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年初中物理西藏初一开学考试测试试题【9】含答案考点及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2019年初中物理西藏初一开学考试测试试题【9】含答
案考点及解析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选择题
1.小红在做“探究串联电路电流的规律”实验时,连好了如图2所示的电路,闭合开关S 后发现L1正常发光,L2只能微弱发光,以下对于这一现象产生原因的分析中,合理的是( )
A .灯泡L2发生了开路
B .灯泡L2发生了短路
C .由于灯泡L2的电阻较大,其实际功率较小
D .由于灯泡L2的电阻较小,其实际功率较小 【答案】D
【解析】由电路图可知,两灯泡串联,且都能发光,则灯L 1没有断路,也没有发生短路,故A 、B 错误;
灯L 1只能微弱发光,说明灯L 1的实际功率P 较小,串联电路电流I 相等,由电功率公式P=I 2
R 可知,灯的电阻较小,故C 错误,D 正确; 故选D .
2.在湖水中划船时,使船前进的动力是( ) A 、桨对水的推力 B 、水直接对船的推力 1. 人对船的推力 D 、水对桨的推力 【答案】D
【解析】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在湖水中划船时,使船前进的动力是水对桨的推力,所以选D 。
3.如图所示的电路,开关s 闭合时,发现L 1、L 2都不亮,用电压表逐段测量,结果是U ad ="6" V ,U ab =0,U bc =0,U cd ="6" V ,则该电路的故障可能是
A .开关S 接触不良
B .灯L 1断路
C .灯L 2的灯丝断了
D .灯L 2短路
【答案】C
【解析】开关s 闭合时,发现L 1、L 2都不亮,用电压表逐段测量,电压表有示数说明和电压表并联的那段之外的部分是通路。
U cd ="6" V ,说明从正极、开关s 到灯L 1是通路,所以故障在L 2。
选C 。
4.如图所示,电阻值为R 的导线接在a 、b 两端,电压表的读数为12 V ,电流表的读数是0.8 A ,若换用电阻值为4R 的导线接在a 、b 两端,则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读数分别为
A .3 V 、0.2 A
B .12 V 、0.2 A
C .3 V 、O .8 A
D .12V 、3.2 A
【答案】B
【解析】当ab 接R 时,电压表测电源的电压,所以电源的电压为12V ,R=;当
ab 接4R 时,电压表仍测电源的电压,所以电压表的示数为12V ,电路中的电流I′=
.故选B .
5.在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中,某班实验小组的同学在操作时,电表量程选择正确,但不慎将两表的位置接错,连成如图所示情况,那么当开关闭合后:
A .电流表和电压表都被损坏
B .电流表和电源损坏,电压表示数为零
C .电流表损坏,电压表有示数
D .电流表示数为零,电压表有示数 【答案】D
【解析】当如图电压表与电流表的位置互换时,电压表串联在电路中,能测量电源电压,故有示数;但电压表的内阻很大,根据欧姆定律可知,此时电路中的电流会很小,所以电流表不会损坏,且示数几乎为零. 故选D .
6.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去靠近由细线吊着的轻质小球,产生了互相吸引的现象,则该小球〔〕
A.一定带正电B.一定带负电
C.可能带正电,也可能不带电D.可能带负电,也可能不带电
【答案】A
【解析】考点:物体带电情况的判断.
专题:应用题.
分析: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是负电荷;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
解答:解:因为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是负电荷;如果小球带电,根据异种电荷相
互吸引可知,小球带正电;由于橡胶棒球吸引轻质小球,根据带电体吸引轻小物体可知,小
球可能不带电.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和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属于基础题.
