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电教手段在小班幼儿语言活动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需要。

此外,教师还要关心幼儿游戏的意愿和过程。

教师应善
于察言观色,从幼儿的语言、表情、动作上来揣摸幼儿的游戏心态。

2.3 参与幼儿的游戏。

教师应是一位幼儿游戏的参与者。

要想充分发挥游戏在幼儿发展中的作用,教师就必须具有一颗童心,和幼儿一样喜欢玩具,爱好游戏。

当幼儿在玩游戏时,教师也来到他们的身边,和他们玩同样的玩具。

这不仅会使幼儿感到游戏是一种很重要的活动,而且还能延长幼儿游戏的时间,此外还能帮助幼儿学习、掌握许多操作游戏材料的新方法。

3 在游戏中积极加以引导
3.1 通过游戏引导幼儿的行为规范:
教师应通过指导游戏,引导幼儿认识社会知识和行为规范,如游戏中自立行为的规
范、
与人交往的规范等等,并促使幼儿在游戏中反复实践,逐步形成习惯,以内化为自身较稳定的行为特征,从而促进幼儿个性化社会性。

最近,孩子们迷上了五子棋。

有空就结伴下棋。

这天,成成和龙龙一起下棋,走了几个回合,总是成成赢。

龙龙急了,在第
三回合时,
移动了一粒已经走好的棋子,硬说自己连起来是五个棋子赢了。

成成不同意,两人争了起来,成成说:“你赖皮,刚才这棵棋明明是放在这儿的,不可以再移过去的!”龙龙争辩说,
“我刚才放错了,我是想放在这儿的呀。

”成成说:“放好了就不可
以动来动去,
不能后悔的!”龙龙说:“你刚才又没说不可以动!”成成生气地说:“不和你玩了我告诉老师,你输不起。

”其实,我一直在旁边看着他们,见成成来搬救兵了,我就问
龙龙:“你们刚才有没有说过下好的棋子不能动?”他摇摇头,又
连忙说:“李昂上次说的,下好的棋可以再动。

”我又问:“那是李
昂在你们下棋前就说好的,对吗?龙龙点点头。

“今天在你们下
棋前说过吗?
””龙龙摇摇头,我又问:“如果成成下好的棋也动来动去,你同意吗?”龙龙想了想又摇摇头,“那怎么办呢?”我问他
们。

他们俩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成成说:“那我们说好,谁也不
能动,怎么样?”龙龙点头答应:“好的。

”两人又高兴地下起棋来,边下边说:“我们重新来过,刚才那次不算。

”3.2 通过游戏,
提高幼儿活动质量:幼儿教师还需通过引导,促进幼儿活动质量的提高,使游戏得以深入开展,并促使幼儿在游戏中身心不断发展。

有的幼儿游戏无目的,不知道玩什么,活动中常常无所事事,
或是频繁变换活动类型及材料;有的幼儿在游戏中常常无意识的摆弄材料、旁观等。

幼儿教师就可以通过提问、建议、提示玩法、提出行为要求、提供范例或是与之共同游戏等指导方式,引导其学习自选游戏,自定游戏内容主题,逐步增强行为的目的性,并激发幼儿不断尝试、探索,提高其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总之,游戏是以孩子们为主体的意愿游戏。

幼儿老师只有把目标记在心里,并掌握幼儿的一些规律性的东西来加以引导,这样的游戏会更生动、更受欢迎、更有价值。

只有把游戏真正交
付给幼儿,
让幼儿真正成为游戏的主人,这才是幼儿园老师最伟大的举动。

浅析电教手段在小班幼儿语言活动中的应用
孙彦风
(盐池县第一幼儿园 宁夏 吴忠 751500
)作者简介:孙彦风(1977.12-)
,女,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盐池县人,本科,一级教师,幼儿教师,研究电教手段在小班幼儿语言中的应用。

