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河整治方案要点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淮河整治方案要点
作者:陈毓峻
来源:《中外企业家·下半月》 2013年第6期
陈毓峻
(烟台市福山区回里镇政府,山东烟台265509)
摘要:“淮河整治方案”是指建构及运作淮河水系统的方案。

这种方案的建构及运作必
须既符合自然生态规律,又符合经济社会运行规律。

只有充分发挥经济社会与自然生态符合系
统的协调互动功能,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才能达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的统一。

笔者主要阐述了淮河整治方案的要点。

关键词:淮河整治;非工程措施;工程措施
中图分类号:TV88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3)17-0-01
“淮河整治”是:以水治水,顺其自然,兴利除害兼顾,治理开发结合,节流开源并举,
利用保护并重。

用20年左右的时间,在淮河流域逐步建立适应自然生态环境的水旱灾害减灾体系,维持生态良性循环的水环境保护体系,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优化配置体系和适应市场
经济体制的水利发展体系(以下简称“四大体系”),使淮河基本上成为利河。

淮河整治方案
可由非工程性措施和工程性措施组成,应充分利用现代防灾减灾理念和技术。

先将淮河整治方
案的要点阐述如下。

一、淮河整治方案的非工程性措施
非工程措施是指通过法律、行政、经济手段,以及直接运用水利工程以外的其它手段来减
少水旱灾害损失的措施。

非工程措施投资小、见效快,还能为水利工程充分发挥效益提供保证。

本文所指非工程措施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制订《淮河法》,建立健全相关法规
除认真贯彻执行《水法》、《防洪法》等法规,依法治淮防洪外。

鉴于淮河特殊性,制订《中华人民共和国淮河法》十分必要,用以专门规范淮河事宜,增强全民治淮意识;组织动员
全社会力量投入治淮工作,提高处理该流域特殊性的能力;还要特别强调流域一体化,自然生
态保护,以水治水,干部问责。

2.成立淮河管理委员会,加强流域组织领导
已有的淮河水利委员会,是水利部在淮河流域和山东半岛区域内的派出机构,代表水利部
行使所在流域内的水行政主管职责,是具有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

根据2003年淮河防汛总指挥部成立及统一指挥所提供的宝贵经验,且为加强流域组织领导,成立淮河管理委员会很有必要。

负责组织贯彻落实相关法规,领导淮河流域“四大体系”建设,协调流域4省关系及处理与流
域有关的问题,汛期自动转为淮河防汛总指挥部。

3.建设非工程性工程,提高流域综合功能
这里的非工程性工程主要指:建设淮河博物馆、设立淮河研究院、构筑淮河试验基地、编
印和录制宣传教育材料等。

还可以建立保险理赔机制,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治水,制订和完
善减灾预案以及建立淮河奖励基金等。

二、淮河整治方案的工程性措施
淮河整治方案之工程性措施的制订,要遵从分区治理、效能一体化、尊重自然和崇尚科学
的原则。

分区治理原则是指要根据淮河各部分的特点,对上游区、中游区、下游区及干流区等
4区采取不同的工程性措施分别治理。

效能一体化原则系表示在工程建设中要注意将防洪、灌溉、发电和通航等工程融为一体。

尊重自然原则和崇尚科学原则要贯穿于从工程设计、建设、
监理到工程项目验收的全过程。

而这些原则又应当贯穿到“四大体系”建设中去。

1.减灾体系建设
淮河治洪思路进行重大调整和转变,要从单纯的抗拒洪水转变为在防洪抗洪的同时,给洪
水以出路,加大自排能力;要在防洪排涝减灾的同时,充分利用雨洪水资源,以减轻旱灾。

2.环保体系建设
豫皖苏鲁4省每年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就达235200万吨。

要根本改善水质,须遵循“流水不腐”的原则,就必须改变目前闸死河水的现状,留足适当生命流量。

鉴于淮河流域的特殊性,如水的枯丰量相差悬殊,中下游流速极端缓慢,流域因人口多而产出可观的生活污水等问题,淮河流域除接纳经处理了的生活污水外,其它排污要一律禁止。

淮河流域环保体系的主要
工程是低洼处人员动迁与安置,治理生活污水以及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等三项。

3.资源配置体系建设
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优化配置体系是建构及运作淮河水系统的关键体系。

淮河流域由
于其邻江傍黄,有着引外水补源的便利条件。

河南、山东积极兴办引黄工程,江苏兴建江水北
调工程,这些工程为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但据淮河水利委员会关于水资源管
理的资料,委员会管辖范围的取水口大都没有节水措施和安装计量设施,尤其是农业灌溉用水,大水漫灌,造成水资源严重浪费。

该体系的主要工程有:疏通淮河主干道,保证河流畅通;建
立负责淮河水体统一调度的淮河水体总调度中心,统一调度管理淮河流域水资源;健全卫生引
水系统,保证生活环境;完善淮河防洪防污只能调度系统,防灾减灾智能信息与决策系统,提
高科学决策能力;建立淮河流域自然保护监测中心,综合运用植被、环境、生态、农业等措施
维护生态平衡;建立流域紧急事务处理中心,开展紧急救助工作等。

4.发展体系建设
以水治水必然要包括水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故建立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水利发展体系
已成为必需。

在整治淮河期间,应当集防洪、航运、发电、旅游等多目标开发于一体,利用经
济杠杆开发水市场;还要结合社会发展、风险、法律等综合管理措施,形成适应市场经济体制
的水利发展体系。

参考文献:
[1]杨军.社会防灾减灾对策的复杂性科学问题[J].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03,23(3):
105-115.
(责任编辑:王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