7.用天文望远镜观察夜晚的星空时,发现镜头中的左下方有一颗从未有过的美丽天体,要仔
细观察必须调节望远镜使这一天体位于镜头的中央,应()
A.将望远镜镜头向左下放移动直到天体位于镜头的中央
B.将望远镜镜头向右上方移动,直到天体位于镜头中央
C.增大望远镜的放大倍数直到天体位于镜头中央
D.不调节随着地球的移动这个天体会移到镜头中央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望远镜的物镜相当于照相机,目镜相当于放大镜,照相机的成像原理,在中心线
上方的物体,会呈现在光屏中心的下方,要使像呈在中心,像需向上移动,就要把物体需向
下移动,也可以把望远镜的物镜向上移动.这样像就会呈在中心,同理像在屏幕中的左下方,说明天体在右上方,让像呈在中心,把物镜向右上方移动就可以了.
解:根据照相机成像的特点可知,要把成在左下方的像调节到镜头的中央,只要把镜头向右
上方的移动即可.
故选B.
点评:考查了望远镜成像的特点,关键是要了解物镜和目镜作用不同.
8.(2014•株洲)NBA马刺队邓肯的45°角擦板进球堪称经典.篮球擦板时,篮板的主要作用
是()
A.改变篮球的运动方向B.改变篮球的运动快慢
C.改变篮球的运动时间D.改变篮球的重力势能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一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含改变运动快慢和改变运动方向两个方面);二是改变物体的形状.
解:篮球擦板时,运动状态会发生改变,
故选:A.
点评:注意力的作用效果只有2个,其余的并不在力的作用效果范围内.
9.如图所示,F为凸透镜的焦点,P到凸透镜的距离为2倍焦距.把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F与P之间的某点上,在凸透镜的另一侧调节光屏的位置可找到一个清晰的蜡烛的像.这个像是选项中的()
A.B.C.D.
【答案】B
【解析】如图点燃的蜡烛放在距离凸透镜一倍至二倍焦距之间的地方,调节光屏的位置,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倒立、放大小的实像.
由图可知,A是正立放大的实像,故不符合题意;
B是倒立放大的实像,符合题意;
C是正立缩小的实像,故不符合题意;
D是倒立缩小的实像,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0.中国是掌握空中加油技术的少数国家之一.如图是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三代战斗机“歼﹣10”在空中加油的情景,以下列的哪个物体为参照物,可以认为加油机是运动的()
A.“歼﹣10”战斗机
B.地面上的房屋
C.加油机中的飞行员
D.“歼﹣10”战斗机里的飞行员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相对于参照物位置变化的物体是运动的,位置不变的物体是静止的;本题研究的
是加油机的运动情况,关键看它与所选参照物的位置是否变化,据此对各个选项逐一进行分
析即可做出选择.
解:A、加油机相对于“歼﹣10”战斗机位置不变,以“歼﹣10”战斗机为参照物,加油机是静止的,故A错误;
B、加油机相对于地面上的房屋位置不断变化,以地面上的房屋为参照物,加油机是运动的,故B错误正确;
C、加油机相对于加油机中的飞行员位置不变,以加油机中的飞行员为参照物,加油机是静
止的,故C错误;
D、以“歼﹣10”战斗机里的飞行员为参照物,加油机相对于“歼﹣10”战斗机里的飞行员位置不变,加油机是静止的,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此题与我国高科技相结合,在解答此题的同时可以使学生很好的接受科技教育,激
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符合新课程理念,是一道较为典型的好题.
二、实验题
11.小豆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水平台上,再取两段完
全相同的蜡烛A和B,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进行观察,如图所示.在此实验中:
(1)小豆选择玻璃板代替镜子进行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
(2)所用刻度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像与物的___________关系;
(3)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______________关系;
(4)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________(填“能”或“不能,’)接收到蜡烛烛焰的像,所以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填“实”或“虚,’)像;
(5)小豆将蜡烛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答案】确定像的位置不变
大小不能虚到镜面上的距离
【解析】在做平面镜成像的实验中,先放一支点燃的蜡烛,在这对蜡烛的同侧观察另一侧的
蜡烛,直到另一侧的蜡烛与观察者一侧的蜡烛完全重合时,停止移动,记下蜡烛的位置,即
得到相应的蜡烛的位置,这是在探究平面镜成像实验中确定虚像位置的方法,用刻度尺测出
两支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便可得出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当移去玻璃后的蜡烛时,
换用光屏时,在光屏一侧看到到光屏上没有蜡烛的像,说明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
解答:解:(1)选择玻璃板代替镜子进行实验的目的是能准确找到像的位置.
