在送风之前,为安全、顺利开炉创造条件。

1.1 安全第一,消灭任何重大人身、设备事故。

1.2 保护好高炉设备,为高炉一代寿命打下基础。

1.3 控制好开炉工艺参数,确保顺利开炉。

1.4 顺利出铁排渣,为高炉成功达产打下基础。

2. 开炉条件
2.1 开炉外部条件:
2.1.1 高炉开炉方案及装料方案已获批准。

2.1.2 原燃料准备到位,质量符合要求,数量充足。

2.1.3 铁水运输计划、配罐方案已定,必须保证10 个罐在线运行,有二部机车随时在炉前配罐用;火车兑罐试验已完成,铁运线通畅。

2.1.4 高炉二台鼓风机都调试、消缺完毕,无故障运行达72 小时,具备正常送风条件。

2.1.5 水渣、干渣、除尘灰等汽车外运计划已定。

2.1.6 各种介质包括水、电、氮气、蒸汽、压缩空气、氧气等可稳定、足量供应。

2.2 开炉内部必备条件:
2.2.1 各岗位人员已配齐,并经过岗位规程学习,能满足高炉生产的要求,并能应对一些复杂情况,避免和消除生产事故、操作事故和安全事故。

2.2.2 所有的设备单机和联动试车合格,计算机控制系统、自动化仪表、电器运行正常,控制功能满足生产要求。

2.2.3 打压试漏期间暴露出来的问题已彻底解决,达到满足正常生产的要求。

2.2.4 开炉所需备品备件、消耗材料以及生产工具等已备齐。

2.2.5 高炉各系统通讯通畅。

2.2.6 安全、消防措施到位。

2.2.7 热风炉处于生产状态,具备随时送风条件,冷风放风阀、倒流休风
阀、混风切断阀、混风调节阀开关灵活可靠。

2.2.8 炉前渣铁沟已经浇注且烘烤完毕,已做通水落点试验,铁水可准
确进罐。

2.2.9 炉前行车、开口机、泥炮、摆动溜嘴等设备工作正常。

2.2.10 高炉冷却系统、水渣系统具备正常生产条件,干渣坑可以正常使用。

2.2.11 各种工艺计量已校验完毕,重要参数(风量、风压、顶压、压差、顶温、风温)趋势线已做好。

2.2.12 开炉设备保驾单位已到位,联络体制已经形成。

2.3 开炉必备的炉顶、炉前系统主要备品备件及工器具(见附件一)。

3. 开炉前准备工作(确认表见附件二)
3.1 点火前24 小时高炉通知生产调度室,通知各单位做好送风准备。

3.2开炉前需要装PU管的风口全部装好。

(责任人:看水组长)
3.3 送风前8 小时,通知启动风机,风机互保系统阀门灵活,程序可靠。

(责任人:值班调度主任)
3.4热风炉拱顶温度保证在1200C以上。

(责任人:煤气组长)
3.5 送风前4小时完成下列工作:
3.5.1 检查热风系统,煤气系统各部位的人孔是否封好,各部位阀门是否处于长期休风状态。

(责任人:煤气组长)
3.5.2 确认放风阀处于全开状态, 通知风机房送风到放风阀, 风压
50KPa。

(责任人:工长)
3.5.3 看水系统对软水水量按开炉计划控制,(开炉初期水量为正常水量的3/4 ),将风口水压提至正常生产要求,软水系统、净循环水系统供水正常。

