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恒定电流 本章综合检测(人教版选修3 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恒定电流本章综合检测(人教版选修3 1)第二章恒定电流本章综合检测(人教版选修3-1)
第二章恒流综合检测本章第1章(人民教育版)
选修3-1)
一、多项选择题(该题共有10个子题,如果每个子题中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
个符合该题的要求,所有选项都对得8分,正确但不完整得4分,错误得0分)
1.关于材料的电阻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将一根长导线切成等长的三段,每段的电阻率为原来的1/3。

B.材料的电阻率随
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

C.纯金属的电阻率小于合金的电阻率
d.电阻率是反映材料导电性能好坏的物理量,电阻率越大的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越大
分析:电阻率是材料本身的电特性,与导体的长度和横截面积无关。

选择a是错误的。

金属材料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而半导体材料的电阻率则相反。

选项B是错误的。

合金的电阻率高于纯金属,选项C是正确的。

电阻率大表明材料的导电性差,这不能表明
对电流的阻挡效应大,因为电阻是反映对电流影响的物理量,电阻还与导体的长度和横截
面积有关
答案:c
2.施加在电机上的电压为u(V),电机消耗的电功率为p(W),电机线圈的电阻为r (ω),则电机线圈上消耗的电加热功率为()
a.p答案:c
3.如果有两条I和II不同材料的电阻线,长度比为L1∶ L2=1∶ 5,横截面积之比为
S1∶ S2=2∶ 3,电阻比为R1∶ R2=2∶ 5,外加电压比为U1∶ U2=1∶ 2,则其电阻率之
比为
a.2∶3答案:b
4.如图1所示,a、B、C和D是滑动变阻器的四个端子
()
u2
b.r
p2rc。

u2
p2r
d、 p-u2
b.4∶3c.3∶4d.8∶3
图1
把此变阻器串联接入电路中,并要求滑片p向接线柱c移动时,电路中的电流减小,
则接入电路的接线柱可能是
()
a.a和bb.a和cc.b和c
d、 B和d
解析:滑片p向c移动,电路中电流减小,说明接入电路的电阻增大.则c、d正确.
答:CD
5.如图2所示电路中,r是电源的内阻,r1和r2是外电路中的电阻,如果用pr,p1和p2分别表示电阻r、r1、r2上所消耗的功率,当r1=r2=r时,pr∶p1∶p2等于
a、一,∶1.∶1b.2∶1.∶1c.1∶4.∶4.
d.4∶1∶1
()
图2
分析:在图中所示的电路中,通过内阻的电流与外部电路的总电流相同。

内阻和外阻
串联(内阻和外阻不能并联),但R1和R2并联。

因为R1=R2,I1=I2=I,IR=I1+I2=2I-pr∶p1∶p2=ir2r∶i12r1∶i22r2=4∶1.∶1.正确答案是d
答案:d
6.如图3所示,电源的电动势为30V,内阻为1Ω,“6V,12W”电灯,绕组电阻为
2Ω,电机串联。

如果已知电路中的电灯正常发光,则电机的机械功率输出为
()
图3
d.60w
a、 36wb.44wc.48w
l
PL分析:根据电路和问题的含义,I=IL=u=2A,然后u-machine=e-ir-ul=30v-2v-
6v=22V,所以p out=IU-machine-i2r-machi ne=22×2-22×2w=36w。

答案:a
7.如图4所示,在下面的语句中,两个闭合电路中的两个电源的UI图像是正确的
()
a、电动势E1=E2,内阻R1<R2
图4
b、电动势E1=E2,内阻R1>R2
c.电动势e1=e2,发生短路时的电流i1>i2
d、当两个电源的工作电流变化相同时,电源2的端电压变化很大。

分析:通过UI 图线可以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从图线可以看出,E1=E2,两个电源的短路电流I1>I2(图线的横截面距离),因此内阻R=E/I,R1<R2,选项a和C是正确的。

因为图线1的斜率小于图线2的斜率,所以可以从图线δu=rδi?δu2>δU1,选项D正确
答案:acd
8.如图5所示,无内阻电动势E的电源由三个灯泡和三个电阻器连接。

如果只有开关S1闭合,三个灯泡都可以正常工作。

如果S2再次关闭,则以下语句是正确的
a.电源输出功率减小b.l1上消耗的功率增大c.通过r1上的电流增大d.通过r3上的电流增大
分析:电源忽略内阻,输出电压等于电动势。