(2)所用刻度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关系.
(3)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4)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不能接收到蜡烛烛焰的像.所以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5)小豆将蜡烛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的大小是不变的.
故答案为:(1)能准确找到像的位置;
(2)到平面镜的距离;
(3)大小;
(4)不能;虚;(5)不变.
三、填空题
12.指南针能够指南北是受到_______作用的结果。
当指南针静止时,指向南的一端是磁体的____极;指向北的一端是磁体的____极。
【答案】地磁场;南(S);北(N).
【解析】地球是一个大磁体,指南针指南北的原因是由于受到了地磁场的作用;指南针静止时,指向南的一端是磁体的南(S)极;指向北的一端是磁体的北(N)极.
故答案为:地磁场;南(S);北(N).
思路分析:根据指南针指南北的原因进行答题.
试题点评:本题考查了指南针指南北的原因,注意不要答成“地磁两极与地理两极的关系”.
13.一辆小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在这条公路上任意取如图所示的5段路程,并将小汽车通过的各段路程及所对应的运动时间记录下来,据此可判断,小汽车在这整个路程中作
________运动,运动速度的大小是_________m/s。
【答案】匀速直线20
【解析】分析:从表中可以看出,里程碑之间的距离已知,通过里程碑的时间也知道;再根据公式v=判定速度是否相同,当速度相同时,说明是做匀速直线运动,否则不是.根据v=即可求得速度的大小.
===20m/s;
解答:解:第1段路程内汽车的速度为:v
1
===20m/s;
第2段路程内汽车的速度为:v
2
===20m/s;
第3段路程内汽车的速度为:v
3
===20m/s;
第4段路程内汽车的速度为:v
4
第5段路程内汽车的速度为:v
===20m/s;
5
由于各段的速度相等,故该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
14.如图所示为光由空气向玻璃传播的情况,由图可知,入射光线是__________,折射光线是_______,入射角是_______度。
【答案】CO OB 60°
【解析】考点:作光的反射光路图;作光的折射光路图.
分析:光线从一种介质斜射向另一种介质时,在界面将发生反射和折射,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具有对称性,在界面的同侧,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不对称,分别在界面的两侧.
解答:解:由于反射角要等于入射角,故OC、OA中应是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而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故OB是折射光线,CO是入射光线,由于∠COM=30°,故入射角为∠COP=60°.
故本题答案为:CO;OB;60.
点评:当光线射向两种介质的界面上时,会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光的反射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当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时,折射光线将向靠近法线的方向偏折,即入射角大于折射角.
15.人类利用太阳能的过程就是把太阳能转化为其它形式能的过程。
如太阳能热水器是把太阳能转化为_____能;在太空运动的卫星它们的能源是靠太阳能电池板提供的,太阳能电池板是把太阳能转化为____能的装置;树在阳光的照射下把太阳能转化为_____能
【答案】内电化学
【解析】考点:太阳能的利用;太阳能的转化.
分析:利用太阳能的过程,实质是把太阳能转化为其它形式能的过程,例如把太阳能可以转化为电能、化学能、内能等.据此分析回答.
解答:解:太阳能热水器是把太阳能转化为内能,使水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
太阳能电池板是把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树在阳光的照射下,通过光合作用把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故答案为:内;电,化学.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太阳能利用的认识,太阳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新能源,可以转换为其它形式的能量进行使用.
1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裂变。
为了有效、和平利用核裂变时所产生的能量,科学家们研制成了_________,从而使链式反应可以在人工的控制下缓慢进行。
核裂变除了可以用于发电外,在军事上还可以做成威力强大的________
【答案】比较大的原子核在中子的轰击下变成变成两个中等大小原子核的过程核反应堆
原子弹
【解析】考点:核裂变.
专题:简答题.
分析:根据核裂变的填写,和平利用核裂变时,人们制作了核反应堆,控制链式反应的速度,使能量比较缓慢地释放出来,发成电能,原子弹也是利用核裂变的原理制成的.