(责任人:看水组长)
3.5.4 炉前检查送风装置是否装正、装严、装好,确保不漏风。

(责任人:炉前技师)
3.5.5 上料系统检查上料、装料设备及溜槽工作正常。

(责任人:上料组长)
3.6 送风前2小时完成下列工作:
3.6.1 封好炉顶人孔。

(责任人:副工长)
3.6.2 炉顶及重力除尘通蒸汽,蒸汽包压力大于0.5MPa。

(责任人:工长)
3.6.3煤气系统通N2,确保正压,驱赶空气。

(责任人:煤气组长)
3.6.4气密箱通N2,压力正常。

齿轮箱停水,点火后通水。

(责任人:看水
组长)
3.6.5 开铁口所用氧气管道到炉台(瓶氧到位)、压缩空气已送至炉前,压力大于0.4MPa。

(责任人:设备主管)
366炉前做好一切出铁准备工作。

(责任人:炉前技师)
3.7检查落实各阀门应处的状态
3.7.1高炉放风阀全开。

(责任人:工长)
3.7.2高炉炉顶放散阀全开。

(责任人:工长)
3.7.3煤气遮断阀关。

(责任人:煤气组长)
3.7.4炉顶均压放散阀开,均压阀关。

(责任人:上料组长)
3.7.5炉顶上、下密封阀关,盲板抽掉。

(责任人:上料组长)
3.7.6热风炉各阀门处于休风状态。

(责任人:煤气组长)
3.7.7除尘器清灰阀关。

(责任人:煤气组长)
3.7.8调压阀组全开。

(责任人:工长)
4. 装料及点火送风操作
4.1装料:
卸下2个风口套来装枕木(选择适合的位置,尽量选择相对的两个风
口),枕木必须分层排列,顶层及风口保护枕木必须用马钉钉牢;同时在适合的两个风口区域装风机抽风;随后按装料表上料并实施料面测量,高炉装料完毕,料面测量结束后方可点火送风。

4.2点火送风操作的基本原则:
4.2.1选取适宜的加风速度,同时应避免因软融带形成初期透气性变差而造成难行。

4.2.2采用多环布料,方案待测料面完后再定,使炉内0/C分布合适,确保装入炉料的升温、还原,形成合适的软融带形状。

4.2.3充分从铁口排煤气,使炉缸内的焦炭充分加热,储备足够的炉缸热量。

4.2.4准确掌握炉内生成的渣铁量,选择适宜的初次出渣铁时间。

4.3点火送风主要参数确定:
4.3.1 风口长度:L=530mm
4.3.2 风口面积:风口总面积S=0.2187m (① 115mM8+① 120m M 12)。

4.3.3风口布局如下:
4.3.4此次开炉采用风口全开送风,其中1#、2#、9#、10#、11#、12#、
19#、20#为①115mm M口,其余12个为内镶①75mmP管的风口,送风面积
S送=0.136卅;送风前应再次确认签字。

4.4 点火送风操作程序:
4.4.1 高炉装料完毕,料面测量结束后方可点火送风。

借鉴龙钢冷风吹
料的方法,为将高炉内装入的原燃料得到缓慢加热使其水份逐渐吹干,同时带出部分原燃料的粉尘。

此次采用全关冷风阀和热风阀,通过开混风阀全送冷风的方式吹料。

冷风温度用风量配合炉顶压力来调节,为防止炉内填充的枕木燃烧,严格将冷风温度控制在80C以下,吹料时间计划12小时。

4.4.2 接到送风命令后,按送风程序送风,全关冷风大闸及冷风调节阀,用最高的风温点火,待各风口全部燃烧好后,开冷风大闸,将风温控制在
750 〜850 Co
443点火时的送风比一般选择在0.4〜0.5之间,高炉实际炉容约llOOni,送风比取0.50,贝卩点火风量为550m3/min;炉料顺利下降后,逐步加风,风压控制在0.10〜0.11MPa,开炉送风初期要求严格按风压操作。

4.4.4 送风后点燃铁口煤气火,如铁口来渣过早,应设法保持铁口有煤
气喷出,以避免炉缸出现过凉;待正常来渣后,拔出铁口导管,用泥炮堵
上。

4.4.5 当料线松动后,开始下料,可按规定料制上料,上料时注意透气性变化,矩阵采用多环布料,后续装料制度待开炉装料测定参数后再确定。

4.5 点火24 小时内的参数调整:
4.5.1 风量:具体的加风速度视炉况实际进程而定,初期加风要谨慎,以保证下料顺畅为原贝,送风后6〜9小时是软熔带形成时期,这段时期采取守风量、慢加风甚至减风的方法进行过渡,待风压恢复至正常水平,顺行良好,可适当加风(加风原贝:风口均匀活跃,炉况稳定顺行,以每次不超过
100m3/min ,每班不超过两次,料速控制在3〜5 批/ 小时)。

4.5.2 风温:在负荷料下达后,可考虑加风温,一次调节量不大于
20C,但在第一次出铁前,原贝上不大于850C。

4.5.3 负荷:送风后如下料正常并已引煤气,在送风8 小时后可考虑第
一次加负荷,软融带形成期顺利渡过后至出铁前,可考虑再加 1 次负荷,出铁正常后,可加快加负荷速度(每10 批料上调0.1 ),尽快达到负荷 2.5 的目标。