摘 要: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特别是口语发展的重要时期。

尽管我们在实际的活动中通过多种方式扩展幼儿的生活经验,丰富
幼儿语言的内容,增强理解和表达能力。

但却有一定的局限性。

而电教手段在学前教育中的应用却从很大程度上弥补了这一局
限,本文围绕这方面展开分析。

关键词:电教手段资源;小班幼儿;语言活动中的应用【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2377(2016)35-0250-02 教育部发布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后简称《指南》)中指出语言是交流和思维的工具。

幼儿语言的发展贯穿于各个领域,也对其它领域的学习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应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鼓励和支持幼儿与成人、同伴交流,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并能得到积极回应。

尽管我们在实际的活动中通过多种方式扩展幼儿的生活经验,丰富幼儿语言的内容,增强理解和表达能力。

但却有一定的局限性。

而电教手段在学前教育中的应用却从很大程度上弥补了这一局限,为幼儿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更为丰富的资源。

让电教和学前
教育“
联姻”,既能让幼儿学到知识、发展幼儿智力、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而且给幼儿以性情的陶冶、灵魂的洗涤、艺术的享受。

它既照顾了个别差异,又充分发挥了幼儿的自由性、主动性,使幼儿在一个宽松的愉悦的活动环境中得到发展。

因此,我们可以充分运用电教手段资源激发孩子们的阅读兴趣,
提高幼儿的语言水平。

1 借助电教手段是刚入园的幼儿能够尽快的学会认真听的好习惯
小班是幼儿走向社会,进入新生活的第一个转折点。

面对陌生的环境,陌生的人,幼儿入园过程中存在不同的适应障碍。

哭闹和逃避是入园初期,最普遍型的情绪反应和行为表现。

针对这种情况,我认为此时恰当的使用电教手段,通过对幼儿的视觉、听觉的刺激,不仅调整幼儿的注意力,把幼儿对家庭、对亲人的依恋转移到生动活泼、新鲜的电教手段上来,还可以减轻幼儿
入园的“阵痛”,更对开展常规教学和幼儿以后的语言培养等方
面有着重要作用。

当幼儿刚入园时期,教师可布置新颖而富有童趣的环境,并播放一些轻柔、优美的乐曲,使幼儿从听觉上感
受到幼儿园里如家一般的温馨,
初步的从无形培养了幼儿的认真听这一概念。

当幼儿平静一些后,可给幼儿播们爱看的动画
片,
如《熊大、熊二》、《猫和老鼠》等等,并刻意将其中一些具有语言技巧的内容选择性的播给幼儿看,使幼儿在动画片作用下引导幼儿学会认真的倾听,并作出相应的反应,达到语言培养的初步目的。

2 借助电教手段是小班幼儿能够口齿清楚的说儿歌、
童谣或复述简短的故事
《指南》十分强调语言的积累。

“为学之道厚积薄发”,讲的
也是这个道理。

这里的“
积”就是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积累和吸收,“发”就是语言文字的倾吐和表达,先有积而后有发,只有厚
积才能达到较高水平的薄发。

同样也指出:“3-4幼儿语言的目
标是愿意在熟悉的人面前说话,打招呼,配以相应的手势,能够
清楚的说儿歌、童谣或复述简单的故事。

”我认为前面的目标是
比较容易达到的,而清楚完整的说儿歌,复述故事对应于小班的
孩子还是有一定的难度。

因为关系到“厚积”与“薄发”。

而我们的幼儿刚进入社会,
所积累很狭窄,此时就要求我们,通过电教手段是孩子在潜移默化的作用下语言得到积累,从而能说出清楚的一段话。

电教多彩的资料,扩展了活动的空间,创设了更多的活动情景。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幼儿因为年龄特点,他们眼中的世界较之成人就更为丰富。

而在电教资源库中,多姿多彩的“幼儿文
化”、寓教于乐的“专题教育”……令孩子们贫乏的脑海变得丰富多彩了。

天边的彩虹,门前的小树,昨日的朋友,今日的活动,无不令孩子们或喜或忧。

在这些多姿多彩的事件面前,孩子们心中不会波澜不惊的,他们心中一定有话想说,有话可说。

通过情境的创设,直接为幼儿提供观察素材,极大触发了幼儿想象力和参与兴趣,为幼儿完整清楚的说儿歌、童谣或复述故事营造了良
好的活动氛围,
极大限度的发展他们的非智力因素。