解答:解:核裂变是指比较大的原子核在中子的轰击下变成变成两个中等大小原子核的过程,核电站和平利用核能的设备叫核反应堆,能使使链式反应可以在人工的控制下缓慢进行,在
军事上还可以做成威力强大的原子弹也是利用核裂变的原理制成的.
故本题答案为:比较大的原子核在中子的轰击下变成变成两个中等大小原子核的过程;核反
应堆;原子弹.
点评:本题考查了核裂变的概念和它的应用.核电站和原子弹都利用了核裂变的原理.
四、计算题
17.如图,跳伞运动员在800米的高空离开飞机匀速下降,到地面历时3min20s。
已知人和降
落伞的总质量为70Kg。
求:
(1)、跳伞运动员在空中受到的阻力有多大?
(2)、跳伞运动员下落的速度是多少?(g=10N/Kg)
【答案】
(1)700N
(2)4m/s
【解析】解:(1)、因为运动员匀速下降
F阻力=G=mg=70Kg*10N/Kg=700N
(2)、3min20s=200s
V=S/t=800m/200s=4m/s
答:略
18.如图11所示的电路中,R1=6欧,R2=12欧,电源电压为12伏。
(1)当K2断开,K1、K3闭合时,通过R1、R2的电流各为多大?
(2)当K2闭合, K1、K3断开时,电阻R1、R2两端的电压各是多大?
【答案】略
【解析】解(1)当K2断开, K1、K3闭合时,
R1、R2并联,它们两端电压都等于电源电压为12伏。
………………1分
通过R1的电流为………………1分
通过R2的电流为………………1分
(2)当K2闭合, K1、K3断开时,电阻R1、R2两串联。
………………1分
通过R1、R2的电流为………………2分
电阻R1两端的电压是U1="I" R1=2/3A×6Ω=4V………………1分
电阻R2两端的电压是U2= U-U1=12V-4V=8V………………1分
19.如图12甲所示是小明同学安装的家用调光灯电路图,所用灯泡如图12乙字样,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1210Ω,求:
⑴该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和电流
⑵灯泡两端的最小电压
⑶台灯功率的调节范围。
(不计温度对灯丝电阻的影响)
【答案】略
【解析】解⑴小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电流为:
………1分
小灯泡的电阻为:
………………1分
⑵当滑片在最右端时电路中电阻最大,电流最小……………1分
…………………1分
…………………1分
⑶最大功率为:…………………1分
最小功率为:…………………1分
台灯功率的可调节范围是10W~40W。
五、简答题
20.现在社会大力提倡使用太阳能,但是太阳能还并没有被大量使用。
据你了解,现在利用太阳能没有被大量使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答案】因为太阳能有强度弱、不稳定、不连续等缺点
【解析】1、太阳能既无污染、又取之不尽,但还没有被大量使用,主要受天气影响,据此分析
2、太阳能还没有被大量使用的原因是受天气影响,天时晴时阴,使得太阳能有强度弱、不稳定、不连续等缺点.
考点:太阳能的使用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太阳能优缺点的了解与掌握,属于基础题目。
六、综合题
21.2000年8月12日.在巴伦支海参加军事演习的俄罗斯北方舰队“库尔斯克”号核潜艇意外沉没。
为了精确探测到潜艇沉没的位置,在潜艇正上方海面向下发出超声波,超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500m/s,经200s后返回海面,潜艇沉没的实际深度为多少?
【答案】150000m
【解析】由题意可知,超声波从水面传到海底所用的时间是100s,所以可得海水的深度为1500m/s×100s=150000m。
七、作图题
22.如图,物体随水平传送带匀速向右移动,作出物体所受力的示意图(不计空气阻力)。
【答案】如下图所示
【解析】
试题分析:物体随水平传送带匀速向右移动,处于平衡状态,所以在水平方向上不受力,在
作用,如下图所示。
竖直方向上受到重力G和支持力F
N
考点:力的示意图,受力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