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优秀教学设计《落花生》教学设计和反思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优秀教学设计《落花生》教学设计和反思小学语文优秀教学设计《落花生》教学设计和反思
文昌市罗豆农场恢中小学小学语文陈恋霞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6个生字。

能正确抄写第10自然段,会用“居然”造句。

2.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3.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的重点句。

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哪些内容是详写的,哪些内容是略写的,并初步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4.初步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能学习作者由落花生领悟到做人的道理的写法,试着选择一种事物写一写。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2.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的重点句。

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哪些内容是详写的,哪些内容是略写的,并初步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谜语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现在老师说个谜语,看看谁能猜出它是哪种植物?(出示课件)
根根胡须入泥土,
自造房屋自安家,
地上开花不结果,
地下结果不开花。

生:回答谜底。

(花生)
2.导入课题
师:答对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和花生有关的课文。

(板书课题)同学们通过预习课文,知道了这篇文章的作者是谁吗?(许地山)
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3.解题
师:其实,落花生指的就是我们所认识的花生,那为什么把花生叫做落花生呢?老师课前查找了一段资料,咱们一块来看一下。

(出示课件)花生又叫落花生,因为花生的花在地上开花,花落了,子房柄就钻到土里长成了花生,所以叫落花生。

二、新课
(一)初读课文
1.提出问题
师:那么这篇文章围绕着花生写了哪些内容呢?现在就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来朗读课文。

指名读课文。

2.解决问题
师:谁来说一说?
(板书:种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谈花生)
3.小结
(二)学习“种花生”、“收花生”的部分
1.提出问题
师:好!我们来读一读种花生、收花生这一部分,看一看你们都能读懂什么?有什么问题?谁来读一读?(指名读)
2.指导朗读
3.导入“谈花生”
(三)学习“谈花生”部分
1.学习“父亲说:‘你们爱吃花生吗?’……我说:‘花生的价钱便宜,谁都可以买来吃,都喜欢吃。

这就是它的好处。

’”
(1)情境朗读
(2)分角色朗读
(3)理解花生的好处
①从我们的这番对话中,你知道了什么?
②除了这些你还知道花生有哪些好处?(从生活中了解到的)
花生可以调理我们的胃病,还可以补血,花生最不起眼的外壳还可以酿酒精等等。

花生浑身是宝,好处可真多呀!
2.学习“父亲说:‘花生的好处很多,……父亲说:‘对。

这是我对你们的希望。

’”
(1)想一想
师:可是父亲说的和咱们说的——都不一样。

怎么说的呢?自己读读父亲说的这番话,边读边想,看看你弄清楚了什么问题。

(出示课件)
(2)画一画
师:在这段话里,父亲提到了桃子、石榴、苹果还有花生,它们有着各自的特点。

默读这段话,用不同的符号画出它们的生长特点。

(画完的坐端正)(3)读一读
师:谁来读读桃子、石榴、苹果的生长特点?(指名读)花生的呢?
(4)比一比
师:它们有着各自的生长特点,咱们来亲眼看一看。

(出示课件)
师:现在同学们想想花生的种种好处,再看看花生的这些生长特点,联系着父亲接下来说的这句话、那此时你看到了花生的可贵的一面了吗?它可贵就可贵在不……很……也就是说它不像桃子……能把自己耀眼、闪光的一面展示给大家。

它却把自己最耀眼、最闪光的一面深埋地下,不为人知。

它的这种可贵品质更值得我们去学习、去尊敬。

那现在你知道花生的这种可贵品质是什么了吗?(板书:不图虚名默默奉献)
(5)谈一谈
师:如果给你一个选择的权利,你是想做桃子、石榴、苹果这样的人,还是花生这样的人?谈谈你的想法。

(课件出示)(说出你真实的想法)师:无论是像桃子……那样好看还是像花生那样不好看,归根到底我们都要……(做一个有用的人;对社会有贡献的人;更看重对别人是不是有用。


师:那你们说说,我们这一家人说来说去,还仅仅是在谈花生吗?
师:更是在讲道理、谈做人。

课文从议花生讲到做人,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

这种写法叫做……
(出示课件:借物喻人)
(6)讲解“借物喻人”
师:什么叫借物喻人?比喻有相同特点的人物。

谁能结合本课来说一说。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遇到,比如借蜜蜂比……
4.学习最后一段
(1)理解最后一段
师:就这样吃着、谈着,谈到深夜才散。

齐读(花生……)
从这个“印”你体会出什么?
(2)指导朗读
父亲的话对我产生了深深的影响。

读出这种感觉,齐读。

三、总结拓展
1.正如同学们所说,这句话对作者产生了深深的影响,这就是作者许地山,(课件)他长大后成了一名作家。

他取笔名就叫落华生。

一辈子就像花生一样不图虚名,默默奉献。

到了生命最后关头,他为了抗日战争奔波劳累而死。

他说过这样一句话。

(出示课件)齐读。

2.通过学习这篇课文,我想同学们一定收获很大,有很多启示。

其实在人生当中,无论我们成为像桃子……这样的人,还是成为花生那样的人,归根到底,我们都要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同学们看来真是受到启示了。

教学反思:
《落花生》是新课标人教版第九册的一篇叙事散文,真实地记录了作者小时候的一次家庭活动和所受到的教育。

课文着重讲了一家人过花生收获节的情况,通过谈论花生的好处,借物喻人,揭示了学习花生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的主旨,说明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表达了作者不为名利,只求有益于社会的人生理想和价值观。

为此,本课教学的重点既要求学生由表及里地了解花生的可贵之处,理解父亲赞美花生的话的深刻含义,从中体会出做人的道理,根据教材的特点,我制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1.掌握本课6个生字。

能正确抄写第10自然段,会用“居然”造句。

2.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3.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的重点句。

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哪些内容是详写的,哪些内容是略写的,并初步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4.初步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能学习作者由落花生领悟到做人的道理的写法。

课前,我引导学生查找相关资料,了解花生的生长特点及有关花生的常识,知道落花生名字的来历。

由于本文语言浅显,但所说明的道理深刻,富有教育意义,所以,在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所说的做人道理的问题上,我注意先把花生的品格(好处),特别是爸爸所指出的“最可贵”的那一点理解到位,然后再与做人的道理联系起来。

此外,我还注重引导学生正确理解父亲说那段话的本意,在深入学习时,重点应放在理解爸爸说的“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这句话
上,由落花生的特点体会做人的道理。

学习落花生内在秀美,默默奉献,造福人类的精神。

在讨论外表好看和不好看与有用和没有用的关系时,我尊重学生的不同感受,允许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去体会,
由于文章采用的是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在充分接触文本后让学生联系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感讨论:作者借助落花生比喻怎样的人?在生活中哪些人,也像落花生那样不图虚名、默默地做着奉献?通过联系实际,学生能认识到自己身边的,在平凡岗位上默默无闻地做着贡献的普通劳动者,就像落花生一样,他们所从事的工作也许并不令人羡慕,他们的劳动成果也许并不引人注目,但他们切切实实在为大家服务,例如:清洁工、送报人、修理工等等,他们是有用的,是值得我们敬重的。

我们学习落花生,不仅不要看不起外表不美,但实际有用的人,而且自己也要甘愿像落花生那样,做普普通通的人,干实实在在的事,在平凡的岗位上,为别人带去更多的好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