3 借助电教手段培养小班幼儿具有文明语言的习惯

052—学前教育中华少年
2016年 12月中 第35期
文明是人生存的根本,也是社会和谐的根本,学会了文明用语,不仅是个人素质的体现,更为孩子以后良好的社会交往提供了基础。

《指南》中指出,要培养孩子具有文明的语言习惯。

小班的孩子要做到与别人说话是眼睛望着对方,说话自然,声音大小适中,能在成人的提醒下使用礼貌用语。

小班年龄的幼儿,他们的有意注意时间很短,往往只有几分钟,而且还必需是在幼儿感兴趣的时候。

因此,在实际的活动中,我们即使喊破了喉咙,很多的孩子都不一定能接受你的见解和要求,但电教资源则可以无须大喊大叫,就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达到很好的语言培养习惯。

例如,教师在给小班幼儿讲故事《小兔乖乖》时,遇到中间的礼貌用语加重语气读出来,然后再播放小兔乖乖的动画片,在播放期间遇到礼貌用语的时候暂定,提醒幼儿我们在什么时候应该使用礼貌用语,这样通过有形与无形的双重影响,加深了孩子对礼貌用语的运用。

同样在兔妈妈和兔宝宝、大灰狼的动画播放中,出现语气的轻重,这时候要提醒在平时的说话中,声音的巧妙利用和轻重,这样孩子更容易接受,从而能更快更好地达到小班幼儿文明语言培养这一目标。

语言发展一直是小班幼儿教学中的难点,由于小班幼儿生活经历少,语言组织能力不够强,思想意识浅的特征非常明显,导致孩子语言含糊不清,教师认为小班语言不好引导,使孩子的语言发展陷入了“两难”境地。

在语言教学中如何发挥幼儿的主观能动性,使小班幼儿从不会说到清楚的讲述一个小故事,这是我园广大教师一直所关注与探讨的问题。

电教教学中,幼儿不仅要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嘴巴讲,有时还要动手模仿,这样既能充分开发幼儿的智力,调动幼儿语言的积极性,而且必将极大地提高小班幼儿语言培养效率。

电教资源的介入,必将使小班语言目标的培养摆脱上述的一些弊端,使语言培养方式更加生动化、多样化。

浅谈教育信息化与幼儿园教学的关系
杨小煜
(四川省广元市机关幼儿园 四川 广元 628000)摘 要:随着教育信息化浪潮的汹涌而至,多媒体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教学手段已逐渐走入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多媒体这种教育手段与其它教育手段有着无法比拟的优点,特别是多媒体电脑,集图、文、声、像于一体,提供人机交互功能,使静止的图文视听化,复杂的内容简明化,抽象的思维可视化,知识的发生过程化,从而为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带来了新的气象。

关键词:信息技术;幼儿教育;整合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2377(2016)35-0251-01
随着信息技术在我国的不断深入发展,其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之中。

幼儿教育是一个人接受教育的起点,对一个人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其中不免会应用到信息技术。

那么下文主要就如何有效应用信息技术,促进幼儿教育发展进行分析。

1 信息技术在艺术教学中的运用
信息技术具有很强的综合艺术渲染力,通过音频、视频等形式,呈现出生动的画面、鲜明的色彩、悦耳的音乐,模拟真实场景,创设学习情境。

丰富视听内容。

为幼儿艺术欣赏、艺术学习、艺术创作搭建了舞台。

信息技术媒体视听震撼。

画面逼真,动感性强、活泼直观等特点非常符合幼儿的认知特点,教学时运用多媒体可以顺利让幼儿进入作品的意境中,为幼儿进一步学习和欣赏做好了充分的情感铺垫,有效调动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例如,教师在播放儿童歌曲的时候,同时在屏幕上出现了FLASH动画,增加视觉的冲击力和听觉的感染力。

