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五年级数学期中检测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车厢的体积约是
15( )
矿泉水的容积约是18( )
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五年级数学期中检测卷
(考试时间 70 分钟,满分100分)
成绩:
一、填空题。
(每空1分,共30分)
1、 3.05m =( )cm 10.8m 2 =( )dm 2
6500cm 3 =( )dm 3 2800mL =( )L
2、57 的分数单位是( ),它有( )个这样的单位.
3、对于36和9,( )是( )的倍数,( )是( )的因数。
4、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有( )个面,( )条棱,( )个顶点。
5、从0、5、
6、7四个数中任意抽出3个,按要求组成4个不同的三位数:
奇数( );3的倍数( );
偶数( ); 5的倍数( )。
6、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体积单位或容积单位。
7、写出12的所有因数:( );写出30以内7的所有倍数:( )。
8、8和9的最大公因数是( ),最小公倍数是( );12和36的最大公因数是( ),最小公倍数是( )。
9、一个沙坑长4米,宽1.5米,深0.5米,这个沙坑的容积是( )立方米。
小矿泉水的容积约是1500( )
二、判断题。
(对的打“√”,错的打“×”)(10分)
1、分母比分子大的分数叫假分数。
()
2、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个数都是有限的。
()
3、图形旋转后,其形状、大小都没有发生变化,只是位置改变了。
()
4、一个数的倍数一定比它的因数大。
()
5、长方体的每个面都是长方形。
()
三、单选题。
(请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共10分)
1、钟面上,时针从12时顺时针旋转()到3时。
A 30°
B 60°
C 90°
2、一个长方体(非正方体)中最多可能有()个面是正方形。
A 2
B 4
C 6
3、相邻的两个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
A 10
B 100
C 1000
4、要使三位数“56□”能被3整除,“□”里能填()。
A 7
B 8
C 9
5、将一个长方体切成两个小长方体,它的体积()。
A 不变
B 变大
C 变小
四、按要求写数。
(1)把小面的数分别填入指定的圈里。
(6分)
2 4 1
3 43 32 5
4 29 9 112 73 43 66
(2)写出10以内(不包括10)所有的合数。
(4分)————————————————————————————————
(3)写出分子是6的所有假分数。
(6分)————————————————————————————————
五、画出下面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4分)
六、解决问题。
(每题5分,共30分)
1、计算下面立体图形的表面积。
(单位:cm )
4
2
2、小卖部要把一个长200厘米,宽40厘米,高80厘米的长方体玻璃柜台各边都安上角铁,
这个柜台需要多少米角铁?
3
3、清明假期,五(1)班同学去春游,分组活动时5人一组刚好,9人一组也刚好。
问五(1)班最少有多少人?
4、一块正方体的石料,棱长4分米,如果1立方分米的石料重3千克,这块石料重多少千克?
5、一块长方体木料,长5米,沿横截面把它截成2段,表面积增加24平方分米,原来这块长方体木料体积是多少?
示挂图或放映课件图像,教师范读,对图文进行整体感知,然后让学生谈感受。
导入(学习第一自然段)
导语:那么,课文是怎样评价桂林山水的?找出来读一读。
“甲天下”是什么意思?(天下第一)桂林山水天下第一,那将是多么美的景象啊,让我们和作者一起荡舟漓江,去观赏名甲天下的桂林山水吧。
①自读全文,学习字词。
②读准字音,找出新词,对不懂的词句,可以联系上下文理解或者请教同学、老师。
观赏漓江的水(学习第二自然段)
导语:我们先来欣赏漓江的水。
用自己的话来描述。
①作者是怎样描写的?
齐读找出概括漓江水的三个特点的词。
品读作者怎么写出漓江水与众不同的“静、清、绿”?
(特点之一“静”。
课文用“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从感觉上突出了漓江水的“静”)
(特点之二“清”。
课文用“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从视觉上突出了漓江水的“清”)
(特点之三“绿”。
课文用“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
5
翡翠”这一形象的比喻,从色彩和品质上突出了漓江水的“绿”和“纯”。
翡翠:绿色的硬玉,有光泽。
无瑕:没有斑点,非常纯净)
根据课堂实情,教师点拨:为什么开头先提波澜壮阔的大海、水平如镜的西湖?在读议中让学生体会,用对比的方法突出漓江水的三个特点和作者的赞美之情。
②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并感受。
读出漓江水的静、清、绿,读出对漓江水的喜爱之情。
③引导学生“发现这个句子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让学生谈对排比句的感性认识)注意通过范读指导读好“真静啊”“真清啊”“真绿啊”三个“啊”的变调。
能背的可以看着画面当堂背诵。
巩固识字,练习书写
漓:注意右边的写法。
澜:前鼻音。
右边“门”里面是“柬”。
瑕:可与“假”进行比较。
注意右上是“匚”。
翡:上下结构,下边是两个“习”,整个字要写紧
凑。
峦:前鼻音,与“澜”比较读音。
与“恋”比较字形。
筏:上下结构,右下不要丢撇。
第二课时
一、观赏桂林的山(学习第三自然段)
①导语:那么桂林的山又是怎样的呢?
②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画一画,结合插图来欣赏。
③互相交流:课文怎么写桂林山的特点的?(和第二自然段比较,也是用这样的段落句式)
特点之一“奇”。
“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指导学生读出感受,理解词语,并展示泰山和香山的图像,以帮助学生理解“峰峦雄伟” “红叶似火”。
特点之二“秀”。
课文打了两个比方“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通过图像,让学生感受到“秀”得郁郁葱葱,色彩明丽。
特点之三“险”。
重点理解“危峰兀立,怪石嶙峋”,指导学生通过字面、结合语句领会。
④练习朗读,读出桂林山的奇、秀、险,读出对桂林山水的喜爱之情。
重点指导读好“真奇啊”“真秀啊” “真险啊”。
二、山和水相映的景象(学习第四自然段)
导语:我们观赏了漓江的水,观赏了桂林的山,再看看图片,当山和水相映衬时,又是怎样一番景象呢?作者又有什么感受?
①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②理解句子:“像是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③引导边读边想象“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倒映着这样的山”是怎样的一种景象,体会“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这种陶醉山水之间的感觉,然后说说自己的体验。
三、指导背诵
用师生引读的方法练习背诵。
四、抄写句子。
注意
分号的用法。
3 记金华的双龙洞
教学时间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学习课文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过程与方法: 了解作者的游览顺序,练习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