4.5.4 出铁:开铁口按铁口角度10°进行,送风18〜24 小时后出第一次铁(初次出铁时间应根据下料批数计算)。

4.6 点火24 小时后的参数调整:
4.6.1 炉温:点火后如出铁正常,贝后续操作的主要任务是在保证充足的铁水温度(大于1480C)的条件下尽快降低生铁含硅,送风36小时后目标硅2.0%,为利于炉缸、炉底长寿,[Si] 宜缓慢下降,争取送风后48 小时将[Si] 降至 1.50%以下,随后视情况将硅降至 1.0%左右,通过生产检验,设备磨合,故障处理,生产逐步走上正轨,生铁[Si]由1.0%±宀0.8%±宀
0.5 ±%根据炉况承受情况,[Si]控制在0.5〜0.7%范围;主要手段是负荷和风量的调整。

4.6.2 风温:在炉况接受的情况下,尽量提高风温使用水平以保证渣铁物理热。

4.6.3 开风口:第一炉铁前不捅风口,根据出渣、出铁情况,风量接受状况确定开风口速度,原则上每隔两、三炉铁捅开一个风口,沿出铁铁口方向依次对开,实际可根据铁口出铁情况来定;每开一个风口风量应该增加
100m3/min,保持风速不低于200m/s。

开风口原则:
1 )高炉下料顺畅,风量、风压平稳;
2)渣铁热储备充足,出渣、出铁顺利;
3)维持较高风速,防止中心堆积。

4.6.4 顶压:提高顶压时,必须是设备运转正常,炉况稳定顺行,渣铁流动性良好;按风量确定压差,按压差调整顶压。

4.6.5 批重:开炉期间, 焦批7 吨左右,随着进风面积扩大, 风量增多, 逐步扩大矿批重,加重负荷。

4.6.6渣碱:随着生铁[Si]降低,渣碱R2应由0.95-1.05 ±0.5 , R控制在1.25〜1.35之间,渣中MgO空制在8〜12%>间。

4.6.7 其它:根据设备运行状况,炉况恢复进程,降[Si] 速度等逐步调剂风温、风压,尽快使用喷煤和富氧,喷煤后负荷加重幅度可大一些。

4.7 注意事项:
4.7.1 操作方针以稳定顺行为主, 加风严格按计划进行, 严格控制鼓风动能和压差,必须保证风速在200m/s左右,开风口速度不宜过快,要与风量、鼓风动能和设备运行状况相匹配。

4.7.2 出现停风等事故时,应考虑堵3—5个风口,待风加回原水平再逐步捅开风口。

4.7.3 加风提冶强应注意:
1 )渣铁排放量与处理渣铁的能力。

2)上料设备是否运转正常。

3)原燃料的供应量与质量能否满足要求。

4)所有相关的设备运行是否稳定。

4.8 引煤气:
4.8.1 高炉送风2 小时,风量稳定后,主控室通知化验室取煤气化验,以后每 1 小时取样一次。

4.8.2 由上升管煤气取压孔取混合煤气分析氢、氧含量,并把结果及时汇报主控室。

483 当H2v 4.0%, O2< 1.0%,顶压〉5KPa 顶温150〜250C 之间,且炉况顺行、装料设备运行正常、热风压力〉0.12MPa煤气经爆发试验合格时,请示煤气技师和安全负责人同意后进行引煤气操作;引煤气后如条件具备,可改高压操作。

