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标下初中历史的有效性教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新课标下初中历史的有效性教学
摘要: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
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得新知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
的能力。
这就要求教师的教学要帮助每一个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使每个学生得
到充分的发展。
关键词:新课标初中历史教与学
新课标的实施对广大历史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也对学生的学习提出了不同要求。
为适应这些新变化,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必将发生改变,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时代的
变化。
本文将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下新课标下历史课教与学的问题。
一、新课标下历史教师的教学方法
新课要求教学是教与学的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课堂教学体现“以学生为本”,教师与
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结果,交流彼此的情感。
要在师生间建立起民主、融洽的合作关系,教
师不再是教学活动的主宰者,学生不再是迫从者,师生处于“双主体”的同等地位。
1.新课标对历史教师的教学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
历史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应当实现由重教师的“教”向重学生的“学”转变。
历
史教师必须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核心,注重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和方法,使学生学
会学习。
教师要转变教学方式,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
在教学过程中要创设丰富的教学
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多种方式的学习,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引导学生乐于同他人合作,共同探讨历史问题。
2.新课标要求教师要具备综合素养
从古到今,教师的重要角色就是育人。
“育人”,即教育人、培养人、发展人。
在新课程的
实施中,人的教育、培养和发展是一个以传授知识为载体,以发展能力为标志,以形成情感、态度、价值观为目的的过程,课程的诸多新问题需要教师学习、研究、反思、发现、探究、
创新及总结。
这就要求历史教师应由“教书匠”向创新型教师发展转变。
历史学科是一门综合
程度极高的人文学科,它要求历史教师具有丰富的历史知识和相关学科的知识,在专业素养
方面成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
二、教学方式的新颖创设
在新知识学习过程中,要强调学生的自主探索。
这是主动学习的实质性环节,这里不是
教师直接讲授或讲解解决问题的思路、途径、方法,而是学生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途
径和方法。
学生所要完成的主要任务是:在明确所要解决的问题的基础上形成解决问题的“知识清单”;确定搜集知识信息的渠道、途径和方法;搜集所需要的知识和信息并进行分析和处理;利用知识和信息解决提出的问题,完成学习任务。
同时,也要重视学生的合作学习。
这是主动学习的拓展性的环节,学生群体在教师的组
织和参与下交流、讨论自主探索的学习成果,批判性地考查所提出的各种理论、观点、假说、思路、方法等,通过合作协商的方式使群体的智慧为每一个个体所共享,内化为个体的智慧,拓展个体知识视野,是形成学生表现、交往、评价、批判能力的重要环节。
要给学生留出发挥自主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空间,要给学生提供在不同的情境下建构
知识、运用知识、表现自我的多种机会,让学生通过主动学习形成自我监控、自我反思、自
我评价、自我反馈的学习能力。
三、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和自主学习
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帮助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看待、分析和理解问题,鼓励学生回忆、
自由联想、区别不同问题并发现相关联系。
积极采用质疑、讨论等方法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特别是历史学习活动的组织和开展,最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同时,鼓励学生将主动接
受学习与探究式学习有机结合起来。
比如在讲“山顶洞人已能人工取火”时,可引导学生探究这一说法的理由是什么;在引导
观察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的房子后,可比较探寻它们为什么不一样;讲秦始皇陵
兵马俑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时,学生们就会思考为什么会这样称誉它,联想到另外的七
大奇迹是哪些……要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查阅资料得到结果,并为将来学习世界文明发展史埋下伏笔、奠定基础。
总之,在新课程理念下,探索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方法与技巧势在必行。
作为历史教师,需不断地摸索实践,使自己的教育能力、教学水平跟上时代的步伐。
参考文献
[1]付秀娜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
[2]陶陶农村初中历史有效教学策略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7。
[3]王春霞谈初中历史高效课堂的构建[J]. 学周刊,2014,(29),85。
[4]赵继翠新课改理念下有效历史课堂活动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