这一模式也可以应用到具体的课件制作中,在老师的引导和示范下,幼儿都会随着多媒体的音乐做出不同的动作。

2 软件设施
作为教育者,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一方面幼儿园为教师提供良好的设施环境,另一方面教师自身素质也必不可少的。

在多媒体网络教学环境下,要紧跟时代的步伐,适应时代的需要。

就必须不断的学习,只有使教师具有熟练使用多媒体技术,在网上获得有用信息,根据教学需要熟练运用flash、power point等工具制作优秀的多媒体教材,并能正确的恰当的指导学生简单操作。

如果教师还不能很好、熟练运用和掌握多媒体技术,又如何去指导和教会幼儿呢?同时,也要为幼儿设计一些电脑课程,培养孩子运用电脑的能力,以便更好的教学。

3 信息技术与幼儿园教学相互整合的优势
在不同的行业、不同的领域,信息技术的应用也有着不同的特点,而在幼儿教育这一行业,与信息技术相互整合后呈现的优势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3.1 能够极大地提升幼儿的学习热情:因为传统的教育模式中,教师上课形式较为单一,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较少,导致课堂气氛较为沉闷,降低了幼儿的学习热情,进而会阻碍幼儿的健康成长。

而在幼儿教育中应用信息技术,可以丰富教师的的教学方式,在课堂上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提升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进而能够更好地掌握教师所讲授的知识。

3.2 能够培养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在幼儿教育中植入信息技术,能够极大地培养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

例如教师在课堂上播放一些他们爱看的动画片,在课后布置的作业时布置一些动画片中讲述到的知识,那么在回家之后幼儿会更乐意去看这些动画片,更乐意去学习其中的知识,这样就改变了他们的学习方式,培养了他们学习的主动性。

4 有利于培养幼儿学习的主动性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幼儿在课堂上接受的知识点更多了,但往往他们在课堂上还不能消化这些知识点。

那么就需要教师逐渐培养幼儿在课后回家通过观看视频光碟的方式,进行自主学习,将课上没有理解透彻的知识点通过回家观看视频的方法进行复习,培养幼儿学习的主动性,促使他们更好地掌握知识,也能够为他们将来的发展提供极大的帮助。

5 信息技术在语言教学中的运用
传统的语言教学存在着某些局限性,如教学资源匮乏,教学形式封闭,教学过程呆板,教学手段单调,要么带幼儿逐字逐句朗读诗歌,要么看图问答,或借助图片、录音进行教学。

这种方式相对来说比较机械呆板,也缺乏生动性,很多情况下都是直白的叙述,如果在幼儿面前展现出丰富多彩的画面,是可以激发幼儿的语言能力的。

借助形象生动、鲜明动听的多媒体进行语言训练,为幼儿创设想说、愿意说、越说越爱说的练说环境,既有利于烘托文学作品表达的情景气氛,又有利于提高语言教学的效果。

同时,教师可以引入一个有趣的话题,借助画面引导幼儿进行表达,与其说是和教师的互动,不如说是和动画的互动。

激发了幼儿表达的欲望,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

信息技术下的教育媒体呈现色彩鲜明、声情并茂的视频画面,可以直观、形象、生动地展示教学内容,真实再现活动场景,为幼儿创设一种身临其境的境界,是幼儿获得丰富体验的最有效的载体。

例如,教学诗歌《小青蛙》时。

可以借助多媒体动画画面创设情景:在池塘的荷叶上,蹲着一只小青蛙,通过可爱的卡通表情,配合优美动听的儿歌,把幼儿带入一个近似于真实的意境中,大屏幕播放中感受作品的美。

总之,多媒体应用于幼儿园教学不仅是教学手段的改进,更重要的是它对教育教学观念产生了巨大冲击。

它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提高了教学效果。

在教学活动中运用多媒体手段,有利于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陶冶幼儿的情操,培养幼儿感受美和表现美的能力,只要我们不断学习、提高认识、求真务实、大胆创新,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就会真正走进幼儿园,成为教学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发挥其独特的作用。






2016年 12月中 第35期中华少年学前教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