4.8.4 引煤气后根据风量按压差操作。

5. 炉前出铁
5.1 点火后炉前技师根据主控室要求组织炉前按时打开铁口排放渣铁。

5.2 每次铁后打泥(依据风量、风压)要打够,维护好泥包,确保铁口深度合格。

5.3 开炉后的泥质,打泥量,倒铁口及砂口的操作,由炉前技师征得炉内同意后,决定执行,西铁口必须时刻具备出铁条件,以备事故状态使用。

5.4 正常情况下,当渣铁流动性转好时,再开西铁口。

6. 异常情况处理
6.1 风口破损:
6.1.1 送风4小时之内,可以立即休风更换。

6.1.2 送风大于4小时,可适当控制进水并外部喷水,出铁后休风更换。

6.2 高炉悬料。

6.2.1 如果在高炉送风8小时之内,可直接进行减风坐料。

6.2.2 临近出铁,坐料可在铁后进行。

6.2.3 在堵铁口1 小时发生悬料,可适当减风,待料自行崩落或出铁后
坐料。

6.3 第一次铁不能流出:
6.3.1 当炉内渣铁达到安全容铁量,两铁口仍出不来,可考虑放炮。

6.3.2 如风口无灌渣危险,可适当减风。

6.4 铁口有水:
6.4.1 查找漏水原因,迅速处理;如果是炉体的潮气聚集造成的继续观
察。

6.4.2 发现铁口泥套湿或者来水,必须用煤气火烤干后才能出铁并适当增加出铁次数。

6.4.3 堵上铁口退炮以后,立即将铁口钻开1.0 米左右,然后用(煤气)火烘烤,保持铁口通道的干燥。

6.4.4 适当降低炉顶压力。

6.5 顶温过高:
6.5.1顶温超过350C,炉顶开始打水。

6.5.2 若打水仍解决不了问题,高炉应立即减风或休风,检查原因。

6.5.3 若连续崩料要立即减风,直到不崩为止,若上料系统有问题,高炉应立即减风到不灌渣水平,视情铁后休风处理;尽可能不采用打水控风待料,以防炉墙粘结。

6.6 旋转溜槽不转:
6.6.1 一小时内的短时间不转,采取减风措施。

6.6.2 较长时间不转,减风至风口不灌渣水平,铁后休风处理。

6.6.3为了控制顶温,可在顶温超过350C时进行炉顶打水。

7. 高炉开炉安全注意事项
7.1 开炉工作由开炉领导小组统一指挥下进行,指挥要集中统一,纪律严明。

岗位人员认真执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和“开炉方案”及操作牌制度。

7.2 开炉前,冷风管道必须保持正压,重力除尘器,高炉炉顶、煤气管道、除尘等煤气设备应通入蒸汽或氮气,驱除残余空气,在确认不会发生爆炸情况下,才能接通。

煤气系统引煤气后对煤气系统进行全面检查,如有泄漏及时处理,并由煤气防护人员在场监护。

7.3 开炉时,生产区域照明齐全,现场清洁整齐,炉前操作所用氧气瓶、氧气管、工器具、材料、备品等按指定位置摆放。

使用的氧气必须放置在远离火源的地方,轻搬轻放,严防撞击;开氧气时不能戴有油手套,不准吸烟。

7.4凉炉后,炉底温度低于50C方可装枕木,枕木装好后上料。

7.5 枕木上炉台后,安环科和高炉24h 派人值班,且上升管人孔须安装防护罩、炉顶大方孔焊防护栏;装枕木时安环科24h 派人在炉台、风口平台、炉顶各人孔处值班,一定要严格控制上炉台的人员,严禁带火种进入炉台、风口平台和炉顶各人孔周围。

7.6 上直吹管时,热风炉停止烧炉;点火前,倒流阀全开,封炉顶大方孔和上升管人孔。

6.7 无关人员禁止在高炉出铁场、炉台逗留;点火时,任何人不准在风口
平台、炉顶、炉身平台附近逗留。

7.8 点火后,及时点燃风口及炉身漏煤气处。

7.9点火后,上炉身各层平台必须带CO检测器,至少两人同行,并要
注意风向避开煤气。

在引气过程中严格遵守煤气操作规程和安全规程,严
防生成爆炸气氛。

7.10 注意炉前安全,严防铁沟、水渣沟打炮,打水水管配好,黄沙放一部分到撇渣器、铁沟近旁,加强自我防护意识,防止烧伤、碰伤、跌伤,注意打锤安全。

7.11 仪表、电气人员、设备维修人员应安排24 小时值班。

7.12 开炉期间,煤气防护站及安环部人员到现场待命,并安排有专车到现场待命。

7.13 做好防火组织及防火器具的落实工作。

8. 高炉开炉装料计算另附
附件一
高炉开炉必备的炉顶、炉前系统主要备品备件表
附件二
高炉开炉条件确认表
汉钢1080m3高炉开炉装料计算1、原燃料性能及炉容
1.1原燃料化学成份分析
2、计算参数选择
2.1计算参数选取
2.2 生铁成份(%)
2.3 元素还原率(咧
3、计算
3.1炉底装枕木,枕木装到风口中心线水平下200mn处,中间堆积一个6vm小包。

3.2 炉缸装净焦:
4、空焦计算
4.1空焦组成:净焦+白云石
4.2白云石的有效熔剂性:29.95%-0.2%x 0.95=29.76% 4.3由计算得炉腹处空焦组成(单位:kg)
炉腹空焦体积及空焦批数:
4.4由计算得炉腰处空焦组成单位:kg)
炉腰空焦体积及空焦批数:
4.5炉腰加2吨锰矿,其体积为:1.063 m3
5、炉身、炉喉装料
正常料组成情况(单位:t)
炉身处空焦组成情况(单位:t)
每批正常料与空焦的体积如下表:
6、根据总焦比及炉身炉喉的充填体积计算还需空焦及正常料的批数炉身,炉喉共装正常料与空焦的批数:
7、总的计算结果及装料顺序见《高炉开炉装配料表》
汉钢1080m嘀炉开炉配料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