S2闭合时,电路的外部电源为E2
阻r变小,电路电流变大,故c对;电源的输出功率p出=r,所以电源输出功率应该变大,a错误;因并联部分两端的电压u并=e-ur1,闭合s2时ur1变大,所以u并变小,l1上消耗的功率变小,通过r3的电流也是变小的,故b、d错误.
回答:C
9.如图6所示电路,电源内阻不能忽略,r的阻值小于变阻器的总电阻,开始时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停在变阻器的中点,稳定后滑片p由中点向上移动至顶端的全过程中
()
a.电压表的示数先减小后增大b.电压表的示数先增大后减小c.电流表的示数先增大后减小d.电流表的示数先减小后增大
图6
()
图5
解析: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由中点向上移动过程中,原来与变阻器上端串联部分的电阻减小,而另一支路的电阻增大,因两支路的电阻之和不变,故两支路的电阻相等时,对应的等效电阻最大,所以电路的总电阻先变大,再变小,故路端电压,即电压表的示数先增大后减小,b正确.两电流表支路的电阻在减少,故电流表的示数增大;后来干路的电流在增大,而变阻器下端部分的电阻增大,电压减少,故其电流减少,则电流表的示数仍继续增大,所以c、d错.
回答:B
10.图7为测量某电源电动势和内阻时得到的ui图线.用此电源与三个阻值均为3ω的电阻连接成电路,测得路端电压为4.8v.则该电路可能为
()
图7
分析:从图中可以看出,当e=um=6V和u=4V时,I=4A,所以有6=4+4R,解为
r=0.5Ω,当终端电压为4.8V时,u=e-u=6-4.8=1.2(V),所以r=
ur
=,u,R
u4.8
r=1.2×0.5=2(ω),从电阻器的串联和并联知识来看,正确答案在B.U内
答案:b
二、非多项选择题(该题有2个子题,共20分)
11.(11分)在物理兴趣小组活动中,一同学利用下列器材设计并完成了“探究导体阻值与长度的关系”的实验
伏特计
量程3v内阻约为900ω
测量范围为10V,内阻约为3KΩ
电流表量程60ma内阻约为5ω电源e1
电动势为1.5V,内阻约为0.2Ω
电源e2电动势4.5v内阻约为0.4ω
滑动变阻器(最大10Ω)、厚度均匀的同类电阻丝、开关、导体和标尺
图8
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a.选取器材,按图8原理图连接电路b.用伏安法测定电阻丝的阻值rc.用刻度尺测出电阻丝的长度l
d、依次缩短电阻线的长度,保持电路的其他部分不变,重复步骤B和CE。

对数据进行处理,根据以下测量结果找出电阻丝电阻值与长度之间的关系
l(m)r(ω)0.9956104.80.804985.30.598165.20.402146.60.195827.1为使实验尽可能准确,请你对上述步骤中画线处加以改
进.(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电压表
测量范围为3V,因此电源应为E2;随着电阻丝长度的变化,其电阻
值逐渐减小,因此用伏安法测其阻值时应先用内接法,后应改为外接法.
答:(1)电源转换
(2)判断电流表的内外接法,作出相应调整
12.(9点)R1=12在图9Ω的电路中,r2=6Ω,滑动变阻器R3标有“20Ω,2A”,理想电压表的量程有0~3V和0~15V两个档位,理想电流表的量程有0~0.6A和0~3a两个档位。

当关闭开关s并将滑块P从最左端移动到右侧某个位置时,电压表和电流的指示分别为2.5V和0.3A;继续将滑块p向右移动到另一个位置。

电压表指针指的是全偏置的
1/3,电流表指针指的是全偏置的1/4。

计算当前表示形式和当前
源的电动势.
图9
解析:滑片p向右移动的过程中,电流表示数在减小,电压表示数在增加,由此可以
确定电流表量程选取的是0~0.6a,电压表量程选取的是0~15v,所11
将电流表读数取为4×0.6A=0.15A,电压表指示为3×15v=5v;当电压表示U1=2.5v,电流表示I1=0.3A时
i1?r1+r2?
e=u1+i1r1+r
r

当电压表示数u2=5v时,i2=0.15a得i2?r1+r2?
e=u2+i2r1+r
r

所以解方程组得:e=7.5v,r=0.15ω.答案:0.15a7.5v。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